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我国花卉产业出口竞争力“钻石模型”分析

2022-02-01 02:30
黑河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中国花卉钻石模型花卉

邹 静

(东华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中心,也是重要的花卉消费国和花卉贸易国,在庞大的花卉生产和消费基数下,中国并非花卉出口强国。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各国花卉进口检疫和监管愈加严苛,荷兰、哥伦比亚等花卉生产强国在全球中高端花卉市场地位牢固,印度、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发展成为国际市场上低端花卉产品有力的竞争者,中国花卉出口面临严峻挑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花卉作为极具附加值和不受贸易农产品配额限制的农产品,提升花卉产业的出口竞争力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分析我国花卉出口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对于破解我国花卉出口的严峻形势,实现我国花卉出口的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中国花卉产业出口现状

1.中国花卉出口总体平稳,仍未形成出口优势

2014年以来,我国花卉产业发展迅速,花卉种植面积累计增长达22%。得益于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居民消费升级和“互联网+”国家战略,全国花卉销售总额逐年提升,从2014年的1 279.45亿突破至2019年的1 656亿元[1]。

与国内市场稳步提升的现状相比,2014—2018年中国花卉出口额总体增幅不明显,2019年有所提速,出口额突破3.5亿美元[2],但占销售总额比率不到1.5%,如表1所示。从统计数据看我国花卉产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内销市场,远未形成出口优势。

表1 2014—2019中国花卉种植面积、销售额及出口情况

表1 (续)

2.中国花卉出口产地和主要出口市场高度集中

当前浙江、江苏、河南、云南、山东、四川、广东、湖南、安徽和福建等花卉主产区依托本地资源禀赋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出口产品,但表现参差不齐。2012—2019年期间,云南、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省的花卉出口额占全国年度花卉出口总额的80%以上,上海、北京表现也尤为抢眼,而四川、河南等传统花卉生产大省仍未形成出口优势。

2019年,我国花卉出口至97个国家和地区,日本、韩国、荷兰、美国、越南、中国香港、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和德国占我国出口总额的80%以上,其中日本、韩国、荷兰、美国和越南占出口总额的65%,主要出口区域高度集中[2],“一带一路”沿线近缘市场成为我国花卉出口的主要开拓区域[3],虽然陆续开发了一些新兴市场,但市场规模有限,进口量偏小且需求不稳定。

3.中国花卉出口主要品类及国际市场表现

中国花卉出口类别主要集中在鲜切花、盆栽植物、种球、鲜切枝叶、种苗、干切枝、干切枝叶等,其中鲜切花和盆栽植物占出口总额的65%以上[4]。

当前各花卉出口强国优势各异:荷兰在种球、球根和切花上优势明显;哥伦比亚的切花和观叶独树一帜;美国、日本和以色列在育种研发上稳坐世界花卉产业链的顶端。虽然中国花卉种植面积全球第一,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苗少,严重缺乏能与国际品种抗衡的自育花卉新品种,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种子、种球和种苗,中国花卉生产要缴纳大量的种苗费和专利费,导致我国花卉产业进入产值快速扩张、利润相对低下的循环,花卉产业的资源优势远未形成产业优势[3]。

二、 影响我国花卉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四大要素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是用来分析国家竞争优势的有力工具,认为影响一个国家某一个行业国际竞争优势主要包含四个要素:即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及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政府和机会也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影响着一个国家在某个产业上的出口竞争力[5]。

