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开拓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

2022-02-03 02:47陈家刚
深圳社会科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制度

陈家刚 王 瑶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百年历史决议”,将“坚持开拓创新”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并明确提出,“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越需要开拓创新”。[1](P69)这一科学论断,立足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宏大视角,充分阐释了开拓创新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目前,学界已就党领导下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等内容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这对理解把握中国共产党坚持开拓创新的政治品格具有重要参考作用。但是,现有成果大多围绕某一具体领域展开,尚未出现针对坚持开拓创新的整体思考与系统阐发。鉴于此,本文在全面梳理坚持开拓创新实践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其中的基本遵循与核心要义,并对新时代下实践路径作出尝试性探索。

一、坚持开拓创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成就辉煌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英勇拼搏、砥砺奋进,不断推进理论、实践、制度、文化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坚持开拓创新始终是保证党和国家事业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核心密码。

(一)推进理论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伟大飞跃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2](P544)近代以来的基本国情和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的首要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十月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知识分子燃起希望之光,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调查研究和对革命斗争经验的回顾总结,克服党内存在的错误思想路线,在经过艰苦地探索和付出巨大牺牲后,创立毛泽东思想,并在党的七大将其确立为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在新型人民军队建设、政策和策略问题、党的建设等诸多方面作了精辟论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此指引下,中国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跨越,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新纪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并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历史问题的深刻总结,重新确立和执行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立邓小平理论,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深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并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逐步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和发展,迎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在此指导下,中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转变,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坚持自信自强、创新守正,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三个时代课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与阐发,并由此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既立足于中国当前发展实际,又包含有丰厚的历史理论资源,它充分汲取了中华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价值等丰厚养分,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同传统文化精神特质的结合与贯通。这一思想的确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历史性飞跃。在此指引下,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深层次、开创性的变革与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二)推进实践创新,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作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社会转型和文明进步,现代化是人类共同追求的发展目标,中国共产党亦不例外。党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制定的党的第一个纲领就明确提出,“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并承认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3](P1)其所表现出的彻底革命性,是区别于以往各种“现代化”主张的根本标志。就“如何实行社会革命”这一问题,党在曲折探索后,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抗战时期,党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设想把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4](P663)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5](P1081)新中国成立后,党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构思,即“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正式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命题,要求搞建设“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7](P502)此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相继建立。1982年党的十二大在“四个现代化”目标的基础上,增加了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内容,进一步拓展了现代化的内涵。党的十三大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了系统阐释,指明其特殊性与长期性。大会还就该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正确分析,并据此概括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政治路线,确定了“三步走”的战略安排。党的十四大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在“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前提下,党因时对现代化建设步骤和目标作出调整,另外还就如何建设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将“和谐社会”纳入至现代化建设,并首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8](P16)的“新四化”主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纳入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并强调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9](P90)。党的十九大立足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转换,提出分两步走、分两个阶段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在党的领导下,国家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脱贫攻坚任务胜利完成,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建成;全面深化改革事业深入推进,上海自贸区、雄安新区、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等先后设立;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蓬勃发展。

(三)推进制度创新,形成了完备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

社会主义的发展经验表明,一国治理模式、发展道路,总是表现为一定的制度安排。社会改革,归根到底是制度的更新与调适。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制度创新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围绕组织运行与纪律要求,建立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相关制度。如党的二大提出“本党一切会议均取决多数,少数绝对服从多数”;[3](P167)五大党章规定“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10](P23)抗日战争时期,颁布“九一决定”;解放战争时期,确立请示报告制度,制定《党委会工作方法》。二是结合中国革命要求,探索建立新型民主制度。如建党初期组织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农民协会等争取工农权益;中央苏区时期,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延安时期,建立以“三三制”为原则的边区参议会。新中国成立后,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确立了新中国的国体与政体,根本政治制度与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其他各方面的重要制度,并通过宪法这一根本大法的形式予以固定。1956年党的八大正式宣布“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11](P24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深刻认识到“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12](P524)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党围绕自身建设,不断推动党内法规制度发展完善,强调“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13](P147)党先后颁布《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等法规制度文件。另一方面,党依据时代发展要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政权建设作出探索。如对所有制、分配制等基本经济制度作出调整;提出和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党的十六大后,制度创新主要集中在党的领导和工作机制改革,党制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等文件。此外,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党的十七大正式将其确立为基本政治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度创新稳步推进,各领域制度基本框架日趋完善,且制度的系统性、规范性、执行力不断提升。具体来讲:一是以党的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点,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强调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各方面建设,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向“严紧硬”转变。二是把“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纳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综合运用“立改废释”多种“立法”形式强化党内法规顶层规划,有效增强了党内法规的科学性。三是严格推行制度执行责任制,整合问责制度,严肃问责机制,增强制度的权威性。四是全面概括了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显著优势,并明确了支撑国家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指明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现实路径。

