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幸福论的四层仁学视界①

2022-02-05 09:39李长泰
劳动哲学研究 2022年0期
关键词:仁学仁爱恩格斯

李长泰

马克思主义劳动幸福论认为劳动可以使人实现自我、得到解放并获得自由,最终实现最高形态的幸福。何云峰教授认为“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劳动幸福,“所谓劳动幸福,简单来说就是指人通过劳动使自己的类本质得到确证进而得到深层愉悦体验的过程”(1)何云峰:《劳动幸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19页。。学界多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和实践观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幸福论进行深层剖析,该剖析模式把握思想精准,富有内涵深度,因此得到了大力宣扬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幸福论的内涵除了以马克思主义本身为视角进行诠释,还可以从多维度、多学科角度进行剖析,以此挖掘出劳动幸福论的多层次内涵。劳动幸福论体现了仁的思想,即是说劳动除了作为具有创造性、改造性的活动而使人达到身心幸福愉悦,劳动还是一个具有仁学意义的精神性活动。劳动本身是仁的发生、丰富和实现的过程,也是融入仁的世界、获得仁的精神、推行仁的道德和达到仁的美感的过程。本文拟从儒家仁学的四层逻辑视界诠释马克思主义劳动幸福论的内涵。

一、劳动有生生不息之仁性:以劳动识宇宙

劳动即是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实践活动,是改造世界的活动,劳动首先面对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为了生存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界,获得吃喝穿住的物质基础。恩格斯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1页。因此,劳动具有生生不息的性质。生生不息是仁学的特征,因而劳动的性质也是仁的性质。

首先,劳动是宇宙仁性的体现,人们因劳动生生不息而幸福。生生不息的性质是宇宙论中的仁性,宇宙本身即有仁性,仁性体现为生生不息。劳动本身即是宇宙仁性的体现,宇宙有生生不息之性,天地有生生不息之德。《周易》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3)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6页。天地有生长的本性,生长是天地的大德,生的大德体现为生存发展和变化创新。既然生生不息是宇宙的本性,而劳动和实践推动了人的生存发展和变化创新,那么劳动就是宇宙生生不息本性的体现。“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4)阮元:《十三经注疏》,第78页。天地有仁性,天地因为生生不息而体现出仁性。宇宙因劳动而生生不息,劳动是宇宙之仁的显现;天地因劳动而不断迎来新发展,劳动也是天地仁性的显现。董仲舒说:“天,仁也。天覆育万物,既化而生之,有养而成之,事功无已,终而复始。”(5)苏舆:《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29页。天地宇宙本身是仁性的,仁通过事功成就仁性和仁德,事功即是劳动之功,劳动是仁性的活动,劳动因达到宇宙仁德而幸福。

其次,劳动是实现仁性的中间环节,人们因劳动成就仁性而幸福。劳动生产改造了自然界和人的思维世界,提升了人的技能,使人获得了生存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劳动实践养育了人类,劳动活动本身是仁性的生存活动,人类因为劳动而生存发展。人类通过劳动摆脱自然界的束缚,一方面认知了自然界,另一方面驾驭了自然界,人类由此得到解放,劳动也实现了宇宙仁性。劳动对人类自身而言是仁性的活动,劳动使人类具有了仁的性质并得到了仁的结果。人类因为劳动而统一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劳动使人成为人;劳动成就了人自身;劳动是人对自身推行仁的活动;劳动使人与宇宙之仁达到统一,成就了仁性;劳动因为仁的实现而使人达到幸福。宇宙本身具有仁性,天地有仁,养育万物,万物养人,但天地养育人需要借助劳动实践实现。劳动成就了天人之功,人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而生存发展,劳动是宇宙仁性实现的中间环节。恩格斯说:“自然界为劳动提供资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0页。朱熹说:“仁,便如天地发育万物,人无私意,便与天地相似。但天地无一息间断,‘圣希天’处正在此。”(7)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15页。人通过劳动尽量与天地之仁靠近,天地之仁体现为天地给人提供物质资料,劳动是获取物质资料的过程,劳动将天地仁性贯穿到人类生活的全过程中,劳动是实现仁性的活动,人通过劳动实现了宇宙的仁性,并且通过劳动使自身成仁。

