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图》与朱新建的艺术理论

2022-01-10 12:28齐敬岩
关键词:齐白石新建笔墨

齐敬岩

朱新建的作品,自1985年受到叶浅予的批评以来,三十年间,褒贬不一,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俨然成了“朱新建现象”。朱新建的《美人图》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有人追捧有人质疑,有人褒奖赞叹有人棒喝批评,其社会和学术价值到底在哪里?

一、造型不准的《美人图》与文人画理论

朱新建的《美人图》因观感不佳、画技粗糙而饱受诟病。美人图看上去歪歪扭扭,线条不流畅也不圆滑、造型勉强,甚至出现线条交叉的低级错误。朱毫不避讳地说,曾有人给他留言:“这样也叫艺术家吗?这样的画这么容易画,艺术好像太简单了。”恐怕这还不是个别的认知,而是有代表性的共识。但是,朱新建就是要用他的作品告诉每一位读者:如果你感觉能比我画得好,为什么不画呢?你也来画吧。

实际上,朱新建画画造型不准的问题由来已久,并非故意藏巧示拙。朱新建1953年出生于南京一干部家庭。父亲在单位出黑板报画花绘鸟,母亲则常把单位废弃的标语字报拿回家,耳濡目染之下,年少的朱新建十分喜欢画画,把黑板报家传技巧当成自己的特长,可是造型能力欠佳。上小学时画黑板报,造型不够准确,正面英雄画得不像,只能画反角。上中学时,学校美术组组织课外活动,教素描、画静物、画石膏像。他想加入美术组,也因为画功太差,人家不带他玩儿。1970年至1978年,朱新建作为知青,插队落户期间在煤矿画黑板报,依然造型不准。1976年,他以“工农兵学员”的身份进入南京艺术学院工艺装潢专业,学习插画、剪纸、镶嵌等,仍是班上“形最不准的一个”。1980年毕业留校,在工艺美术系任教。理论讲得人气爆棚,可一上手画就露馅了。既然造型不准的问题无法解决,那么就给自己的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改变不了画法,那么就改变观众的欣赏理念,于是朱新建就以文人画理论为《美人图》的理论依据。中国画以诗书画印为主要元素,这也是区别画工画、院体画的基本依据。民间画匠和宫廷画师以绘画为职业,自然画技突出、造型准确,但他们基本上不会吟诗、书法。唐宋以来的中国画恰是文人士大夫的业余戏作,北宋苏轼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时,画得像不像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意境的营造、情感的传递,重视的是画中的文化内涵,脱离形而重画意。文人画理论在宋元后几乎主导了中国绘画,诗书画印,诗在先,画技在后的绘画理念,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朱新建多次以《美人图》参加新文人画展览,无形中成为新文人画的代表人物,就更不能以造型准不准确来评价其画了。

朱也曾极力动员人们画中国画。但大多数人以前没接触过中国画,一看花鸟、山水等写实类的字画,就心生怯意,怕画不出来、画不好而不敢动笔,甚至连尝试一下的胆量都没有。一个从小看着父亲画画长大的女孩,有着得天独厚的学画氛围和环境,父亲也拼命教她画画,但她就是不画,觉得没有一点兴趣。直到大学毕业了,有一次看到朱新建的画,她突然就觉得自己应该也能画,后来很快就画得很好。这说明什么?朱新建的画就像是“药引子”一样,能够激发别人的兴趣和创作欲望,这就非常值得肯定了。中国画需要传承,如果刚接触就畏难而放弃,连兴趣都产生不了,又怎么会有学习的欲望呢?朱新建认为,中西绘画是两个平行不相交的系统,“像不像”是西画写实塑型的要求,欣赏中国画不能以西画的标准来评价和判断。

二、《春宫图》题材的《美人图》与艺术宣泄说

画技之外,问题还是《春宫图》这个题材和内容。这与我们的传统教育有关。中国两千年来用封建礼教和儒家思想治国,男女授受不亲,既从法制也从道德规范上控制人性欲望,对性和色压抑遮掩、讳莫如深。随着现代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东方压抑的性意识逐渐得到解放,不再神神秘秘。但也没有大胆到朱新建这样公开和直接地画春宫图。1985年11月,中国美协湖北分会在武汉举办“中国画探新作品展”。朱新建在这次展览中第一次展出四幅《小脚裸体女人》,在美术圈里引起较大争议,叶浅予先生气得直接给予激烈的批评。叶浅予当时是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中美协副主席,初出茅庐的朱新建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但是他选择坚持自己的艺术道路。1988年后,朱新建在“全民下海”的大潮中果断辞去公职,赴法国卖画淘金。朱新建直言自己喜欢画美人图,就是对女性的喜欢和向往。他曾向栗宪庭倾诉:“我觉得我的内心太不能见人了。我太好色了,这种东西是不能跟人说的,就在小纸头上画啊画,然后把它们撕掉。”可见,最初朱新建画过之后是将画撕掉的,显然他也意识到这种画见不得人、见不得光,对自己内心的冲动是压抑的、限制的。压抑终究不是办法,朱新建开始为自己的画找理论依据。朱后来在《译林》杂志上发现一句话:弗洛伊德说,所有的艺术都是人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性欲的变相宣泄。朱认为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理论依据。至于弗洛伊德说没说过这句话,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已经不重要了,反正这句话说得有道理。画家如果没有激情、没有冲动,又怎么能画出好作品来呢?朱新建买了很多A片,用里面的造型来绘画。因为量太大,他和徒弟郁俊过安检时还因此被查扣和罚款。郁俊曾问师父到底买过多少碟片,朱新建头也不抬道:“八万,只多不少。”朱新建画画一般是盘腿坐在播放A片的电视影碟机前,看到能入画的就喊停,随手勾就,客人来访也不避讳。

