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钢板内固定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髁上粉碎骨折的效果对比

2022-01-07 12:29朱新华余峰徐永亮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克氏肘关节优良率

朱新华,余峰,徐永亮

(河南省固始县人民医院骨外科,河南 信阳 465200)

肱骨髁上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之一,是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多由高能量创伤后的间接暴力所致,因此多为粉碎性骨折[1]。肱骨远端解剖结构复杂,骨折后常伴有移位,加上老年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闭合复位难度更大,而切开复位内固定若处理不当,可出现肘关节功能障碍、缺血性肌挛缩等,影响术后恢复[2]。现阶段,临床针对肱骨髁上粉碎骨折的治疗主要有双钢板内固定和克氏针内固定两种,但采用何种固定方式效果更佳仍存在争议。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对比分析以上两种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肱骨髁上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64例老年肱骨髁上粉碎骨折患者,经CT、X线等影像学检查确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双钢板组和克氏针组,每组各32例。双钢板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70.15±2.12)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19例,摔伤11例,砸伤2例;骨折部位:左侧13例,右侧19例。克氏针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62~79岁,平均年龄(70.06±2.16)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18例,摔伤10例,砸伤4例;骨折部位:左侧14例,右侧18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克氏针组:臂丛麻醉,屈曲肘关节至80°~90°,由助手握住上臂近端和远端,纵向持续牵引。首先恢复冠状面力线,对骨折远端移位进行纠正,通过前臂旋转对远端旋转畸形进行纠正。C型臂下观察复位情况,屈肘100°~110°,维持前臂旋转或旋后位,做一个小切口于肱骨外髁,用电钻带针插入小口顶住肱骨外髁斜向对侧皮,将2枚克氏针置入,第三枚针从肱骨内上髁顶点置入。复位满意后,将螺纹针折弯后置于皮肤外面,针尾用橡胶管套住。双钢板组:臂丛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在气囊压迫止血下将患肢放于X线机支架上,行手术治疗。以肘后正中入路,将皮肤、筋膜逐层切开,将两侧深筋膜游离,牵开尺神经予以保护,使用20 mm克氏针进行钻孔,准确定位固定位置。应用摆锯做“V”型截骨于鹰嘴近端,尖端朝向远侧,增加截骨接触面积及固定的牢固性。将鹰嘴近端和肱三头肌翻起,暴露骨折端,首先对肱骨小头和滑车进行修复,维持滑车宽度。若存在骨缺损,采用自体髂骨对缺损进行填充。采用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使髁间骨折变为髁上骨折,复位满意后改用全螺纹松质骨螺钉固定。使用重建钢板塑形后固定于肱骨远端后外侧,肱骨远端解剖型钢板或1/3管型钢板塑形后固定于肱骨内侧骨脊上,使得两钢板呈90°以增加稳定性,然后在复位尺骨鹰嘴截骨,2枚克氏针加8字张力带钢丝固定,修补关节囊,前置尺神经。术后冲洗伤口,缝合,术毕。术后48 h拔除引流管,常规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①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②疼痛程度:于术前、术后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程度,0~10分,评分越高,疼痛越剧烈。③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上肢无不适,屈曲范围>130°,肘伸范围<15°为优;上肢偶感不适,屈曲范围120°~130°,肘伸范围15°~30°为良;上肢常感疼痛,屈曲范围90°~119°,肘伸范围31°~40°为可;未达上述标准为差。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钢板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克氏针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 n 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骨折愈合时间(周)双钢板组 32 101.45±12.25 88.84±18.11 6.98±1.26克氏针组 32 96.33±11.39 80.12±19.87 9.87±1.11 t 1.732 1.835 9.736 P 0.088 0.071 0.000

2.2 疼痛程度术后,两组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双钢板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克氏针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VA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的V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术前 术后 t P双钢板组 32 7.21±0.95 1.52±0.46 30.495 0.000克氏针组 32 7.18±1.02 3.15±0.78 17.754 0.000 t 0.122 10.183 P 0.904 0.000

2.3 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双钢板组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63%,显著高于克氏针组的68.75%(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n(%)]

3 讨论

肱骨髁上粉碎骨折多由交通事故、摔伤等原因所致,老年人肢体协调能力下降,视力减弱,神经和运动系统功能减退,加上骨骼脆性增加、骨质疏松等原因,发生肱骨髁上粉碎骨折的风险较高。该骨折属于一种严重、复杂性较高的关节内损伤,病情复杂,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克氏针内固定是临床治疗肱骨髁上粉碎骨折的常用方法之一,对骨膜和软组织损伤很小,但术后不能过早进行功能锻炼,术后易出现内固定松动、断钉等导致内固定失败[3],影响患者预后。

对髁间粉碎性骨块进行有效复位和固定是老年肱骨髁上粉碎骨折治疗的关键,滑车宽度和关节面平整度为手术治疗的重点[4]。随着骨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双钢板内固定逐渐成为该病的有效治疗手段。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克氏针组比,双钢板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较短,术后VAS评分较低,肘关节功能优良率较高,表明双钢板内固定较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髁上粉碎骨折的效果更为显著,能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提高肘关节功能。分析原因如下:双钢板内固定于两个垂直平面上固定骨折,并加上螺钉,从而形成稳定性较强的三角形结构,有助于增强生物学稳定性[5]。同时,该术式采用钛合金板固定,韧性强,可依据患者解剖结构和骨折情况随意塑形,紧密贴合骨折断端及钛合金板,实现骨折断端的基本解剖学复位,有助于患者骨折愈合,恢复肘关节功能和活动范围[6]。另外,双钢板内固定对骨膜组织破坏较小,对解剖结构周围软组织的服帖性和顺应性较好,有助于患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最大程度恢复肘关节功能。

综上所述,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髁上粉碎骨折的效果优于克氏针内固定,在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轻疼痛程度、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方面优势显著,利于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克氏肘关节优良率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微型锁定钢板螺钉与克氏针治疗闭合性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胳膊肘僵硬是咋回事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
铰链式外固定器重建肘关节稳定性的进展研究*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手法复位治疗骨折性肘关节脱位临床意义探究
中药熏蒸配合电磁波治疗肘关节强直1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