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构建研究

2022-02-06 12:15陈平辽宁广播电视集团
品牌研究 2022年19期
关键词:新闻媒体受众

文/陈平(辽宁广播电视集团[台])

新闻媒体自身职能具有特殊性,其新闻素材取材于民众,同时服务于民众,因此在新闻活动中应关注民生。在策划新闻活动和报道新闻事件时,应着眼于民生,重视民众关注的话题,为民众拓宽信息渠道。受其职能影响,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新闻热度与国家公共领域密切相关,脱离公共领域的新闻难以吸引受众。为此,在新闻媒体建设中,应积极关注国家公共领域问题,促进优质公共领域建设,持续加强舆论引导,全面优化公共领域媒体环境。

一、新闻媒体提高新闻采编和新闻传播质量的必要性

与传统媒体时期相比,融媒体时代具有特殊性,是受历史变革和社会宏观发展影响而形成的特殊媒体发展时期,与传统媒体时期相比,该时期形成了新的新闻传播理念,新闻传播路径也具有多元特点。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再拘泥于单一传播形式,广播和电视是众多传统媒介之一,逐渐丧失了其在新闻传播中的主体地位,多元化信息呈现和多屏传播成为该时期新闻传播主流。在融媒体时期,现代媒体实现多元化整合,形成更科学、更具传播效力的新闻平台形式,媒体生存环境更具活力的同时,受众也对新闻质量产生更高期待,提出更高要求。融媒体时期的诞生诱因一方面是科技发展因素,另一方面是媒体行业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此时期,新闻媒体可以拥有更多发展机会,同时也需要应对更严峻的挑战。在此种媒体环境中,新闻受众具有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受此影响新闻媒体之间也存在更激烈的竞争。新闻媒体想要在激烈媒体竞争环境中持续保持生机和活力,拥有广泛受众,必须提高采编和传播新闻的专业水平,持续培养受众忠诚度,延长自身存活发展期,提高媒体新闻吸引力,从而实现媒体长效发展,这是当前新闻媒体普遍需要应对的问题。为此,新闻媒体部门必须严格控制新闻采编质量,增强新闻核心吸引力,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有效吸引受众。新闻媒体工作者应全面了解受众,保持良好的新闻敏感度等综合素质,科学应用采编和传播技巧等提高新闻质量,增强新闻媒体发展活力[1]。

二、融媒体时期新闻传播的主要特点

(一)受众对新闻传播产生更大影响

融媒体时代到来前,电视与广播等新闻传播是主要新闻传播方法,传播路径比较规范和统一。在该时期,媒体发布新闻后,民众围绕新闻进行讨论,在社会环境中形成新闻热度,然而此种新闻传播模式传播速度相对较慢,无论是从新闻采集到新闻发布,还是从新闻发布到形成热点议题,都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传播效率较低,因此新闻的影响作用也存在比较显著的局限性。

在融媒体环境中,新闻媒体得到媒体融合技术的有力支持,在新闻传播等活动进行中,移动终端不仅成为传播媒介之一,而且发挥显著作用。融媒体时代同时也是互联网时代,受到互联网发展的深刻影响,网络平台广泛覆盖民众生活空间,对民众思想、行为等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在此过程中,新闻媒体可借助网络平台采集和发布新闻,实现新闻高效率传播,与此同时,个人用户也具有成为新闻传播主体的条件,个人用户可采用转发等灵活形式参与新闻媒体传播过程,对新闻传播扩散产生促进作用。相关研究显示,传统新闻传播时代,在传播新闻时主要采用“news×N”模式,但是在融媒体时期,新闻传播可实现“news×Nn”模式传播,不仅传播速度飞速提升,而且新闻覆盖面也以惊人的速度拓展,在此种新闻传播过程中,“N”中部分传播行为属于有意识传播,在此部分中主要为新闻媒体自身传播、合作媒体辅助扩散等,另一方面,受众面得到广泛拓展。“Nn”的传播形式导致每个受众都可以参与互动,而每当有新的受众加入,同时也意味着新闻传播中“N>1”的潜在扩散效应。

在此种环境中,现代新闻传播的工作方向是积极追求棋盘效应,提高传播成效,在积极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应加强新闻质量监控,保证新闻媒体具有长久竞争力[2]。

(二)媒体与受众交互性增强

在传统传播时期,新闻传播主要通过单向输出形式进行新闻传播,媒体与新闻受众之间较少发生互动,互动形式也比较单一。然而在新时期,因为新闻传播平台得到拓展,形式更加多样化,受众利用多样化平台可与媒体进行灵活互动,常见互动方法有转发媒体发布的新闻、评论新闻以及通过平台留言、私信等提出采编意见,或者提出倡议等。

