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虚逐瘀法结合穴位针灸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便秘的影响

2022-01-07 08:21陆露刘茜茜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21期
关键词:例数心电图针灸

陆露 刘茜茜

海安市中医院心病科 226600

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科常见疾病,患者冠状动脉发生病变而出现动脉供血不足与狭窄,最终引发多种心脏功能问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相关研究表明,冠心病的发生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特别是老年人群发生冠心病的概率较高,且死亡率也明显增加〔2〕。因为老年人群运动量明显减少,胃肠道功能衰退,其会选择更精细的食物,饮食中食物纤维摄入量减少,因此易出现便秘、腹胀、腹痛等症状〔3-4〕。随着中医医学理论及技术的发展,中医方剂结合中医手段治疗已逐渐应用于冠心病便秘患者中〔5〕。在本研究中对该院收治的冠心病便秘患者,给予补虚逐瘀法结合穴位针灸治疗,对比穴位针灸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海安市中医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便秘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冠心病及便秘的诊断标准,②年龄60~82岁,③在入院前1 w无服用胃肠道药物者,④心功能分级在Ⅱ级以上者。排除标准:①存在合并肝、肾、肺等脏器官疾病者,②存在严重脑部器质性病变者,③存在精神疾病者。诊断标准:①冠心病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脑血管疾病科学制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即存在稳定、不稳定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史,且经超声及冠状动脉造影确定有≥1支冠状动脉阻塞或狭窄。②便秘诊断标准:存在排便疼痛或便秘史,或1个月内每周排便次数在2次及以内,直肠内存在大量粪便潴留,伴有食欲减退、早饱等症状,但排便后症状缓解。对照组男36例,女27例;年龄60~80岁,平均(70.28±7.62)岁;病程6~16个月,平均(7.63±2.01)个月。观察组男38例,女25例;年龄60~82岁,平均(71.74±6.91)岁;病程5~15个月,平均(7.38±2.14)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穴位针灸,选取天枢、支沟(双)、照海(双)及大肠俞(双)为主穴,选取足三里(双)、脾俞(双)及胃俞(双)为配穴,采用轻刺激手法当针15 min,1次/d。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冠心病常用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并嘱咐患者多食入粗纤维食物,多活动以促进胃肠道蠕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虚逐瘀汤治疗,药方:黄芪20 g,人参12 g,黄精、丹参、地龙、葛根各10 g,瓜蒌6 g,降香3 g,2次/d,干预时间为1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便秘疗效。在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便秘治疗效果。痊愈:2 d内排便,且排便时顺畅,便质转润,症状消失;显效:2 d内排便且便质转润,但排便欠通畅,症状缓解;有效:2 d内排便,便质先干后硬,且症状有所缓解;无效:症状无改变〔6〕。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心电图疗效。在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心电图情况。显效:干预后患者ST段处于等电位线上,基本位(-0.05~0.3)mV;有效:干预后ST段上升至0.05 mV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水平;无效:干预前后心电图无明显改变〔7〕。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③心脏不良事件。比较两组治疗期间排便时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便秘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便秘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便秘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

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n(%)〕

2.3 两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比较

观察组排便时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排便时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冠心病是老年人群的高发疾病,老年人由于日常饮食习惯发生变化,纤维素摄入量降低、活动量明显减少,使得胃肠道蠕动功能发生衰退,因此发生便秘的概率较高〔8-9〕。而冠心病患者通常需要接受钙离子拮抗剂治疗,但其会引发肠壁肌出现松弛,进一步加重便秘症状,从而会造成心脏负荷加重〔10〕。此外,便秘引发的腹胀又会造成患者膈肌上升,对其肺部通气功能、心脏供血供养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在患者进行排便时因为不通顺、费力,造成心肌耗氧量显著上升,心率增加,从而易产生心绞痛,严重者会出现心绞痛性晕厥、心肌梗死等〔11-12〕。因此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有效治疗时,应同时重视对便秘的治疗。

冠心病在中医医学理论中归属于“胸痹”的范畴,其病机主要为血瘀、气虚。在中医医学理论中,便秘是由于气阴不足、燥热内结、腑气不畅所致,造成患者排便间隔时长增加,大便干结难解〔13〕。目前针灸已成为中医临床干预便秘的有效方式。在《诸病源候论·大便难候》中记载“大便难者,由五脏不调,阴阳偏有虚实,谓三焦不和则冷热并结故也”,而在《灵枢·杂病》中写明“腹满食不化,腹响响然,不能大便取足太阴”,可见自古以来对于便秘已累计丰富经验〔14〕。针刺穴位疗法虽然相比于西医药物治疗的费用稍高,但从长期综合费用角度看,针刺穴位疗法的治疗费用更为优惠。本研究结果表明,补虚逐瘀法结合穴位针灸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状况。分析原因主要为,冠心病在中医医学理论中的症候分布以痰阻心脉、心血不足、心血瘀阻、痰瘀互结、阳气亏虚为主,而痰浊、血瘀、阳虚、阴虚、气虚等为主要相关症候,其中气虚为本虚之首,所以补虚逐瘀汤中以补虚祛瘀为主,药方中黄芪、人参、黄精为君药,起到补肾益精、补肺脾之气的功效,使患者血气足而血行有力,肾气足而使阴血生化有源,不易滞待〔15〕;药方中丹参、降香为臣药,起到散瘀、定痛、活血的效果;葛根起到宗气舒展的效果,瓜蒌起到宽胸化痰的作用〔16〕。诸药联用起到补虚祛瘀、调理气机、调整气血功能、促使阴阳平衡的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补虚逐瘀法结合穴位针灸对于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便秘具有显著优势。分析原因主要为该干预措施在改善老年患者心功能后可有效缓解排便时的无力感,促使顺利排便,并缓解排便时的症状〔17-18〕。此外在实施补虚逐瘀法结合穴位针灸后还可有效降低排便时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更表明该干预措施的显著优势。

综上所述,对老年冠心病便秘患者实施补虚逐瘀法结合穴位针灸可有效提升其心功能,改善便秘症状,并可降低排便时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例数心电图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