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时代,再造新风雷

2022-01-24 00:57和/文
国防科技工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精益职工产品

钟 和/文

成立于1970 年的贵州风雷航空军械有限责任公司,是航空机载设备专业化企业,继2002 年进行了现代企业制度改制后,2021年,对于风平浪静的风雷来说,又是值得铭记的一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不仅是开门红,而且是爆红,上半年完成目标同比逆势增长2 倍甚至3 倍。

最让人狂喜的是,公司军民品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井喷态势,仅上半年军品完成任务就超4 亿元,接近上年全年的水平。

一张蓝图干到底

古之成大业者,天时地利人和矣。

无论从综合实力,还是从产品实力,地处贵州大山沟中的风雷并不见长,但有一样可比:人和——职工连续9 年收入持续增长,这在众多的军工企业中,并不多见。

在不少的企业中,企业规模连年两位数的增长率,职工收入却如蜗牛蠕动:富了方丈,穷了和尚。

2013 年1 月,一次毫无征兆的职工维权活动对风雷挫伤很大,三天时间职工集体围堵办公楼事件,让高层警醒:企业发展了,对职工关注是不是更少了。现在,是时候关注职工冷暖了。

从那时起,一向以“丛林生存法则”为原则的公司,将主要精力投入职工切身利益,将“以人为本”从口号落到实际的关乎“柴米油盐”中来,职工关爱提到与企业发展同等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并且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职工收入与企业发展必须同频共振:企业发展了,职工收入也要大幅度提高,坚决杜绝“船高水不涨”的怪象。

万众一心,其利断金!

复盘风雷近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平静的外表下,公司春雷涌动,一波接一波的利好消息从大山深处传出,且轰隆隆地作响。

2012 年,公司营业收入才2个亿,利润1500万元左右;2015-2018 年,营收在4 个亿徘徊,利润在2000 万~3000 万元波动;2019 年,厚积薄发的风雷实现营收4.1 亿元,利润首次突破4000万元大关;2020 年,营收5.6 亿元,利润大幅走高。

从2012 年开始,公司全面启动家属区和生产区整体搬迁工程。2017 年,占地10 亩的棚户区项目成功落地,1248 套住房圆满交付到职工手上,实现了多年以来职工进城住的美好梦想;总投资达4 亿多的公司搬迁项目,可以说是最大最难啃的“硬骨头”,却得到妥善解决。

尊重历史,方能赢得未来

如今,在风雷新园区生产现场,一台台先进的数控设备,一条条精益加工生产线井然有序地高速运转。一面面五星红旗迎风招展。一个全新的“数字化、精益化、模块化”的现代化企业,已初步建成。

回顾历史,风雷从5000 万元做到1 个亿,上上下下花了3 年时间,从1 个亿到2 个亿,花了5 年时间,从2 个亿到5 个亿,又花8年时间。

“打基础,搬新家。补短板,上档次。”朴实的语言是厚实的行动。10 年苦行僧般的修炼,一心一意的执着,风雷迎来了春华秋实收获的日子。

5 个亿到现在跨越式增长,仅用了不到1 年的时间,从默默无闻到赫赫有名,风雷在剧变。

坦率地说,风雷作为一个传统的三线小企业,一直以来发展得不温不火。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思想相当普遍。

2012 年10 月18 日,航 空 工业武器悬挂发射系统事业部正式挂牌,有专家分析这是中国武器悬挂发射装置产业发展的分水岭。融入大集团战略,只有“跑步”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在重大历史机遇面前,是观望等待还是激流勇进,风雷人选择了后者。他们以企业整体搬迁为契机,提出了“再造新风雷”的发展战略,重点围绕“数字化、精益化、模块化”战略思路,以打造一个“一流系统供应商”为终极蓝本。

是什么让风雷一鸣惊人?是何种原因让公司“平地起风雷”,崛起一世。

每每寻找一个企业成功的密码,无外乎从主要领导者的治企思路和性格谈起。有人低调潜行,有人高调宣示,不一为足。但有两样东西是公认的,那就是企业发展与否? 职工收入高否?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巧”战略,“拙”模式。

