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2-02-06 13:09
大众标准化 2022年14期
关键词:支模放线模板

肖 巍

(兰州新区城建工程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300)

1 引言

城市化的加快推动了建筑行业技术需求的增长,随着相关施工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行业的整体施工标准也在不断提高,这给建筑工程行业同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市场需求的扩大给行业带来了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大众对工艺的认可标准进一步提升。因此,建筑工程行业需要改进工艺,拿出更好的施工质量。高支模施工技术作为决定建筑工程质量的决定性技术之一,必须严格把控好施工工艺流程,科学管理各个施工环节,确保施工工艺符合相关标准,这样才能切实保障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2 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特点

高支模施工技术需要依靠特定的模板支撑体系才能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稳固的支架体系不仅有利于装饰安装作业,还能更好地进行结构浇筑,进而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场景广泛,施工灵活性很高,可以结合项目的具体需求进行拆卸安装,这一点相较于普通的脚手架系统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高支模技术的施工难度较高,前期成本较大,通常适用于跨度超过18 m,高度在8 m以上的建筑施工,该系统自身模板载荷也较高,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

高支模施工技术弥补了传统脚手架系统在一些情况下无法进行高空作业的缺点,虽然其技术难度有所增加,但是合理运用该技术能够很好地完成许多难度较高的高空作业。随着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增多,该技术在建筑施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该技术已经成为大多数高层建筑高空作业中必不可少的施工支撑系统。综合来看,高支模施工技术前期成本较高、工艺较为复杂,但是该技术能够帮助施工人员完成许多复杂性施工工作,进而更好地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效益和优化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且相较于传统的脚手架系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以更好地确保施工安全。不仅如此,高支模施工技术使用的模板材料可以多次循环利用,因此,在节能环保和提高经济效益上也有良好的价值。虽然高支模施工技术有许多传统施工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但是该技术施工难度较大,对各环节的施工质量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对高支模施工技术实行全过程管控,从方案组织设计、材料选择,到具体的安装、拆模等工艺流程都必须进行严格管控,确保施工符合建筑施工的工艺标准。

3 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技术的重要性

我国工程建筑行业市场潜力巨大,因此,行业内施工单位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行业内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随着工程行业技术水平的进步,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传统的脚手架施工技术难以满足一些设计方案的施工需求,而应运而生的高支模施工工艺,可以更好地为设计方案提供可操作的施工平台,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与传统的施工技术相比,高支模施工技术具有许多优点。第一,高支模施工技术可以满足多种施工设计需求,特别适用于一些极端复杂的建筑结构,可以最大程度上满足各类设计方案的施工需求;第二,高支模技术使用的材料可以循环利用,对成本的损耗较小,长期来看可以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有利于节能环保和提高经济效益;第三,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较强,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有效控制建筑载荷,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当然,该技术也存在着一些弊端,由于该技术一般用于高层建筑的复杂设计,因此在技术难度上相对较高,对于施工工序标准化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仅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施工流程开展施工工作,还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并在每个施工环节结束后进行校验核对,确保施工质量能够满足建设施工的使用需求。

4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4.1 前期准备工作

在进行高支模施工前必须先做好支架安装,该工序不仅是进行模板施工的基础步骤,而且会极大影响整个工艺流程的施工效果,因此,对施工标准的要求较高。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不仅要配备经验丰富、能力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还必须制定严格的管理和审查程序。施工管理人员和工程师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以及工艺施工需求对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并进行现场指导,有针对性地对施工的关键部位和关键环节进行检查,确保支架安装效果,规范好施工管理体系和操作标准,保证现场施工的有序开展。

