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中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2022-02-03 22:28雷思雨
今古文创 2022年2期
关键词:觉醒年代媒介素养

雷思雨

【摘要】 百年征程百年路,自1987年7月4日,广电成立“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领导小组”以来历史红剧层出不穷,集中反映历史记忆与国家命运的相互交映,再到2003年7月28日,国家广电总局在《关于调整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影、电视剧立项及完成片审办法的通知》中将担任党和国家重要职务的党、政、军领导人及其亲属生平业绩划入拍摄范围, [1] 人物的多面体形象才得以活灵活现地搬上荧幕。本文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 ——《觉醒年代》,从群像式、偶像式、批判式的角度分析如何传承红色基因,然后再从三个维度探究红色基因的创新思路,最后结合传播学与心理学相关知识,反思与思考媒介干预和延迟满足带来的积极传播效果。

【关键词】 历史题材;媒介素养;媒介干预;延迟满足;群像塑造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02-0086-03

一、《觉醒年代》中红色基因的传承

历史题材的相关文艺作品发展至今可谓是体量巨大,手段各异,但对于口味如何把控,这些自带流量和超强共鸣的题材,爱国心和红色基因怎么才能实现最大化的传承并取得积极传播效果仍是热点议题。

(一)群像式展现鲜活历史场面

《觉醒年代》讲述的是1915—1921年这6年的历史,《新青年》是全文线索,集中展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这三大历史事件,历史场面的还原对于现在的技术层面来说不是难事,难在如何让这些“群像式”展现不杂不乱、轻重缓急、层次鲜明。

首先是文人群像的展现,编剧龙平平巧用演讲和学术辩论来变现,既能推动事件的进程,也能更好地展现这些文人的学术成就。剧中每一个出现的人物都足以震撼学界,所以剧中善用巧思“情景交融、文字加成”来单独描绘,每个人物一出场就是一个特殊符号的形成,比如学成归来的“徽骆驼”胡适;“不干了”的“横眉冷对千夫指”鲁迅;背着湖南辣椒,手拿油纸伞,冒着雨从苦难人民中跑来的毛教员。人物要“短频快”的先立住,群像式才能表现得不杂不乱。

其次是工农群像的展现,工农阶级是革命的核心力量,觉醒年代最该觉醒的便是工农,在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历史场面展现时,农民逃荒的大场面展现,疾苦、绝望的基调,尸横遍野、惊人心弦;葛树贵的形象塑造代表着工农中最早从最初的无知劳苦到有了思想觉悟的觉醒变化。有大场面也有小人物,这就让群像式塑造有了轻重缓急之感。

最后是隐喻影像,剧中反复多次地运用隐喻,克制的镜头语言、绝妙的时间节点、精湛的演员情绪渲染,践行了影像的艺术层面表达。比如:李大钊在自家炕上研究马克思主义,意外发现蚂蚁暗喻着“四两拨千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陈独秀被北方政府关押期间家人送来的那只鸽子,出狱时将其放生暗喻和平与自由已经是民心所向,展翅高飞是时局所迫切追求的;陈独秀出走北大,蔡元培惜才挽留里出现的鸭子,其寓意为“甲”,第一的意思,暗喻二人共同拼搏才有了新文化运动的推进。这让群像式塑造有了更多层次感,递进之余,发人深思。

(二)偶像式丰盈文化自信内涵

《觉醒年代》广受好评的缘由之一便是神仙选角,导演张永新在选角时最纠结的就是演员身上必须要有“文人气质”和“革命感”,除了服化道上的准备(共计一万五千余套,只为历史还原)外,“神似”也很重要,这就考验演员对角色的把握,而其中一个共性就是他们的演技构成了普遍共识——这才是当代青年应该追的偶像。

师生相见也好、学术辩论也罢,“鞠躬礼”贯穿全剧,中国是礼仪之邦,而近来思想涌动,基本的“鞠躬礼”也被抛之脑后,重提重演令人闻之惭愧不已,“国学大师”林纾与《新青年》吵得不可开交,但是仍不屑于小人行径说道“文人失钱事小,失节为大”;陈独秀为刘师培写悼词时说“我一生与申叔学术观点不同,可我仍与之惺惺相惜”,这是学者的风骨和气度,誓死不同意你的观点,但仍然尊重独立发言的权利。在他们身上可以见到很多宝贵品质,学之行之,便能获益。

《觉醒年代》的海报是深红色背景和一支钢笔,暗喻着“笔杆子救中国”,对当代青年学术浮躁可谓醍醐灌顶,文化自信不是盲目崇拜,而是理智认可和情感共鸣的结果,这样的“偶像力量”对于青年一代来说才是良师益友,才能真正践行文化自信的内涵。

(三)辩证式提高精神思想觉悟

辩证法作为具有鲜明哲学超越性特征的辩证理性,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2]剧中充满着对“新旧学派之争”的探讨,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辜鸿铭和陈独秀因立场不同一直水火不容,但其一讲《论中国人的精神》可谓登峰造极,无论怎样“爱国之心、救国心切”都是所有学者的内心牵挂。

