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理论视域下倒喻修辞现象的再思考

2022-01-12 23:55陶淑琴张高远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修辞

陶淑琴 张高远

摘  要:传统修辞学视倒喻为一种本体和喻体次序颠倒的修辞格。本文梳理前人有关倒喻的(reverse metaphor)研究,结合镜像修辞理论,认为人们对倒喻中本体与喻体关系的认知类似于镜像理论中的“他者”对“自我”的影响。倒喻的“倒”不在于本体和喻体位置之颠倒,而在于语言形式与人们观念及心理上的理解存在偏差。从认知角度对倒喻的语用效果进行理解与阐释,可以丰富倒喻的内涵。

关键词:倒喻;镜像理论;修辞

中图分类号:G6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2)01-00-03

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被视为是一种人类了解世界的认知机制。其中,两个认知域基于经验而产生单向或双向的映射,因此一个认知域因另一个认知域而获得部分理解。这两个域通常被称为“本体”和“喻体”。本体和喻体是隐喻的桥梁或纽带[1]。可见,本体和喻体对隐喻意义的传递何等重要。作为修辞方法之一,倒喻已有不少探讨。较一般隐喻而言,倒喻以新颖独特的形式受传统修辞学的喜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突出本体。言说者把生动的事物放在比喻句的开头,以引导听(读)者从喻体过渡到被比较的事物(本体),从而更准确、更深刻地把握本体的特征。作为人类认知的一种模式,倒喻可以通过陌生化的手法描绘事物,丰富了人类的语言表达,而且为人类在经验的基础上感知或识别未知事物提供了一种途径。鉴于倒喻现象非同寻常的表现力,许多研究对它进行了定义并分类阐释。然而,迄今为止,对倒喻尚无清晰统一的定义。而且,“倒喻”这一陈述方式是否合适,也尚待商榷。本文对现有倒喻定义进行梳理,结合镜像理论,试对这些基本问题进行解释。

一、倒喻现有定义梳理

(一)喻体出现在本体之前

较常规隐喻而言,倒喻的特征是喻体出现在本体之前。方芳[2]、馬国强[3]、李忠初[4]、王昱昕[5]、章寿明[6]等人对倒喻的定义持上述相似观点。根据该定义,可按是否有“如”“似”“好像”等比喻词,再将倒喻分为两小类。第一类,李忠初将“雪白”“瓜分”“笔直”等视为倒喻,这类例子中无比较喻词。王昱昕也认为倒喻是一种没有比较词“如”“似”等的隐喻。第二类有“如”“似”等比较词。吴芳以“如果天上无泪,且让我在有生之年把此民族大悸动一世洒尽,也不枉了这一双流泉似的眼睛[7]”(出自张晓风《想你的时候》)为例,认为该例的本体(眼睛)和喻体(流泉)次序颠倒,且二者可以进行位置转换而不失原意,故“流泉似的眼睛”属于一种倒喻。这种倒喻观大多涉及明喻的本体和喻体颠倒现象。

(二)本体和喻体交换了位置

倒喻首先是一种隐喻,其本体和喻体在隐喻过程中不仅交换了位置,而且互换了角色,喻体变成了本体,本体变成了喻体,即本来要说的是“A像B/A是B”,语言表达上却是“B像A/B是A”。如此,倒喻中的本体和喻体的角色功用便是“相反”的了[8]。陶文鹏没有给出倒喻的确切定义,但他指出,在中国传统诗歌中,诗人用花来指代美人是一种固定模式,而在倒喻中,他们用美人来指代花[9]。相比之下,吴芳在给出类似定义后,还总结倒喻的形式,即“喻体+比较词+本体”。张华莉将倒喻定义为“本体和喻体打破正常顺序”的比喻,并根据不同的比较词分辨两类倒喻。第一类是明喻,可在喻体和本体中添加“像”“如”这样的比较词;另一类是隐喻,在喻体和本体之间只能加上“是”等比较词[10]。例如: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杜牧《阿房宫赋》)

例(1)本意要表达“愁思如同流动的水”,作者却偏偏将“水”作为本体先说,将“愁”作为喻体而后置,合适的比较词是“像”,如此一来,便是“水如愁”,且“抽刀断水”恰似“举杯消愁”了。例(2)也是喻体和本体颠倒,作者本意是“开妆镜”如同“明星荧荧”,却采取判断句,偏偏倒换了本体和喻体的角色,说成了“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在喻体和本体的关系上,张鹄反对二者的传统看法,认为本体并非更罕见、更深奥、更抽象、更难用非比喻性语言来描述,而喻体也并不都是更常见、更具体的实物[11];换言之,在使用比喻性语言时,本体也可以是简单易懂的。他将虚幻物、心理情绪或意识形态产物构成喻体而且往往置于本体之后的那种比喻称为“虚喻”。章寿明总结了诗歌中“倒喻”的特点:首先,它可以用来描述风景、情感和人脸;其次,它通常使用“是”“为”作为比较词;再次,在语言表达中,喻体出现在本体之前,而形式上的“反宾为主”却未必改变内容实质上的喻体和本体之间的主宾关系[12]。

