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应答-支持”情绪疏导法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2022-01-07 12:29王秀伟申慧丽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2期
关键词:洞察输液依从性

王秀伟,申慧丽

(1许昌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河南 许昌 461000;2开封市人民医院 儿科,河南 开封 475000)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治疗疾病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儿科患儿的年龄较小,对于穿刺所致的疼痛较为敏感,在接受输液治疗时,极易出现哭闹、抗拒等情绪,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率[1]。随着人们对于护理服务要求的提升, “洞察-应答-支持”情绪疏导法逐渐应用于临床,该方法注重患儿内在需求,护士结合患儿的内在需求,运用该理论合理宣泄患儿的情绪,以减少患儿对静脉穿刺的恐惧心理,提升依从性[2]。本研究探讨“洞察-应答-支持”情绪疏导法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静脉输液患儿100例。纳入标准:①穿刺部位无破损;②无认知功能障碍。排除标准:①存在凝血功能障碍;②7天内服用过镇痛药物;③智力发育不全;④存在肝肾功能、心功能障碍。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在1~5岁,平均年龄(3.14±1.39)岁;穿刺部位:四肢静脉34例,头皮静脉16例;呼吸道感染13例,消化道感染17例,其他因素20例;家属年龄在22~45岁,平均年龄(36.95±3.95)岁;大学及以上学历32例,高中学历12例,高中以下学历6例。研究组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在1~5岁,平均年龄(3.09±1.29)岁;穿刺部位:四肢静脉34例,头皮静脉16例;呼吸道感染13例,消化道感染17例,其他因素20例;家属年龄在22~45岁,平均年龄(36.95±3.95)岁;大学及以上学历32例,高中学历12例,高中以下学历6例。两组患儿以及家属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洞察-应答-支持”情绪疏导法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洞察情绪:入院时,护士与家属进行沟通,通过呼唤患儿小名以及轻柔抚触等方式,给予患儿良好的初次印象。使用温和、轻缓的语言对患儿进行疏导,引导患儿宣泄不良情绪;对于安抚效果不佳的患儿,护理人员可以使用动画片、糖果等方式进行诱导,帮助患儿舒缓不良情绪。②积极应答:对于害怕疼痛的患儿,护士在穿刺前告知患儿“阿姨会打得轻一点,很快就打好了,你真勇敢...”等;对于害怕陌生环境的患儿,护士可以通过让患儿看动画片、听音乐、玩玩具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减轻恐惧感。③启发诱导:可通过激将法、奖励法、榜样引导法、暗示法等培养患儿的依从性。同时与家属进行沟通,引导家属参与至输液配合中,协助医护人员开展工作。对于依从性较差的患儿,由家属进行安抚,并指导家属采取增强的抱姿以及体位。同时对患儿以及家属讲解输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及时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在输液过程中,密切关注患儿的情绪变化,对于情绪波动较大的患儿,首先观察是否存在不良反应,排除不良反应后可采取讲故事、小游戏等方式稳定患儿情绪。

1.3 观察指标①家属配合程度:良好:主动配合,态度良好,无不尊重行为;中等:配合态度一般,偶尔出现语言或肢体行为不尊重;较差:负性情绪严重,与护士出现语言及行为冲突。②疼痛程度:采用儿童疼痛行为评估量表(FLACC)[3]评估患儿的疼痛程度,包括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活动、哭闹、可安慰性,每项0~2分,总计1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儿的疼痛程度越高。③穿刺依从性:采用科室自制的穿刺依从性评分对患儿输液穿刺依从性进行评估,1~3分。1分(低):患儿出现强烈哭闹,反抗情绪强烈,至少需要2人协作方可完成穿刺;2分(中):患儿出现哭闹、反抗情绪,1人协作可完成穿刺;3分(高):患儿无哭闹反抗情绪,配合程度较高。④统计两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脱针率、渗漏率。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等级资料行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家属配合度研究组的家属配合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家属配合度比较[n(%)]

2.2 FLACC评分研究组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活动、哭闹、可安慰性评分以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FLACC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儿的FLACC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面部表情评分肢体动作评分活动评分哭闹评分可安慰性评分 总分研究组 50 1.01±0.01 1.12±0.15 1.22±0.11 1.21±0.07 1.35±0.16 6.06±1.28对照组 50 1.05±0.06 1.54±0.31 1.89±0.04 1.79±0.13 1.92±0.05 8.92±1.21 t值 4.649 8.623 40.476 27.776 24.043 11.48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穿刺结果、依从性研究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脱针率、渗漏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4。

表3 两组的穿刺结果比较[n(%)]

3 讨论

静脉输液已经成为了各个科室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该方法具有疗程短、见效快等优势。儿科收治的患儿由于心理、生理发育尚未成熟,面对静脉穿刺侵入性操作时,生理以及心理均会表现出强烈的抗拒行为,加之对医院环境、医护人员较为陌生,加剧患儿的不安感,导致穿刺依从性较差[4]。情绪疏导是一种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情绪引导方式。 “洞察-应答-支持”分别对应洞察情绪、积极应答、启发诱导。 “洞察-应答-支持”情绪疏导法能够有效引导并规范小儿的情绪,发挥良好的情绪管理作用。

表4 两组患儿的依从性比较[n(%)]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家属配合度高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依从性高于对照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活动、哭闹、可安慰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脱针率、渗漏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为,小儿的情绪表现与其自身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紧密相关,护士在为其进行输液过程中,科学地洞察情绪,了解其需求,寻找心理变化轨迹,给予针对性的疏导,让患儿体会到尊重与同情,充分宣泄不良情绪,随后,护士与家属共同引导患儿使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达到稳定情绪的目的[5]。在“洞察-应答-支持”情绪疏导法中,护士注重小儿情绪变化,让家属参与至护理工作中,与家属共同引导患儿宣泄情绪,进一步达到改善小儿负性情绪的目的,通过激将法、奖励法、榜样引导法、暗示法等培养患儿的依从性,大大提升了一次穿刺成功率,也降低了患儿的疼痛程度。

综上所述, “洞察-应答-支持”情绪疏导法应用于小儿静脉输液中,能够有效疏导患儿以及家属的不良情绪,提高家属配合度,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洞察输液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高考满分学长带你洞察数学奥秘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妙手仁心 洞察细微——访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名誉主任贾立群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洞察全球数字税征管体系
汇聚全球智慧 洞察生态未来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