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地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发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01-07 12:29刘军泉朱海锋邓志贤谢洁仪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2期
关键词:孕早期叶酸先天性

刘军泉,朱海锋,邓志贤,谢洁仪

(1佛冈县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1600;2清远市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1518;3连山县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3200)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efects,CHD)是新生儿出生时发现的最常见的先天缺陷性疾病之一。流行病学调查[1]表明,每年约有150万新生儿患有CHD,其全球发病率约为0.6%,是引起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CHD的发病情况与以往有所改变,表现出一定的地方差异、种族差异、男女差异、城乡差异等。因此,有必要了解清远地区CHD的发病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本调查旨在调查清远地区CHD的发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制定有效措施降低CHD发病率,减少其对社会、家庭造成的沉重负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清远佛冈县人民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连山县人民医院就诊并接受B超筛查的儿童为研究对象。以超声确诊为CHD者为病例组,同期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病例组患儿CHD诊断依据有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和生化检查等,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为准,为减少误诊、漏诊,必须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资质参与诊断;②对照组为根据上述检查排除CHD的健康儿童;③患儿或健康儿童母亲同意接受调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儿或健康儿童母亲有语言沟通障碍、情绪不稳定;②患儿或健康儿童母亲不愿意配合相关调查研究。

1.2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①家庭情况(如孕时年龄、从事职业、居住地点和文化程度等);②生活习惯(父母是否吸烟、饮酒,母亲怀孕前后是否有染发等);③居住、工作坏境(母亲孕期是否装修房屋、附近有无垃圾场、是否有接触重金属制品史);④妊娠史(如胎龄、分娩方式、怀孕次数,以及既往是否有人工流产史、自然流产史,孕期是否进行专科体检,是否出现早孕反应、先兆流产等);⑤疾病及服药史:孕期母亲是否有服用抗生素、镇静药等特殊药物史,家族中是否有先天性疾病遗传史、传染病史等);⑥患儿一般情况(性别、孕周、出生体重、CHD类型)。

1.3 统计方法采用SPSS 20.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独立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本研究共纳入60例CHD患儿、60例健康儿童。病例组患儿母亲孕时年龄为(26.31±3.69)岁,其中孕时居住城市42例,农村18例。对照组儿童母亲孕时年龄为(26.73±2.52)岁,孕时居住城市44例,农村16例。两组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本地区CHD患病情况60例CHD患儿的彩超结果显示,房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类型[20(33.3%)],其次为室间隔缺损[15(25.0%)]、动脉导管未闭[14(23.3%)],其他为:法洛四联征[3(5.0%)]、三尖瓣下移畸形[2(3.3%)]、原发性肺动脉高压[2(3.3%)]、肺动脉狭窄[2(3.3%)]、大动脉转位[1(1.7%)]、房间隔缺损并动脉导管未闭[1(1.7%)]。

2.3 本地区CHD患病影响因素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的孕早期接触农药、孕早期被动吸烟、不良妊娠史、孕早期服用抗生素、孕早期感冒比例较高,孕期补充叶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比例较低(P<0.05),见表1。进一步对上述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妊娠史、孕早期感冒是CHD发生的危险因素,孕期补充叶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是保护因素,见表2。

表1 CHD发生的单因素分析(n)

3 讨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60例CHD患儿中,以房间隔缺损最为多见,其次为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很多先天性CHD患儿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但疾病本身也给患儿在发育成长过程中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如何预防和减少CHD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临床研究[2]表明,CHD的发病主要与遗传、孕妇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孕妇妊娠史、孕期情况等也是其中的影响因素之一。

不良妊娠史即孕妇既往具有不明原因的流产、堕胎、死胎及先天畸形等生育史。有文献[3]认为胎儿流产史大多数是由于胎儿染色体突变所致,这是胚胎发育过程中一种自我淘汰机制。本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孕妇的不良妊娠史会增加先天性CHD的发生,分析原因可能为,具有异常生育史的孕妇孕期保健意识普遍较差,再次妊娠时,未能进行进一步产前检查,从而增加后代出现先天性出生缺陷的风险。国内也有相关文献[4]报道,具有CHD家族史的孕妇再发先天性CHD的风险较其他人群显著增高。因此,对既往有不良妊娠史的妇女应加强完善产前基因检查,对高风险人群应加强推广优生优育的宣传教育,孕期尽早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从而减少新生儿CHD的发生。本调查研究表明,孕妇孕早期感冒会增加新生儿CHD的风险。孕妇早期的呼吸道感染,以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感染为主,与CHD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孕妇在孕期应注意保暖防寒,增强体质,避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另外,本研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孕期补充叶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可降低子代患CHD的风险。叶酸是维持胎儿正常发育的重要基本物质,相关文献[5]表明,孕妇孕期叶酸缺乏可增加胎儿发生心血管发育缺陷的风险,如先天性CHD。也有研究[6]表明,孕期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可能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相关。因此,建议孕妇在孕期补充叶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加强营养、饮食均衡搭配可改善母体健康状况,补充足够的胎儿生长所需营养,从而避免胎儿发育缺陷,降低新生儿CHD风险。

综上所述,清远地区CHD发病情况不容乐观。针对有不良妊娠史以及孕早期有感冒的孕妇,应加强孕期胎儿超声检查,鼓励有妊娠计划的妇女补充叶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猜你喜欢
孕早期叶酸先天性
孕早期睡眠时长与午睡频次对妊娠糖尿病的影响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富叶酸鸡蛋质控技术
孕早期保健指导
常喝酒的人 要补叶酸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中老年人补叶酸可防卒中
孕早期体重指数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综合教育模式对孕早期高危妊娠糖尿病初产妇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