最后,劳动是认知宇宙仁性的过程,人们因仁性劳动提升了主体价值而幸福。劳动使人成为人自身,使人与自然界、万物相区别,使人的主体价值得到提升。恩格斯说:“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550页。劳动改造了人原有的生物性质,使人具有人性;使人从世界万物中独立出来;使人具有创造性和仁性。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9)阮元:《十三经注疏》,第2553页。人之所以是天地的中心和主体,其关键原因在于劳动的创造,劳动提升了人的价值。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10)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64页。人不同于万物,关键在于劳动的创造,其中最重要的是劳动使人具有仁性。主体的价值通过劳动实现,劳动提升了主体的地位,劳动是仁性的活动,劳动使主体的人区别于客体的自然界,人由此显现了主体的价值而得到幸福。“天之生物,便有春夏秋冬,阴阳刚柔,元亨利贞。以气言,则春夏秋冬;以德言,则元亨利贞。在人则为仁义礼智。”(11)黎靖德:《朱子语类》,第476页。人的仁义礼智之性,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劳动使人从世界万物中独立出来。人的仁性劳动使人成为世界的主体;使人的价值地位得到凸显;使主体内心愉悦而幸福。

二、劳动有仁者爱物之境界:以劳动生仁爱

劳动改造了自然界,也改造了人自身。劳动使人产生仁爱之心;使人具有仁爱的精神境界;使人产生了热爱世界的心境而达到内心愉悦和幸福。劳动使人在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进入到解决人与自身的关系;使人逐渐在自身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人具有热爱世界的大仁大义精神,即热爱自然、热爱他人、热爱自身的精神。这种具有大爱的精神境界也是仁学的精神境界。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1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63页。劳动使作为主体的人产生爱人爱物的心境。

首先,劳动使人获知世界知识,使人对世界产生仁爱心境而幸福。劳动使人认识自然界,人由于对自然的认知而掌握自然规律和法则,逐渐了解自然、顺应自然和热爱自然。因此劳动使人产生仁爱;使人产生爱物之心;使人产生对世界仁爱的心境而内心愉悦和幸福。《论语》中曾点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朱熹解释说:“曾点之学,盖有以见夫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少欠阙。故其动静之际,从容如此。而其言志,则又不过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言外。”(1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130页。意思是人与自然合一,与天地同流,认知大自然,热爱自然界。人在劳动的过程中掌握了自然规律,一方面顺应自然,另一方面利用自然。人对自然有热爱的心境,这是仁爱心境。仁学也是劳动过程中的仁学,人通过劳动产生仁爱,热爱自然界。王夫之说:“人物同受太和之气以生,本一也;而资生于父母、根荄,则草木鸟兽之与人,其生别矣。人之有君臣、父子、昆弟、夫妇、朋友,亲疏上下各从其类者分矣。于其同而见万物一体之仁,于其异而见亲亲、仁民、爱物之义,明察及此,则由仁义行者皆天理之自然,不待思勉矣。”(14)王夫之:《船山全书》第12册,岳麓书社2011年版,第221页。人在劳动的过程中发现人与天地之气同一,热爱天地才能热爱自己,劳动使人产生仁爱的心境,劳动具有仁学的精神境界,人在劳动中结成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热爱自然,即是天地仁爱精神之体现。

其次,劳动增加了人际交往,使人产生关爱人的心境而幸福。劳动的过程是人与人结成关系的过程,人们通过劳动关系结成劳动友谊,认知劳动伙伴,结成人际关系,增加交往。人们明白四海之内皆是劳动兄弟。人通过劳动而形成主体之间的仁爱关系,通过劳动而增加人际交往,因此人们对劳动者群体产生关爱的心境而幸福。恩格斯说:“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互相结合起来,因为劳动的发展使互相支持和共同协作的场合增多了,并且使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共同协作的好处。”(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553页。在劳动过程中主体相互协作,彼此相互关爱,形成了劳动友谊和仁爱心境。因此,劳动是仁心产生的过程,劳动者通过劳动过程建立了劳动关系,劳动培养了人们的仁爱精神,劳动使人产生了幸福,因此达到张载所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16)《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62页。的仁学境界。

最后,劳动解放了人自身,使人因实现内心通达无碍而幸福。劳动的过程是解除困惑的过程,不断的劳动实践使人自身得到解放,内心的困惑逐渐消解,使人实现内心无碍,达到仁通的境界。劳动消除了人的疑虑和困惑,使人把握了自然界的规律,掌握了自身的认知,形成了自然的心境,因此不会盲目地追求超出自然规律和自身条件的目标。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560页。人在劳动中认识了自身的主体地位,同时认识到自身受自然规律制约,人的心境在必然和自由的双重条件中存在和发展,人最终会通过劳动实现自由。劳动使人认识人与自然,实现从心所欲但不逾矩。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8)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54页。劳动的结果即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人通过劳动实现了通达,仁学也是通达之学,仁是物我相通、人我相通。谭嗣同认为仁以“通”为要义:“仁以通为第一义。以太也,电也,心力也,皆指出所以通之具。”“通有四义:中外通,多取其义于《春秋》,以太平世远近大小若一故也;上下通,男女内外通,多取其义于《易》,以阳下阴吉,阴下阳吝,《泰》《否》之类故也;人我通,多取其义于佛经,以‘无人相,无我相’故也。”(19)谭嗣同:《仁学》,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通达即是仁爱,人内心无碍,对世界有大爱心境,劳动的通达与仁学通达一致。

