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题成组 让数学复习走向深处

2022-02-08 12:41吴淑家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题组认知结构长度

摘要:在复习课中,无论是完善数学认知结构、提升技能还是发展思维能力,都离不开习题的作用。在“串”题中要显示错点,由易释难促理解;要突破难点,辩中求同现本质;要寻找连接点,由浅入深构体系。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了解他们的知识起点、认知难点、思维拐点,精选习题,引导他们在观察、比较、分析、概括中习得知识,提高能力,使数学复习走向深处。

关键词:复习;深度;“串”题

在复习课中,无论是完善数学认知结构、提升技能还是发展思维能力,都离不开习题的作用。当前,很多复习课往往被教师上成了“练习课”“试卷讲评课”,学生沉浸在题海之中,会的学生觉得“烦”,不会的学生觉得“难”,复习未能达到整理知识、回顾反思、温故知新的效果。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复习课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帮助学生将散落的知识“串珠成链”,有效建构知识体系,还能促进各层次学生的再发展。深度学习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唤醒已有知识经验,利用迁移做出决策来解决问题。“串”题成组,是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认知难点、思维拐点,利用少而精的习题,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概括中习得知识,提高能力,能有效地引导数学复习走向深处。

一、在“串”题中显示错点,由易释难促理解

复习的重要任务是“查缺补漏”。面对大班教学,要把不同层次学生的“缺”与“漏”摸清并呈现出来,让“查”和“补”有的放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大胆放手,捕捉学生的真实困惑,寻找思维原点,逐一呈现;要通过视觉观察,进行比较、分析,层层突破,由易释难,产生顿悟,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除法”学习结束后,有这样一道题目:

两只蚂蚁赛跑。红蚂蚁4分钟爬24米,黑蚂蚁2分钟爬16米,两只蚂蚁谁爬得快?

教学中,班级内大部分学生只会对一组相同量进行比较,而对于两个量均不同的关系进行大小比较时,很多学生“考虑不周”。当我放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说理时,常常会出现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的现象。

生:红蚂蚁爬了24米,黑蚂蚁爬了16米,所以红蚂蚁爬得快。

生:红蚂蚁用了4分钟,黑蚂蚁只用了2分钟,时间用的长的爬得比较慢,所以黑蚂蚁爬得快。

生:他们爬的时间差了2分钟,只差了8米,黑蚂蚁1分钟就追上红蚂蚁了,所以黑蚂蚁爬得快。

生:可以算一算它们一分钟各爬多少米,再来比。红蚂蚁1分钟(四六二十四)爬了6米,黑蚂蚁1分钟(二八十六)爬了8米,8比6大,所以黑蚂蚁爬得快。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快速整理学生的理解,形成题组:

(1)两只蚂蚁赛跑。红蚂蚁爬24米,黑蚂蚁爬16米,两只蚂蚁谁爬得快?

(2)两只蚂蚁赛跑。红蚂蚁爬了4分钟,黑蚂蚁爬了2分钟,两只蚂蚁谁爬得快?

(3)两只蚂蚁赛跑。红蚂蚁4分钟爬24米,黑蚂蚁3分钟爬24×(16+8)米,两只蚂蚁谁爬得快?

(4)两只蚂蚁赛跑。红蚂蚁1分钟爬6×(24÷4)米,黑蚂蚁1分钟爬8×(16÷2)米,两只蚂蚁谁爬得快?

接着,引导学生画出图形,将已有知识经验呈现出来展开讨论。

生:数学信息有4个,这里只有2个,不能只看爬了多少米?

生:這样比不公平。如果蜗牛用了一年爬100米,是不是蜗牛爬得比较快?