4.2 测量放线

测量放线是保证施工精度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所有施工工艺都必须进行的准备工作,该步骤需要施工人员根据建筑施工图纸对现场施工环境进行规划。放线的过程也是将设计图从图纸转移到现场的过程,如果在放线过程中出现较大的放线误差就会对整体的施工方案造成影响,从而造成施工方案变更,甚至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放线过程中一定要精准把握放线位置,最大程度上减小放线误差,提高施工的准确性。在实际施工时,放线人员通常采用曲线法或者直线段法进行测量放线,曲线法凭借纵横两个坐标进行定位,运用弧线、圆线和直线进行放线测量;直线段法则利用测距仪和经纬仪进行测量定位。在进行测量放线时,应当根据现场的施工条件选取合适的测量定位方法,尽可能减少放线误差,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

4.3 高支模施工安装环节

4.3.1 模板定位

在进行模板定位时,需要预先定位好施工位置,然后投出控制线,依照交叉的控制线引出偏轴上方800 m的控制线。在定位好控制线位置之后,需要使用经纬仪进行定位核对与修正。和其他轴线不同,位于中间的轴线有特殊的检测方法,一般需要进行随机抽查,而其他轴线只需要重点关注处于外侧的轴线即可。在完成偏轴控制线的调试修正后,按照施工流程,需要引出柱和大梁上的线,为下一步施工做好准备。

4.3.2 高支模安装

高支模的安装过程具有很高的精度要求,因此必须在施工前再次核对控制线及量线位置,确保误差值在可控范围内。整个安装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正常的施工流程,各点位、线位不能随意更改,高支模与支撑结构的安装必须按照顺序进行,此外,在进行该施工环节进行时,需要结合设计图纸进行反复核对,确保施工的精准度,如果发现问题必须立即整改,以免后续返工产生更大的成本。

4.3.3 满堂脚手架搭设

满堂脚手架的搭设工作需要施工工人具有一定的施工经验,在搭设时一般需要先设置好纵向扫地杠,之后朝两边竖起杆子底端部分,在底端上固定好竖直扫地杆,并设置立杆,每一边设置立杆的数量以三至四根为宜。进行至这一步骤的搭设后,还需要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再固定横向与竖向的平杆,确保第一个支撑架子完成交圈后再进行下一个,直至脚手架搭设完成。

4.3.4 柱模板安装

在进行柱模板的安装时,需要先对柱体内部的杂物进行清理,清理干净后先把直的模板吊上去,接着拧紧箍柱,然后逐步进行模板安装。在模板安装时要依次进行,安装好后需要设置好临时支撑体系并进行加固处理,然后再进行下一片模板的安装,两块柱模板间如果存在缝隙,必须进行处理,确保严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在安装时通常采用连接螺栓进行固定,在所有柱模板安装完毕后要对模板的对角线、横截面、垂直差等进行细致化检查,确保模板安装效果符合施工方案的设计要求。

4.3.5 墙模板安装

墙模板的安装是整个施工工艺中十分重要的一环,通常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安装施工。首先,在施工开始前要清理好施工墙面,接着弹出墙模板和边线,将轴线标注出来,然后利用砂浆找平,进行接缝处理。接着,要进行门窗模板和预埋件的安装,结合墙体厚度进行钢筋焊接。整个安装步骤必须按次序进行,先做好墙体外侧的安装,然后再进行内部的安装施工,这样才能保证墙体的尺寸、形状、垂直度等参数符合施工标准。完成一侧的模板安装后,需要调整对拉螺栓并对另一侧的模板进行固定,完成安装后要对接缝进行填补处理,排查、检测墙模板是否存在隐患缺陷,并对隐患部位进行修补,避免后续出现漏水、漏浆现象。最后,在完成所有安装工序后需要进行隐蔽验收,针对零部件、接缝、螺栓等位置进行检查,避免在后续施工中出现各类问题。

