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公共政策审计思考

2022-01-19 07:35汪伟杰夏戈奥钱祎玮王纪元江奕奇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公共政策回归系数单位

□文/汪伟杰 夏戈奥 钱祎玮 王纪元 江奕奇

(南京审计大学 江苏·南京)

[提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审计行业亟须适应大数据时代智能化审计的发展需求。而公共政策审计作为提升监管效能、落实绩效评价、促进反馈纠偏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国家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因而信息化背景下推动运用大数据手段发展公共政策审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大数据时代公共政策审计研究探索中,借鉴学者相关普适性研究成果,基于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分析探讨大数据在公共政策审计中的应用,以期加强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为大数据审计与公共政策审计的深度融合做好前期调研和理论探索。

引言

公共政策审计事关我国发展三步走的百年大计,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而大数据在当今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浪潮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深度融合大数据审计方法的公共政策审计是建立完善政策执行落实、纠偏调整、绩效问责机制的需要,是我国审计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文献综述

(一)大数据审计相关的文献综述。关于大数据审计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数据审计的优势与特点两个方面:一是大数据审计的优势,大数据审计具备总体上的全面性、多样性、高效性;具备微观上的成本管理优势、利润上升空间、疑难问题最优解;在宏观上有助于提升审计整体效能、推动审计实现全覆盖。二是大数据审计的特点,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库克耶(2013)提出了“样本=总体”的观点;顾洪菲(2015)指出了大数据审计的灵活分类处理模式;裴文华(2017)认为大数据推动了审计数据由单个离散向多个联动的转变,指出了结构化与非结构化审计数据的重要作用。

关于大数据审计的实务应用集中在模型的构建与计算机的挖掘。刘星(2016)分析了全流程下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分析的方法和审计组织模式;郑伟等(2016)对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数据模式框架进行了建立;王崇业等(2017)利用大数据重新构建了审计模型;刘伟、居江宁(2018)则依托于大数据可视化的技术创新,为现有的审计线索挖掘提供了新思路。

(二)公共政策审计相关文献综述。关于公共政策审计理论的国内研究并不充分,相关的文献数量也较少,主要侧重于对公共政策审计的理论研究,在含义上对公共政策审计进行界定。李曼、陆贵龙(2012)认为公共政策审计是为了纠正政策的不当而存在的政府政策过程的内生部分。王姝(2012)则认为公共政策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对公共政策制定阶段、公共政策执行阶段、公共政策评价阶段等各阶段分别落实合理措施的行为。研究表明,公共政策审计仍主要侧重微观具体项目的审计,缺乏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较为系统的审计的宏观把控。

二、基于审计结果公告研究大数据背景下公共政策审计的互动模型

(一)大数据背景下公共政策审计的互动模型构建(图1)

图1 深度融合大数据的公共政策审计互动模型图

(二)利用SWOT法分析大数据背景下的公共政策审计互动模型。大数据背景下公共政策审计有利于在宏观上对政策进行监督、控制与调整,通过对每一个政策不同阶段的叠加、整合与集成,有利于为监督国家施策水平提供得力工具,有利于引导公共政策向事前预防转变把握准确方向,有利于提升审计工作服务人民的受托责任意识,有利于为审计实务疑难问题解决提供良方,有利于构建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深化审计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化信息化审计体系。而当前的劣势是相关复合型审计人才资源的缺失,且该理论的研究和实际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值得欣慰的是,时代的要求与政策的支持为我们提供了巨大机遇,尤其是我国领先世界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同时,我们也应当妥善应对相关审计法规法则、审计指南、审计准则亟须完善的挑战,重视公共政策本身的复杂性和地区差异性。

(三)大数据背景下公共政策审计互动模型的应用。我们通过该模型,可以在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政策执行、公共政策反馈、公共政策纠偏、公共政策问责的整体过程中,对2012~2018年的重大政策追踪审计公告中出现较多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公共政策进行统计,我们以政策反馈、纠偏过程为例,进行统计分析。

1、政策反馈方面

(1)问题企业数量变化。2012~2018 年审计结果公告中,主要问题出现次数与审计结果公告企业数量整体走势相符合,其中内部管理存在问题的企业数量变化与被审计企业总体数量最为相关。且变化趋势由2012~2016 年水平波动转为2016~2018 年的显著增加,2018 年主要问题的企业数量增长尤为突出。由此可知,随着近年大数据审计的应用,被审单位所存在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重大经济决策事项或投资项目、内部管理、贯彻落实国家宏观政策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暴露,这为贯彻落实国家对各项政策的监管以及政策纠偏提供了先决条件。(表1、表2)

表1 2012~2018 年审计结果公告企业数量变化一览表

表2 2012~2018 年审计结果公告主要问题出现次数一览表(单位:个)