生:这种方法也只看了2个数学信息,只看时间,把爬了多少米看成是一样长了。

生:第一条应该要长些,红蚂蚁爬的是24米,黑蚂蚁爬的是16米。

生:把第一题和第二题的图合起来就对了。

通过学生的讨论,将完整图呈现后,问题也就显现出来了:时间不同,长度不同,没办法比较。这时,我再引出下面两个图形,再次展开讨论。

生:黑蚂蚁再爬1分钟就和红蚂蚁爬的一样长,都是24米。长度一样,看谁用的时间少,谁就爬得快。红蚂蚁用了4分钟,黑蚂蚁用了3分钟,所以黑蚂蚁爬得快。

生:把爬的长度变成一样长了,才能只比时间,这样才公平。

生:16÷2=8(米),16+8=24(米),4分>3分,所以黑蚂蚁爬得快。

生:24÷4=6(米),16÷2=8(米),6米<8米,所以黑蚂蚁爬得快。

生:整条线有长有短,有的用4分钟,有的用2分钟,没法比。6米和8米都是一分钟爬的,爬的时间相同,只要看谁长谁就快,很公平。

对于后面的一个题,学生不自觉中将题目简化了,没有发觉自己的判断分析是错误的,如果教师只是盲目按自己的意思对这道图题进行讲解(后面的图题能理解的学生最少,却是教师最爱出的题目),学生只会认为教师将题目复杂化,自己的方法更好,而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点。当教师将学生的分析形成题组,结合图形,即使是学困生也很快发现“时间不同,爬的长度不同”没办法比较。后面两个题组的分析,使他们产生了顿悟:让爬得少的蚂蚁继续爬,当他们爬的一样长时,只要比时间,谁时间用的少,谁就快。也可以让时间用得少的继续爬,当他们用的时间一样多时,比比谁爬的长度长,长的就爬得快。因此,当最后一个图题解释完后,马上有学生对原题进行了再次解答:黑蚂蚁再爬2分钟,16+16=32(米),32米>24米,黑蚂蚁爬得快。

借错点“串”题为组,将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再现,举三返一,通过生生互动,借易题显难点,找到缺漏,分层突破,逐步修正,使学生真正理解题意,使“补”真正发生,复习就能走向深处。

二、在“串”题中突破难点,辨中求同现本质

复习课中,教师要能善于调动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对知识难点、困惑点综合观察、分析、比较,打通各“关节”要害,使知识体系脉络清晰,知识流动畅通无阻,知识水平提升水到渠成。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意义”这一单元的难点是分数表示分率与具体数量的区别,在复习时,我首先出示了以下题目:

有一条绳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长( ),每份占总长度的( )。

部分学生发现题目有问题,不知道绳子的长度,所以每份有多长无法求,只能求出每份占总长度的[15]。

师:为什么不知道绳子的总长度,不能求每份的长度,却知道每份占总长度的[15]?

生:每份占总长度的几分之几表示两者的关系,把1÷5就可以,而每份的长度,要将总长度÷5。

生:这一条绳子就好像妈妈,每份长度就好像女儿,不管知不知道妈妈几岁,她们的关系都是母女关系,但如果要知道女儿几岁就一定要先知道妈妈几岁。

在部分学生进行解释后,仍然有相当部分学生似懂非懂。

于是,我请学生动手将题目变一变,使题目完整。我收集有代表性的作品,“串”成题组。

(1)有一条绳子长1米,平均分成5份,每份长( ),每份占总长度的( )。

(2)有一条绳子长100米,平均分成5份,每份长( ),每份占总长度的( )。

(3)有一条绳子长0.1米,平均分成5份,每份长( ),每份占总长度的( )。

学生进行计算,并分享做法。

每份的长度:1÷5=[15](米), 100÷5=20(米), 0.1÷5=0.02(米)。

每份占总长度的: 1÷5÷1=[15] , 100÷5÷100=[15], 0.1÷5÷0.1=[15],1÷5=[15]。

师:这几道题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生:绳子的总长度不同,每份的长度也不同,但每份占总长度的几分之几是一样的。

师:为什么每份占总长度的几分之几是一样的?

