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联合小角度复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2022-01-07 12:29顾圣高袁海丹周峰仪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2期
关键词:椎动脉颈椎病颈椎

顾圣高,袁海丹,周峰仪

(江苏省启东市中医院 针灸康复科,江苏 启东 226200)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疾病的常见类型,是由于颈椎椎体或附件病理改变,致使颈椎动脉受压,血流供应不足而产生的系列颈椎症状,该疾病可引起眩晕、视物模糊、耳鸣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口服西药、牵引、理疗等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基本疗法[2],大部分患者经上述治疗可获得较理想的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0例,探讨中医针刺联合复位手法的疗效及对患者颈椎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0例,纳入标准: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3];年龄>18岁;入院前1个月未接受过其他治疗;入院时意识清醒,可正常沟通。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合并颈椎严重创伤史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随机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26例;年龄38~71岁,平均(48.09±4.61)岁;病程8个月~5年,平均(2.22±0.53)年;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11.38±3.17)分。观察组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35~69岁,平均(49.11±4.27)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2.17±0.48)年;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10.64±3.21)分。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口服双氯芬酸钠[国药集团致君(深圳)坪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209;0.1 g×24 s],餐后30 min温水送服,0.1 g/次,1次/d;血脂较高者口服阿托伐他汀(乐普制药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127;10 mg×7 s×2板),10 mg/次,1次/d;用药期间根据患者情况调整用药剂量。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头针联合小角度复位手法治疗: (A)头针穴位:冠矢点、晕听区、伏象颈肩区。协助患者端坐于木椅上,全身放松。选择0.25 mm×40 mm一次性毫针(鑫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对头皮穴位及毫针常规消毒后,斜30°迅速进针,至骨膜止。提拉捻转法得气,留针20~30 min。去针,无菌棉签轻按穴位,避免出血。 (B)小角度复位手法:①放松疗法:患者自然坐于椅子上,全身放松;医师站于患者背后,双手沿患者颈部,由上至下,行分筋理筋手法,帮助患者放松头颈部,反复操作4~5次,手法宜由轻至重,以患者可耐受为限。②小角度复位手法:根据患者颈椎关节情况实施手法,以右侧C4颈椎关节突为例,指导患者端坐于椅子上,头部朝下,下颌前伸,暴露后颈部;医师一手托起患者下颌,一手按压右侧C4关节突,沿矢状轴向右轻旋10°,维持姿势不变,患者头部向前牵引;护士在旁与患者交流,分散其注意力,医师一手轻抖患者头部,一手左推C4关节突,待听到“咯”声,即完成复位手法。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①颈椎功能:治疗前后使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定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颈痛量表(NPQ)对两组患者的颈椎功能进行评估。NDI量表共10项,每项1~6分,分值范围10~60分,分数与颈椎功能障碍程度呈正相关;NPQ量表共9项,每项1~5分,分值范围9~45分,分数与颈痛程度呈正相关。②治疗效果。根据患者全身症状及NDI评分、NPQ评分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优:症状改善显著,NDI评分、NPQ评分下降率≥80%,日常生活不受影响;良:症状有所缓解,NDI评分、NPQ评分下降率在60%~79%,轻微影响日常生活;差:治疗后症状无改善,甚至症状加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颈椎功能治疗前,两组的NDI评分、NP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DI评分、NP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NDI评分、NPQ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NDI评分、NPQ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NDI评分、NPQ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NDI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5 48.91±5.13 12.27±3.07* 35.95±4.71 14.54±3.13*对照组 45 48.27±5.41 19.24±4.01* 36.09±4.83 21.58±3.37*t 0.576 9.258 0.139 10.268 NPQ评分P 0.566 0.000 0.890 0.000

2.2 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中医将椎动脉型颈椎病归为“眩晕” “痹症”等范畴,认为经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脑失濡养为其主要病机[4-5]。本研究头针治疗时所选冠矢点属督脉,伏象颈肩区为机体机械能集中场所,直接支配机体的运动神经,可总督全身阳经,调和全身气血,起温阳化气、补阳定晕、益髓补虚作用。晕听区相当于大脑皮质颞上回中部(听觉中枢)在头皮上的投影,布有耳颞神经和枕大神经的分支,针刺该区可改善眩晕和听力障碍。复位手法为颈椎病治疗的关键,可恢复颈椎关节解剖结构,解除颈椎椎动脉压迫,稳定颈椎关节,但常规使用的复位手法旋转角度过大,治疗风险较高,且不适用于旋颈试验呈阳性的患者。小角度复位手法于颈椎旋转10°时实施复位治疗,可提高治疗安全性,且适用范围较广。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NDI评分、NPQ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头针联合小角度复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分析原因如下:头皮层与全身气血运行相关,参与全身脏腑功能的调节。针刺头部穴位,运用提拉捻转手法得气后,可使得气感沿经络传输至躯干、四肢,直达病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头皮组织密度大,肌肉薄,无神经通过,安全性好,配合飞针手法,患者疼痛轻,耐受性好,可有效松解颈项肌肉,沟通人体经脉和督脉,畅通颈部气血[6]。小角度复位手法以错位颈椎关节突为着力点,可使手法外力作用有效发挥,手法轻巧,且易于控制,加之旋转角度小,可减轻关节损伤[7],使手法节段被动集中,避免传统手法因压力过大而产生结构位移、神经损伤等不良情况。

综上所述,头针联合小角度复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椎动脉颈椎病颈椎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双侧椎动脉走行异常及左椎动脉压迫星状神经节1例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之:冠心病可能与颈椎有关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