1.我国花卉产业发展高度依赖初级生产要素

我国气候的多样性、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为花卉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依托廉价而丰富的初级生产要素,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花卉生产中心,形成了浙江、江苏、云南、广东、河南、山东、辽宁、北京、上海等各具特色和优势的花卉生产基地,产业格局相对完整。但高级生产要素情况不容乐观:一是中国花卉设施栽培大规模应用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浙江、广东、江苏、云南等传统花卉产地,且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遮荫棚等建设成本较低的花卉设施栽培为主,设施农业、高效设施农业园区、现代化温室等新型设施发展仍然缓慢[6];二是我国对花卉科技研究开发的资助力度不够,有影响力的国家级、省级花卉科研获奖成果非常有限,花卉园林专业人才培养集中在30多个农林院校和30来个综合性大学,行业从业人员中具备研发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稀缺,远未建立市场——科研——生产——市场的良性循环运作机制;三是目前我国花卉生产以农户和中小型企业为主,规模化企业占比低,高速发展的花卉市场带来了广阔的生存空间,花卉研发面临技术和市场激励的“双缺口”,严重限制花卉产业的集约化生产和新品种研发。

2.国内花卉需求层次较低,花卉企业缺乏创新驱动力

随着城镇化率的快速提升,居民消费层次和结构不断升级,我国花卉消费额年均增长10%,已成为全球七大鲜切花消费大国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花卉产业发展迅猛,互联网和物流行业助力花卉消费向日常化、高频化和个性化转变。但与美日欧等传统花卉消费大国相比,我国人均花卉年消费量不到2支,年均消费金额约0.7欧元,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0。首先,我国花卉消费呈爆发式增长,但消费者对花卉的需求更多停留在节庆、祝福和美化环境的层面,缺乏花卉的品种和养护知识,对花卉品类和品质要求并不挑剔;其次,我国花卉科普教育比较落后,家庭层面的花卉消费缺乏引导,大多是花卉产品的追随者而非前卫的消费者,花卉产品文化层面和个性化需求仍需挖掘。从企业来看提供品质优良的主流型花卉已经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并获得良好的企业效益,市场现有红利容易让企业陷入资源诅咒,缺乏花卉研发和创新的动力。

3.花卉出口产业链完整,但存在明显的短板

中国处于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关键期,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是花卉产业转型升级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由之路。中国花卉产业要想在全球范围内强势崛起,必须在种子研发和培育、花卉种植和加工、花卉保鲜和物流、花卉品牌建设和推广等环节建立起优势。当前,中国花卉产业链短板明显:设施栽培是花卉产业集约化发展、质量提升和创新发展的主要路径,而全国花卉设施栽培面积占总面积比例仅10%左右,知名的设施花卉种植及装备企业更是以外资为主;花卉保鲜和物流技术是花卉出口的另一障碍,花卉保鲜技术不达标导致出口产品品质大打折扣,国内也缺乏专业的花卉物流企业和货代公司,无法实现全程专业化冷链运储;我国种子研发的知识产权激励制度缺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种子数量有限,花卉种子进口比例高达60%,种业基本被外资垄断。

4.花卉种植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较低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花卉企业数和花农的数量有所缩减,但规模以上大中型花卉企业数仅占花卉企业数的18%,生产组织形式普遍表现为 “小而全”,生产设施和生产技术都相对落后,不仅缺乏花卉研发和创新能力,花卉生产的品质也难以实现标准化,“走出去”无法达到进口国严格的检疫标准、环保和溯源等要求。全国范围来看,花卉产业规划缺乏总体协调,各地低水平重复建设较多,国内竞争效率低下。近年来,国内花卉龙头企业开始在发展战略上摒弃大而全,集中资源优势发展拳头产品,如云南省部分企业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药用花卉、食用花卉和永生花等特色花卉,实现了花卉产业的多元化发展,用差异化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是我国花卉出口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5.花卉产业出口步入政策和新型商业模式红利期

花卉产业是潜在附加值最高的种植业之一,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花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迎来了政策红利,浙江、云南和江苏等重点花卉生产省份出台的花卉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已在组织领导、产业扶持、资金投入、人才队伍建设、弘扬花卉文化、打造质量工程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即将开局的“十四五发展规划”将继续推进花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近年来,花卉网络销售开始大行其道,2019年,直播带货更是成为花卉网络销售的主流形式,直播销售方式的直观性、强互动性和时间压力效应,催生了大量的花卉需求,且让花卉成为人们的生活“快消品”之一。随着国内花卉需求持续增加,花卉消费将日趋个性化和高端化,为花卉产业育种、深加工、保鲜和物流、品牌建设提供持续的动力,也为花卉产业的创新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三、我国花卉产业出口竞争力分析

