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电流密度对亚硫酸盐电镀金的影响

2022-01-27 06:43肖江张超张伟张云望卢春林
电镀与涂饰 2022年1期
关键词:镀金晶面电镀

肖江,张超,张伟,张云望,卢春林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四川 绵阳 621900)

电镀金层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导热性、耐蚀性、可加工性、化学稳定性、抗变色性等,被广泛应用于印刷电路板、精密仪器、国防科技和精饰加工行业[1]。无氰亚硫酸盐体系电镀金因具有无毒、环保等优点而备受青睐,经过不断发展,该工艺日趋成熟[2]。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靶制备中,金作为黑腔的主要材料,为了满足物理实验的需求,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具有优异的表面质量,表面光洁,无凹坑、节瘤等缺陷;(2)厚度较大,一般在50 ~ 200 μm范围内;(3)加工性能良好,能够满足车床、铣床的加工要求[3-5]。电镀金层的加工性能与金层的晶体结构和硬度密切相关[6-7]。本研究以紫铜片为基体,采用自研的亚硫酸钠体系镀液电镀金,研究了镀液温度和电流密度对所得金层晶相结构和纳米硬度的影响,并与冶炼的金片进行对比,为其对金层加工性能的影响提供实验依据。

1 实验

1.1 电镀金层的制备

采用紫铜片作为基体(施镀面积为10 mm × 5 mm),电镀工艺流程为:除油(使用石油醚和无水乙醇各超声清洗3次,每次30 min,清洗后更换新的清洗剂)→活化(使用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活化15 s)→预镀→电镀金。

采用亚硫酸盐体系电镀金。先在约 1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预镀 3 ~ 5 min,再在 pH = 9.20,温度45 ~ 60 °C,电流密度2 ~ 6 mA/cm2,阴极往复运动(距离± 15 mm,频率0.5 Hz)的条件下电镀金。通过控制电镀时间获得厚度为(50 ± 5) μm的金层。

1.2 性能表征

使用日本理学SmartLab9K型X射线衍射仪分析样品的物相,Cu靶,λ= 1.540 6 Å。以最具代表性的(111)峰半高宽(B)为准,按式(1)计算电镀金层的晶粒尺寸(d)[8-9]。

式中θ为衍射角。

使用安捷伦U9820A Nano Indenter G200型纳米压痕仪测量样品的纳米硬度,压痕采用连续刚度法,压入深度为2 000 nm,每个样品测试10个不同部位,取平均值。采用赛默飞FEI Inspect F50型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样品的微观形貌,放大倍数为16万。

2 结果与讨论

2.1 温度对电镀金层性能的影响

前期实验中发现,当温度低于45 °C时,电镀金层表面具有明显的颗粒状节瘤;当温度高于60 °C时,金盐开始分解,镀液变得浑浊,滤芯上出现暗紫色金沉淀。因此,固定电流密度为3 mA/cm2,考察温度在45 ~60 °C范围内变化对电镀金层性能的影响。

从图1可知,当温度为45 °C时,金层呈(220)晶面择优取向。随着温度的升高,(111)、(200)和(222)晶面的衍射峰强逐渐升高,(220)晶面的峰值呈下降趋势,(311)晶面峰值基本保持不变,温度高于50 °C时,金层开始转变为以(111)晶面为择优取向。

图1 不同温度下所得电镀金层的XRD谱图Figure 1 XRD patterns of gold coatings electroplat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从表1可知,温度在实验范围内对电镀金层的晶粒尺寸影响不大。

表1 不同温度下所得电镀金层的晶粒尺寸Table 1 Grain size of gold coatings electroplat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从图2可知,当温度为45 °C时,金层的平均纳米硬度为2.51 GPa。随温度升高,金层的纳米硬度变化不大,说明温度对电镀金层纳米硬度的影响不大。采取相同参数测得冶炼纯金的纳米硬度为 0.79 GPa,电镀金层的纳米硬度明显高于冶炼纯金,说明电镀金层具有更优的力学性能。这主要与电镀金层的晶粒尺寸较小,织构更紧密有关。