(四)推进文化创新,丰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政治革命、经济革命的同时,也开始探索文化创新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创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破除旧文化,传播新思想与新知识。如创建“人民出版社”,创办《劳动周刊》《向导》周报,宣传马克思主义;实施文化教育改革,成立列宁小学、文化协会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知识水平,用“新的工农的苏维埃文化”解除旧统治阶级加于人民精神的桎梏。二是把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华民族土壤,并突出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意义。如开设马列主义相关课程;成立专门性研究机构,培养人才。三是建立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14](P43-44)强调文艺“为人民大众”的根本原则。新中国成立后,党先后提出“二为”的文化发展方向、“双百”文艺建设方针,受此鼓舞,文艺界涌现出诸如《三里湾》《英雄儿女》《刘三姐》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作品。在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的实践中,新型文化管理体制也逐步建立,与此同时,文化领域的对外交流渠道也不断扩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创新融入改革开放的浪潮,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特征。一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强调“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15](P177)党先后制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等文件,并领导人民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全民文明礼貌月”“三优一学”等精神文明教育活动。二是提出“科教兴国”“以德治国”的思想方略。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16](P660)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其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17](P26)四是发展文化产业。为适应市场化发展,党的十六大把文化划分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通过转企改制,一批文化企业展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并成为各地经济增长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创新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一是提出坚定文化自信,突出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地位和强大力量。二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价值要求,向全社会传递主流价值观。三是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个方面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指明方向。四是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群众。五是提出对外交流工作中要讲好中国故事,党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把中国梦的阐释同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紧密联系起来,使中国梦成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生动载体”。[18](P200-201)

坚持开拓创新,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基本史实,也是新时代的显著标识。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不同创新方式相互交织、环环紧扣,贯穿于党的各个时期;同时形成了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在实践创新中把握规律,不断转化为制度创新,并持续通过文化创新滋养其他方面创新的运行模式。当然,坚持开拓创新并不局限于上述四个方面,在党的百年实践历程中,还有诸如科技创新、思维创新等其他方面的创新,它们一同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二、坚持开拓创新的基本遵循与核心要义

坚持开拓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和实践中锻造的品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一以贯之地坚持开拓创新,源于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运用。正确把握其中的基本遵循与核心要义,有益于推动开拓创新之路行稳致远。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坚持开拓创新的政治前提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9](P16)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坚持开拓创新的政治前提。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其作为开拓创新领导力量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是最富革命精神的阶级。以无产阶级为阶级基础的共产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在实践中是“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上又“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20](P413)因而共产党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最终决定力量。列宁指出,只有作为“无产者的阶级联合的最高形式”[21](P160)的共产党,“才能团结、教育和组织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群众的先锋队”。[22](P85)毛泽东同志强调,“无产阶级里头出了那样一部分比较先进的人,组织成一个政治性质的团体,叫共产党”。[23](P305)以上论述表明,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绝不是一般的政治要求问题,而是关系自身性质和历史定位的根本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力量源泉、胜利之本。无产阶级政党的创造力是其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先进性必然要求无产阶级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意味着无产阶级政党是以“开路者”“拓荒者”的姿态出现的,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而不是仅仅沿着现有道路跟着走,因而就必须具有披荆斩棘、上下求索、奋力开拓、锐意进取的精神。回溯历史,中国革命面临的客观条件,决定了初生的中国共产党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也无法照搬外来经验。但正是这些困难激励着中国共产党冲破文本教条的束缚,总结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并最终走向胜利。同样,建设时期,党在“以苏为鉴”科学方法论的正确指导下,初步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较好地处理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辩证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党提出“翻两番”“小康社会”等概念,也是立足于新道路的探索。

开拓创新的艰巨性与复杂性,要求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开拓创新是用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其本身带有艰巨性与复杂性。以现代化发展为例,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是一个“线性”的发展模式,即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人工智能化前后转换,接续发展,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中国作为后发展国家,要把已经失去的时间找回来,就必须发挥后发优势。因而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24](P159)”,即上述环节叠加在一起向前发展,这不可避免地对思想观念、机制体制等造成巨大挑战。此外,开拓创新还包含着对旧有秩序与结构的破坏,这也是为什么熊彼特把创新称为“创造性破坏”[25](P147)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保证开拓创新始终沿着正确轨道运行至关重要。开拓创新的客观特点表明,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角色定位不可或缺,同时,党中央作为党的大脑和中枢,必须要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没有权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动”。[26](P372)只有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开拓创新的作用力才能得到最大转化。

