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创业工作室”双驱动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22-01-21 10:18汪国华
科学咨询 2021年49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工匠大师

汪国华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浙江台州 318020)

当前,很大部分毕业生所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很难直接或者快速地胜任企业提供的各种高技能工作岗位,到企业后不得不作为一名学徒跟着师傅从最底层开始学习,如机械专业毕业生还是从做整个流水线学徒开始,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还是跟师傅学习三至六个月左右才能独立顶岗、智能控制专业智能做一些简单的维护工作等等,与学生理想的工作差距甚远,会感到很迷茫,甚至放弃专业相关的工作而纷纷转行,如有些数控专业的学生转行到房地产行业去。同时,机械相关的企业又急需各种各样的技术技能人才,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人才培养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课程体系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学生所学的技术技能还停留在理论阶段、还停留在表面,无法与实际岗位所需的技术能力对接起来,简单说学生所学的脱离了实际。这当然与我们教师技能水平有关,因为我们老师也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与企业接触过,平时也没有深入实践,所以技术技能也与实际脱节[1]。因此,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继续要进行改革。而通过构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创业工作室”双驱动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方面让学生真正能接触学习到真实存在且广泛使用的各种技能,不至于让自己所学的与实际脱节,真正实现用以致学和学以致用;另一方面也方便校内教师与技能大师组成研究团队,通过承接外来业务,快速成长为理论知识丰富,并具有高超技能的“双师型”人才。

一、“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创业工作室”双驱动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所谓“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创业工作室”双驱动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院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聘请当地知名的技能大师为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负责人,组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创新创业工作室团队,学生跟着技能大师学习企业最新的技术技能,融合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再通过在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创新创业工作室的半工半读,达到最佳学习效果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推动人才培养向更高层次发展。

双驱动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如图所示:

学生在大一经过基础理论的学习后,在大二进入工匠班学习;工匠班既可以以行政班形式进行,也可以单独组班在课余进行。经过一年的工匠班学习(技能大师指导下),水平高一点的同学就可以继续进入技能大师工作室半工半读或者自己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创新创业工作室尝试承接外面的业务。经过技能大师工作室或者创新创业工作室半年的洗礼,学生的初次就业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换句话说,我们把人才培养(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置于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创新创业工作室的驱动下,使人才培养的方式得到很大的变化,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使学生能够从容就业以及高质量的就业[2]。

二、“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创业工作室”双驱动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一)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创新创业工作室

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引进本地企业知名的技能大师,在学校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如五轴技能大师工作室、模具设计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业设计技能大师工作室、三坐标检测技能大师工作室等等。技能大师工作室要有专门的区域,既可以满足技能大师正常的办公需求,也可以满足学校教师和学生学习的需求。这样技能大师可以更好地将企业的实践经验、企业案例实通过大师工作室这一平台传给学生和老师。也就是说,不用出校园,我们的学生和老师就可以接触到企业和生产中用到的最新技术技能。能进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大师大都来自学校长期深度合作的企业,业界知名度较高,也愿意为学生奉献自己力量的师傅。当然,学校也应该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不过更多地是提供足够多的尊重,让他们也有一种主人翁的感觉,感觉我就是这个学校的老师,有更大的责任去带好学生。另外注意的是,组建一间技能大师工作室没那么容易,特别是当地没相应产业的话。因此,组建技能大师工作室需要有区位优势,像我们学校坐落在“中国模具之乡”台州黄岩,拥有浙江省智能模具小镇、中国模具博览城和浙江省模塑工业设计基地,我们模具相关的专业均扎根于模具之乡,产业和区位优势突出,模具与塑料产业是台州市七大千亿产业之一,高端模具又是台州市“456”先进制造业培育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所以能较容易请到相关行业的技能高手来组建技能大师工作室[3-5]。