图2 温度对电镀金层纳米硬度的影响Figure 2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nanohardness of electroplated gold coating

从图3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层外观先变好后变差。在55 °C下电镀所得的金层表面外观最佳。综合考虑金层的各项性能,选择温度为55 °C。

图3 在不同温度下电镀所得金层的外观Figure 3 Appearances of gold coatings electroplat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2.2 电流密度对电镀金层性能的影响

从图4可以看出,当电流密度为2 mA/cm2和3 mA/cm2时,电镀金层以(111)晶面为择优取向面。随电流密度增大,(220)晶面的峰强逐渐增大。当电流密度为6 mA/cm2时,电镀金层转变为以(220)晶面为择优取向面,其他晶面的特征峰变化不大。

图4 不同电流密度下所得电镀金层的XRD谱图Figure 4 XRD patterns of gold coatings electroplated at different current densities

从表2可以看出,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电镀所得的金层晶粒尺寸相近,都约为30 nm。这表明电流密度对金层晶粒尺寸的影响不大。

表2 不同电流密度下所得电镀金层的晶粒尺寸Table 2 Grain size of gold coatings electroplated at different current densities

从图5可知,当电流密度为2 mA/cm2时,电镀金层的纳米硬度为2.97 GPa,约为冶炼纯金的3.5倍。随电流密度增大,电镀金层的纳米硬度减小。总体来说,电镀金层的纳米硬度显著高于纯金。因此,电镀金层更有利于机械加工。

图5 电流密度对电镀金层纳米硬度的影响Figure 5 Effect of current density on nanohardness of electrodeposited gold coating

从图6可知,随电流密度增大,电镀金层的外观先变好后变差,在电流密度为3 mA/cm2时金层外观最佳,因此选择电流密度为3 mA/cm2。

图6 不同电流密度下所得电镀金层的外观Figures 6 Appearances of gold coatings electroplated at different current densities

综上可知,电镀金的较佳温度和电流密度分别为55 °C和3 mA/cm2。如图7所示,该条件下所得产品零件表面在宏观上呈现镜面光亮,无结瘤,从微观上看结晶细致。

图7 最佳温度和电流密度下所得电镀金零件的外观和微观形貌Figure 7 Appearance and micromorphology of a component electroplated with gold at optimal temperature and current density

3 结论

(1) 镀液温度和电镀电流密度直接影响电镀金层的晶体结构。当电流密度不变,随着镀液温度升高,金层由(220)面择优生长转变为(111)面择优生长;而温度不变时,随着电流密度增大,金层由(111)面择优生长转变为(220)面择优生长。电镀金层的晶粒尺寸为(30 ± 5) nm,与电镀参数关系不大,主要由晶粒生长方式所决定。

(2) 不同温度和电流密度得到的电镀金层的纳米压痕硬度在2 ~ 3 GPa之间,远高于冶炼纯金的值,其原因是电镀金层结晶更为细致,高纳米压痕硬度更有利于机械加工。

(3) 电镀金的较佳温度和电流密度分别为55 °C和3 mA/cm2,该条件下所得金层呈镜面光亮,结晶细致,纳米硬度约为2.6 GPa。

猜你喜欢
镀金晶面电镀
独特而不可或缺的电镀技术
闫永红:从“镀金书记”到“走心书记”
银镀金累丝长方盆 穿珠梅花珊瑚盆景
是“淬炼”,还是“镀金”?——杨陵提升基层干部学历
来了晃一圈,走时已镀金 有些挂职干部“假装在基层”
NaCl单晶非切割面晶面的X射线衍射
(100)/(111)面金刚石膜抗氧等离子刻蚀能力
立方晶格晶面间距的计算
一种单晶光学晶体的晶面偏角及偏向测算方法
电镀技能考题汇编(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