总体来看,我国花卉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产业体系完整,但四大要素对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花卉产业的支持力度仍然不足:依托初级生产要素建立的产业链短板明显,中小型花卉企业“小而全”的花卉生产模式成为制约花卉产业走向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瓶颈。单纯依靠少量规模企业在科研和创新上的人力和资本投入,很难补齐产业链上下游短板,而国内花卉产业的低端竞争难以形成可以延伸到海外市场的竞争优势,并反向抑制了对高级生产要素的有效需求。近几年,虽然花卉消费的覆盖面和辐射面空前,但消费层级不高,难以提出前卫性的花卉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国内花卉市场、廉价的生产要素以及低层级花卉需求容易成为制约企业创新发展、技术革新的温床,让花卉企业陷入“资源诅咒”,影响花卉产业和相关支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如果缺乏政府和机会两大变数,我国花卉产业很可能在低端产业链上呈闭环发展态势。要提升我国花卉的国际竞争力,需利用政策红利和数字经济、“互联网+”、物流技术和新型商业模式的创新,通过内部持续性的人力和资本投资才能获得高级生产要素,要培养消费者花卉消费的审美意识,要有力提升花卉产业上下游行业的竞争力,要引导并形成一批具有足够影响力的规模以上企业,引导花卉行业健康竞争和创新发展。

图1 中国花卉产业出口竞争力钻石体系

四、提升我国花卉产业出口竞争力的路径

1.培育高级生产要素,促进花卉产业升级,避免陷入“资源诅咒”

要改变我国花卉产业大而不强的现实局面,政府必须积极引导,重点发展高级生产要素:一是积极推动花卉企业与农林院校、综合性大学联合培养花卉园林相关专业人才,人才培养要覆盖制种、种苗、加工、流通和服务等全产业链,提高产业从业人员的研发能力;二是重点扶持和培育从事花卉科技研究开发的企业和机构,大力资助规模以上企业投入花卉新品研发的科研经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三是制订花卉行业的发展规划,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在加大对行业资本投入的同时,既要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陷入“资源诅咒”的怪圈,又要引导资金重点流向潜力型花卉企业实现资源整合;四是健全花卉产业发展的大数据,利用可视化数据为花卉产业发展、创新和升级服务。

2.提高国内消费者花卉消费品位,增强花卉产业发展动力

产品创新需要强有力的消费支撑和前卫的消费需求。荷兰花卉能享誉全球与其悠久深厚的花艺文化及广阔前卫的欧洲市场密不可分。随着居民消费不断升级,花卉逐渐成为日常消费品。2019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达到60.60%,离发达国家80%的城市化率仍有一定差距,城市化进程对花卉需求将持续增长。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给花卉产业带来了政策红利和强劲内需。政府一是要立足生态文明建设和城镇化发展,扮演挑剔而前卫的消费者,刺激花卉企业创新动能,引导花卉产业发展;二是抓住每一次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机会,积极宣传和展示中国花卉文化和产品,提高中国花卉在世界市场的知名度,提升国内消费者的认知和品位,拉动花卉的高层次需求和消费预期;三是积极推动“互联网+花卉”发展模式提升花卉消费的广度、深度和频率,为花卉产业升级提供强劲的内需动力。

3.健全花卉产业体系,做强花卉出口的上下游产业

要提高我国花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需在育种、生产、收购、加工、储运和销售等产业链环节进行布局:积极培育花卉育种创新团队和科研创新平台,加强花卉种质资源和育种技术的研究,尤其是原产中国的花卉专利品种的研发,规避出口花卉品种低端和品种权的限制;立足我国花卉生产主体的现实,进一步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花卉生产模式,减少农户生产的盲从性和花卉病虫害,提高花卉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和定制化,提升实有出口率;依托我国完整的海、陆、空出口物流网络,积极培育全程冷链运输的专业花卉物流公司,重点提高花卉的保鲜、包装和储运的技术水平,以满足花卉出口的中长距离运输;利用我国健全的跨境电商网络和出口大数据进一步掌握花卉进口国的消费喜好、价格水平、检疫要求等信息,通过花卉出口的精准营销提升我国花卉企业的出口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海关”简化花卉出口检验程序,并在主要花卉出口省份海关设立专业熏蒸场地和设备,实现花卉出口的快速通关。

