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谦《丁文蔚》印浅析及临习心得

2022-01-20 09:14□靳
老年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边款印面赵之谦

□靳 舟

《丁文蔚》 清·赵之谦

赵之谦存世的篆刻作品,每一方都堪称精品,上海博物馆所藏《丁文蔚》便是其经典之一。该印刻于清代咸丰九年(1859年),乃赵之谦为丁文蔚所刊。边款云:“蓝叔临别之属,冷君记。颇似《吴记功碑》。己未十二月。”此时的赵之谦尚未经历丧妻丧女之痛,镌刻风格劲峭猛利,走刀大胆而爽利。

《丁文蔚》边款 清·赵之谦

此方印作由三字组成,“丁”字居右,“文”“蔚”二字上下排列而成,略显紧凑,似为一字。整体用刀风格摒弃了早期典型的切刀方法,以冲刀而成,犀利无比。特定的用刀方式带来形状上的变化,“丁”字中三个竖画尖锐出锋,干脆而有气势。此形态并非赵之谦独创,乃取法三国吴《天发神谶碑》。此碑的用笔特点是“钉头鼠尾”,起笔较方,笔画在行笔过程中逐渐变细,收笔尖细。审视整个印面,五个竖画都呈楔形,而“丁”字最为典型。此刀法用刀方式为:刻刀由竖画底端入石,紧贴右方行笔向前冲,行笔过程中逐渐增加力度。竖画的内侧由于抵石而刻,表面光滑。另一侧,受冲刀过程中力量的冲击,表面崎岖不平,有自然残破之势。最后在顶端横向切刀而成。在单个笔画中,形成两种不同的美感——线条两侧的光滑之美与残破之美。“文”与“蔚”粗壮的笔画为切刀而成,有含蓄之感。在一方印中,赵之谦不拘泥于一家用刀方法,冲刀、切刀运用自如,随意转换。体现出其娴熟的用刀技巧及灵活的安排能力,让人耳目一新。

邓石如篆刻章法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即在狭小的空间中将疏密呈现出来。若是寻常人的思维,“丁”“文”二字笔画较少可上下安排,“蔚”字笔画繁多应单独一列,三字组成印面紧凑的空间。赵之谦却大胆将“丁”字单独置于右边,与左边“文”“蔚”二字对比呼应。“丁”字周围大量的留红,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仔细观察,“文”字斜肩两处的三角形与“丁”字下方的两处留红遥相呼应,给险绝的印面增加了平衡。

篆刻边框的处理,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边框处理得当与文字相得益彰,可使印面更具丰富性。使用切刀法将边框的四周呈现破旧感:“丁”字上方一处残破,边框向下方延展;“文”字旁边残破粘连严重;“蔚”字竖画旁亦有残破。此边由于笔画繁多,故增加两处残破打破紧促的印面。印面四角部分皆经过处理,圆转而内敛,与字形尖锐的笔画形成冲突,是其制造矛盾而又和谐统一的方式。

此外,赵之谦在边款方面也有所创新,将楷书魏碑样式代替传统边款刻法,使人观之耳目一新。然在此方印中,他使用传统刻款方式,边款不及印面艺术效果强烈。

为了更好地体会其刀法及布局特点,笔者对《丁文蔚》印进行了临摹。为更接近原作,选取硬度较高的青田石作为材料,力求表现其爽利干脆的效果。在临摹印稿的过程中,深为赵之谦章法安排的高超技艺所折服:“丁”字安排极为疏松,这就需要加粗线条体现其精神;“文蔚”二字排列自然紧凑,纵横交叠。左右印面相互对应,奇趣横生。

“丁”字为首先要刻的字。在奏刀过程中,刻刀从竖画底端入石,行笔过程中逐渐加入速度,竖画的另一侧自然产生残破。若是先刻竖画再弄残破,则有刻意做作之感。刻完竖画则进行横画与点画的刊刻。横竖画的搭接处尽量方正,以便凸显其精神。

因“文蔚”二字上下排列而成,笔画繁复且线条较细。笔者在刻的过程中自上而下进行。“文”字右上部分的线条,留有小红点,方便观者看出线条的形态。原作“蔚”字笔画粘连较多,在临习过程中,有些粘连是刻意模仿,有些则是刀与石相互配合下形成的意外效果。

《丁文蔚》靳舟(临刻)

边框的处理并未亦步亦趋按照原作,而是自己加以改造。如“丁”字右边的竖画与边框加大残破的力度,与左边的残破形成呼应。整方印临摹下来,遗憾与收获参半。一方面,“丁”字三个尖状收笔形态有余而表现力度不足,气势较弱;长竖画的左边部分相对于原作较为光滑,不及原作自然。因担心所作残破有刻意之态,较少修改。另一方面,在临习过程中深感学习其精神的重要性,“神似”重于“形似”,因此不能一味注重形态,导致精气神欠缺。这是笔者最重要的收获。

猜你喜欢
边款印面赵之谦
舟泊石门忆事有作·其一
赵之谦的篆刻边款探析
传统陶印制作技艺及其应用研究
先秦古玺赏析
篆刻作品
赵之谦妙助吴昌硕
赵之谦妙助吴昌硕
2016年G20峰会各国首脑肖像印
选篆与用篆之一
篆刻印章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