通过多样化互动,受众对新闻媒体产生更强的黏性,对新闻媒体而言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然而在此种情况下,采编和传播新闻时,也必须考虑到新闻互动性,精准切入新闻视角,明确受众关注的焦点,通过多元化手段和策略吸引受众。在此过程中,新闻媒体应提高互动主动性,促进民众参与,加强受众引导,增强新闻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交互性,同时利用此种交互性加速新闻传播,增强媒体影响力。对于媒体而言,此种局面具有双赢特点。

(三)受众对新闻质量要求较高

受到融媒体环境影响,新闻媒体在采编和传播新闻时必须考虑受众的接受度和偏好问题。科技发展和媒体相关技术日益完善,同时在现代受众中,移动终端基本实现了人手一部,此外现代网络平台中产生多样化媒体平台,终端中App设计也更加丰富,在日常生活中,受众可根据自身情况和信息获取需求,通过多种形式获取新闻,了解最新事件、话题等。受到此种环境影响,受众日常需要面对海量信息,阅读多元化的社会新闻,新闻传播形式更加丰富。受众在阅读新闻过程中,是针对众多信息进行选择,有时目标明确,有时具有随意性,在趣味信息筛选过程中,直接影响受众选择倾向性的因素是新闻采编质量和传播质量。

新闻采编质量越高,受众选择该新闻媒体的倾向性就越显著。客观环境为受众提供更丰富的选择内容,受众居于主体地位,因此对新闻质量的要求和期待值更高。

三、融媒体时代优质采编和传播新闻的可行性策略

(一)用心选题,关注民生问题

新闻媒体生存发展过程中,受到时代环境的直接影响。在不同历史时期,新闻媒体核心职能存在一定差异。在融媒体时代,新闻媒体的新闻传播特点主要为多元化媒体形式融合,因此对新闻媒体采集和传播新闻的要求更加严格。但是新闻媒体始终以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为基础职能,在融媒体时代,新闻媒体竞争压力骤增,在此过程中应始终牢记自身职能,发挥新闻媒体对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成为人民喉舌,为党和人民发声。为此,在新闻媒体工作中,应将民生问题作为工作重心,科学采集新闻、传播新闻,发挥舆论引导职能。民生模块是重要构成部分,民众日常生活与民生息息相关,新闻媒体报道民生情况,利用媒体平台反映民生问题。在此过程中,新闻媒体具有媒介作用。在现代媒体环境中,新闻媒体采用多样化模式传播和扩散信息,常见载体形式包括网络传播、电视节目播放、杂志期刊发布和转载等。此种信息扩散功能的常见表现形式之一是当民众对于部门民生问题处理结果存在反对意见时,可将新闻媒体平台作为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个体或群体观点的途径,通过此种形式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形态,促进人民内部矛盾被及时发现、提出和解决,缓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构建,增强国家内部凝聚力。此外,新闻媒体可作为国家政策宣传平台,国家政府、地方行政单位等通过该类平台发布公告、政策和提出倡议等,相关信息经由媒体平台发布后,保证公民及时了解最新政策,国家管理部门通过此种形式构建公信力,增强自身在民众中的公信力。基于上述原因,新闻媒体应认清自身责任,有效发挥职能,促进公共领域建设[3]。

(二)去粗取精,优质采集信息

信息采集重点在于准确、及时,保证新鲜度。应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保证新闻敏感度,增强新闻嗅觉,构建更丰富的信息获取路径。完善工作机制,完善资源设备保障。事发后及时抵达现场,优先采访当事人,获取第一手信息。客观评价当事人状态,进行策略性沟通,有效利用现场环境,及时了解事实并进行客观报道。及时纠正错误报道,保持专业媒体形象。采集全面信息,为受众提供真实新闻事件,促进信息传播。有效利用戏剧性情节,技巧性使用矛盾点,促进新闻热度吸引更多流量[4]。

(三)积极互动,提高受众黏性

在传播新闻时,提高受众黏性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应选择科学的传播形式,充分利用融媒体海量性、浅表性特点,选取有优势的新闻内容,积极开展受众互动。应根据受众新闻需求自觉积极转型,拓展思维空间,保证新闻具有亲民性,发挥对民众的影响力,实现高质量传播。传播效果取决于新闻质量,进而影响新闻媒体长远发展。应充分利用融媒体互动性强的优势,积极与受众构建联系,逐步拓展受众范围,积极增长受众数量。利用各种平台了解受众需求,鼓励受众提出期望和要求。动态了解社会动向,分析受众心理,促进转发、回复、网络调查等多元化互动,构建双向互动模式。促进受众产生良好的参与体验,提高参与积极性,增强受众黏性。