4.规范产品出口质量标准,实现花卉出口的前端监控,规避技术性贸易壁垒

由于花卉存在传带有害生物的风险,潜伏期较长,一直都是各国重点检疫对象,世界各国对花卉进口基本执行全方位监管模式,尤其进入美国和欧盟等市场的花卉产品,除了要满足当地的检验规定和法律外,还要迎合当地花卉行业协会在质量、认证、环保和溯源等方面的要求。目前,我国花卉出口缺乏强有力的协调组织和统一的出口质量标准,出口无序化和参差不齐的质量使得我国花卉在面临进口国各不相同的检验要求和法律法规时容易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全国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强调要健全以质量为核心的花卉标准化体系,促进出口花卉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目前中国森林认证体系框架下的花卉认证标准编制已接近尾声[7],因此,中国花卉协会可以专门成立花卉出口分会,积极推广出口花卉产品的质量标准,并帮助花卉出口企业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对出口花卉产品的生产技术、质量认证、产品溯源、环保要求等做好前端监控,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商品质量,从源头上控制出口花卉品质达到进口国要求,做到生产有的放矢、品质源头控制、销售精准投放及出口效率提升。

5.鼓励发展差异化花卉出口,形成花卉出口的特有优势

荷兰、哥伦比亚等花卉出口大国在世界花卉市场尤其是鲜切花领域已获得明显的先入者优势,掌握了先进的育种、花卉种植、冷藏链存储和运输技术。要提升我国花卉出口竞争力,必须结合国际市场需求和我国花卉种植特色,通过出口差异化花卉品类避免正面冲突:一是充分利用我国花卉产业资源优势,加大特种花卉的培育和出口。我国已经开发了100多种食用花卉,药用花卉资源丰富多样,天然香料产量占世界第一,特种花卉种植的快速发展为我国花卉出口提供了差异化发展的基础;二是重点出口中国原产的、易于人工驯化的以及拥有国际登录权的花卉植物种类,如梅花、莲花、海棠、桂花、竹子、茶花等,同时,积极捍卫、抢夺植物品种国际登录权,拿到更多植物品种的国际市场通行证,充分利用中国特有花卉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在技术驱动下形成产业优势;三是在花卉深加工产品上深耕细作,鼓励发展花卉深加工产品的出口。如加大永生花生产技术的研发,利用丰富的花卉原料和成熟的跨境电商提升高端花卉的出口。

五 、结语

我国花卉产业链完整,花卉出口呈稳定发展态势。但由于缺乏专业生产要素,花卉育种、设施农业、冷链物流等相关行业短板明显,花卉消费品位不高,国内花卉行业竞争效率低下,难以形成持续性的出口竞争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给花卉产业发展注入政策红利,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以及新型商业模式和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给花卉产业发展带来重要的发展机遇,在政策和新型商业模式引领下,我国花卉产业需要在研发和创新端大力投入,通过培育高级生产要素,补足花卉产业链短板,积极培育花卉消费文化,实行花卉出口质量前端控制,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登录权和特色差异化产品等,有力提升我国花卉出口竞争力。

猜你喜欢
中国花卉钻石模型花卉
李鱓·花卉十二开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花卉之二》
水晶泥花卉栽培技术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竞争力探讨
中国设计产业竞争优势研究
我国技术标准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从钻石模型论我国快递行业升级转型
2012年1~12月中国花卉出口省市海关统计
2012 年1~12 月中国花卉进口额月度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