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一流本科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安徽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2022-01-24 07:42李忠萍刘宏伟汪传雷叶春森
物流技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安徽大学文科物流

李忠萍,刘宏伟,汪传雷,叶春森

(安徽大学 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0 引言

2016年5 月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由此可见,自然科学发展水平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共同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对此,中国陆续出现了一些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战略举措。2019年4月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要求全面实施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20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明确指出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多层次、多样化文科人才。

新文科是新时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载体,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由学科导向转向需求导向,由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由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并注重探索学科专业建设的新内容、新方法、新机制和新实践。现代物流呈现过程的一体化、技术的专业化、管理的信息化、服务的社会化和活动的国际化,受新技术、新理论、新信息等因素的影响非常明显,相关的物流学科具有天然的交叉性和融合性。针对当下需求质量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升级,物流产业结构、产业形态和产业内容迎来深刻变革,数字联通、智慧物流、平台经济等新业态随之兴起,需要不断升级生产技术、生产模式和供给体系。这些时代特征与产业内涵发展需要运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法解决实际物流问题,需要培养宽泛知识结构和综合职业素质的从业人员对接产业发展,这体现出新时代新文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导向的高度契合性。因此,为适应新时代新内涵与物流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要求,高校物流专业建设需以新文科要求为逻辑起点,加大人才培养方案变革力度,持续拓展专业建设模式,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目标定位、技能要求、课程体系、实验实践教学质量等。

物流管理专业是支持社会发展的热门专业,提高物流教育质量已是当前我国各高校的重要使命。截止2019年低,全国已有674所本科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为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卓越的服务与管理人才。然而,伴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普及,目前已无法有效应对相关产业发展和消费转型的巨大挑战,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供需不匹配的矛盾日益凸显。面对世界新变革、时代新发展、产业新业态,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需基于新文科的理念进行战略定位和实践创新,要以新的人文社会科学核心宗旨和时代内涵为根本,与时俱进地调整、优化及升级物流管理专业内涵和人才培养模式。对此,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积极倡导各大高校推进物流管理专业新文科建设工作。据统计,2021年3月31日中国已有49个专业点列入第一批物流管理专业新文科建设试点。安徽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坚持以“立德树人、文理交融、理工互通、寓教于研”为育人机制,全面推进“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将新时代新科技与物流教育深度融合,重塑新文科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与思维模式,进一步强化物流新业态下传统理论与新技术的融合渗透,为有效培养物流行业富有创新型、科研型和复合型的高素质卓越人才与持续发展物流产业赋予新的动能。本文以安徽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以下简称“本专业”)为例,基于现阶段本专业物流人才培养方面的进展,提出推动新文科背景下一流本科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改革方案。

1 安徽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安徽大学于2003年开始创办物流管理专业,是全国较早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之一。该专业于2010年、2012年、2013年先后获批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019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点。近年来,为进一步优化卓越物流人才培养质量,安徽大学商学院积极探索构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多元化的培养循环机制。安徽大学作为安徽省唯一一所综合性国家级双一流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以经济管理学科知识为基础,构建物流系统工程优化理论、方法、技术等支撑点,培养工商协同的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通过情境教学与案例教学,以各种技能和科技文化竞赛为基础,以企业单位实习为契机,开展一系列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富有业务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物流人才;通过辩证教学与发言教学,以各种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以毕业论文设计为核心,开展一系列科研计划活动,培养富有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物流人才;通过定期开展一些实验教学,组织学生积极进行企事业单位现场调研与创新训练活动,健全教学科研实践育人机制,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整合实验、实习、实训的综合化实践教育资源,为物流业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物流人才。安徽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安徽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1 以管为主、以工为辅、文理交融、工商协同的复合型理论课程体系

在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的三阶段人才培养体系中,本专业围绕物流强国主旋律、企业的物流工程项目和物流企业的战略生态,坚持管理文化与理论传承、物流管理技术创新和工商共生繁荣发展道路,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跨专业领域知识的融通能力和理论应用实践能力。首先,在通识教育中,设置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基础理论课程以及《大学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等计算机课程,着力提升物流人才运用数学理论分析现实物流现象和优化物流系统、使用计算机理论设计并开发相关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其次,在学科教育中,设置了《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管理课程,着力培养物流人才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管理能力,掌握经济分析和管理研究的知识技能。再次,在专业教育中,设置了《物流学》《运筹学》《物流系统工程》《物流成本管理》等专业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物流业务能力,为物流人才毕业后从事物流系统设计、物流企业管理等工作或继续攻读高级学位、从事学术研究打牢基础。最后,在实践教育中,设置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着力培养物流人才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物流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安徽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三阶段的教育课程体系,着力培养物流人才多方面协同发展的综合能力,如图2所示。

