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媒体时代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问题

2022-02-08 13:10陆婷婷
新闻传播 2022年5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教育者时代

陆婷婷

(复旦大学 上海 200433)

接受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否被受教育者所接受、又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即接受与否和接受深度问题,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根本指标。因此,我们认为,接受问题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普通问题,而是关键问题。随着5G、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已进入到“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全媒体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讲话中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正确看待全媒体时代机遇和挑战的辩证关系、深入分析接受的难点和痛点、不断探索接受的优化路径,也正是一项时不我待的紧迫课题。

一、基本概念厘定和选题意义

(一)“接受”和“全媒体”的概念厘定

接受是“人们在针对语言象征符号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对于特定客体信息的选择和解释,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认识活动,很好地反映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1]接受具有社会性和个体差异性相统一、主动性和受动性相统一、内化性和外显性相统一的特征。而全媒体则是“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总称。四个“全”分别从信息传播的时空维度、形态维度、主体维度和效能维度加以阐释,体现了媒介融合不断向纵深发展的现实状态和未来趋势。

(二)接受研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接受研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意义重大,这是由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所决定的。人无德不立。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而人之成长为怎样的人,和他所接受的内容是紧密相关的。“一个人接受什么不接受或拒绝什么,不仅体现着这个人的特点,而且也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这个人的特点。”[2]如果没有后天的接受,人就如同一张白纸,也就谈不上成为怎样的人和为谁成为那样的人。因此,高校为了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就必须重视接受问题研究。

(三)全媒体时代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意义

在全媒体时代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问题更是意义重大,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由大学生的特点所决定的。大学生普遍对新鲜事物较为敏感,而“90 后”“00后”的当代大学生更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成长起来的,曾被称作“网络原住民”,他们对全媒体的关注度和使用率更是非常高。因此,想要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关注全媒体时代的接受问题。二是全媒体进一步唤醒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我们可以试想,当人不知道他可以对外部信息有选择地加以吸收时,也就无所谓接不接受,我们只要考虑“灌输”就行了。但是当人的主体意识觉醒,他意识到自己可以自主地对外部信息加以选择和消化,他就要考虑接受哪些信息、不接受哪些信息。这时,接受问题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了。而全媒体时代,海量信息和各种思潮的涌入恰恰进一步激发了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三是全媒体提供了接受的多种渠道和丰富内容。全媒体不仅从主观上进一步激发了大学生的接受意识,还从客观上为其接受提供了内容和渠道上的可能,这就进一步凸显了全媒体时代研究接受问题的重要意义。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难点

(一)信息井喷:教师话语权威受到挑战

在全媒体时代,人人持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信息源,海量信息井喷式呈现。“几乎任何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和退出,还可以在这里就决策问题收集或提供信息、发表意见和建议。哈贝马斯所期待的那种对公共事务进行协商的程序民主以及理想的说话状态似乎变得唾手可得。实际上,正是理想的说话状态假设和自生秩序蓝图构成了信息乌托邦的基础”。[3]全媒体的各种信息技术为各类信息迅速、便捷地传递到接受主体面前提供了充分渠道,这些信息的数量甚至超过了接受主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接受到的教育内容;并且在形式上,图文并茂、音频视频共举的全媒体传播比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教育者单方面的灌输式授课模式更加吸引人,由此,课堂主渠道的影响力和教师话语权威受到挑战。值得注意的是,倘若学生自发获取的海量信息所传递的价值观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传递的思想观念相背离,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将进一步受到影响。

(二)算法“陷阱”:学生陷入“信息茧房”

全媒体时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算法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资本是逐利的,各大商业平台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在信息推送的算法设置上往往只是迎合受众的喜好。“大量片面迎合用户喜好但意义缺失的信息内容充斥于网络空间,在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同时造成人的精神荒芜和价值紊乱。”[4]并不是说受教育者自发产生的喜好一定是低俗的、和教育者的教育目标相违背的,这就犯了把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放在对立面上的错误。事实上,受教育者也有向善向好、追求进步的自主愿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也有贪图享受、追求刺激的愿望,会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蛊惑。并且,长期接受算法推送的内容后,受教育者可能会逐渐丧失自主选择信息的欲望,沉溺于算法根据过往偏好所打造的“信息舒适圈”内,长此以往会形成“信息茧房”效应:受教育者就如同作茧自缚一般,丧失了主体性和能动性,只能接受到特定的信息,无法接触到外部更加精彩的世界。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跳出舒适圈,在满足自身偏好的基础上也能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具有超越性的内容加以接受,综合考虑个人需求和国家要求,是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考虑的新课题。

