激光光凝联合康柏西普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观察

2022-01-07 12:29李冰杨宾杨志理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2期
关键词:康柏西黄斑视网膜

李冰,杨宾,杨志理

(河南省南召县人民医院眼科,河南 南阳 474650)

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为糖代谢紊乱,可影响全身各器官,其中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为糖尿病严重微血管并发症。PDR发生后会出现黄斑水肿、微动脉瘤、出血斑点等,损坏患者视功能,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失明,危害极大[1]。目前,视网膜激光光凝是临床治疗PDR的常用手段,可有效控制、降低病变程度,减轻黄斑水肿,阻止血管新生,缓解相关临床症状,但单纯激光治疗效果有限,部分患者视力恢复欠佳。康柏西普作为新一代融合蛋白,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活性的作用,可干扰眼部血管新生,改善视网膜血液循环,用于治疗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效果较好[2-3]。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激光光凝联合康柏西普治疗PDR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PDR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55.20±2.31)岁;体质量指数18~27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4.27±1.07)kg/m2;病程3~13年,平均病程(9.20±2.11)年。对照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34~70岁,平均年龄(55.17±2.28)岁;体质量指数19~28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4.30±1.01)kg/m2;病程4~14年,平均病程(9.12±2.15)年。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4]中PDR诊断标准,经血管荧光造影检查确诊;临床资料完整;语言、认知功能正常,能配合完成本研究。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者;严重高血压者;既往有心肌梗死、脑梗死病史者;过敏体质者;恶性肿瘤者;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激光光凝治疗,采用波长532 nm氪离子激光机治疗,设置250~380 mW,200μm光斑直径,0.15 s曝光时间,光斑间距约1个光斑直径,Ⅱ级反应光斑。根据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结果对周边视网膜有较大范围毛细血管无灌注区行500点光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上采用康柏西普(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30012)治疗,于激光治疗结束7 d后,眼球表面麻醉,常规消毒,开睑后于角膜缘后3.5~4.0 mm处进针,到达玻璃体腔后一次性注射0.05 mL康柏西普,棉签压迫针眼后包扎。两组均随访3个月。

1.4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包括渗出吸收时间、眼底出血吸收时间、视网膜水肿改善时间。②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疗效评定标准如下:视力提高两行或以上,各临床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玻璃体内原有新生血管消退且未见新的血管形成即为有效;视力变化介于两行之间,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玻璃体内原有新生血管未消退但未见新的血管形成即为稳定;视力下降两行,各临床症状和体征未改善,玻璃体内原有新生血管未消退且有新的血管形成即为无效。③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采用日本Topcon 3D OCT-200对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进行测量。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的渗出吸收时间、眼底出血吸收时间、视网膜水肿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s,周)

表1 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s,周)

组别 n 渗出吸收时间眼底出血吸收时间视网膜水肿改善时间观察组 40 10.35±0.87 2.33±0.19 4.68±0.28对照组 40 11.76±1.18 3.06±0.38 5.72±0.51 t 6.083 10.867 11.305 P 0.000 0.000 0.000

2.2 临床疗效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n(%)]

2.3 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治疗前,两组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比较(±s,μm)

表3 两组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比较(±s,μm)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3个月 t P观察组 40 395.89±48.26 243.68±20.64 18.340 0.000对照组 40 396.52±49.35 298.05±17.33 11.907 0.000 t 0.058 12.759 P 0.954 0.000

3 讨论

PDR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数患者会出现视网膜弥漫性渗漏、视网膜增厚等状况,严重损伤患者视力,致盲率较高,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极大。激光是目前治疗PDR的主要手段,该术式通过激光光凝效应损坏需氧量较多的视网膜感觉器复合体,促进氧供自脉络膜进入视网膜内层,缓解视网膜内层缺氧状况,促进原有新生血管消退,抑制新的血管生成;同时能够促进脉络膜营养物质及氧向视网膜内层扩散,改善视网膜血液循环,控制疾病进展[5]。随着临床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有研究[6]表明,PDR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VEGF在PDR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渗出吸收时间、眼底出血吸收时间、视网膜水肿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激光光凝联合康柏西普治疗PDR较单一激光光凝治疗效果更佳。分析原因如下:康柏西普可特异性与VEGF结合,抑制VEGF与自身受体信号传导,干扰血管内皮细胞增生,阻止新生血管形成,从而改善视网膜部位血液循环,减轻视网膜组织缺血、缺氧损伤,促进患者视力水平的恢复[7-8]。此外,康柏西普可阻断VEGF诱发的炎性反应,减少炎性因子释放,加快黄斑水肿吸收。康柏西普与激光光凝联合治疗可发挥协同作用,提升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激光光凝联合康柏西普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视网膜恢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康柏西黄斑视网膜
康柏西普与阿柏西普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如何防治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房水中相关因子对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效果的影响*
2型糖尿病脑灌注及糖尿病视网膜氧张量的相关性
康柏西普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莫让“黄斑病”迷了你的眼
老年黄斑变性该怎么治疗?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ELM及IS/OS完整性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预后视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