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延续护理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2-01-07 12:29梁桂喜苏建薇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2期
关键词:协作肺癌发生率

梁桂喜,苏建薇

(中山市人民医院 心胸外科,广东 中山 528403)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吸烟人数的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肺癌发病率呈显著升高趋势,已成为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目前,手术仍是临床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老年肺癌患者免疫功能严重下降,手术对其造成的创伤较大,极易发生胸腔积液、肺炎等相关呼吸系统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其预后。研究[1-2]表明,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肺癌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多学科协作延续护理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9版)》[3]中相关诊断标准;行肺癌手术治疗;意识清醒,能配合完成本研究。排除标准:合并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以及心、肝、肾等其他脏器疾病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60~75岁,平均(67.54±8.13)岁;肿瘤类型:鳞癌46例,腺癌47例,腺鳞癌7例;TNM分期:Ⅰ期27例,Ⅱ期39期,Ⅲ期34例。观察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57~76岁,平均(65.89±7.45)岁;肿瘤类型:鳞癌49例,腺癌45例,腺鳞癌6例;TNM分期:Ⅰ期25例,Ⅱ期38期,Ⅲ期37例。两组的性别、年龄、肿瘤类型、TNM分期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护理、并发症护理,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饮食护理和肺功能锻炼方法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学科协作延续护理:①成立多学科延续护理小组:护理小组由肿瘤科主治医师、康复治疗师、护士长、责任护士、营养师以及心理咨询师组成,小组成员均分配相应任务,分工合作,共同制定责任章程和管理制度。主治医师负责患者病情的评估和诊治;康复治疗师负责指导患者术后康复训练;护士长负责进行工作的安排和协调,解决护理工作中出现的突发状况;责任护士负责患者院内护理及院外延续护理;心理咨询师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为患者疏导心理问题;营养师制定患者个体化饮食计划。②制定延续护理方案:全方位评估患者身心状态,收集患者确诊肺癌以来所有资料备案存档。与患者家属深入沟通,让其对肺癌术后相关知识有客观的认知,了解患者需求,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指导,从心理、复查时间、疼痛及并发症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延续护理。③延续护理:a.出院前:主治医师和责任护士评估患者总体情况,对于存在问题交代家属进行密切观察,结合患者情况给予护理宣教;营养师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和饮食习惯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康复治疗师指导患者进行六分钟步行试验后,根据实际情况指导爬楼梯、太极拳等康复训练,强度以患者不感觉劳累为宜。b.出院后:让患者或其家属关注科室公众号,建立延续护理微信疾病群组,随时反馈自身身体状况,有疑惑之处积极询问,由公众号后台运营相关负责人进行解惑;鼓励患者积极进行线上交流,分享自身有益经验;为更全面地了解患者情况,定期进行一对一家庭电话随访,询问患者身体状况,评估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饮食、心理状态、术后放化疗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等;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干预;定期开展健康讲座和病友交流会,提高患者依从性,增强患者对抗肺癌的信心。两组均进行2个月护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①生活质量:参照肺癌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量表内容包括心理功能、情感状况、社会功能及生理功能4个方面,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②并发症:统计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及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a P<0.05。

组别 n 心理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100 39.43±2.26 63.35±5.24a 51.53±5.37 75.18±6.94a 43.18±3.09 67.05±4.26a 34.83±2.85 59.73±4.38a对照组 100 39.61±2.05 50.72±4.13a 52.09±5.48 64.25±6.05a 43.23±3.16 53.42±3.84a 35.22±2.74 46.36±3.15a t值 0.590 18.930 0.730 11.872 0.113 23.765 0.987 24.782情感状况 社会功能 生理功能P值 0.556 0.000 0.466 0.000 0.910 0.000 0.325 0.000

2.2 并发症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n(%)]

3 讨论

肺癌患者一旦确诊,多数需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在切除原发病灶和转移淋巴结的同时,对患者正常肺组织造成的创伤也较大,且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恢复较慢,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4]。为更好地促进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康复,给予其必要的护理干预临床意义重大。

常规护理局限于院内,无法满足患者院外护理的需求。多学科协作延续护理是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组织多学科护理人员共同探讨并优化患者延续护理的一种新型护理方案,通过多学科协作,医护人员能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对院外患者进行家庭指导、随访,护理内容更有针对性且更全面[5-6]。相关研究[7]表明,多学科协作延续护理可显著缓解老年肺癌患者术后不良情绪,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本研究中,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学科协作延续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多学科协作延续护理在提高老年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多学科协作延续护理可显著提高老年肺癌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协作肺癌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CXCL-1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鲁渝扶贫协作进行曲
扶贫协作中的山东力量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