(2)问题金额数目变化。2012~2018 年审计结果公告中,企业存在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重大经济决策事项或投资项目、内部管理、贯彻落实国家宏观政策这几项主要的问题金额历年合计数走势与表1、表2 的走势整体仍然相吻合。不难发现,一方面政策原因带来的企业数量的增加导致2017 年、2018年各项主要问题存在的问题金额增加;另一方面在大数据技术加持下公共政策审计使得更多数量的企业、更多的问题以及更全面的问题金额得以暴露在阳光下,得到国家的监管和审查。随着“审计全覆盖”的全面推进,大数据背景下的公共政策审计将为我国对公共政策的全过程监管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表3)

表3 2012~2018 年审计结果公告各问题金额变化一览表(单位:亿元)

2、政策纠偏过程。基于上述结论,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分析大数据背景下各指标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程度。我们将对审计质量的总体满意度作为因变量,将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被审单位及其环境——被审单位电子数据传输的高效性、被审单位及其环境——被审计单位的审计范围、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质量、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的预告和控制措施的拟定、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工作的配合度、审计证据——获取审计证据的规模和速度、审计证据——获取审计证据的深度和广度、审计证据——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审计技术——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审计技术——审计人员对审计软件的应用能力、审计技术——审计人员处理数据的能力、审计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引用、审计档案——审计底稿模板的多样性、审计——审计报告的信息共享性、审计档案——审计档案的云端储存、审计风险——计算机技术伪证等17 个指标作为自变量,收集了从事审计行业的同学、老师的41 份数据,并就此研究上述指标对审计质量满意度的影响。我们利用这17 个指标进行逐步回归法并消除多重共线性以后,得到如下结果:

(1)合度分析。在消除多重共线性后,表4 给出了本次多元回归线性模型的拟合度R2,我们选择第7 组线性无关组。该组模型的拟合度R2=0.963,表明该组自变量一共可以用来解释因变量变化情况的96.3%,即审计质量满意度有96.3%是受到该组指标影响的。(表4)

表4 模型摘要一览表

(2)“ANOVA表”分析。通过表5 的运算结果,我们考察了回归模型的显著性,即考察回归模型的存在是否有意义,如果该组自变量都不能显著影响因变量“审计质量的满意度”,则该回归模型的存在是无意义的。第7 组数据的运算结果显示,F=123.267,P=0.000<0.05,说明回归模型显著。(表5)

表5 ANOVA表

(3)“系数表”分析。表6 给出了第7 组每个变量对“审计质量满意度”的影响情况。“审计技术——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可以显著正向影响“审计质量满意度”,回归系数为0.154>0,P=0.015<0.05,意味着该指标提升1,会直接导致“审计质量满意度”提升0.154;“审计档案——审计档案的云端储存”可以显著正向影响“审计质量满意度”,回归系数为0.235>0,P=0.000<0.05,意味着该指标提升1,会直接导致“审计质量满意度”提升0.235;“被审单位及其环境——被审计单位的审计范围”可以显著正向影响“审计质量满意度”,回归系数为0.169>0,P=0.001<0.05,意味着该指标提升1,会直接导致“审计质量满意度”提升0.169;“审计证据——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可以显著正向影响“审计质量满意度”,回归系数为0.213>0,P=0.000<0.05,意味着该指标提升1,会直接导致“审计质量满意度”提升0.213;“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质量”可以显著正向影响“审计质量满意度”,回归系数为0.247>0,P=0.000<0.05,意味着该指标提升1,会直接导致“审计质量满意度”提升0.247;“审计档案——审计底稿模板的多样性”可以显著正向影响“审计质量满意度”,回归系数为0.174>0,P=0.003<0.05,意味着该指标提升1,会直接导致“审计质量满意度”提升0.174;“审计风险——计算机技术伪证”可以显著正向影响“审计质量满意度”,回归系数为0.120>0,P=0.016<0.05,意味着该指标提升1,会直接导致“审计质量满意度”提升0.120。(表6)

表6 系数表

(4)小结。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得出,审计技术——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审计档案——审计档案的云端储存、被审单位及其环境—被审计单位的审计范围、审计证据——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质量、审计档案——审计底稿模板的多样性、审计风险——计算机技术伪证等7 个指标对“审计质量满意度”的影响更为显著。

总结

伴随着我国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审计在公共政策审计中能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宏观上可以对政策进行更好的监督、控制与调整,微观上则有利于审计署更好地履行对公共政策的审计职责、完善审计结果公告。然而,由于该理论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制度亟须建立健全。

猜你喜欢
公共政策回归系数单位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多元线性回归的估值漂移及其判定方法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城市设计中的公共政策偏好理解行为选择
协办单位
公共政策不能如此势利
多元线性模型中回归系数矩阵的可估函数和协方差阵的同时Bayes估计及优良性
公共政策主导 携手抗击慢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