朱曾自述:“画着画着,感觉自己的画能卖钱,还能赢得众多的赞誉和掌声。那么凭什么不画?就画呗。硬要讲得多伟大,觉得也挺无聊的。”这话说得朴实、真诚,透过《美人图》,难道你没看到一个狡黠的老头,就那么真实地敞开自己的心扉,而人只要真实就变得可爱。(图1、2)朱病故后江苏聚德专场拍卖其作品,134件作品总成交额3258.9万元,无一流拍,创下百分之百的成交记录。可见,美人图确实具有独特的欣赏价值。美人是形,笔墨成为传情达意的工具。朱新建强调诗书画印之外还有第五维,即个人感受和感觉,不以技巧、功夫为重,而以揭示内心情感的深浅为主,通过毛笔的运行轨迹,以笔墨的轻重缓急、干涩浓淡,直接传达心灵感受。

图1 美人图,朱新建 作

“朱新建现象”是中国美术界敏感且不可回避的问题。朱先生已经作古,但其美术史地位尚未有定论,仍是争议的是非之地。诚如他所说:“当代没有大师,一流大师的定位和评价,是由后世根据影响作出评价。”朱新建曾略有悲凉地说,有时候你想证明给一万个人看,但最后你发现只有一个人懂了,那就够了。艺术与宣传毕竟是两回事。看得懂的人,看到是他的真性情和艺术思想;看不懂的人,只看到表面的情色。朱新建的顽强和自信,使他的作品充分地占据了市场,喜欢朱新建的粉丝们,愿意为他的作品付费。更重要的是,朱新建的艺术理论和思想,仍然闪烁着金子般的光芒,在等待识货的人们去挖掘。

三、饱受争议的《美人图》与艺术自信理论

朱新建的艺术道路离经叛道,因此注定是荆棘丛生、争议遍布的。朱新建给人的感觉还很狂,他点评中国画上下千年以及今现代画家们的得失功过;自比于齐白石后的接续者;自信一流大师不在当代而在后世……这些言论一出,很自然地迎来更多唇枪舌剑的争议、批评和辩论。朱新建对恶劣的环境和舆论的压力已习以为常。顾小虎说朱新建看书很杂、悟性高,这是天生的。他喜欢抬杠,享受斗嘴的乐趣,偶尔也能讲几句很雄辩的话。可见朱新建从来不惧怕辩论,甚至在能辩论中激发出新思维和智慧的火花。

对此,朱新建认为艺术家需要自信。艺术不是数理化这样的硬科学,有明确的结论和固定的标准,可以量化、比较和衡量,由此得到对错、好坏的结论。朱新建坚持自己的艺术感觉,认为中国画的技术并不重要,而个性感知和表达更重要。中国画只是一种情感的宣泄途径,告诉人们自己对于生命的感知。只要是真诚地表达内心感悟,深一点有深一点的美,浅一点有浅一点的美,只要是真诚的,都是美的。艺术家要有足够的自信,才能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所以,朱新建一直坚持着这个理论,无惧任何批评和议论,坚定不移地画自己的中国画。

同样是新文人画家,为什么朱新建会成为漩涡的中心,而不是其他什么人?新文人画家中比朱画得好的、有特点的也有,为什么朱新建能成为其代表性人物?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朱新建不仅会画,还有理论依据。他并非只是一个画家,更是一个理论功底深厚的思想家。少年时期的朱新建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据他自述,虽正值“文革”,每天不完成一定的阅读量就会十分难受,没办法睡觉。他说自己是“文流氓”。“文革”期间图书馆被查封是常事,他们就在夜里趁人不注意把窗子撬开,偷点书出来读。高效率的大量阅读使朱在少年时博览群书、思路开阔、思维敏锐。随后在南京艺术学院的深造学习,以及之后的出国旅居,又直接促成了他学贯中西、融会贯通,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的视野开阔而独到,这也是同时代画家所不能及的。在个人创作实践之余,朱新建梳理了中国画的历史,他认为中国传统绘画千余年来一直被业余画家统治着,业余画家占了主导地位,相应的,文人画也占据了中国画的半壁江山。

