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排痰配合缩唇式呼吸训练在慢阻肺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

2022-01-07 12:29吉淑娟贺坤王雪岭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2期
关键词:血氧饱和度气道

吉淑娟,贺坤,王雪岭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河南 新乡 453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为慢阻肺,是一种可导致呼吸困难的肺部疾病,主要表现为长期慢性咳嗽、咳痰、体力下降、呼吸困难以及活动时感到明显的气促,随着病情的加重,即使是从事简单的体力活动都有可能出现气促的情况[1-2]。单纯的临床治疗和医学干预在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和改善其身心健康方面效果并不显著,无法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机械振动排痰的原理是借助物理定向叩击来帮助患者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促进气道通畅[3]。缩唇训练则可有效帮助患者锻炼腹肌收缩力,提升运动耐力,降低气道阻力,进而起到促进痰液排出的效果[4]。本研究探讨机械排痰配合缩唇式呼吸训练在慢阻肺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明确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②未合并精神系统疾病;③患者及其家属均充分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②伴有肺大疱或咳血者;③临床资料不全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机械排痰配合缩唇式呼吸训练。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为(59.63±5.48)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为(8.53±3.08)年。研究组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为(60.13±5.18)岁;病程2~14年,平均病程为(7.94±4.12)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对症治疗,包括抗炎、化痰、低流量吸氧、解痉平喘等。

1.2.1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应用人工叩背吸痰法,手法由轻及重、自上而下叩击患者背部,约10 min;而后将吸痰管负压调整为20~40 kPa,将患者口鼻和气道内的分泌物抽吸出来,注意操作尽可能轻柔;抽吸15 s后,通过鼻导管给予1~2 L/min氧流量的氧气,持续15 min,同时给予口腔护理、饮食及用药指导。

1.2.2 研究组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机械排痰配合缩唇式呼吸训练。应用Hema G2000振动排痰机(珠海黑马医学仪器有限公司),选取合适的叩击锤,由上至下,自内而外,叩击频率维持在25~35 CPS,根据患者体质差异可调整叩击频率,15~20 min/次,2~3次/日。对于严重感染部位,可适当延长叩击时间,加大叩击频率,但需限制于30 min内,并在此过程中,每隔5~10 min协助患者排痰1次,使患者尽可能排出尽量多的痰液,若患者无力咳嗽,应及时采取吸痰措施。缩唇式呼吸训练:先以鼻子用力呼吸并维持3 s,再通过模拟吹口哨的方式将嘴巴撅起后缓慢吐气,可用手适当压腹来帮助收腹,以患者自感呼吸不费力为宜,呼气时间约为6 s,可视情况适当延长,持续训练30 min,呼吸约20次。呼吸训练过程中,可给予1~2 L/min低流量吸氧,若过程中患者出现气短、胸闷、心悸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停止并休息30 min后再继续训练,每日训练频率≥3次。

1.3 观察指标①观察并记录两组干预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和每日排痰量。②应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对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评价,分为临床症状、活动时症状及日常生活影响状况三个维度,共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经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和每日排痰量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每日排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及每日排痰量均显著提高,研究组的血氧饱和度及每日排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和每日排痰量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和每日排痰量比较(±s)

n 血氧饱和度(%)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32 85.04±2.17 96.73±4.58 18.11±9.36 44.32±7.57对照组 32 84.67±2.28 91.46±4.43 17.85±9.49 32.56±7.62 t值 0.665 4.679 0.110 6.194 P值 0.509 0.000 0.913 0.000每日排痰量(mL)组别研究组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GRQ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GR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SGRQ评分均显著降低,研究组的SGR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GRQ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GRQ评分比较(±s,分)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 32 79.34±9.46 44.38±6.87对照组 32 78.81±9.23 58.73±7.31 t值 0.227 8.092 P值 0.821 0.000组别 n

3 讨论

慢阻肺通常由两种疾病组成,即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当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时,机体中输送空气至肺部的气道会发生炎症,同时产生大量黏液,导致患者的气道变狭窄或发生阻塞,导致呼吸困难现象的发生。而肺气肿患者的肺泡弹性较差,导致进出肺部的空气逐渐减少,同样也会导致患者出现气促的情况。随着病程的延长,慢阻肺病情也会逐渐加重,且慢阻肺导致的肺部损伤是不可逆转的[5]。单纯的医学干预和常规护理已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亟需一种新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来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振动排痰疗法是一种以物理定向叩击为作用原理,可同时提供平行于身体表面的水平力和垂直于身体的垂直力,并可按照设定的方向将支气管内的液化痰液排出体外。相较于人工叩背排痰,具有叩击力量均衡、频率适中、穿透力较强等显著特点,患者接受度较高[6]。缩唇式呼吸训练则是通过加大气道阻力来避免外周小气道提前闭合,提升呼吸肌活性,避免气体过度聚集于肺部,加速肺泡内气体排出,提高肺泡换气量,进而起到提升呼吸效率和提高血氧饱和度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不同护理措施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及每日排痰量均显著提高,其中采用机械排痰配合缩唇式呼吸训练干预的研究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每日排痰量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SGR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机械排痰配合缩唇式呼吸训练可有效提高慢阻肺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增加每日排痰量,提高其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机械排痰配合缩唇式呼吸训练可有效改善慢阻肺患者的预后,提高血氧饱和度,促进每日排痰,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血氧饱和度气道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影响
糖臬之吻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无创呼吸机应用于治疗ICU病房重症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巧用有机物的不饱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