综上“倒喻”辞格现有研究,发现:首先,倒喻的定义和标准尚未趋于统一,使得倒喻难以识别和把握。其次,两种较为流行的倒喻定义都集中在外显的句法位置上,而究竟何为“倒喻”以及“倒喻”这一称述方式是否适宜,却未见深入探究和厘清。然而,上述研究都认为倒喻是比喻的子类型,喻体和本体的位置交换或曰喻体在本体之前是“倒喻”的主要特征。

二、现有对“倒喻”定义之缺陷

比喻的分类应考虑比喻自身的语义逻辑以及构成方式,而不应仅仅关注其句法关系以及语言组织方式的不同。比如,汉语的状语可以出现在句首、句中以及句末,但这并不会改变原有的句义,也不会改变状语本身的功能。同样,当喻体和本体的位置可以调换而不改变其原句意义,也不改变其在句中体现的地位或充当的成分时,“倒喻”是“喻体出现在本体之前”这一观点就不成立了。

根据上文梳理的第一种定义,以下例子都应该纳入“倒喻”范畴:

(1)像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渴求着乳汁一般,墙角的藤蔓向着那一丝光线奋力向上生长。

(2)好似一匹脱缰的野马,得知今天不用上学,她抓起桌上的钥匙就要往晓霞家跑。

将原句的主句和喻体所在的状语互换之后,句子顺序便是:“墙角的藤蔓像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渴求着乳汁一般,向着那一丝光线奋力向上生长”以及“得知今天不用上学,她好似一匹脱缰的野马,抓起桌上的钥匙就要往晓霞家跑。”这种位置改变并未造成原句意义变化。可见,以句法位置定义“倒喻”之不可取。

上文提及的“雪白”“笔直”“瓜分”,以及“……这一双流泉似的眼睛”也都同样是喻体在前的比喻,虽有别于通常喻体在后的比喻程式,但其语序组织方式不能作为认定“倒喻”的主要根据,因为改写后的比喻方式并未改变其喻体地位(如雪白,白如雪)。根据“百度汉语”的解释,“瓜分”意味着“分割或分配某物看起来像是瓜的切割”,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实质地位并没有交换。其他比喻造词方式也可见大同小异之处,用更细致的语言去解释这些词语,都可以将本体置于喻体之前而得到合理的解释。“流泉似的眼睛”与“眼睛似流泉”也仅仅是句法上的置换,二者并未牵涉喻体和本体地位变化,更无实质意义上的区别。从这一点上看,第一种类型的“倒喻”仅仅是位置之“倒换”,并非实质性倒喻。

至于倒喻的第二种定义,即本体变成了喻体,而喻体变成了本体,本来要说的是“A像(是)B”,语言表达上却成了“B像(是)A”,它看上去更能代表倒喻的内涵,却是建立在语境基础之上,因缺乏独立性而难以成立。任何比喻的分类,都应着眼其自身的构成,而不应依托语境来考量。就汉语修辞学比喻分类而言,根据本体和喻体之间是否出现比喻词,可分为明喻和暗(隐)喻;按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可把明喻、暗(隐)、借喻看成一类,因为它们都是以本体和喻体之间“一对一”关系为标准,而把潜喻和博喻视为另一类。所谓“潜喻”,是仅凭事物的某种动作特征(性)牵涉多个喻体的比喻方式[13];所谓“博喻”,则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同一个本体。

倒喻的第二种定义使得它与一般的隐喻在语言表达上无实质分别,因为它的本体和喻体均出现。试看下两例:

(3)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4)灿烂的阳光下盛开的百花就是您的笑容,巨大的汽锤起落的铿锵就是您的声音。(白桦《周总理您在亿万人民心中永生》)

这两例都可以改写为常态的比喻:“郎意似花红易衰,侬愁似水流无限”,以及“您的笑容就是灿烂的阳光下盛开的百花,您的声音就是巨大的汽锤起落的铿锵,您的步伐就是解放军前进的队列,您的身影就是葱郁耸立的名山”。然而,人们为什么一般都把“花红易衰、水流无限”和“灿烂的阳光下盛开的百花……”作为喻体,而把“郎意、侬愁”及“您的笑容……”作为本体呢?这应从喻体特有的具体性和形象性着眼。实例显示,倒喻强烈依赖于语境。通常,人们使用比喻性语言时,更倾向于使用易于理解的事物作为描述抽象事物的工具。陶文鹏指出,在诗歌中,诗人将美人比作花已然成为一种固定模式[9];换言之,花与美女相比,人们在心理上更倾向于以鲜花作为喻体来描述人。当他们把花比作美人时,这种语言表达颠倒了常态表达模式,便成为一种倒喻。