(三)空间解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空间被分割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是高度整合的。从空间上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大班授课为主,一定规模的学生整齐划一地坐在教室里,一起接受教育;从教育内容上来说,教师所传授的内容是经过精心的顶层设计的,是成体系的。传统教育模式的高度整合性对受教育者的接受来说,优点是容易形成合力,缺点则是教育精准性和针对性的不足。在全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则恰恰体现了一种精准性,这种精准是以交往空间的离散解构为代价的。“每个话语主体的背后都是一类基于算法聚类形成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认同的空间标签,形成相对独立的交流场域。”[5]这种标签化聚类在微博的“超话”空间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家只要输入某个人名或者某种现象,就能找到以此为话题的一个圈子。圈子数量之众多、种类之庞杂可以说是远远超出人们想象的。每个圈子又会形成自己的意见领袖,完成各具特色的议程设置,形成光怪陆离的亚文化舆论场域。由此,思想政治教育所强调的主流意识形态空间被这一个个小场域不断解构,存在价值失序的风险。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优化

(一)态度转变:构筑平等对话,促进新型教师话语权威建设

全媒体时代,全员参与信息制造和传播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情况。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唯我独尊”式话语权威的消解几乎是必然的。话语权威的下降一方面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了挑战,另一方面也倒逼教育工作者教育理念的转型和教育范式的转化:“从教育者的视角转向接受者的视角,从灌输论转向接受论,从动机论转向效果论。”[6]教育者要认识到,接受不是教育的附庸,而是和教育一起构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平等对话的两个矛盾对立统一面。

教育者要克服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场域的权力偏好,充分尊重接受主体的主体地位,尊重接受主体的话语权,充分给予他们表达自己观点的畅所欲言的机会,而不是由教育者牢牢把控着麦克风。这种“克服”不是说让教育者放弃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带有极强阶级属性和政治属性的活动,教育者作为党和国家意志的喉舌,是必须坚持在思想价值引领、人格精神塑造方面的主导作用的。只是说,在引导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方式方法:一是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引领而非灌输,对话而非命令;二是在话语体系的选择上,要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由政治化、学术化向生活化转型,用更有亲和力和感召力的话语把道理讲明白、讲透彻,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二)技术加持:抢占算法市场,引领学生高层次需要

针对接受主体被各大信息资讯平台推出的算法裹挟而行的问题,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思考:高校是否可以借鉴商业平台推出的算法的“精准滴灌”模式,研制出自己的一套算法,在算法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和商业算法单纯迎合接受主体的兴趣爱好不同,高校推出的这套算法在参考接受主体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还会根据大数据推测出接受主体可能会感兴趣的更高层次的、具有超越性质的需求并加以引导,鼓励其向善向好、向国家和社会所倡导的要求靠拢。比如,当一个学生频繁搜索就业信息时,高校算法系统会向他推送西部、基层、国家重点单位的工作信息、赴以上单位工作的优秀学长学姐的事迹报告、国家关于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号召和相应政策等,在潜移默化的信息精准推送中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命运,实现个体需要和国家需要的有机融合以及“工作以生存”的基本需要和“工作以自我实现”的较高层次需要之间的转化。

笔者之所以认为高校的这一算法推送系统可能激发学生的高层次需要,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认识:首先是基于人的需要客观存在且是人产生某种行为的根本动力的认识。马克思曾说,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过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只关注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没有考虑学生自身的需要。现在我们从接受的视角看问题,就要充分考虑接受主体,即大学生的需要。只有把他们的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之一,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做到“精准化”,才能提升实效。其次是基于人的需要具有发展性这一认识。马克思把需要分为三个层次: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马斯洛把需要分成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普通商业推送所聚焦的主要是人们较低层次的、能够即时满足的需要,而高校算法推送系统所重点关注的应该是较高层次的、需要经过一定的发展才能达到的具有超然性的需要。

(三)空间重构:提升媒体素养,化零为整形成教育合力

针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在全媒体时代被各种标签化聚类的亚文化圈子解构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本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原则,尝试了解和进入当代大学生感兴趣的“圈子”,再分类应对。对于“圈子”里一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思想内容,要敢于“亮剑”,旗帜鲜明地反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准确、权威的信息不及时传播,虚假、歪曲的信息就会搞乱人心;积极、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发展壮大,消极、错误的言论观点就会肆虐泛滥。”[7]对于“圈子”里一些没有原则性问题但又似是而非的内容,要引导学生加以辨别、适当扬弃。对于一些和主流价值观相一致的内容,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加以利用。比如“饭圈”文化中,粉丝们追随“爱豆”为灾区捐款的行为,就具有正能量。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所在的各个“圈子”,然后各个击破、化零为整,在扬弃、融合的基础上重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场域,形成教育合力。

由此可见,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强化互联网思维,培养全媒体素养,努力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8]

结语

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遇和挑战并存,对于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做好这一问题攻关,从教育理念转变、话语体系革新、信息技术创新、教育空间构建等多个维度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教育者时代
品读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建设的探究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