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媒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

2022-02-08 21:35肖鹏展
新闻传播 2022年6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数字化

肖鹏展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大连 116400)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传承的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提到:“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我们应植根于当下社会,重构出适合非遗文化在当代生存的方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需与当今生活重建再联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仅依靠特定传承群体和规划隔离生态保护区,还远远不够。如学者高小康所言:“脱离了当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主流,这种隔离式保护的效果可能如同临终关怀一样,只是使这些文化形态勉强维持一段时间而已。”非遗文化作为永垂不朽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那些悠久文物、广大遗产、精妙文字“重熔再生”,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会赋予它们更顽强的生命力。借助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及影响力,让非遗说话发声,焕发新的生机。

(二)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再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功能集中体现为功能调整与功能拓展两方面。功能调整多为对内容、形式等方面的整改,使其更能顺应当下社会发展与社会需求。如戏曲、剪纸等非遗表现形式多受老年人群所喜爱,如何与时俱进使年轻人群感兴趣,在内容和题材方面创新出符合年轻人群审美的新产品就势在必行。功能拓展则是指根据原生功能拓展出的新功能。如聚元号弓箭,是明清时期皇家制作弓箭的“兵工厂”,原生功能是古代战争时所用的冷兵器,而当下,和平时期聚元号弓箭的兵器价值已被艺术价值所代替,原生功能随之衰败,但与此同时,聚元号弓箭被拓展出的新功能则多用于体育竞技场上,受到广泛认可。

受诸多因素影响,非遗的精神调剂、宣传教化、普及知识、文化共识功能正日渐削弱,这是非遗生存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有学者认为,非遗还存有一定的功利性,“功利性能否实现关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如果功利性目的能够顺利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则能够顺利进行,否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必然受到威胁,也必将会被其他表达方式或目的的实现方式所取代”。为使非遗功能再现,应运用当下的条件与技术,重现出非遗的原生功能,使其顺利传承,数字化媒体便是其资源依托。

(三)文化认同烘托非遗传承的良好氛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高度重视,多次前往山西、陕西等文化遗产积淀丰厚的省份考察调研,并就文化遗产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的十九大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部分写进报告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之瑰宝能够顺利传承,正是因为我国国民对其具有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要被大众接受,要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应让非遗文化原本的自发式传承转化为人们对其进行自觉性保护和传承。著名文物保护研究专家冯骥才曾呼吁:“让大家真正认识我们的文化,在认识的过程中才能自觉承担起文化的传承,这样文化保护就不成问题了。”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困境

(一)传承形式单一

在传统媒体时代,非遗的传承方式局限性极强。于代代相传之中,传承形式多为图文记录、口传心授、外在模仿,其弊端暴露无遗,创新匮乏,因袭保守,非但没有完整记录非遗文化,甚至变形失真。非遗文化的前景应是市场化和时代化,但传承手段和传播力却无法适应社会发展,以致知者甚少,失传种类频增。

(二)受众局限导致传承链断裂

许多青年人表示:“非遗文化确实不是我们这个年龄段会去关注的艺术形式。”彝族锦绣、新疆曲子、山东梆子、东北二人转等非遗文化以老年群体为其拥趸。传承及传播方式仅为以老带幼的言传身教,于少年群体中只在课余浅尝辄止,难成体系。同时,非遗的地域性特征导致传承群体局限。传承人受制于自身教育程度及思想守旧,难以走出去,引进来。此前,因非遗文化面临被人“遗忘”和断绝传承的困境,中国民生银行以锦绣为切入点,发布了概念宣传片《一根线》:困于生计的绣娘们纷纷放下针线走出大山,导致像锦绣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失……该片演绎出传承群体为谋生计,放弃传承,传承断裂,在所难免。

(三)有虚无实,敷衍了事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重申报、轻保护是普遍现象。冯骥才曾在采访中说道:“申遗时,带着政绩需求,目的不纯。申遗成功了,政绩提升了,非遗就被扔在一边了。”多地舍本逐末,宣传时轰轰烈烈,但落实到保护上时悄无声息;很多项目只有名字,而无传承之实。如宁波滩簧、上蔡杠天神、广东鹤舞等,只有传人,难再组织具体的表演。再者,有的地方政府借保护非遗文化的噱头乘虚而入,进行不合理开发,破坏非遗的“原生态性”,凭借知者寡而维者弱,为所欲为。总之,非遗之立于当代已是进退维谷,且深陷过分依赖传承人的泥潭。随着文化全球化的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创愈甚,传统方式恐难维系发展,由此观之,另辟蹊径,迫在眉睫。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利用数字化媒体继承创新,当为最优之选。

三、数字化媒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

随数字化技术进一步发展,我国主流媒体在形式上有颇多创新,以迎合数字化时代的传播特点。在此环境下文化资源也可以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开发,让优秀文化资源借助数字化媒体“活起来”,将所蕴含的重要价值与数字技术的新形式、新要点结合,以期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支持非遗通过新媒体传播推广,进一步发挥前瞻性技术手段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

(一)数字化技术在非遗保护传承方面的应用优势

纸媒时代,大众获取信息途径有限。5G 时代来临,较之新媒体传播,传统媒体传播方式明显滞后于时代。随时间推移,事件的多变性更会导致人们获取信息如同管中窥豹。

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众获取信息方式与内容日益多样化、丰富化。人们获取信息不再局限于广播、电视等特定播放时间,而渐趋灵活,随时随地。这样,非遗的地域化局限性几近消除,因之知者多而图者益,可传承之辈更甚,失传之困则有否去泰来之势。

