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022-01-07 12:29韩琼佩张赛黄静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2期
关键词:阿加氯吡格雷

韩琼佩,张赛,黄静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洛阳 471000)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会造成脑神经功能障碍及血流状态改变,如不及时治疗,易导致患者残疾或病死,危害极大。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ACI患者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脑梗死程度,预防梗死再次发生,但对患者凝血因子改善效果不甚理想[1]。阿加曲班属于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可有效抑制凝血因子聚集,阻碍血栓形成,改善缺血脑组织的血供情况[2]。本研究探讨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对ACI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78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46~77岁,平均年龄(61.15±2.1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6~17 h,平均(11.53±1.83)h;梗死部位:大脑皮层7例,基底节区22例,脑干10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0.53±5.17)岁;发病至就诊时间7~15 h,平均(11.12±1.37)h;梗死部位:大脑皮层8例,基底节区21例,脑干10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ACI诊断标准[3];②首次发病或有脑梗死病史但未遗留神经功能后遗症;③有轻度至中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口角歪斜、共济失调等;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动脉瘤、血管畸形者;②心肝肾功能障碍者;③合并凝血功能异常者;④合并消化道溃疡者。

1.3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0101、20191004;规格:100 mg/片)治疗,1片/次,1次/d。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杭州赛诺圣德拉堡民生制药;生产批号:20180213、20190526;规格:75 mg/片)治疗,1片/次,1次/d,持续治疗1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三菱制药(广州)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70825、20190618;规格:10 mg/支]治疗,起始量为20 mg/次,2次/d,以适量生理盐水稀释,静脉滴注2 h,治疗2 d后调整剂量为10 mg/次,静脉滴注2 h,2次/d,持续治疗1周。

1.4 评价指标①血液流变学指标: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的静脉血液6 mL,加入肝素锂抗凝,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淄博恒拓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型号HT-100G)检测血浆黏度、全血低切粘度、纤维原蛋白水平。②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4]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该量表共15条项目,各条目分为3~5个等级,共计42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粘度、纤维原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的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a P<0.05。

时间 组别 n 血浆黏度(mPa·s)全血低切粘度(mPa·s)纤维原蛋白(g/L)治疗前 观察组 39 1.85±0.45 10.44±1.60 5.69±0.39对照组 39 1.83±0.42 10.43±1.58 5.67±0.38 t 0.203 0.028 0.229对照组 39 1.48±0.40a 8.56±0.93a 4.72±0.31a t 3.995 5.725 8.811 P 0.000 0.000 0.000 P 0.840 0.978 0.819治疗1周后 观察组 39 1.14±0.35a 7.38±0.89a 4.14±0.27a

2.2 两组的NIHS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NIHS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的NIHS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1周后 t P t 0.056 14.066 P 0.956 0.000观察组 39 27.53±1.58 14.62±1.17 41.008 0.000对照组 39 27.51±1.60 18.46±1.24 27.920 0.000

3 讨论

ACI的发病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有关,该疾病可造成脑血管狭窄,引起脑组织血流障碍,导致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等症状,进而造成脑细胞死亡、神经功能损伤。因此,对ACI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为常用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可有效治疗因血小板聚集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但单用抗凝效果不理想。相关研究[5-6]表明,阿加曲班能迅速与血凝块内的血凝酶结合,产生抗凝作用。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加曲班治疗,结果显示,治疗1周后,两组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粘度、纤维原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可更有效地改善ACI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原因在于:阿加曲班可直接阻滞血细胞凝集,并能够抑制血凝块中凝血酶及纤溶酶功能;同时,阿加曲班还可灭活与纤维蛋白结合的凝血酶,减少纤维原蛋白水平,提升血流速度[7]。诸药合用可更有效地促进血凝块分解,阻碍血栓形成,改善缺血脑组织的血液灌注,进而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1周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可更有效地改善ACI患者的神经功能。分析原因在于:阿加曲班能阻断凝血级联反应的正反馈,间接抑制凝血酶形成,缓解全身血液高凝状态,并起到局部抗凝、辅助溶栓的作用,从而改善缺血脑组织血供,减轻脑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同时,阿加曲班还能够降低ACI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增加脑血流量,改善神经功能[8]。诸药合用可发挥协同作用,更有效地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阿加氯吡格雷
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用药方案
诺保思泰®阿加曲班注射液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吃氯吡格雷最好测下基因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阿加和他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