图2 安徽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要求

1.2 科教融合、校企协同,精心培育一流人才

依托物流管理省级特色专业、经济管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安徽大学物流与供应链研究中心以及安徽大学双一流建设平台等,坚持探索与实施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虚实结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大力推进开放性与研究性结合的教学改革,及时将学科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技术融入教学,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能力培养,科教深度融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创新,以培养适应国家物流产业及整体经济发展战略的物流人才。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近年来本专业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科研训练计划为平台,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科研方法进行相关科学研究。同时,与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合作办学,建立典型企业的实习基地,邀请企业创新实践领域专家做报告,开展协同育人,提升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卓越人才。

1.3 以赛促学、创新实践,稳步推进教学改革

紧跟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为目标,倡导实践教学。围绕以赛促学,本专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物流管理竞赛、海尔日日顺创客训练营、全国大学物流设计大赛等各种赛事。在专业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竞赛、组织赛事,比学赶超,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团队依托各类比赛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训练、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建立了“学科竞赛—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创新训练—学科竞赛”的循环发展模式,在卓越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2 新文科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方案

基于物流管理专业的自身特性,立足新文科内涵式的人才培养定位,探索和实践现代物流人才培养规律和和实现路径,通过优化培养体系、课题设置、师资队伍以及加强实践保障等措施,实现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目标,如图3所示。

图3 新文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改革思路

2.1 构建融合师资,提升培养质量

一支具有复合型知识体系和专业背景、理论与实践性综合、人才梯度恰当的优秀融合师资队伍,是新时代物流人才培养的有效保障。首先,应通过引进高技能水平的具有行业背景知识专业化和多元化教师,适应现代物流行业的变革,建立卓越人才培养的力量。其次,通过引进具备行业知名度、创作能力强的企业管理人员,提升专业创新发展力。再次,通过鼓励青年教师进入物流事业单位与政府相关部门研修、国外考察访学等方式,推动教师现代新文科教育观念、跨专业学科知识领域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转型与升级;建立跨院系多学科间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知识结构合理完整、文理工交叉融通的物流专业师资队伍体系。最后,构建与新文科建设和培养方向相符合的教学评价体系与激励方案,鼓励教师在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等新文科建设方面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

2.2 加强课堂教学,注重课程思政

创新完善教育理念和教育组织运作方式,转变教育空间,运用新技术手段,构建智能教学管理系统。学校加大智能教室、智能实验室等现代教学设备建设投入;教师利用现代网络、MOOC、SPOC、智慧课堂等现代科技教学平台,打造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翻转、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金课”,进行线上自学和线下面授辅导相互结合教学,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反复多次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交流的需要。加快“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师深入挖掘物流管理专业各类课程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基本理念与精神追求有效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实现传统纯理论灌输教学转向实践案例教学,设计评价反馈机制;将课程思政和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等专业实践有机结合,把专业知识体系外的主体思政背景知识有效融入实践教学。

2.3 强化实践教育,深化产学合作育人

为加强新文科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育人环节与功能,提升本专业物流人才服务社会的实践应用能力,将从以下几方面改革并完善产学研相结合协同育人生态系统。第一,拓展学校和行业协同育人平台,争取与校企、地方国企等合作成立现代物流研究中心、智慧物流实验中心等;充分发挥研究平台的科研优势,以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为依托,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全方位提升卓越物流人才培养质量。第二,基于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建立协同育人师资团队共同体,完善高校教师进企业兼职实践、行业企业骨干人员进高校进修研讨的激励机制,构建校内外双师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双方协作制定实践育人项目与育人目标,基于行业需求与实际问题解决,实现合作共赢和共同发展的目标。第三,建立政府主导协调高校与行业两方参与协作育人的管理运作机制,将协同育人的成效作为两方参与主体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一,落实高校和行业实践协同育人的责任。

2.4 注重联合培养,优化学校整体布局

新文科建设需要对跨学科专业的知识进行整合,深度融入现代信息科技技术,实现理工与文科的交叉融合,使理工学生有人文素养、文科学生有现代科学技术的素养。本专业后续可建立不同高校间联合培养(包括中外联合培养、国内高校间联合培养)、高校与科研院所间联合培养、高校与企业间联合培养等模式。通过与强工科高校的联合培养,加强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开展联合项目申报,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全局站位,为物流强国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也有利于高校积累办学经验,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与校企业、地方国企等的联合培养,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助力本地区高层次应用型的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与输送,促进地方经济不断发展;同时,地方经济提升也为本专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后盾,实现良性循环,促进高校办学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中国正大力倡导新文科建设,构建新时代新业态下的高等学校本科一流专业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已是当务之急。本研究以安徽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为例,从培养体系、课题设置、师资队伍以及实践保障等方面探讨了新文科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相关实践,为中国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实践转型与升级提供支撑,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与优化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安徽大学文科物流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秦晓玥作品
谢春作品
陈成亮作品
郭诗奇作品
孙文科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