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早期劳动观及其当代启示①

2022-02-05 09:39曹洁婷陆亭君
劳动哲学研究 2022年0期
关键词:恩格斯异化本质

潘 宁,曹洁婷,陆亭君

马克思的早期劳动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对劳动观的探讨经历了从早期的唯心主义到费尔巴哈的半截子唯物主义,再到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马克思通过审视德国古典哲学,深入地批判了旧哲学对抽象人的崇拜,从整体上对完整意义上的人的本质作了系统规定,并且吸收了黑格尔关于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合理思想,把劳动范畴同人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一次鲜明地揭示了劳动和人的内在本质的关系,也即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所特有的方式,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马克思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了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创立了马克思劳动理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研究对象既不是黑格尔的抽象的“思辨人”,也不是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只有从劳动视角考察人的本质,才能从整体上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深刻内涵。

一、黑格尔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但他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劳动

黑格尔是“内蕴于西方哲学中的人学思想传统的真正继承者”(1)康渝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致思理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他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精神、理念或抽象的自我意识,他认为人之所以与动物不同,关键在于人具有思想和理性,在于人能意识到自己,人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存在。黑格尔主张从绝对精神出发,把人的自我意识和绝对精神的自我意识看作两个不同的范畴。在他看来,人的自我意识只是意识发展的一个阶段,它首先是直接的自我意识,然后过渡到思维的自我意识,最后达到理性。由于人具有意识和自我意识,因此人能够认识必然,从必然走向自由,从而使人成为非对象性的唯灵论的存在物。这就把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归结为抽象的“自我意识”。在黑格尔看来,人的本质的一切异化都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异化。“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0页。马克思肯定“黑格尔站在现代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他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20页。。同时,马克思也指出黑格尔对劳动的理解具有唯心主义的色彩,其实质在于把劳动仅仅看作是“自我意识的外化”。马克思指出黑格尔“只看到劳动的积极的方面,而没有看到它的消极的方面”(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20页。。马克思认为,黑格尔虽然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但他“惟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20页。。

二、马克思在批判中揭示出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所特有的方式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正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存在困境——异化劳动的分析中形成的,马克思在批判中找到了从劳动中寻找社会历史发展动因的路径。马克思明确指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或者说,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异化劳动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以致人正因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页。此时的马克思已经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是这种劳动的异化,从而找到了异化劳动理论的出发点。从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影响和规模越大,他就越贫穷”(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56页。这样的经济事实出发,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使人的本质发生了严重扭曲,这种“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59页。。同时他还论述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包括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本身的异化、人与自己类本质的异化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通过深入分析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日益贫困的生活状况,马克思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异化形式,并提出了人的本质异化的思想。马克思用异化劳动这个概念表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反人道性质,指出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根源和结果,它们相互作用,造成了资本主义中人的全面异化。他还把私有财产的扬弃看作人类解放的根本条件,提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马克思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关于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合理思想,把劳动范畴同人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一次鲜明地揭示出劳动和人的内在本质的关系。他写道:“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62页。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类本质在于人的生命活动的性质,这一性质体现自由自觉的内涵,而人的全部本质都内蕴在人的劳动之中。马克思清楚地认识到生产劳动使人与动物得以区别开来。所以,马克思说:“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63页。马克思充分肯定人的类本质是劳动,劳动是有意识的活动,是使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还从人与动物在生产性质上的区别入手论证人的类本质,揭示出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所特有的方式,生产劳动是人和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物质生产和作为动物的生命活动的生产之间有六个方面的本质区别。其一,人的生产活动实际是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动物的生产,如蜜蜂、海狸、蚂蚁等是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它们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其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而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其三,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而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其四,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而动物只生产自身。其五,人可以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其六,人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而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这一思想的提出,表明马克思开始扬弃黑格尔的异化观,用现实的劳动实践取代了黑格尔的精神劳动。

同样,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0页。。他深刻地分析和说明了造成人与其他动物本质区别的是劳动。他在书中写道:“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在我们看来又是什么呢?是劳动。”(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555页。“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550页。他指出人类依靠生产“在社会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422页。,并且“使人从动物界上升到人类并构成人的其他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422页。。通过考察,恩格斯认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559页。。

人的本质是劳动,离开了劳动,人类就不能生存下去。“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9页。劳动是一切历史的前提和基础。“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10页。马克思恩格斯正是从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出发,形成并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完整学说,正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3页。。这一观点是马克思批判地继承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后得出的结论,也是他探究人的本质问题的科学开端,这为进一步确立科学的人的本质理论奠定了基础。

三、几点启示

劳动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劳动生产构成了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在本质上,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人通过劳动创造的,劳动是人的类本质。马克思的早期劳动观在今天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仍然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一是劳动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一方面,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承担者和决定者。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的本质特征。首先,作为人的感性存在,人民群众成为社会实践得以发生的自然前提、决定性要素和物质承担者。其次,作为社会存在,人民群众决定着社会实践的本质、性质、发展方向和趋势。另一方面,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实际创造者和推动者。从本质上讲,实践活动是实践主体即人民群众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中国梦的实现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的普遍认同和共同参与。因此,激发人民群众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首创精神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至关重要。

