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在肝癌动脉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2022-01-07 12:29张心敏李慧康纯嘉赵明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2期
关键词:栓塞肝癌动脉

张心敏,李慧,康纯嘉,赵明

(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肝胆胰外五/肝胆胰外六,河南 郑州 450052;2焦作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河南 焦作 454002)

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癌症之一,早期症状较隐匿,出现明显症状时多已处于中晚期,错失了手术治愈的机会[1]。肝癌动脉介入栓塞是目前无法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常用方案,其短期效果较好,能延长患者生命[2]。但由于患者对肝癌本身及动脉介入栓塞治疗不了解,易产生抑郁、焦虑情绪,不能积极配合治疗,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影响了患者的康复[3]。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是通过一系列护理干预手段,改变患者已有的认知及思维模式,进一步影响其行为方式,从而以正确的观念看待疾病,重建心理健康。本研究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肝癌动脉介入栓塞治疗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我院介入科拟行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2例。纳入标准:①符合肝癌诊断标准[4],通过病理、CT或MRI等检查确诊;②肿瘤单发、无法或不愿接受手术者;③Child-Pugh分级为A级或B级,无介入栓塞治疗禁忌证。排除标准:①多个肿瘤或弥漫性肿瘤或肿瘤发生远处多发转移者;②患有肝硬化、肝脓肿等其他肝病者。按随机数字表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各36例。干预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45~78岁,平均(54.27±6.14)岁;Child-Pugh分级:A级24例,B级12例。对照组男23例,女13例;年龄44~82岁,平均(55.07±5.83)岁;Child-Pugh分级:A级22例,B级14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两组均予以肝癌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干预、健康教育、病情观察、不良反应预防和并发症处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包括:①认知护理干预:通过集中教育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模式向患者介绍肝癌治疗手段以及动脉介入栓塞的重要性、必要性、不良反应,纠正患者过往对疾病的不正确认知,形成正确理念及观念,提高认知水平;②行为护理干预:通过知、信、行模式改善患者治疗期间的遵医行为,指导患者进行全身肌肉放松,缓解其焦虑和恐惧心理;禁食烟酒,饮食以低脂、低盐、高维生素、优质蛋白为主,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两组均干预8周。

1.3 观察指标①心理状态评估: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抑郁和焦虑状态[5],各有20个项目,每项评分4分,总分80分,评分越高提示程度越明显。②生活质量评估:采用肝癌生活质量评分标准(QOL-LC)评估生活质量[6],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情绪角色和社会功能4项,每项分数100分,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的SDS和SAS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的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两组的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P<0.05),且干预组的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SDS和SA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的SDS和SA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1,#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 n SD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干预组 36 66.87±10.05 46.29±8.15*& 71.04±11.18 49.45±8.62*&SAS评分对照组 36 67.05±9.27 57.18±9.26# 70.72±10.27 57.16±9.72#

2.2 两组的生活质量比较干预前,两组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情绪角色和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两组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情绪角色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P<0.05),且干预组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1,#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生理状态 心理状态 情绪角色 社会功能干预组 干预前 34.59±6.20 31.96±5.29 36.72±5.92 29.13±5.25(n=36) 干预后 51.03±6.75*&47.16±6.09*&54.17±7.68*&44.16±5.27*&对照组 干预前 34.67±5.56 32.16±5.13 37.36±6.34 29.25±4.56(n=36) 干预后 42.52±6.14# 39.26±5.34# 42.14±6.77#37.17±5.02#

3 讨论

手术是治疗肝癌的传统方法,但患者一旦确诊病情多处于中晚期,手术切除的成功率仅为20%~30%,大多数患者已无法行手术切除治疗,患者预后不良。对无法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姑息性治疗是首选方案,动脉介入栓塞治疗是目前最常见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可控制肿瘤生成,缩小肿瘤体积,延长患者生命[7]。但肝癌动脉介入栓塞治疗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8],不仅加速了肿瘤的进展,还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力,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生活质量降低。

认知护理干预通过认知教育纠正患者以往对疾病的错误或不良认知,使其接受正确的思维及观念,形成正确的认知模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仅可帮助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和恢复,而且可减轻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调节患者身心平衡,改善心理状况,减少心理应激给治疗带来的副作用。行为护理干预通过全身肌肉放松和饮食干预等方法,可缓解患者心理困惑,促进患者知、信、行模式发生改变,从而制定出自己认为可行的、可持续的、动态的干预措施,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9]。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8周后,两组的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P<0.05),且干预组的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情绪角色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P<0.05),且干预组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减轻肝癌动脉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改善肝癌动脉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抑郁和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栓塞肝癌动脉
以横动脉及趾底动脉为蒂的Flowthrough游离皮瓣修复指掌侧软组织缺损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上颌动脉终末支参与眼球血供1例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单侧“腋深动脉”变异1例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可怕的羊水栓塞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