图2 旗袍,朱新建 作

2002年起,笑阳开始了历时五年的朱新建访谈,一共访谈了六十多次。2006年《大丰谈艺》一书被整理出版,朱新建艺术理论体系和思想得到高度提炼概括和系统性研究,在艺术市场引起震动,朱新建的画瞬间红火。2006-2007年的短短两年间,山东艺术圈里的老板们直接找上门来,现金奉上,一买就是近百张。从此,朱新建每天握笔,非画不可,强度非比寻常。单以作品来看,美人图不登大雅之堂,确是涂鸦之作。但真正打动人心的,其实是朱的艺术理念和思想,他以全新的视角和高度,打破了中国画的神秘;丰富了中国画的评价标准;总结了中国画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出于对朱新建艺术思想和实践的尊重,人们喜欢的并不是《美人图》中女人们的娇或媚,而是朱新建动人的艺术理念和思想。画作只是他的一个签名,值得人们收藏和纪念。(图3)

图3 美人图,朱新建 作

四、笔墨不佳的《美人图》与齐白石的笔墨

朱新建的《美人图》,基本上是歪歪扭扭的勾线平涂与跑墨洇染,谈不上多少笔墨技巧,与传统国画的欣赏标准,相去甚远。面对这个质疑,朱新建通过不断的实践,终于为美人图找到了笔墨出处:用齐白石的笔墨画女人。齐白石的笔墨特点是什么,恐怕没多少人能具体说清楚,那么就在朱新建的《美人图》中去体会吧。

朱新建毫不讳言将绘画作为一种谋生工具,他选择中国画,完全是因为中国画给他带来了切实的生活保障,以卖画谋生。他曾回忆,自己少年时期就接触过中国画,由于觉得中国画笔墨神圣、难度过高,心有怯意,不太敢着手中国画。1988年,他旅居法国,为了生活依然要卖画,这时才发现,自己的西画作品根本卖不动,而中国水墨的《美人图》却能吸引法国收藏家们的关注。1991年底,朱新建从巴黎回来,单身漂在北京,闭门不出,没日没夜地临帖、舞墨,反复临摹麻姑碑、家庙碑、魏碑选等字帖以及八大、青藤、齐白石的画册。几个月后,笔下功力见长,笔道开始变粗,对墨的轻重浓淡有了控制,对水墨的运用更加成熟。这时候的美人图开始变化丰富、自信起来。这时,朱新建把自己的画拿到北京东交民巷卖给外国使馆人员,果然大受欢迎。东方艺术不仅有迷人的魅力,而且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这让朱新建非常兴奋,并坚定地选择了中国水墨。

朱新建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更加深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之后其他画种他几乎不再参与。朱新建的《美人图》重续了文人画的文脉,填补了人物画的空白,没有西画的颜色对比,完全是中国画的笔墨线条,平涂润染、随类赋彩、诗书画印,是富有个性的中国画。从西画到中国画、从硬笔到软笔,朱新建脱胎换骨,他坚守的是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也是中国画的世界观和宇宙观。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朱新建的《美人图》主要以线条为主,工艺性比较强,追求的是好看。线条多比较温和,显得细弱无力、怯手怯脚;水墨技法单调,功夫略显不足,反映的是早期的青涩、稚嫩和阅历不足。2006、2007两年高强度的绘画,使得朱新建绘画技法已经成熟,此时他作画不设二稿,水墨淋漓,任其浸渍润染,每笔墨色都能有几种变化。朱作画不惜气力,用劲很大,出手无所畏惧、飞扬跋扈,用笔转折扭转、快意勾画。直到2008年中风后,他右身不遂,改由左手绘画,但也并没有人们通常想象中的笔不达意。朱新建的左手画里常有精品,是他右手画不出来的。火气打掉了、宽容了。从前朱新建想在画上再拙笨一点,可他画不出来,而左手却能够做到。谁也没想到他的左手画,笔墨味道更加浓重。此时宣纸上画的是什么,已经没有意义了,线条的力度、粗细,墨色的变化,更值得回味和琢磨。(图4)

图4 美人图,朱新建 作

他更为自己的笔墨找到了出处。中国画的水墨技巧,有一些固定的程式,《芥子园画谱》是程式的字典,更是经验技巧的总结。朱新建以单词量做比喻:三百个单词大致就能完成一幅花鸟画;山水画则最起码要三五千个单词;人物画的单词量可能还要掌握得更多、更丰富、更成熟一些。历代大写意也是花鸟多,山水少。他认为,齐白石的画虽然感觉都非常好,但仔细追究他的山水画,“单词量”还是显得稍微单调一些,不如黄宾虹画作的“单词”更丰富和细腻。齐白石的笔墨还是更适合“单词量”较少的花鸟画。这就是朱新建用“齐白石笔墨”画美人图的真实含义,一种实用的学习方法。

猜你喜欢
齐白石新建笔墨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雨浥红蕖冉冉香
·齐白石
曹新建水彩画作品欣赏
笔墨童年
齐白石买假画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齐白石·书画作品选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