记得刚开始做战略转型时,成效还未凸显,公司业绩效益平平,如入深穴,前路不明。而相邻的军工企业,乘势而起,大干快上,逐渐将风雷甩下几个身位。

齐剑飞和总经理雷军都是产品主义者,一直倡导企业只有产品至上,才有持续的生命力;企业要硬,硬在好的产品与服务上。正所谓“以客户为中心”,如果没有好的产品,以“客户为中心”就是一个伪命题。

所谓“巧”战略,“拙”模式,就是再好的战略,也要每天每月遂行,如和尚敲打木鱼——天天念,时时敲。

乐此不疲,终成大业。

缺啥补啥,不玩虚招。

以问题为导向,公司深度梳理生产、管理病灶,发现“科研、精益制造、质量、成本、军民品均衡发展”五大短板,并开出了提升“五大核心能力”的药方。

为彻底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实施批产和新品分线管理,组建成立新品研制中心,并在生产现场推行科研生产管理看板,加强生产可视化、精细化管理;推行MBSE、MBD 等工具方法并在部分型号上成功试点。

按照“数字化、精益化、模块化”生产要求,分类分族构建了8 条精益生产线;根据特种工艺要求,建立了一条国内淬火、退火、回火“三真空”表面处理自动热处理生产线。其中脉动式装配生产线,年产量将达6000 台套,规模达25亿元。

从2017 年开始,公司在全员推行实施质量“红黄线”奖惩办法,每年公司总经理与各单位中层管理人员签订《质量责任书》,并按要求缴纳质量保证金,严格领导责任追究,产品质量显著提高。

近几年来,风雷大力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助力企业持续降本增效。目前已完成产品零组件价格的制订工作,建立了公司307 项产品、3 万余个零组件军品零部件价格数据库;成本费用率从2017年 的93.67% 降 低 到2020 年 的91.12%,公司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公司研制的多款智能型医用高压氧舱、高原保健舱、低氧文物舱、环境模拟设备等产品,奠定了公司的行业地位。直径30米、高度45 米的极端环境气候试验室,为全球最大,填补了国内空白。营业收入从200 多万元增长到2000 多万元,客户也从过去单一的部队发展到航空航天、兵器、航空发动机等领域。

“五大短板”补齐,“五大核心能力”凸显。风雷迎来了建厂以来最好的时代。

“做一流系统供应商”,战旗猎猎。

2012 年以来,公司先后为我国歼击机、运输机、轰炸机和直升机等50 多种机型配套,其中30 余项产品完成定型,300 余种产品供应市场,完全具备了独立完成三代机到四代机武器悬挂发射系统研制生产的综合能力。单机产品配套从二代机的10 万元到如今的1000 多万元。

2020 年,公司为某重点型号产品研制的重装空投产品,经过多年的攻关,创造了国内最大运载能力的最新纪录;导弹电子对抗分系统诱饵投放装置,成功首飞;多型无人机项目,形成了新的产品谱系,一批多年来拦在公司前面的难题、想干没干的重大项目相继干成。

风雷,作为国内唯一火箭发射器专业化企业,重点在空投空降、机载悬挂/发射装置、飞机燃油专用零部件和综合保障设备四大领域持续加力,500 多项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广泛配套陆海空多兵种市场。

医用高低压氧舱,风雷军械独占鳌头。

多款智能型医用高压氧舱、高原保健舱、低氧文物舱、环境模拟设备等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直径30 米、高度45 米的极端环境气候试验室,全球最大... ...

战旗猎猎,春雷滚滚。

开弓没有回头箭。2021 年上半年,公司完成营业收入40840万元,同比增长112.97%;利润2486 万 元, 同 比 增 长71.33%;EVA 完成2307 万元,同比增长51.08%。

冲锋号已经吹响。风雷全年任务目标已定,战鼓已经敲响。

猜你喜欢
精益职工产品
电力企业成本精益化管理提升研究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职工摄影(2)
厚植精益文化离不开领导干部“四先三进”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富民县总工会:“职工技协”谱新篇等
新产品
兰州铁路局职工摄影作品选(一)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