(四)舆论分析,定位热点话题

为增强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在采编新闻过程中应采用技术手段积极分析舆论,明确采编方向,从众多议题中科学筛选出民众关注的话题。新闻议题选择的基本要求是社会关注度较高,因此应兼具吸引力和新鲜度,在选题时必须选取与受众生活相关的内容。通常情况下,具有一定争议性的新闻话题较易吸引受众,促进受众更积极地参与讨论或者进行传播,对于提高受众和媒体交互性具有积极影响。通过吸引受众参与,可提高新闻热度,话题应具有讨论价值,正确引导受众,促进理性讨论,应从和谐社会构建角度引导舆论方向。新闻诞生于社会环境,发生发展也受到受众影响,为构建良好社会风气,应保证讨论总体理性、客观,友好探讨不同观点,促进社会秩序稳定,构建有温度的生活环境。采编时全方位调查民众关注热点,客观认知受众审美需求,同时对宏观传播趋势进行把控,从受众话题热点中选择议题。应保证新闻时效性,强调教育意义,以新闻为工具积极改善社会风气。应具有职业信仰、职业道德,选取有营养的话题,体现专业素质。

(五)质量监控,科学应用技巧

相关研究显示,新闻媒体发布的新闻内容和形式均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吸引受众,促进受众关注社会时事、国计民生中,产生积极反响。新闻内容的吸引力关键在于选题质量与采集新闻信息的质量,新闻形式的吸引力在于新闻媒体是通过何种形式向受众呈现新闻,在呈现新闻过程中采用了何种技巧,此种技巧是否可有效吸引受众。前期根据受众调查选择合适议题并且采集信息后,需要选择和应用科学叙事技巧,对新闻内容主次层面等进行把握,不仅应积极还原事实真相,而且应保证新闻叙事具有吸引力。在此过程中,客观呈现事实是基本原则,杜绝捏造新闻或者在编写过程中对受众进行恶意引导,应积极向受众呈现事件原貌,力求客观。

采编时,应抓住关键信息,促进事实还原。在新闻事件中涉及多方面信息,信息构成复杂,但是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时可用的时间或空间通常有限,难以事无巨细地说明事件,因此必须有的放矢,主次分明。应全面了解客观事实,从中选取讨论价值较高的内容,将其作为采编重点内容,呈现新闻时要主题突出。应立足全新视角对事件进行讨论,树立建设性新闻论点。新闻价值应以小见大,生发于微观叙事,开展宏观问题讨论,对新闻论点进行升华。新闻应具有警示或者教育意义,日常生活中每天发生海量事件,为保证新闻吸引力,促进社会讨论,应合理运用叙事技巧。应着眼于新闻事件中较易吸引受众、促进受众共鸣的积极视角,促进受众关注和参与讨论[5]。

例如,在采集和编写新闻时主要以时事为主,当前时期热点话题为新冠疫情防控。在疫情发生后各地纷纷驰援疫情重点地区,其中既包括官方、企业、组织,也包括个人。物资捐献在国内并非稀有事件,此类事件虽然具有积极效应,但是常规情况下讨论热度相对较低。

在采编此类新闻时,应从有温度的新闻中选取具有新鲜度、具有讨论热点的新闻内容。在众多支援抗疫前线的相关新闻中如何选择具有讨论价值新闻,重点在于转变视角,略过物资捐献本身叙事,着眼于捐献细节,从众多细节中发现新闻亮点。在某地众多捐献附言中,某条捐献附言来自乳制品企业,该企业捐献众多牛奶驰援疫情发生地区。该物资捐献的同期,该地医疗队伍也前往驰援。该附言如下:“牛奶是捐的,尽情喝;医生是借的,还回来的时候一个都不能少!”该采编人员在采编此条新闻时,将附言作为讨论重点,后续传播成效显示,在采编新闻时重点突出此条附言,新闻发布后迅速传播,引起数十万人次讨论,从众多物资捐赠新闻报道中脱颖而出,一时成为热度新闻。在该新闻话题的带动下,全国网友纷纷通过各种形式写下祝福,叮嘱一线医护人员做好防护,平安归来,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媒体环境中,应充分了解融媒体时代的特点,立足新闻媒体自身情况,全面分析该时期对于新闻采编和传播的基本要求。在采编、传播新闻时,应关注民生问题,了解民众对信息获取的主要需求,科学采集新闻信息,重视质量监控,提高新闻采编质量,有效吸引受众,持续扩大受众面,同时促进受众自觉参与新闻传播,提高媒体影响力。

相关链接

新闻媒体亦称大众媒体,一般来说,新闻媒体包括纸质媒体(报刊)和电子媒体(广播、电视)两种。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作为“新电子媒体”的网络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媒体类型。

公共价值以公共理性为主观条件,也意味着公共价值是公共理性运行的结果。而公共理性的运行实质上是众多主体展开公共推理或公共辩谈的过程,因此,公共理性的运思必然有一个容纳和承载的空间。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雪中放牧新风景
融媒体时代传统新闻媒体的困境和转型方向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融合时代的受众画像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2014美国新闻媒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