生:我画出了3幅图,分别如下。

从图中一目了然,每份有大有小,但它们都表示将这条绳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条线段的[1/5]。

生:1÷5÷1=[1/5] ,100÷5÷100=[1/5],0.1÷5÷0.1=[1/5],这些算式都是将总长度÷5÷总长度,将除数的位置移一移,就是总长度÷总长度÷5,也就是1÷5=[1/5]。

借助“串”题,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变数字(1,100,0.1),让他们“辨”每份的长度;从变算式(1÷5÷1=[15],100÷5÷100=[15],0.1÷5÷0.1=[15]),让他们“辨”每份长度与总长度的关系;从图中的变与不变,让他们“辨”量与率的互化,将总长度、每份长度、每份占总长度三者互相转化。这样,从不同中寻找相同处,从学生的疑点出发,举三归一,就能层层剥离,从根本上化解难点,抓住知识分数的本质,让复习走向“高处”。

三、在“串”题中寻找连接点,由浅入深建体系

“温故而知新”是我们复习课的学习目的之一。“温”就是寻找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联系”成为知新的关键点,在变中找准连接点,就能将知识点“串”成线,举一反三,一通百通,形成知识脉络。

为了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我首先出示这样的题目:

一只手有5个手指头,有几个“空”?如果把手指变成树、一截一截的木棒或是樓层,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很像?你能不能把题目编出来?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编题并收集成题组:

(1)有条路从头到尾共种了5棵树,每两棵树之间隔8米,如果树与树之间的间隔是相等的,这条路有多长?

(2)有一根木棒,锯一次需要3分钟,如果要将这根木棒锯成5段,需要多少时间?

(3)淘气从一楼爬到2楼用了8秒,如果用相同的速度爬到5楼,要用多少时间?

我提出问题:每道题中手指变成了什么?“空”表示的是什么?让学生动手画一画,算一算。

经过学生的讨论后,我将题组变成了图组。无需太多的解释,学生很快明白了:手指变成了树、木块、楼层,“空”变成了树间隔、时间间隔、楼层间隔,“树”与“间隔”之间的关系跃然纸上,在此基础上,我接着进行二次“变”题:

(1)有条路左右两边种着同样的树,从头到尾两边共种了10棵树,每两棵树之间隔8米,如果树与树之间的间隔是相等的,这条路有多长?

(2)奇思锯木棒共用了12分钟,如果要将这根木棒锯成5段,锯一次大约需要几分钟?

(3)淘气爬楼梯回家,共用32秒,如果从一楼爬到2楼用了8秒(并且爬每层楼用时一样),淘气家住在几楼?

以简单的生活例子作为依托,找到有效链接点,在“变”中将相关植树问题“串”成了题组,由浅入深,将“植树问题”的相关知识形成体系,让每个学生都有举一反三的机会和能力,才能使复习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复习中二次成长,让复习走向深处。

总之,要使复习课真正有效,就要以学生为主体,找准复习起点,把握其已有思维起点,充分利用认知结构及生活中的已有经验,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串”题成组,将零散的想法、知识点、思考点“串”起来,逐层突破,逐步加深,逐渐提高。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在复习中都能体会到知识的宽度、高度和深度,让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延伸和拓展,真正提高复习课的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张圆,王菲.互动生成举三反一[J].小学数学教师,2019(1).

[2]吕捷.以题组模块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以“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为例[J].小学数学教师,2014(5).

[3]张霞.复习课,知识寻根之旅——以“简便运算的复习”为例[J].智慧教学,2018(1).

(责任编辑:杨强)

作者简介:吴淑家,福建省晋江市第三实验小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题组认知结构长度
商榷这道商榷题的修改题组
小学数学“题组教学策略”之管见
爱的长度
负迁移与语文认知结构的“千丝万缕”
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解题能力
特殊长度的测量
长度单位
以“题组”为抓手,促进学生审题能力的提升
一题多解,认清思维树之“根、枝、叶”
长度学校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