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象节目发展现状分析
——以中外日播气象节目在图形制作和主持风格为例

2022-01-11 06:24王天奕中国气象局华风集团影视公司
环球首映 2021年12期
关键词:天气预报频道主播

王天奕 中国气象局华风集团影视公司

气象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随着3D三维立体化可视效果的引进,AR、VR沉浸式技术效果在电视节目里的应用,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化背景,气象节目的内涵已经不仅局限于预报信息。而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气象节目的文化要求,不仅仅停留在预报信息,而是想更多地了解气象深层次内涵同时注重视觉效果的体验。

本文鉴于此,着重分析The Weather Channel美国气象频道、Met Office英国气象局和中国气象局华风集团,这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电台制作的日播含出人的英文天气节目,从图形制作风格、节目内容策划和主持风格三个方面比较解读,并对未来的气象节目做以展望和思考。

一、图形制作风格

总的来看,美国气象频道和英国广播电视天气频道在图形制作上,比较注重于天气形式本身的应用。多用一些较为专业的气象图形,比如气压场、云图、流场等天气形势图形。在色彩的应用上,美国气象频道的图形色彩比较艳丽,且明快而丰富;Met Office英国气象局制作的图形整体配色偏冷色系,会给人更多的科技感。而目前我们自己制作的天气图形,相对来说比较形象化,是以降水、气温预报这样的日常图形为主,而且配色显得较为单一,整体来看图形的色彩搭配不够和谐。相比之下,虽然美国气象频道的配色颜色较为丰富,但是整体的视觉效果是比较和谐统一的。

图形效果对于一档电视节目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气象节目来说,图形最基本的要求是气象信息的准确,另外是足够清晰。在气象节目里,图形主要是用来给观众提供必需的气象信息,以协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出行等一些活动做出适当的判断和考量。而只有在图片里富含了准确和足够有效能够让观众在有限的节目里捕捉到的有用的天气信息,这才算是一张图形基本及格。还应该考虑美观度的问题。

综上,本人认为Met Office在图形的简单和清晰方面是更胜一筹的,而且非常专业,一眼看过去很快能抓到图形的重要信息,比如气温的高低、降水的多少,这对于观众来说是非常有效的可视化信息。

而The Weather Channel上的图形,虽然好看,但是对于电视节目来说,略微有些“炫”,往往在看图的时候会忽略气象分析师或者预报员所表达的重要天气信息。但是有一些图形细节的表达方式确实十分值得借鉴,比如天气形势场的变化趋势,颜色配比十分鲜明,冷暖变化可能通过从图形上清楚地表达。总的来说,也是非常吸睛的,只是有效信息的提取度,个人认为会比Met Office略低一些。

就中国气象局目前制作的CGTN的英文天气预报节目图形来说,其实是综合了上述两个气象专业平台的图形制作优缺点。在图形的饱满度和准确度上来说,都有自己的优势,只是就栏目本身来讲,缺少一种统一的规范性,会让人觉得每天都有种“看心情”的随意感,这样规范统一性较少的图形势必会减少权威性的一种输出(见下图)。

二、节目内容策划

就日播气象节目角度,Met Office的电视节目侧重于日常预报。每周一到周日,一周七天,每天会有一档视频节目播出。节目内容类似于目前CCTV1《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的内容,每天的内容以国家整体的天气发展趋势为主,以降水、气温和风力等为主线,逐一介绍英国各大城市未来48小时的天气变化。有时候在周日或者周一,会有一周天气回顾以及下一周的天气展望。节目的一般时长是在3分半钟左右,个人感觉时间略长。不过Met Office本身就是以气象信息为主的气象平台,而且每天只有一档视频节目,要涵盖英国所有地区的天气变化,三分半的时长,也可以说是比较精炼的内容展示。

图片从左至右,分别来自 The Weather Channel;Met Office;CGTN Weather

The Weather Channel,美国气象频道制作的视频节目每天没有固定的数量。每个视频都是以美国地区即将发生的重大天气为主。时长一般在1分钟左右,一般是将这个天气现象在未来24小时的发展说清楚即可。不过在美国天气频道的视频日常节目,会有固定的板块,就是National weather outlook,即国家天气概览,一般是以一周的天气预报信息为主,还有气候季度展望。这个一般是分季度降水展望和季度气温展望两个板块录制不同的视频节目。同时,由于美国是受飓风影响较为频繁的国家之一,所以针对飓风这种高影响力天气,美国气象频道还会做一系列的专题报道,分析解读飓风的致灾性,飓风逐年发展以及能量的演变,结合新闻事实以及气象科学分析进行综合解读。这种专题报道一般也会有一个具体的核心讨论点,比如某个具有极端危害的飓风造成的影响,或者是近年来飓风威力越来越不容小觑的解读。整体来说,美国气象频道的视频时长都不会超过一分半钟,属于短小精悍又极富信息量的气象视频。