三、劳动以大道为公作标准:以劳动为同仁

人在劳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劳动道德,即热爱劳动、热爱劳动者群体,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由此形成了天下共同遵守的道德。劳动者尊重每一个从事劳动的人,他们在劳动中结成劳动关系,形成劳动共同体,以天下大道为标准形成共同的劳动规则和准则,具有仁学精神和仁道规则。

首先,劳动追求天下大道的精神,天下为公。劳动者追求平等的劳动,通过劳动过程获得平等的权利和遵守平等的规则,这种规则和权利是大道精神,大道精神即是仁道精神,劳动者共同劳动即是共同践行天下仁道思想,劳动者被视为同仁。恩格斯说:“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2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113页。无产阶级的劳动是平等的劳动,只有通过劳动消灭阶级不平等,人人才能获得平等的劳动权利。“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这并不是把个人财产变为社会财产。这里所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它将失掉它的阶级性质。”(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共产主义社会的劳动最终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劳动,共产主义社会是达到共同仁道精神的社会。马克思说:“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而因为有益的劳动只有在社会和通过社会才是可能的,所以劳动所得应当不折不扣和按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一切成员。”(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第428页。劳动是一切社会成员的平等权利,社会成员既要有劳动权,又要有平等劳动的权利。《礼记》说:“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23)阮元:《十三经注疏》,第1413—1414页。中国古代以仁道为大道精神,社会运行以大道为原则,天下为公。中国古人在劳动的过程中形成大道仁义原则和天下为公精神,他们的勤劳勇敢产生社会道德,形成大道为公的思想,该思想超越了个人利益的思想局限,形成劳动共同体的仁道精神。“劳动幸福权的实现需要超越狭隘的个体生存界限,走社会化生存道路。”(24)何云峰:《劳动幸福论》,第197页。劳动的社会化即是仁道精神形成的原因。

其次,劳动追求和而不同的精神,求同存异。劳动者在劳动的过程中相互协作,和谐和睦,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劳动者依据自身能力和技能分工协作,他们具有包容精神、仁道精神以及忠恕和宽容的品格。劳动者既能尽情展现自己的能力而勤奋劳动,又能容忍存在技能差异的其他劳动者拥有一定范围内的生存发展空间,这体现了仁者的包容和谐精神,也体现了仁道精神。这种精神是在尽其劳动能力前提下的包容精神,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仁道精神。仁道即是和谐精神,和而不同。列宁说:“当社会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时,也就是说,当人们已经十分习惯于遵守公共生活的基本规则,他们的劳动生产率已经极大提高,以致他们能够自愿地尽其所能来劳动的时候,国家才会完全消亡。”(25)列宁:《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7页。劳动者尽最大能力投入劳动,必然得到彼此的宽容和包容,劳动者们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劳动使人产生仁道精神。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朱熹注释说:“推己及物,其施不穷,故可以终身行之。”(2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166页。儒家力求以仁道化解社会的一切矛盾,实际上儒家的这一理想在劳动的过程中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以劳动为终生目标可以形成君子精神,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27)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147页。以劳动为人生追求的人必然是具有和而不同精神的人。劳动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劳动过程中互帮互助,他们是君子精神的典范、仁道精神的典范。

最后,劳动讲求诚信礼智的精神,名实相符。劳动者在劳动的过程中以诚信为本,追求实践的客观性,崇尚科学精神,做到名实相符。诚信之道即是劳动者尊重自然规律,不远离客观事实,追求实干精神,诚实不虚伪。恩格斯说:“人们就越是不仅再次地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2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560页。劳动者实事求是,讲求客观诚信,与儒家仁学精神相一致。儒家仁学精神讲究以诚为本,孟子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29)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282页。儒家以诚信为本,名实相符。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遵守共同的仁道精神,具有仁性品质,劳动即是仁性的活动。

