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段培智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策略探究
——以写“个人名片”为例

2022-01-17 07:03陶婷婷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培智应用文名片

陶婷婷

(杭州市临平区汀洲学校 浙江杭州 311100)

一、问题提出

新课标背景下,要求高年级在写话与写作方面,能写简单的应用文(例如:贺卡、简历表、收条、短信等),这些应用文对于人们传递交流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有较大帮助,因此也作为培智学校高段语文的重点教学任务[1]。本学期,教师新授了课文《个人简历表》,本课内容选自全日制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化实验教育书(中度)第19课。在课后,教师发现了较多的问题,也与其他教师进行了讨论研究如何进行教授这样的应用文写作,做出了课后反思与相应教学策略的探究,故有此课题。此外,因个人简历表较为严肃,学生兴趣不高,后续教师也对教学内容做过修改,故转化为“个人名片”,后续也沿用这一名词。

二、学生写作“个人名片”存在的问题

教师通过课后收集学生写作的“个人名片”进行统计分析,每个栏目设置相应的分数值,共分为10个项目,满分100分。计算一个班10名学生的写作水平分数总和,了解学生在各个项目中的得分情况,借此分析学生实际写作能力(见表1)。

表1 高段培智学生“个人名片”项目的写作分数

(一)错别字频繁,识字量少。通过表格可知每个项目都没有达到满分,说明学生写作水平较低,甚至有学生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查阅得知有些学生扣分原因是因为性别中男/女这两个字不会写,写错字或是漏笔画,结构分开,尤其是家庭住址信息这一栏,漏字、错字较多。“书到用时方恨少”,写的时候就有学生不停地问老师“这个字怎么写,那个字怎么写”这样的问题。

(二)漏写、错写,内容空白较多。从表格中可以发现,学生在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等方面的分值较高,说明学生对于经常提及的知识印象较深,还因为学生有使用市民卡的习惯,所以部分学生很聪明的在市民卡上找到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并填在表格中,但是为什么还有扣分的,教师发现身份证号18位,有学生总是漏数字写17位或者多几位数字,对于政治面貌和文化程度/学历这一栏学生大都空着,有的填了也是重复写了政治面貌,文化程度/学历这几个字,这两项目全军覆没,得分为0。

(三)自我评价表述不清,表达模糊。从表格中发现在自我评价这一栏中得分偏低,翻阅学生写作后发现这一栏中学生大都空出来,或者写了很少的几个字,或者很多还是错别字。培智学生的兴趣爱好一般都很狭窄,基本上是老师布置什么,学生跟着做,很少有自己主动做什么。而且培智学生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特长与爱好,对自我认识不清。

三、学生“个人名片”写作教学的问题归因

(一)培智学生认知受限,智力处于较低水平。高段培智学生的智力水平落后。班上学生大都是重中度智力障碍,认知水平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记忆能力也较弱,这就限制了他们在写作方面能力的发展与提高,有部分学生还伴有视力残疾,斜视等,对于文本和“个人名片”中项目的要求不清。培智学生对于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口语表达与写作分离,表达不清,就容易出现漏字、错字的现象。

(二)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态度消极。从个人名片里兴趣爱好与特长这两块内容来看,大部分学生都因为写作的内容直接放弃不做,而这两块内容如果是口语询问,学生大多能说出来。但是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薄弱,格式填写不正确,很多字词不会写。因此学生写作的兴趣较低干脆不写任何内容,到最后养成遇到事情就退缩不干,没有坚持到底,不怕困难的品质,这对以后的生活与学习都有较大弊端。

(三)教材选取内容过于严肃,缺乏吸引力。本堂课要求学生写作的“个人名片”原名“个人简历表”,里面的范例较为严肃、复杂。而且就是普普通通一张表格,文字较多,缺乏图片这样的直接提示,不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像里面提到的政治面貌、文化程度等,学生之前根本没有接触过,不了解所代表的意思,也不会填。因此,空白的较多,学生应付了事。

(四)写作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实操次数少。高段写作教学内容涉及较少,形式单一,大多以“看图写话”的形式出现,老师往往加以提示,而且指导讲解如何写作的时间也较短,学生动笔写的机会较少。像写“个人名片”这样的教学内容是第一次,学生如果能进行多次反复练习,相信会比现在写得好。

(五)教师处理教材经验少,对学生期待低。教师对于应用文体裁涉猎较少,处理教材的能力还不够,只会跟着文本来上,不能进行优化处理。尽管教师已经参考了普小对应用文的设计处理,但是“拿来主义”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性。而且容易陷入误区,觉得学生能力达不到,教师就直接帮学生写下去了,又或者学生在下发的个人名片上乱涂乱画,教师期待值低,就不让学生继续动笔了。