目前,华风集团所制作的英文含出人日播气象节目,供CGTN中国广播电视台英文频道日常播出使用。每周一到七,周一到周五每天6档出人栏目。节目时长每档出人控制在一分半钟,每档节目都有其侧重。分别包括:全球天气速览(基本上是涵盖了北美洲、欧洲、亚洲这三大洲的未来48小时的天气发展情况)、天气新闻分析(就近一周因重大或特殊天气引发的天气新闻事件进行气象方面的专业解读)、中国天气预报、亚洲天气预报、欧洲天气预报和北美洲天气预报。从内容的广度来说,中国气象局华风集团制作的气象日播节目的覆盖面是比较广泛的,有基础的预报信息,也有较为权威和专业的气象科普。在遇到重大气象灾害天气时,也会临时增加直播连线节目,就此重大天气进行分析解读和预报。结合了新闻和预报的角度,制作的比较丰富的配合CGTN英文频道日常新闻节目后的气象日播节目。

就个人角度来讲,更倾向于华风集团目前CGTN的内容板块。一来是和频道内容相结合,二来是每天的信息广度都比较全面。不过这也会引发另一个问题,就是内容的深度问题。目前CGTN的气象节目虽然能够涉及几个大洲,但是都是浅尝辄止的预报,如果在内容上能够更加深入,做出一些气象科普和深度的节目,效果会更好一些。

在气象科普和深度上,The Weather Channel的表现最为突出。但是他们的气象科普的内容基本局限于国内,可以说是对美国天气和气象的深度解析,节目形式有气象角度分析,也有新闻角度的报道,节目形式、深度都有,但是对于全球的气象涵盖面还是略少。

相比之下,Met Office则是更多的注重英国本土的精细化预报,对于当地人民来说是非常好的日播气象节目,但是对于其它地区的朋友来说,可借鉴的信息就非常有限。在全球气象事件分析上,BBC Weather,也就是英国国家广播电视台的天气频道,就做得比较好。大概是因为有新闻的背景,总是结合实时来分析天气以及气候的变化,内容专业、图形清晰,是个人比较青睐的气象新闻分析性节目。总之,与新闻相结合的气象分析,才是当下气象节目发展的大方向之一。

三、主持风格分析

美国和英国的日播节目,出镜分析师都是经过专业学习和培训的专业气象分析师。加上欧美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差异,整体来说,美国气象频道的主持风格更接近于专家讲述,主持人的肢体语言较为丰富,在镜头前也显得比较自然舒展,并没有收到过多关于“主播”感的限制,很有亲和力,讲述感很强。而英国气象局的出镜分析师,同样也是有着极其专业的气象背景,不过在镜头的展示方面相比美国会有些拘谨,更多的是像气象课堂的讲述感,缺少了亲和力。而中国目前的天气预报主持人,都是以主播的专业背景进行培训,气象方面的知识相对没有那么专业。所以从电视主播的要求来看,形象气质都非常具有国家代表性,不过就是有些模式化,缺少了气象主播个人的风格特色,主持节目中会有一种新闻主播的感觉,缺乏一种讲述感。

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美国、英国和中国人在播报方式上本身就有不可逾越的差异。我们可以扬长避短,去糟粕取精华。个人认为,中国的天气播报员如果能够将东方文化发扬光大,展现出柔美、包容的中国文化赋予中华人民特有的民族魅力,将会使节目锦上添花。毕竟我们是非母语国家的人用英语在做天气预报,其实就算风格有差异也十分正常,做出有自己文化特色的主持风格和节目风格,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独树一帜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就目前来看,日本、韩国等地的气象主播也都是自成一派。如果中国的外语天气主持人,能够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同时又能够完全展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气象文化的主持风格,将会对现在外文天气节目增色不少。

但主持风格的呈现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铸就的,这需要我们更多的倾注。一是在气象专业知识上不断学习,奠定基础,这样在分析天气的时候才能够更加从容自信。二是要去多寻找在镜头前和观众交流的感觉,做到先让自己舒服,才能够让观众舒服。三是要找准气象节目的定位,我们不是新闻主播,不是现场记者,我们是信息的传递者,需要的是亲和力、权威性以及对于天气信息的有效把握。只有满足了这三点,在节目主持呈现的效果上才会有明显的提升,来日方长,未来可期。

猜你喜欢
天气预报频道主播
『人气』主播
第一次做小主播
4K频道开播,你准备好了吗
测不准的天气预报
我是小主播
天气预报的前世今生
如果
当主播需要什么装备?
寒假快乐频道
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