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哮喘患者中的应用

2022-01-07 12:29赵鑫王延海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2期
关键词:延续性专科复发率

赵鑫,王延海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1消毒供应中心,2呼吸科,河南 南阳 473000)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以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易反复、难以根治等特点[1]。由于多种炎性细胞参与哮喘的发生、发展,因此持续、系统化的管理是控制哮喘复发的关键。延续性护理是近年来兴起的护理模式,是院内专业护理的延伸,主要在患者的家庭、社区开展,提高护理服务的系统性[2]。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平台在各种疾病护理与院外指导中获得广泛应用,为延续性护理的实施提供便利。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信息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哮喘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男21例,女25例;年龄19~53岁,平均年龄(43.93±6.48)岁;文化程度:小学5例,初中9例,高中及中专15例,大专及以上17例。观察组男20例,女26例;年龄21~54岁,平均年龄(44.10±6.35)岁;文化程度:小学6例,初中11例,高中及中专14例,大专及以上15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中相关诊断标准[3],经临床表现(喘息、胸闷、咳嗽)及胸部X线等检查确诊;有智能手机,能熟练使用微信;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其他严重疾病;无网络通讯设备;精神、语言沟通障碍;中途退出研究。

1.3 干预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外指导:患者出院后每2个月1次家庭访视,指导饮食、用药、运动等,每月1次门诊复诊,如有不适立即返院。观察组给予基于信息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 (A)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由临床经验丰富的4名专科护士、1名护士长、1名主治医生组成护理小组,护士长负责建立、管理微信群,专科护士负责在群内发布延续性护理内容,监督、指导患者完成护理计划,主治医生负责指导护理内容制定、解决患者问题。 (B)干预方式:患者出院前,专科护士详细记录患者的联系方式、住址,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哮喘复发预防措施,邀请患者加入延续性护理微信群,微信群内容均由护士长审核后发布,包括:①哮喘护理知识:每周一、周五晚18:00-19:00,专科护士在群内发布哮喘相关护理知识,如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食虾、贝类易引起过敏食物;及时增减衣物,坚持冷水洗脸,预防感冒;保持居住环境整洁,定时消毒通风,勿在家中放置鲜花,避免接触过敏原;适当进行户外散步、体育运动,学习腹式、胸式呼吸以及呼吸操;哮喘发作急救措施等,以图文、视频方式发送。②微信语音讲座:每周六或周日晚18:00-19:00,护士长和主治医生在群内发起语音讲座,解答患者疑问,对于不能解答的问题,专科护士及时记录,之后向呼吸科专家请教,将答案整理好统一在群内回复。③语音、视频随访:每名专科护士分管固定的患者,每周进行一次微信语音或视频随访,了解患者哮喘控制、服药不良反应情况等,做好记录,便于调整护理方案,每次10 min左右。④群内互动:鼓励患者在群内交流护理经验与心得,每日30 min互动时间。⑤门诊预约:患者可通过微信预约门诊复诊时间,因故停诊时在群内提前告知,避免不必要的往返奔波。两组的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

1.4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哮喘控制情况、肺功能、哮喘复发率及再住院率。①哮喘控制情况:采用哮喘控制测试表(ACT)[4]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气促、哮喘症状等问题,评分范围0~25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哮喘控制越好。②肺功能:采用肺功能仪(日本捷斯特,型号:HI-801)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量比值(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③统计两组干预期间的哮喘复发率及再住院率。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哮喘控制情况干预前,两组的AC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ACT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的ACT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的ACT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t P观察组 46 18.47±2.82 22.85±1.47 9.341 0.000对照组 46 18.63±2.56 20.67±2.43 3.920 0.000 t 0.285 5.206 P 0.776 0.000

2.2 肺功能干预前,两组的FEV1%、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FEV1%、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比较(±s,%)

组别 n FEV1%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46 69.87±12.44 80.46±8.32 63.28±5.60 70.89±5.03对照组 46 70.24±11.63 75.16±10.54 63.36±5.41 66.12±5.24 t 0.147 2.677 0.070 4.454 P 0.883 0.009 0.945 0.000 FEV1/FVC

2.3 哮喘复发率及再住院率干预期间,观察组的哮喘复发率为8.70%(4/46),再住院率为4.35%(2/46);对照组的哮喘复发率为26.09%(12/46),再住院率为21.74%(10/46);观察组的哮喘复发率和再住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2、6.133,P=0.028、0.013)。

3 讨论

目前,临床对于哮喘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且哮喘易反复发作,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极大。相关研究[5]表明,坚持长期规范的治疗可有效控制哮喘症状。因此,对哮喘患者采取持续、规范化的院外指导对后期病情控制具有重要作用,但传统延续性护理方式较为单一,且受时间、地点限制,难以满足哮喘患者的院外护理需求。

微信是一种即时通讯应用程序,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平台已成为人们获取各类资讯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哮喘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ACT评分、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哮喘复发率及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基于信息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哮喘患者的哮喘控制情况及肺功能,降低哮喘复发率及再住院率。分析原因在于:基于信息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克服了传统护理干预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不足,患者可通过手机微信随时获取全面的哮喘护理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从而改善哮喘控制情况。护理人员通过微信指导患者适量散步,可增强肺组织弹性,促进肺泡扩张,提高肺活量,从而减少哮喘发作次数;呼吸训练能够改善膈肌功能及胸廓容积,纠正患者呼吸状态,改善肺泡气体交换能力,提高FEV1%,改善肺功能。以微信平台作为护患交流载体,实现护患双向沟通,有利于护理人员对哮喘患者的长期健康教育与管理,减少哮喘复发及再住院的发生。此外,患者可通过微信群互相交流经验、监督护理计划实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有效控制病情。

综上所述,基于信息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哮喘患者的哮喘控制情况及肺功能,降低哮喘复发率及再住院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延续性专科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福建抗疫专科护理队出征支援湖北
山东省首个专科医联体成立 55家联盟医院正式挂牌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同时患多种病最好看老年科
消化道溃疡能否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