四、劳动以天下达善为目标:以劳动创造仁美

人在劳动的过程中认识了自然界、自我和社会,形成了道德,产生了仁爱。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者群体,能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同时力求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心的和谐统一,形成美的情感,达到美的效果。劳动以天下达善为最终目标。人们通过劳动彻底解放人自身,推动人的发展,最终创造美。仁学的最高境界也是美的境界,人类通过仁的修为,达到美的效果,使劳动美学与仁的美学在理想层面上达成一致。人通过劳动实现仁美,因内心达到愉悦而幸福。

首先,劳动是以人为本、以发展为目标的劳动。劳动发展人,使人生生不息,劳动本身即是仁的行动。同时,人的本质行为即是劳动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体现了人的类本质特征,人的类本质也是仁义,劳动生养了人即是仁义行动。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之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30)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293—294页。孟子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有仁义,动物没有仁义,仁义是人文精神,是美、善,是人的类本质。劳动是人类特有的行动,劳动使人得到发展,体现了仁义的本质,创造了美。马克思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3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第435—436页。劳动体现了人特有的类本质行动,劳动不仅仅是谋生活动,还推动了人的发展,达到了美、善的效果。人在劳动中感受到幸福的美感。幸福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人在劳动的过程中确定自身的存在,通过劳动过程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进步。劳动实现了人的尊严,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劳动不仅仅作为对象而存在,还作为人类活动而存在;劳动既是价值的存在,又是作为价值的源泉而存在。同样的,仁不仅仅是人的特征,还是劳动的目标。

其次,劳动是自由的、以解放为目标的劳动。劳动使人得到发展,推动人的类本质的实现,即劳动解放了人,使人获得了自由,将人从自然界和人自身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达到自由美感的目标。马克思和恩格斯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3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46页。劳动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从工具性劳动进展到价值性劳动,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它进入美的享受层次和价值层次,人在劳动中实现了自由,自由是美的体现。一方面,人有规律和规矩意识;另一方面,人在规律和规矩的前提下从心所欲展现出人的自由。劳动自由体现了仁学自由的特征。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朱熹注释说:“仁者,心之德,非在外也。放而不求,故有以为远者;反而求之,则即此而在矣,夫岂远哉?”程子说:“为仁由己,欲之则至,何远之有?”(3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100页。仁内化于心,既是本心的规矩,又是人对自由的遵守,仁是人的第一需要,为仁由己,仁的修为最终达到一种解放和美的享受。劳动是否幸福体现在人的解放程度中,最后将劳动理解为非劳动,将劳动的折磨性理解为享受性,使劳动本身成为幸福,劳动过程成为享受幸福的过程,随着自由劳动的发展,幸福也不断发展。同样的,仁在修为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仁的行为成为一种享受,劳动即是仁的自由享受和解放。

最后,劳动是美、善、以仁美为目标的劳动。劳动使人得到发展和解放,劳动成为评价美、善的标准,即是说劳动就是美和善,劳动本身是仁美的行动。董仲舒说:“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天覆育万物,既化而生之,有养而成之,事功无已,终而复始,凡举归之以奉人,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34)苏舆:《春秋繁露义证》,第329页。董仲舒认为仁是天之美,人以天仁为美。孔子认为“里仁为美”,朱子注解说:“里有仁厚之俗为美。择里而不居于是焉,则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为知矣。”(3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69页。乡里以仁为美,仁体现了人的完善和德善的精神境界。“仁是儒家所认为的最高精神境界,有这种境界的人,就是一个完全的人,即所谓‘完人’。”(3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下,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仁是美的目标,人的存在就是追求仁。同样的,仁美是劳动的追求目标,劳动成为美的享受而达到幸福,劳动追求美也就成为具有普适性的社会文化价值导向,正如仁成为人的文化导向一样,劳动即是仁义的美。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劳动幸福论认为劳动使人得到发展和解放,给人带来自由和幸福。劳动幸福论与仁学思想精神具有一致性,劳动体现了仁学的内涵和精神,劳动本身具有仁学的基础和内涵,以仁学精神诠释劳动幸福论可以丰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内涵。劳动幸福论主要体现为四层仁学视界:劳动具有生生不息之仁性特征,人通过劳动认识宇宙之仁;劳动具有仁者爱物之境界,人通过劳动产生仁爱之心;劳动以大道为公作为道德标准,人通过劳动形成社会仁的共同体;劳动以天下达善为目标,人通过劳动实现仁美的目标。劳动幸福论的四层仁学视界即是宇宙生存之仁、个人仁爱之仁、天下共同之仁和理想美善之仁。

猜你喜欢
仁学仁爱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兄弟草原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仁爱来到我身边
孔子与柏拉图美学思想之比较分析
浅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孔子仁学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Unit 2 Topic 3 of Book 3 (仁爱版)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