在使用隐喻的过程中,倒喻将人们通常认为是喻体的东西变成了本体,本体变成了喻体。当人们试图理解“A是B”时,他们会根据既定心理或思维定势自然地颠倒A和B的关系。这种颠倒完全是为了顺应上下文的语境,因为交流总是在特定语境中的交际。语言理解不是交际双方被动接受语言刺激的过程,而是语用者根据语境主动处理语言的过程。这种动态语言理解并不能改变隐喻表达牵涉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主客关系。从语篇形式的角度看,在“A是B”的隐喻句中,A始终是本体,B始终是喻体,喻体始终是为了陈述本体而存在。之所以认为A是喻体,B是本体,是因为这受制于人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的一种心理期望。当人们在特定语境中对本体和喻体的期望与文本的实际表达不一致时,为了理解文本,满足心理上的期望,便会试图将其反转以理解文本。这就是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中的“镜像对称”现象。

三、隐喻的镜像理论

当人站在镜前,镜子里人的左手变成右手,右手变成左手;但镜子不会改变人的大小、肤色和其他功能属性。本文接受李文莉观点,即倒喻受镜像理论的影响[13]。当人们说“A是B”是一个倒喻时,尽管句子的另一面(B是A)没有显示出来,但人们会将其理解为B是A,以使意思更适合语境。语境就像镜子一样,尽管镜子的另一面通常不会出现在语言表达中。试看下例: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此例中,隐喻是“剪不断(的丝)、理还乱(的麻)像离愁一样”。之所以将其视为倒喻,是因为人们更倾向于将悲伤这种相对抽象的心理产物作为本体。此隐喻表达暗含了词人背景——作为南唐末代君主,他失去了自己的国家,被迫迁往另一个城市,因此他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之中。既然是一首吟唱离别、情调悲伤的词作,读者又了解其背景,同时为满足顺乎情理的心理期望,他们自然会将“离愁”视为本体,将“剪不断(的丝)”和“理还乱(的麻)”作为喻体。

(6)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元结《石鱼湖上醉歌》)

该例中,若不考虑特定语境存在“山”“(湖)水”作为本体,“樽”(一种酒器)“沼”(酒池)作为喻体,则完全是普通的隐喻。若带入语境,此诗体现酒兴之豪,而放浪之中实有苦衷。为了使此诗更符合人们日常的心里期待,一般读者会将诗中的隐喻作“樽(君)为山”“沼为(洞庭湖)水”理解,体会诗人内心虽苦闷却仍有宽阔胸怀和气度。

由此可以看出,倒喻是一种需要结合语境理解的语言表达。若不考虑其语境,倒喻的表达形式与普通隐喻别并无二致,也就没有“喻体在本体之前”或“本体变成喻体,喻体变成本体”这一说法。在倒喻中,本体通常发挥一种工具或者手段作用,人们借以描述一般隐喻中难用自身特征表达的事物,而倒喻的喻体往往是隐喻中的本体。倒喻作为一种打破人们心里期待的隐喻,可以产生非同寻常的语用效果。其一是陌生化效果。例如,人们如此熟悉把美人比作花的比喻,若反过来把花比作美人,则会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增添陌生化的效果。其次是跳出窠臼、另辟新天。它可以让人们跳出框架思考,创造更多精彩的隐喻,使语言表达更加新颖出彩。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倒喻进行了简要的回顾梳理,归纳了两种类型的倒喻观点并进行了评析。发现如下:其实并不存在喻体出现在本体之前的倒喻,也不存在本体转换为喻体、喻体转换为本体的倒喻。人们对于倒喻中本体与喻体的关系认知与镜像理论中的“他者”对“自我”的影响类似,倒喻的“倒”不应机械理解为“喻体置于本体之前”,而应是指语言形式上喻体(始源喻)的习惯性顺向映射,造成人们观念及心理上对新颖比喻方式的理解出现某种反差。

参考文献:

[1]崔丽华.隐喻中本体和喻体的多样化[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1):81-83.

[2]方芳.倒喻的认知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9.

[3]马国强.唐诗宋词里的倒喻[J].当代修辞学,1993(6):25.

[4]李忠初.汉语隐喻造词法的系统性特点[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81-82.

[5]王昱昕.近体诗的句法特点[J].贵州文史丛刊,2001(1):70-73.

[6]章寿明.诗词“逆喻”初探[J].当代修辞学,1984(2):64.

[7]吴芳.张晓风散文的比喻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14.

[8]王世华.“倒喻”说[J].中国语文天地,1988(1):26-27.

[9]陶文鹏.倒喻出新更须传神[J].古典文学知识,1998(1):125-130.

[10]张华莉.简析没有喻词的比喻句式[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6):98-99.

[11]張鹄.隐喻中一种特异的类型:虚喻[J].修辞学习,1999(3):  41-42.

[12]邹立志.论潜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2):46-50.

[13]李文莉.比喻的“镜像对称”及语用效果的认知阐释[J].修辞学习,2004(2):43-46.

(责任编辑:张咏梅)

猜你喜欢
修辞
漫谈修辞研究的起源
莫言《红高梁》的语言艺术特色
浅析设计中的修辞
可口可乐广告语修辞应用及其汉译分析
浅谈语文写作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运用修辞
李白诗歌修辞与英译赏析
修辞与“高师教师口语”的研究报告
浅析在功能理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