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作用

2022-01-13 12:05杜承铭
人民之声 2021年12期
关键词:人民代表大会宪法民主

文 杜承铭

(作者系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法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法学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宪法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我国宪法充分体现了这一定位。无论是在宪法精神、规范内容,抑或在制定、修正等程序中,都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反映了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始终透露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首先,确立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精神。一方面,序言明确:“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另一方面,宪法总纲第一条开宗明义地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进一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两方面的规定都充分凸显了人民在宪法中的主体地位。

其次,宪法规范充满了鲜明的人民性。宪法规范处处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如人民共和国、人民民主专政、各族人民、中国人民、世界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府、人民法院等等,几乎所有的国家机构均冠以“人民”二字。据我初步统计,“人民”二字在宪法文本中出现381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宪法还专章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并将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其中,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提供了宪法保障。

最后,在宪法制定和修正的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1980年9月,现行宪法草案公布并交付全国各族人民讨论。在历时4个月的全民讨论中,各族人民提出了大量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了宪法文本。现行宪法的五次修正案,也遵循类似的程序,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广泛征求意见、凝聚宪法共识,将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升为宪法的价值追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宪法确立了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内的国家制度体系。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宪法确立的、最能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根本政治制度。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制度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集中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底色。在新时代进一步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

首先,始终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一方面,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切实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机关实现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同时,要站好监督岗,营造权为民所用的政治生态,善于用民主集中制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其次,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顺应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选择的政治制度。要坚定制度自信,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另一方面,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最大程度确保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掌握在人民手中。要坚持人民至上,利为民所谋,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最后,积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良法善治机制。一方面,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环节,依靠人民,回应人民新期待,推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另一方面,加强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检查,保障宪法法律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遵守和执行,促进国家法制统一,以良法提升善治水平,以善治增进人民福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回望过去,远眺前路,共和国70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好制度,应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继续擦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张中国式民主政治的名片,为世界政治文明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首先,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价值追求。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宪法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要以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切实增强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政治责任感,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人大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其次,以人民为中心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是实现民族复兴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又是我国宪法保持持久生命力的力量之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保障人民的根本权利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当家作主从来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句空话,之所以能成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要义,靠的就是始终围绕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国家的各项工作,确保权力始终服务于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最后,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政治生活中的生动实践。民主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国的民主制度各不相同,但共性在于都是根据自己的国情,走自己的道路。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创新性理念,进一步丰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内涵。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要求人民参与政治全过程各环节。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从宪法实践的逻辑而言,要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高质量的民主,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形成民主制度的中国方案,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新时代民族复兴的进程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贯彻实施宪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逻辑主线和根本出发点。坚持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以溯源而上的勇力和韧劲,中流击水,奋楫者进。以信心凝聚力量、以实干谱写华章。在宪法这一根本大法的保障下,期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如此,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得到充分的彰显。

猜你喜欢
人民代表大会宪法民主
交通运输部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中国式民主
完善论与民主工具论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第一号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见证民主法治铿锵前行的力量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1号)
尊崇宪法 维护宪法 恪守宪法
2018年3月26日 《光明日报》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推进宪法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