而创新创业工作室是指学生具备一定的技术技能之后,在学校老师或技能大师的指导下,独自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有时候可以承接学校的一些业务,甚至可以承接外面企业发来的一些订单。如五轴加工创新创业工作室一年到头几乎都在承接外面的一些加工业务,由学生与企业自行结算,教师不再参与,教师只参与一些关键技术技能的指导工作,平时运行全靠学生自己去做,这样可以提高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经过创新创业工作室的锻炼,与社会上的技能几乎没什么差别,因此与其他同学相比明显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二)组建技能大师团队带领下的工匠班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指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这是“工匠精神”第二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大国工匠”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高职院校应将“工匠精神”“工匠文化”融合于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学院选拔和自愿报名相结合,组建工匠班,如五轴联动工匠班、模具设计工匠班、三坐标检测工匠班等,每个工匠班由技能大师团队担任正常的教学。一般每周工匠班都会开设2次左右的集中学习。工匠班的学生虽说是自愿报名的,但是每一期工匠班都要进行宣讲。在每一期的发动宣传下,学生也会更加清晰自己的技能水平提升路径,所以一般积极性都是蛮高的。这也反向证明了学生对真正的社会上在用的技术技能水平的强烈需求。而且,工匠班的指导老师都由技能大师团队担任,他们企业经验丰富,拥有大量的实际案例,授课时都是结合实际问题和例子来讲解,让学生在学校就可以接触到企业里实实在在的东西,理论知识有了落脚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以致用,所以每一期的教学效果都非常好。工匠班我们是作为一门课来做的,有学分,一般我们都是开设两个学期,涉及到大二整个学年,到大三再进行分流。所以有时候也会考验学生的毅力,有些学生坚持不下去就会发生自然淘汰,也不会拿到相应的学分。坚持到最后的我们会发相应的证书,这些拿到证书的学生我们会在毕业生招聘会上重点推荐,成为招聘会上的香饽饽[6-7]。

(三)进入大师工作室半工半读或者直接进入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

通过大二工匠班的锻炼,能坚持下来的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因此到了大三部分学生有了更高的要求、更高的目标。所以部分学生要进行分流,一部分可能直接进入技能大师工作室继续进行半工半读,真正参与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运作过程,部分可以在技能大师安排下进入半工作的状态,这样既能学习上有更大的长进、同时也能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这种半工半读的学习方式,让有兴趣有潜力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扎实的基础。还有一部分学生将进入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在老师的指导下直接接单接业务进行半工半读,如五轴编程与加工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室每年都有很多外接的加工业务,学生不仅技术技能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创新创业意识也有大的进步,为以后的事业发展打下铺垫。同样的,我们年轻教师也可以进入技能大师工作室学习,这样不仅能锻炼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可以实现快速成长。

(四)无缝对接企业

经过一个学期技能大师工作室或创新创业工作室的锻炼,学生一到企业基本上都是快速上手,实现无缝对接,这从企业一两年内给学生的薪资明显高于同期毕业的其他学生就可以看得出企业对这些学生的器重。所以说,经过“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创业工作室”双驱动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学生基本上能在校内得到最大程度地发展。

三、构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创业工作室”双驱动工匠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技术技能水平的快速提高

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创业工作室”双驱动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方面有利于让学生了解当前企业想要什么样的技术技能人才,当前行业什么样的人才最缺,从而有更大动力去接触学习到真实存在且广泛使用的各种技能,毕业时就不会感到迷茫,不会因此而频繁跳槽;另一方面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直接承接外来业务,能够在实际工作环境下快速成长为理论知识丰富,并具有高超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双平台的搭建,立体式的人才培养架构逐渐显现。该模式下培养的学生越来越多,在企业界就会越来越有名气,就会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参与到这一模式的培养中去,从而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青年教师的进步与发展,决定了学院的未来,因此青年教师如何快速地成长至关重要。由于技能大师工作室建立在校内,所以青年教师会利用课余时间随时进入工作室进行学习,因此会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让青年教师的下企业锻炼落实到实处。确实目前大部分青年教师是应届毕业生,都是从学校到学校,而且基本上都是硕士博士研究生,都是搞理论基础研究的,基本上很少有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脱离相对比较严重,因此经常不知道当前社会运用的一些最新设备和最新技能。而随着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学校落户,青年教师随时随地都可以在工作室里学习一些最新的技能,请教技能大师相关的专业问题,还可以和技能大师一起申请相关的专业研究课题。同时随着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这也会反哺平时的教学,使平时的教学也更加贴近实际水平[8]。

(三)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发展

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创业工作室,可以最大化地发挥企业技能人才的作用。技能大师不仅可以在企业带领学徒传授技能,为企业创作生产价值,而且可以在学校培养人才,为企业早早地挑选人才,并且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一边带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一边把企业的项目研究实践了。另一方面,学校为企业免费提供了场地及学徒,企业可以充分发挥高校的理论优势和人才优势,将技能大师和学校的专业教师结合起来,做新技术的项目研究,开发新产品,研发新技能,进而提高企业在同行中的竞争力。而且,企业在高校中有工作室,可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对企业之后招聘毕业生都是有影响力的。

四、总结

“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创业工作室”双驱动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这是一种很好的校企合作方式,可以使学生更贴近企业实际的技术技能水平,使人才培养层次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可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直接需求,同时,企业和学校教师合作,可以提高学校教师的技能实践能力反哺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新技术新产品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科研能力和行业竞争力,所以,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创业工作室的建立是一举三得,势在必行的。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工匠大师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大师剪我也剪
用人文关怀激励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工匠神形
环保高效的清洁大师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工匠赞
向改装大师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