而关于“社会主义到底能不能救中国”这条线时,胡适和李大钊之争串联起来的。而这样的娓娓道来,一开始不去先入为主的表达方式,给了受众更多的思维思考空间,否则就只是照本宣科,严肃有余、趣味全无。这样的叙述方式,给予适当的留白,让受众边看边自行恶补资料,主动学习。不难发现,剧中充斥着无处不在的学术争论,呼应着北大的百家争鸣学术方针,文人自古相轻,不是为了站队,目的意义都是促进学科发展,人类进步,这样的辩证式提高精神思想觉悟是可以被借鉴的表达方式。

二、《觉醒年代》中红色基因的创新

(一)红色基因的传承应深入浅出

新时代新挑战,新征程新眺望。肩负着传播信息、引导舆论、传承文化、提供娱乐等诸多功能的大众传播媒介,在从业人员越来越多,作用与影响越来越大,业内竞争愈演愈烈,“受众的依赖与期望越来越高的今天,责任与使命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显得突出和重要。这里所说的责任与使命,既包括法律,也包括道德。其中前者是由国家创造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普遍使用的行为规范;后者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前者是‘他律’制定的规则,后者为‘自律’形成的规范。”[3]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准则是在思想和心灵的控制,控制于无形,强化于行动,红色基因的传承应进退有度——“无规矩不成方圆”,重在平衡——“戴着镣铐跳舞”。

在如今的信息便捷时代,简单的一部剧就可以过完这些伟人们峥嵘的一生,而到底能久久激荡在心中无法散去的部分又会留下多少呢?有别于传统历史正剧中对人物行形象“高大伟岸”的塑造,《觉醒年代》颇有将其“拉下神坛”的大胆尝试,毕竟他们也是凡夫俗子,既有着风雅趣事,也会插科打诨、谈笑风生。比如:李大钊和赵纫兰的神仙爱情故事,在外是教书育人的守常先生,回家则是爱妻的“憨坨”,还有“妻管严”的胡适,每日必须按时回家吃饭。 “父与子”的矛盾是人类恒久不变的命题,剧中用了不少篇幅去描写陈氏父子从针锋相对到最终和解,只是刚和解的陈独秀就在49岁痛失爱子。

红色基因不是说说而已,它需要用历史去深刻提醒人们,再用这些 “家常”情景化的表达去展现,好似身边人一般,凡人只是做了不平凡的事,“让我们的后人去享受我们披荆斩棘的幸福吧”,这些牺牲的仁人志士,甚至都没有看到新中国成立之时。这样深入浅出的表现方式才能让历史人物真正“活”起来,变得有血有肉,红色基因才能得以传承。

(二)文艺作品的创新应入情入理

对比之前一些历史雷剧,像是“手撕鬼子”“刀枪不入身躯”“衣冠整洁的战争场面”等,这些都是徒有其表,毫无逻辑关系可言。文艺作品的题中要义是要有教育教化作用,不能任之随意对待,捏造事实。所以随着技术创新,人才辈出,受众审美提高,关于重大历史事件题材的创新影片涌现,其中不乏佳作,像是以小人物为视角的《我和我的祖国》系列电影,以党的重大转折点为题的《建党伟业》《建军大业》等,都是媒体行业在践行的创新举措。从2021年2月1日首播收视率就突破1,且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收视率监测、调查系统“中国视听大数据”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觉醒年代》的平均收视率为1.290%;酷云关注度、欢网在线率、59城的收视份额发挥稳定;对比同期播放的剧集,评分和收视率都稳居上位,且在今年的白玉兰上获8项提名,最终收获3座奖杯,成绩斐然。

文艺作品的创新既要创出高度也要新到深处,要有逻辑关系,入情入理,在传播学经典理论“知沟理论”中媒体掌握了很多权限,因此和受众相比是占领高地的位置,而如今在“第二媒介时代”下,受眾有自己的判断力,“脱媒”受众正在形成,受众即是接受者也是传播者,有效传播成为黏合社会的最强黏合剂,所以创新不能故步自封,要以匠人之心对待,编剧龙平平打磨剧本之久,剧组为了满足历史记载北京的沙尘天,专门从河北运了几车土,反复实验才有了最终的完美效果。所以为了更好激发受众的共情力,创新就需要入情入景入理式的修饰升华。

(三)媒介素养的培养应至德要道

媒介素养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约束媒体人自律;另一方面就是指受众素质培养。“媒介素养之塔”分为媒介安全、交互、学习、文化素养四个层次,其中媒介文化素养是高层级的要求,是文艺作品最终实现传播效果的成败所在,它是指使用媒介时应该具有的文明、民主、文化 自觉、国家主权等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换句话来说就是看完之后能不能留下富有记忆点的选段,能否回荡在心中并最终表现在现实社会中。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共识也就是所有人的共识,那么整个社会的理念也就是大家的期待,这二者的关系就是两驾马车,互帮互持,共同在历史的长河中奔流不息,所以“以史为鉴,共克时艰”就成了共同命题。将历史的力量化有形于无声中,与以史为鉴的精神同呼吸共命运。