二是尊重人民群众的劳动主体地位。人民是劳动主体。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劳动主体地位,就要汲取人民的聪明才智,依靠人民的伟大实践力量。人民的劳动主体地位以其蕴含的劳动自主性、劳动创造性以及劳动成果享有性等方面实现了对马克思所批判的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关系的超越,体现了对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的基本遵循。尊重人民群众劳动主体地位的思想变革了以资本逻辑为核心的社会理念,展现出人们对一种真正属人的生存发展状态的追求。尊重人民群众劳动主体地位的思想理念以独特的理论视角实现了对马克思劳动批判理论的历史承继与当代发展。劳动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只有从劳动人民中获取智慧和力量,才能获得社会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推动力。一方面,劳动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劳动发展的历史,人通过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通过劳动创造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人亦是通过劳动找到了满足其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途径。只有通过辛勤劳动,人民才能实现美好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全体劳动者的实践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矢志不渝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为实现全人类美好生活而接续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3页。。而资本逻辑下的劳动仅仅是为了增加财富,这种为外在的目的和功利所胁迫的强制劳动不利于人的发展,因为劳动者只是资本的工具,无法为自己而存在。他们不能自由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亦不能自觉实现美好生活诉求。只有当劳动成为追求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实现途径时,人们在劳动中才能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的前提是劳动和劳动者必须获得解放,劳动者获得解放必须实现自由劳动。在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的今天,劳动者应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以满足自身需求,获得自身的发展。“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32页。闲暇劳动是在满足人自身生存需要的同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价值,促使人身心愉悦。在此基础上,应不断提高劳动者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完善用工制度,让更多劳动者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以科技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不断催生新产业,为劳动者提供更多更自由的选择平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批判了资本逻辑下的异化劳动所导致的剥削加剧和工人失业增多等问题,并指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工人为了满足自身生存需要而从事违背自身意愿的劳动,他们在劳动过程中根本体会不到劳动本身带给人的乐趣、幸福感和精神上的愉悦。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广大劳动者成了有尊严、有自我选择的自由劳动者。劳动不仅成为人满足自己生存发展需要的手段,而且通过劳动,人能够确证自我存在的价值,展示人的本质力量。劳动不仅成为劳动者的谋生手段,更重要的是使劳动者在劳动中获得成就感和充实感。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者的就业形势严峻。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产业链更新速度不及人口的繁殖速度,因此,以科技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不断促进产业链的更新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科学判断,提出只有不断地改革创新,以创新为驱动,以科技为支撑,才能抓住发展战略机遇,不断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惠民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为劳动者提供更多更公平的劳动选择方向和机会,使劳动者能够结合自身的能力和特点,在自由自主的劳动中肯定自我、实现自我发展。

五是完善我国劳动收入的分配制度,增强劳动者劳动的获得感。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工人创造的财富越多,他的生活就越难维持。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使人在劳动过程中丢失了自己而不是找寻到真我的存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劳动者的收入分配和生活保障的制度方面,党和政府非常注重劳动者的公平权利,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公平的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实现体面劳动以及增加劳动报酬的合理诉求。

六是增强劳动者劳动的获得感,应不断完善劳动收入的分配结构,促进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历史表明,城市差异和地区差异往往和行业收入差距相伴而行。我国是农业大国,优先发展农业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为此,党和政府花大力气推进乡村振兴,大力调节增长不均衡的状况。党和政府在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入,帮助农民形成自己的特色农业产业,不遗余力让农民富起来。农民富起来了,经济内循环活起来了,整个社会的均衡发展才能实现。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央实施积极的调控措施来缩小城乡差距与地区差距,让“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扩大财富增长的分配比例。劳动收入的提高,分配结构的日益完善,充分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公平正义原则,有利于劳动者的劳动获得感的增强。而劳动者的劳动获得感的增强有效地促进了劳动幸福感,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劳动者对于劳动创造幸福的内生动力和自觉意识。

七是优化劳动环境,夯实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基础。一方面,相关部门应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现代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之一就是劳动关系,劳动者权益的维护需要法律法规保驾护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完善制度,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22)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8页。。我们虽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面取得很大成效,但是在公民法治意识和法律知识提升方面还比较欠缺,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劳动者,他们的法治意识还有待加强。有必要完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因为社会环境影响着人民群众对于劳动的体验。另一方面,应稳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营造舒适宜居的生态环境。习近平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8页。。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对干净美丽的生活环境的向往日益强烈,因此我们党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五位一体”国家建设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能直接给劳动者提供良好的劳动环境,而且还影响到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是劳动者实现幸福劳动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以敏锐的视角深刻分析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的关系,他指出:“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4)习近平:《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4月29日第2版。自然界给我们提供的资源是我们通过劳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必要条件,人不能脱离自然而进行生产生活。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然而许多关于生态环境的棘手问题仍然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因此,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必须注重劳动环境的优化,发挥劳动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持续推动作用。

由上观之,马克思早期劳动观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劳动创造幸福,这就要求我们从人的主体性角度,创造一切条件维护劳动者受尊重的权利,促进劳动者自我价值的实现。

猜你喜欢
恩格斯异化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从异化看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设想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童年的本质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