(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培固开拓创新的思想根基

解放思想,就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15](P146)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任务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理解中同时包含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对每种既定的形式也都是从暂时性去理解。换言之,世界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事物,去代替那些已经失去存在必然性的旧事物。而开拓创新正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取代。因而,坚持开拓创新就是要有辩证的否定精神,就是要有敢想、敢闯、敢试的精神,勇于破除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东西,把思想认识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以便开动脑筋,独立思考,为推动社会改革扫清思想障碍。回顾历史,每一次变革改革都伴随着头脑中的革命,从1938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到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从1992年冲破姓“社”姓“资”的束缚到1997年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无不证明这点。通过思想解放,理论、实践、制度、文化等各方面创新才能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把握事物固有的规律性。也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5](P801)如果说解放思想强调的是“破”,实事求是则侧重于“立”,是在肯定、继承的基础上,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从而揭示事物的规律性。实事求是最根本的一环,就是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思想认识是否符合实际,是否达到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必须要从思想认识产生的现实问题出发,要以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标准。如果违反实践标准,离开客观实际进行“解放思想”,只可能陷入唯心主义或形而上学的相对论或绝对论。同样,就推进开拓创新来讲,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目的和基本原则,才能不断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否则就会导致“头脑发热”或怀疑一切,最终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和人民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27](P11)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既相互区别又内在一致,体现了“破”与“立”的辩证统一。推进开拓创新的过程,就是“破”与“立”相结合的创造过程,既要有敢于否定的精神,又要有严谨求实的态度。今天,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都会提出新的课题,必须同时做好“破”和“立”这两篇文章,才能真正扎稳开拓创新的思想根基。

(三)坚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激发开拓创新的内生动力

人民群众是开拓创新的主体力量。在马克思看来,以机器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打破了生产者之间的地理阻隔和交往限制,劳动人民逐步走向历史前台,并展现出强大的集体联合力量。与此同时,在现代大工业的扩张中,劳动人民的斗争精神和自由意识不断觉醒,革命性主体的潜能得到最终释放。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人民的政治立场,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根据地军民因地制宜,创造了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破袭战等战术,有效地打击和牵制了日本侵略者。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中“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5](P933)并把他们的经验变成更好更有条理的道理与办法。新中国成立后,党坚持相信依靠人民群众,集中群众智慧和力量,推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创新发展。1953年,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工作在全国各地开展,豆选、圈名、烫香洞、写号码等成为群众参与民主的重要方式;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申纪兰“男女同工同酬”的倡议被写入宪法;1958年,江西省余江县在全国率先消灭了肆虐几百年的血吸虫病,树起全国血防战线的第一面旗帜。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取得的许多重大理论或实践成果同样得益于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自发推广“包产到户”的实践,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1980年,广西宜山合寨村村民经民主选举,成立中国第一个村民自治组织;1998年,福建三明洪田村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洪田方式”,有效兼顾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对此,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28](P1350)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密联系亿万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29]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得到体系化、系统化的凝练与提升。

人民群众作为开拓创新的主体力量还表现在,其需求是开拓创新的目标导向。改革开放以来,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党和国家突出生产力这一核心要素,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教育创新、文化创新等,强调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地位,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及其评价机制改革,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巨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党以此作为奋斗目标,形成一系列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如提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要求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形式,“做到充分反映人民的具体意志、具体想法,实现人民的具体利益”。[30]人民群众需要出现的新变化,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开拓创新的目标任务。

(四)坚持正确处理自主与开放、全面与重点的关系,是确保开拓创新的重要原则

坚持正确处理自主与开放的关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中华民族基因的传承,也是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百年来,正是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党和国家才能在各个领域取得辉煌成就,才能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基础上迈向全面小康、文明富强。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为国家发展与安全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一方面,开拓创新需要立足于本国国情,不同国家历史条件、地理环境、机制体制等因素表现不一,推进开拓创新的策略、路径、模式等均不相同;另一方面,诸如科技发展等重要领域的创新成果,特别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换不来、求不来的,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但是,自主创新并不是自我封闭、自我隔绝。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需要开放的心态、胆识、政策、人文环境等。当前,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以及相应的知识积累,同以往相比有了量和质的飞跃,如果对这些成果视而不见,就违背了开拓创新的本意。特别是在经济技术全球化的背景下,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快速流动,其中一些理念或成果不乏借鉴利用的价值,如管理方式、法治建设、治理手段等。如果关起门来进行创新,就会落后于世界发展大潮。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犹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不可偏废。自主创新是开放创新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开放创新是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必须要在自主创新中扩大开放,在开放创新中提升自己,推动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促进,最终实现自力更生与合作共赢的平衡。