4.3.6 混凝土浇筑

高支模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需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建设项目的实际需求选取合适的浇筑方法,在进行浇筑前,需要对模板、支架、钢筋等状况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各项材料质量符合要求方可进行浇筑。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对浇筑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在进行浇筑时需要按照严格流程进行,在浇筑过程中还需要保持振动,以确保浇筑效果。分层浇筑法在浇筑施工中应用最为广泛,该方法根据工艺不同又能划分为全面分层浇筑、斜向分层浇筑以及分段分层浇筑,在施工时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取最佳的浇筑方式。分层浇注各层的厚度一般为35 cm,在浇筑过程中需要精准把握压实度、泛浆等性能指标,在进行浇筑时要控制好振距,做到快插慢拔,以免出现过振、漏振、沁水等问题。为了避免塑性裂缝的出现,在浇筑完成后的1~6 h后需要再进行一次压光或浇筑处理。浇筑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也极其重要,控制温度可以通过利用冰水搅拌进行,也可以对砂石进行防直射和抗直射处理。为了控制好湿度,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6~18 h内,需要进行为期一个月洒水养护,对于一些重点部位还需要进一步延长养护周期。确保混凝土的温湿度正常才能避免混凝土结构因温差应力或拉伸强度差异造成裂缝,确保浇筑质量。

4.4 高支模施工拆除环节

建筑完成后需要进行高支模拆除,拆除作业是施工环节的末环,因此需要重点注意成品保护工作,对施工人员的细心和耐心也有更高的要求,只有严格执行拆除程序,才能最大程度上保护建设成果,避免拆除过程中造成成品破坏,给整个工程项目带来额外的损失。

高支模施工拆除的第一步是侧模的拆除,拆除时需要重点关注构件表面与棱角部分。侧模拆除后需要进行低模梁和悬臂构件的拆除,悬臂构件和梁长大于8 m的低模梁在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100%,梁长小于8 m的梁拆除时强度也应该不小于75%。在进行板底模的拆除时,2 m、2 m以上8 m以下、8 m以上的板底模在拆除时混凝土强度的最小标准值分别为50%、75%、100%。接着进行柱模的拆除,该环节要先拆拉杆再拆柱箍,用撬棍使模板与混凝土分离,然后分块运出。然后需要拆除墙模板,卸下穿墙螺栓与斜撑和水平撑后,同样用撬棍拆除模板。最后需要拆除楼板与梁模,该步骤要依次拆除楼板底模和侧板模。在楼板模拆除时要先拆水平拉杆,再进行模板支柱的拆除,拆除过程中每排需要留下一到两根支柱,施工人员完成拆除后要将模板统一堆放在空旷处,且堆放高度应该控制在2 m以下。

4.5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安全管理

高支模施工技术工艺难度较大,对施工管理的要求也更高。该技术主要用于高层建筑施工,因此,针对该施工工艺的安全管理也更加严格。一方面,在施工的初始阶段,安全管理人员就要针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并严格审查入场施工材料,模板材料和混凝土材料都需要经过验收后才能运入场内,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严格管控材料配比,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此外,施工管理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也需要加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制定科学、完备的施工纪律,并针对该作业进行重点巡查。对于现场的施工技术人员,安全部门要审核好人员资质,并针对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同时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保证现场施工安全。

4.6 竣工验收

在完成高支模板施工后,竣工验收前还需要对整体施工质量进行进一步检查,如果存在质量问题应当及时退回返工,确保无质量问题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在进行质量检测时需要检查杆件及结构撑的精准度以及水平性,审核施工误差,确保施工符合设计标准。此外,在进行检测时还需要对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并重点对连接部位的质量进行排查,同时所有检测过程中的数据信息都应该建立档案留存,以便于在后续施工中更精确地把握现场情况。

5 结语

高支模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具有重要地位,该技术对于项目的施工质量影响巨大,同时安全性和标准性要求较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加强现场监管,增大巡查力度,管理好施工的各个环节,最大程度上确保该工艺的施工质量,为后续施工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行业内也应该加大对该技术的研究力度,弥补该技术的不足,促进建筑工程行业更好更快发展。

猜你喜欢
支模放线模板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高层建筑中铝模板系统组成与应用
高支模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输电线路放线滑车施工过程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卷线大盘放线机构的成功开发
一种多功能变压器自动收放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