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门诊患者用药安全参与意识现状调查

2022-01-11 02:36黄少燕陈少丽吴柳萍刘爱娴焦慧云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门诊患者调查结果医嘱

黄少燕,胡 影,陈少丽,吴柳萍,刘爱娴,焦慧云

(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广东汕头 515041)

药物治疗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药安全是确保药物治疗达到预期疗效的关键。目前,用药安全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患者安全挑战[1],有研究发现,美国每年约150万人受到药物伤害,其中至少1/5是可以避免的,每年因医疗错误而导致的死亡中约20%与用药有关[2-3]。WHO 患者安全策略中强调,患者是医疗护理服务的合作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是患者自身安全的必要条件。《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7 版)》中首次出现“患者参与患者安全(patients for patients safety,PPS)”这一术语。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能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确保自身用药安全。有研究发现,91%的患者认为自身积极参与能够帮助医护人员预防医疗差错,但他们却担心主动要求和提醒会激怒医护人员,影响治疗[4-5]。也有研究显示,患者相信医院能提供安全保健,认为不需要患者在确保安全护理中扮演积极角色[6]。由于门诊患者与住院患者的就医特点、服务需求有较大差异,对住院患者用药安全参与的研究结果是否适用于门诊患者暂无佐证,因此有必要对门诊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的积极主动性进行调查。本研究对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门诊患者的用药安全参与意识做一调查,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在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门诊就医的≥18岁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研究人员在门诊候诊区随机抽取患者,开展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时间为2020年1-8月。

1.3 问卷设计 本课题组在查阅国内外文献[4,7]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用药行为、用药安全参与意愿等,形式以选择题为主,经预调查修订后投入使用。调查对象独立完成问卷,填写问卷过程中如有疑问,可咨询调查人员。

1.4 数据处理 使用WPS office软件录入原始数据, 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一般性描述分析。

2 结 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5份,有效回收率为96.3%。调查对象中女性多于男性,≥50岁人群超过60%,大部分患者自觉身体健康,近半数调查对象看病时托过关系、找过熟人。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n=385)

2.2 用药安全参与意识的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非常关心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其中,89.3%的患者想或较想看明白医嘱之后再接受药物治疗,81.3%的患者担心过自己接受的药物治疗是否安全有效,92.7%的患者想或较想知道药物的副作用及对身体的影响,91.5%的患者认为关注治疗和用药情况有助于提高治疗安全性和疗效。患者用药安全参与意识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患者用药安全参与意识的调查情况 (n=385)

2.3 患者对医师依赖性的调查结果 多数患者愿意与医师沟通,配合治疗。66.8%的患者想或较想将自己希望接受的治疗方案告诉医师,83.7%的患者愿意或比较愿意配合医师治疗,87.5%的患者愿意或比较愿意如实告知医师自己的病情,86.5%的患者认同或较认同按照医嘱用药可以更快、更好地治疗疾病。患者对医师的依赖性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患者对医师依赖性的调查结果 (n=385)

2.4 患者对药师依赖性的调查结果 大多数患者对药师参与药物治疗持支持态度,79.0%的患者想或较想弄清楚药物的功效后再服用,82.6%的患者想或较想与药师进行交流,74.0%的患者认为药师应该主动了解患者的病情。患者对药师的依赖性调查结果见表4。

表4 患者对药师依赖性的调查结果 (n=385)

2.5 对医患沟通关系的调查结果 当没听明白医师的用药医嘱时,只有35.6%的患者不会受害羞等因素影响, 会去咨询医师;当对用药医嘱有疑问时,只有18.7%的患者会主动咨询医师; 68.3%的患者在意或较在意治疗进展情况;46.5%的患者认同或较认同病情和药物信息难以获得。对医患沟通关系的调查结果见表5。

表5 对医患沟通关系的调查结果 (n=385)

3 讨 论

医院门诊患者具有流动性大,患者对自己病情把握不准确,就诊医师不固定等特点。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药物选择错误、给药剂量错误、用药对象错误等,门诊患者用药安全存在隐患。

王伟赢等[8]调查发现,大多数患者有强烈的用药安全参与意识,愿意主动参与用药安全核查,89%的患者会主动询问用药目的,90%的患者赞同应协助护理人员预防给药差错。WATERMAN等[5]研究发现,91%的患者认为自身积极参与能够预防医疗差错。本研究调查结果提示,门诊患者对用药安全也有很强的参与意识,大部分患者对药物疗效、药物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存在疑虑,想弄明白医嘱后再接受药物治疗,并且认为患者关注治疗和用药情况有助于提高用药安全和药物疗效。

大量研究证实,患者提高参与自身医疗安全的意愿并采取自我保护行为,可以及早发现并有效预防医疗差错[9]。患者可通过参与药物核查、获取药物信息、与医护人员及时沟通用药反应等方式,参与用药管理,促进用药安全[10]。本次调查结果提示,大部分门诊患者认为依照医嘱用药有助于病情好转,愿意把自己的病情如实告知医师,配合治疗,并且主动将自己愿意接受的治疗方案告诉医师。王冰寒等[11]调查发现,患者对医院的权威、医务人员的能力有较强的信任,对医师、护士有明显的依赖性,认为在医院里的一切诊疗包括用药都应听从医护人员的。

潘兴等[12]调查显示,患者最希望得到药品适应证、可能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药物使用注意事项、配伍禁忌等用药信息,48.3%的患者愿意接受药师提供的用药教育。医院患者多,处方量大,患者取药时在药房窗口停留的时间短,虽然药师在发药时会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告知患者药物的用法用量及用药注意事项,但当患者有某些疑问想具体咨询时,药师往往无暇顾及,沟通缺乏及时性。91.92%的患者及家属在遇到用药问题时,希望得到药师的专业帮助;90.41%的患者及家属在住院时希望有临床药师关心用药情况,提供药学服务;89.90%的患者及家属遇到用药问题时会向医师咨询,只有47.47%的患者及家属会向药师咨询;超过90%的患者及家属欢迎、支持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并认为这样有助于疾病的治疗[13]。本研究结果也提示,大部分门诊患者想与药师进行充分交流,弄清楚药物的功效后再用,并认为药师应主动向患者了解病情。

有调查发现,患者认为主动要求参与用药过程易引起护理人员的不耐烦[8],患者对医护人员存在畏惧心理[7],不愿提出质疑。美国的一项相关研究也发现,患者担心主动要求和提醒会激怒医护人员,从而影响自身疾病的治疗[5]。在当前医学模式改变的背景下,患者与医护人员在用药时的互动沟通可促进安全用药,但大部分患者仍然无法与医护人员形成良好的沟通关系,他们比较在意医护人员的态度,害怕提问过多会导致其反感,从而影响病人对用药安全的认知[11]。本次调查结果也提示,没听明白医师的用药医嘱时,只有35.6%的患者表示肯定会去咨询医师;当对用药医嘱有疑问时,只有18.7%的患者肯定会主动咨询医师。

综上,本次调查发现本院的门诊患者用药安全参与意识较强,愿意与医师沟通,配合治疗,支持药师参与药物治疗,但是当对用药医嘱产生疑问时,大多数患者会选择沉默,而非主动向医师咨询。

猜你喜欢
门诊患者调查结果医嘱
分析护理干预对门诊患者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度的影响
COVID-19疫情下某三甲医院1066例发热门诊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观察
遵医嘱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
芷江西路社区助老志愿者居家护理知识调查结果分析
闽北方言生存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