《觉醒年代》自开播以来就频繁上热搜,且还是受众乐于接受的,在刚结束的2021年高考语文作文中,网友直呼“觉醒年代就是行走的考点”,若不是剧集本身就对“至德要道”有追求,怎么会入得了“挑剔”网友们的法眼。媒介素养是自上而下地推广,然后又自下而上地反馈这样的良性循环,追求人类真理,探寻深明大义或许才是这个时代的众心所向和迫切追求。厚植“年轻、高知、多元”的鲜明底色,共谱“协奏曲”形成“大合唱”。

三、反思与思考

(一)媒介干预下的顺理成章

媒介干预是指父母对子女媒介行为的干涉和参与,一方面希望青少年能被科技“赋能”,具备良好的搜索整合能力和辨识判断能力,并能利用个人传播积累信息资产,成为数字化生存时代的“优等生”;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着伴随网络而来的种种 “负能”。[4]而在埃里克森人生发展八阶段论中也讲道:人在青春期(12—18岁)会遇到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社会环境、媒介环境会对其会产生重大影响。这些文艺作品中的红色基因想要实现传承和创新接力,所要依托的正是青少年一代,只有影响到他们,实现核心命题的有效传播,才能储备好日后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

综上,父母的媒介干预论和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相结合可以得到的是:映射到文艺作品上同理,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的心理基础,他们的社会认知会通过已知手段,如互联网来建构的,再加上传播学理论中积极的媒介干预论,从制作到宣发全程良性干预,最终形成合力,将会对青少年的人生发展有着好的引导示范作用。

《觉醒年代》的成功不是靠买热搜或者制造热点来实现的,而是通过正向的媒介干预,顺理成章、顺水推舟地实现了“出圈”和“爆红”,足以证实,“酒香不怕巷子深”要的是核心内核足不足够“醇香”,从而直击心灵,吸引受众。

(二)延迟满足下的逆水行舟

延迟满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就受到了心理学家们的广泛重视和研究,是指一种个体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5]而在近年来受到“碎片化阅读时代”的冲击和短视频局面的展开,像《觉醒年代》这样每集这么长的,还是青少年普遍不愿意接受的“历史剧集”,会有人静下心来看吗?可它就是做到了,还是在几乎没有宣发的情况下,网友直呼”yyds”(永远的神)。

当代青年是不擅长于感知延迟满足的,更需要短频快的刺激形式,现在“只有新闻却没有调查,只有信息却没有思考”,而这部剧却反其道而行之,跨度6年的叙事时间线,出场人物繁多,基本一出场就需要一个暂停,去自行搜集信息补课,看懂这部剧也就明白了“只有社会主义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所以不是青年一代不会延迟满足,而是媒介场域也该自省是否是因为本身文艺作品的创作就没有走心呢,像河南卫视端午晚会“洛神水赋”绝美出圈的背后,是一天下水超过200次的艰辛练习。传统文化也好、历史事件也罢,因其本身自带的厚重感在传播时是有先天优势的,怎么传承和创新仍需行业内外共同探寻、合力共赢。

当然在懂得“思危、思退、思变”的同时,把握受众的使用和满足理论的同时,也要注意视角切换,不应一概而论,也要去思索在传播过程中的正确引领性,文化传播是当下媒介环境下的关键词,但如何借助这阵东风,表现作品对年轻人的人文关怀和正确价值观引领,还需进一步思考。

探析青年使命感,展现别样新风貌;挖掘受众满足论,把握核心价值观。“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这才是真正的时代洪流。

四、结语

媒介融合的今天,五花八门的形态在显现,立足于红色传播,建立良好的媒介素养环境需要众人拾柴火焰高。如龟兔赛跑中的那只乌龟,历史剧集“慢中出细活”,用它独有的优势走上“红火之路”。

参考文献:

[1]丁亚平,储双月.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影创作的历史、现状及问题[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2]田鹏颖.马克思实践辩证法的社会工程形态[J].中国社会科学,2016,(8).

[3]刘辰萤.以规矩论方圆——聚焦中国广播电视记者编辑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J].中国广播,2005,(3):7.

[4]曾秀芹,柳莹,邓雪梅.数字时代的父母媒介干预——研究综述与展望[J].新闻记者,2020,(5).

[5]郝春东,刘晓燕.延迟满足的研究方法、理论及现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

猜你喜欢
觉醒年代媒介素养
《觉醒年代》开启主旋律剧新语境
从“觉醒年代”汲取奋进力量
《觉醒年代》:直叫人上头的主旋律
《觉醒年代》里的红色地标
史诗巨制《觉醒年代》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媒介素养之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