四、高段培智学生“个人名片”写作教学策略

(一)认知铺垫,打好基础。培智学生的认知水平低,识字量少。所以教师认为学生要掌握基础的知识,为后续写“个人名片”打好基础,例如,自己的名字要会写,要知道自己的性别、出生年月、家庭住址等,不但要会说,还要能写下来,确保写正确。同时在日常学习中增加学生的识字量,所以在教学中通过一定的阅读量来增加词汇量,丰富认知水平,在平时要多加练习常用500字的描写、描红等[2]。

(二)经验对接,引发兴趣。所以笔者在拿到“个人名片”时先不着急填写,首先让学生先理解什么是名片,简单来说,个人名片就是为了推销自己的。在明确了简历表的内容后,先让学生来说一说每块项目中需要填写的内容,可以用另一张错误的“个人名片”来让学生进行“找问题”,看哪个学生是火眼金睛,能一下子找到其中的错误,这也是让学生了解基本信息的一个过程。在完成这一环节后,再用文本的方式呈现信息,然后让学生把这些信息填进相应的内容里,这样学生对个人名片就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让学生看一看各行各业不同人的名片,让学生对写个人名片感兴趣,刺激写作热情[3]。

(三)名片优化,去掉多余。对于个人名片的写作教学,要想优化名片,可以对名片中的内容进行删减与凸显。例如,通过前期调研统计得知学生在政治面貌与文化程度/学历这两项内容中得分为零,那就需要思考这两项还有必要吗?要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删去后更凸显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这两项,让学生能更好地发挥和表现出自己的优势,也要名片的布局更加合理美观。

(四)款式更新,多次操作。之前的“个人名片”就是一张表格,全是文字,学生写作兴趣低,完成后的成就感也不高,所以教师认为应该对已有名片进行款式更新,刺激学生写作热情,例如,改变轮廓、材质等,可以是圆形的,可以写在卡纸上、绢布上,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例如,结合实际,马上就到中秋节了,在学生画了月饼的图上写上自己的“个人名片”,并送给自己的的小伙伴等,提高写作成就感。同时,更换不同的款式,多次写作,孰能生巧。

(五)分层操作,因材施教。培智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不能用一定的目标要求所有的学生,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发展规律,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利用信息技术等个别辅具来帮助学生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例如,个别学生视力存在缺陷,教师可以放大个人名片中的字体,让学生可以看得见,看得清,从而完成相应的内容填写。例如,有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较强,但书写一塌糊涂,完全不会写字,或者写出的字缺笔少画,根本看不懂写的内容,就可以利用语音输入转换成文字的方式来进行个人简历表的写作。这种语音与文字转换的方式也帮助了大部分有书写障碍的学生完成自己所要表达的想法与特点。再者什么都不会的学生也可以让他们贴一贴自己的照片,对自己喜爱的内容打钩等完成自己的“个人名片”,增加喜悦感与成就感。

五、反思与总结

教师通过对“个人名片”的写作教学的问题归因和教学策略的探究学习,以小见大,对于如何开展应用文写作教学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一)抓住片段式教学,练笔实践。很多时候高段培智学生会读会认,但是到了要写就出现了困难。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写的少了,所以我们要抓住一些机会,多让学生“写一写”,不局限于抄写句子或者是范例,例如,有学生请假了,请学生练一练写请假条或者是留言条。有同学做生日,请大家写一张“贺卡”,祝他生日快乐等。有一些节日到来写写贺卡或者是祝福短信等,让学生养成看通知,写留言等习惯,毕业后完成自己的个人名片,不是因为教而教,而是切实满足学生的需要,为今后的日常生活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鼓励式教学,激发成就感。很多培智学生都有畏难情绪,一碰到不会的或者是没见过的,就会退缩,有的是害怕写错了,被老师责备,觉得多写多错嘛,干脆不写。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即使学生的写作内容较短,也可以用鼓励式评价:“你写得很好,如果加上……就更好了,你再试试,老师看好你哦……”长此以往,增加学生的信心与写作兴趣,让学生不怕写。

同时教学中要遵循听说先行,读写跟上的原则。加强阅读训练,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学习一些常用的句式,长期的有声阅读也能增加学生的语感,让学生有内容,有词汇可写。

(三)组织同伴评价,提升写作能力。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无论在哪里,大家都有慕强心理。因为培智学生的生活圈子较小,经常是学校与家里两点一线的生活,所以同伴之间也有着深厚的友谊,利用同伴间的互相评价,特别是在优势与特长这一板块中,培智学生往往不够自信,关于自己的优势与兴趣爱好写得很少,这时候组织同伴互评,让班上的学生一起来说一说某一学生的优点与长处,大家来夸夸,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增加了写作素材[4]。

此外,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且也容易陷入盲区,发现不了问题,这时候需要同伴互助,共同进步。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可以让同伴之间互相评价,在此中发现问题,“个人写作——同伴评价——发现问题——修改指正”这一过程也是不断学习,提升应用写作能力的良好方式。

猜你喜欢
培智应用文名片
包包,也可以是你的名片
我家的环保名片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教学之我见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四种英语常考应用文写作范例
不会丢的创意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