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罗替尼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2022-01-07 12:29蔡秋玲冯梓贤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2期
关键词:紫杉醇白蛋白标志物

蔡秋玲,冯梓贤

(廉江市人民医院肿瘤血液科,广东 湛江 524400)

肺癌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其中超过85%的肺癌属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此类患者因早期无典型表现,一旦确诊往往处于晚期阶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巨大影响,严重者甚至威胁生命安全[1]。针对晚期NSCLC目前主要应用化疗治疗,化疗药物多为铂类或紫杉醇,而常规化疗治疗容易引起耐药情况并造成诸多不良反应,患者常常会因为不依从而导致疗效不佳[2]。安罗替尼作为一种可以起到良好抗肿瘤血管形成作用的药物,对于肿瘤疾病的控制具有一定的价值,辅助疾病治疗有助于提升肺癌治疗效果[3]。本研究旨在探讨安罗替尼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82例。纳入标准:①经病理学检查确诊,肿瘤TNM分期在Ⅲ期及以上[4];②临床资料完整且具有良好的化疗指征;③对本研究目的知晓,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小细胞肺癌或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②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③合并精神疾病或者中途退出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43~71岁,平均(57.12±2.16)岁;类型:鳞癌19例,腺癌18例,腺鳞癌5例。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42~71岁,平均(56.95±2.14)岁;类型:鳞癌18例,腺癌18例,腺鳞癌4例。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具体为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美国医药伙伴公司)130 mg/m2,静脉注射,1次/周。观察组给予盐酸安罗替尼胶囊(正大天晴药业)联合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化疗治疗,于清晨空腹口服安罗替尼12 mg/次,1次/d,持续用药2周停药1周;紫杉醇给药同对照组一致。两组均持续治疗24周后评估疗效。

1.3 观察指标①疗效评价标准。完全缓解(CR):病灶完全消失且4周内未见新病灶生成;部分缓解(PR):病灶直径消除≥30%并保持4周;疾病稳定(SD):病灶直径消除<30%;进展(PD):病灶直径增长≥20%。总有效率=(CR例数+PR例数)/总例数×100%。②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液4 mL,将标本置入装有抗凝剂的试管中,经3 000 r/min的速度持续离心15 min分离血清,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125(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125,CA125)、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与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21-1,CYFRA21-1)水平。③统计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类型及占比。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疗效治疗24周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血清肿瘤标志物治疗前,两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EA、CYFRA21-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EA、CYFRA21-1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n CA125(U/mL)CEA(ng/mL)CYFRA21-1(ng/mL)治疗前 观察组 42 256.36±8.13 124.45±8.89 17.02±2.13对照组 40 255.71±8.21 123.62±8.91 17.12±2.15 t 0.513 0.604 0.302 P 0.609 0.548 0.764治疗后 观察组 42 60.21±3.56* 32.26±3.26* 6.02±1.13*对照组 40 91.15±4.23* 50.23±4.41* 10.12±1.65*t 47.418 26.416 16.109 P 0.000 0.000 0.000

2.3 不良反应观察组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NSCLC是常见的肺癌类型,此类患者一旦确诊往往处于晚期阶段,这一时期已经无手术治愈的可能,通常采取化疗方式以尽可能延长生存时间[5]。对于晚期NSCLC的化疗治疗,药物通常选择紫杉醇,而与传统紫杉醇比较,白蛋白紫杉醇在具备明显化疗效果的同时毒性反应也更小,静脉注射药物后药效能迅速发挥并在肿瘤细胞内扩散,达到满意的效果[6]。但常规白蛋白紫杉醇化疗治疗晚期NSCLC对肿瘤标志物的改善效果不佳并且长期应用可引起机体损伤,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本研究探讨安罗替尼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57.50%;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EA、CYFRA21-1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联合化疗方式的治疗效果满意。分析原因主要在于,安罗替尼属于一种小分子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等激酶,可以明显抑制组织肿瘤血管的生成,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提升治疗效果;同时安罗替尼辅助晚期NSCLC化疗治疗可抑制肿瘤增殖信号,显著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的症状及生活质量[2,7]。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联合安罗替尼治疗可提高化疗安全性,分析原因在于安罗替尼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化疗能通过对症治疗及降低化疗药物治疗剂量,使患者容易耐受治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安罗替尼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紫杉醇白蛋白标志物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提高半合成紫杉醇得率研究
细胞穿膜-靶向双肽修饰紫杉醇纳米制剂的制备、表征及体外抗胶质瘤评价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