坚持正确处理全面与重点的关系。开拓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各个层面,涉及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等各个领域。推进开拓创新,必须要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全面改革不利于创新的旧制度、旧政策,建立适应创新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激励全党全国上下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文化形态与发展模式,使创新成为新时代的重要特征。但是,全面创新并不意味着“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既要推动所有领域和工作的创新,又要抓住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以局部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要求“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31](P17)推动互联网、航天技术、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过程中,中国在疫苗研发、生产、使用方面为全世界作出重要贡献。坚持开拓创新,必须要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的辩证关系,推动创新各个领域、各类要素相互协同,提升创新的整体效能。

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坚持开拓创新

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唯有继续坚持开拓创新,并在回应时代与人民的要求中、在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中,增强识变求变应变的勇气与活力,才能不断开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第一,把握伟大斗争新的历史特点,在应对时代考验中坚持开拓创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开拓创新,首先要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就国际来讲,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潮流的总趋势,各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未有地加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入加速发展期,人类生产生活由此发生深刻调整与变化。在面对上述机遇的同时也应认识到,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叠加效应导致世界范围内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增多;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正持续上升,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就国内来讲,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积累,我国发展仍具备显著优势和多方面条件,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国际国内环境带来的新挑战新考验,客观上要求中国共产党坚定开拓创新的自觉性主动性。具体来讲,一是要深入领会党坚持开拓创新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树立开拓创新的历史自信,坚定开拓创新的战略定力;二是要发扬敢于直面问题的自我革命精神,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把破解重大时代问题作为推进开拓创新的着力点;三是要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提高斗争本领。

第二,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回应人民期盼中坚持开拓创新。继续坚持开拓创新必须要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盼。以人为本、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开拓创新的鲜明特征。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人是“作为一种工具、一种物而存在,是奴役状态的纯粹形式”。[32](P32)而中国的开拓创新之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33](P52)这要求开拓创新必须坚持人民导向,确保其发展始终朝着回应人民期盼的方向前进。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4](P8)“美好生活”既展现了人民需求在范围上的不断拓展,也体现出人民需求在质量上的进一步提升。继续坚持开拓创新,就是要把满足人民期盼作为价值衡量的根本标准,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主要任务和目标。具体来讲,一是要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探索创新举措解决民生难题;二是要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把加强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并使之转化为政策制度,用以指导实践;三是要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着力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机制体制障碍,积极探索先富帮后富、有效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的新路子新方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第三,围绕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开拓创新。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下进行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必须要凸显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开拓创新载体的重要作用,在深刻把握改革所表现出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探索和总结开创拓新的规律性认识,并以此为指导推动实践发展。具体来讲,一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现代性。我国改革事业已从政策调整阶段迈入制度创新阶段。改革的成效如何,最终取决于是否能够建立一套成熟、定型的制度。这要求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总体框架,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支撑手段,构建内容科学、系统配套、运行高效的制度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方式、政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二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性。当前改革从以往单项和局部突破转向系统集成、协同推进的阶段,改革开放每一领域的关联性和互动性明显增强。这要求我们加强开拓创新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要把理论、实践、制度、文化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有机衔接起来,形成开拓创新的强大合力。三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刻性。当前改革正步入攻坚期与深水区,触碰利益之广前所未有。改革中不断出现的“硬骨头”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各项改革,坚决破除传统观念和利益固化羁绊,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第四,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坚持开拓创新。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的品格与特质。中国共产党不仅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还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责任担当。今天,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也给出了自己的回答。每个民族、每个国家前所未有地联系在一起,只有风雨同舟、荣辱与共,才能把地球建设成为“和睦的大家庭”。在新起点上,必须要坚持在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实现开拓创新能力的提升。具体来讲,一是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开放的姿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打造融通中外的文化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提升中华文明的生命力与影响力,实现中华文明和人类其他文明的相互交融。二是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不断拓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视野,同时,在参与全球治理中,提出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的理念和主张,不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人类关怀精神。三是要创新讲好中国故事的理念方法。坚持贴近国外受众,灵活利用新兴媒体,创新对外话语体系,主动讲好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与精神力量,帮助国外民众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华民族追求伟大复兴的故事、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故事。

坚持开拓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这一经验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概括与凝练,也是关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探索的反映与总结;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遵循;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坚持开拓创新,还要不断推进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相结合。从实践探索到经验总结,是发现问题、找出联系、形成规律的过程,也是认识从零散到系统的转化过程,任何一次创新均离不开对前一阶段实践探索的总结提炼,同时,经验总结也是新实践的再次开启,开拓创新便是在如此反复度量和验证中实现的。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开拓创新永无止境。今天,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与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摒弃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思维方式,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找准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的结合点,推动开拓创新实现经常化、常态化。

猜你喜欢
制度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理解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浅谈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与制度完善
让制度意识深扎于心实践于行
某些单位的制度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