(二)数字化媒体助力非遗传播的进阶路径

数字化媒体包含各种感觉媒体,在非遗传承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的重要对策。

1.影像——光影下的匠心传承

如今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数不胜数,数字摄影已成为非遗传承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拍摄作品,可以成为图书杂志素材,可以进行线上或线下展览……图书杂志中,各式各样的图片配以文字的详解,使广大读者对非遗了解愈深;展览进行时,馆中展出的图片配以讲解员的针对性讲解,使观众感同身受。2018年3月30日,山东烟台举办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渔灯节摄影展,其中有载入国家非遗名录的渔灯节民俗风情,有祭海渔民认真、虔诚的神情,有渔民富足的物质生活和多彩的文化生活……摄影展展出的作品所呈现的欢愉景象,彰显了胶东渔家文化的丰富底蕴以及八角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旨在通过广大摄影爱好者的镜头去记录渔灯节的精彩瞬间,发现更多肉眼难以察觉的细节,进而推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助于非遗文化对内对外传播,提高民俗文化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如今此类展览活动越来越多,达到了加强宣传推广,满足群众需求,自觉保护非遗,多路线发展的效果。

如果说照片只展现出非遗文化的静态美,不足以尽现其魅力,那么视频展现出的动态美,定能更好地诠释。

提到视频,可能最先想到影视剧、纪录片、综艺……这些都可将非遗设为主题,中国首档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万里走单骑》于2021年1月31日开播,亦有综艺《希望的田野》、励志情感剧《因为遇见你》等中展现了美丽的刺绣织品,加之明星宣传,令更多人关注到相关的非遗文化。

短视频的时代已然来临,产品广告也有了剧情:前文所说中国民生银行推广出以非遗为主题的信用卡,并为此拍摄了概念宣传片《一根线》,视频用一根线从连接到断裂的方式让更多人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消亡的危机,需要我们大家来保护和传承;奥利奥最新发布的年度大片《三仙归洞》,讲述了一个关于传统戏法,一段感人至深的爷孙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仙归洞与奥利奥相结合,既宣传了产品又弘扬了非遗文化,一举两得;众人周知的李子柒作为成都非遗推广大使,利用抖音短视频平台,真实表现出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另外,一种全新的动态方式——互动视频,可在观影中与视频互动,通过观众的选择决定剧情走向,像游戏一样,可以激发观众的兴趣和想象力。于是,未来我们就可以创作以非遗为主题的互动视频,多分支,多结局,可吸引观众反复观看,解锁多种剧情,让观者由“看”向“玩”进化,体会更多乐趣,也能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增强文化认同。

2.动画——运动中的全新观感

如果说影像更适合成年人,那动画就是未成年人的不二选择。凡事需从娃娃抓起,青少年将是未来非遗文化的传承主体,只有将非遗传承这个“接力棒”顺利交接给青少年群体,才能使非遗文化经久不衰。

现在国产动画——《天官赐福》就做到了在动画片结尾加设非遗小课堂来传承非遗,弘扬经典。动画天然的吸引力效果拔群,让青少年儿童在观看的过程中,享受快乐,收获知识,产生兴趣。《天官赐福》动画加设的非遗小课堂,其运用的也是真实的视频影像,虽确实尊重了非遗的真实性,可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动漫化的表达更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好奇心,他们会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模仿实践,这样就达到了传承非遗的效果。

世界上最早的动画片,是中国的皮影戏:一丝、一灯、几人一皮一板而已,即可以演绎各种剧目,活灵活现,令人赞叹不已。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如皮影戏这种“动画片”一样,如果可以让非遗动漫化,从中借鉴,走出一条动画式的“皮影路”,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会更符合青少年儿童的口味。甚至有些成年人依旧热爱动画,或作为一种怀旧情结,熟悉的事物陌生化,会引发对非遗的再认识,使其产生代入感,从而激发出他们想要保护传承非遗文化的诚心。

3.声音——画面外的另种临境

声音这种传承方式,很容易被忽略。可有些非遗文化,只能靠声音传承。有的歌剧难以重新演绎,就只能靠歌唱来引起重视。近日,雷州一位年轻姑娘在街头演唱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雷剧《春草闯堂》选段,人们纷纷赞叹这是雷剧艺坛新秀,表示雷剧振兴有望;方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依靠耳朵去聆听,大部分戏剧都应用方言;一些歌曲、乐器被列入非遗,也只能靠聆听去感受其中的意韵,如呼麦歌曲、马头琴……现在许多年轻人喜欢听书,这也是一种传播形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听出品的非遗文化传承声音纪录片《非遗第N年》就选择用声音传递家乡非遗魅力,致敬非遗匠心。所以,我们不止可以运用眼睛去观看,还可以运用耳朵去聆听。传承非遗文化,任何方式都不可忽略。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困境不容小觑,通过种种事例能看出,我国现在利用数字化媒体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趋势十分明显。这种方式让非遗与大众的日常生活重新产生联系,让其功能再现,让大众意识到了非遗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文化认同,自觉保护传承非遗文化。但想实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还需加大借助数字化媒体的力度,图像采集、声音收纳、视频影像和动画制作等各方面都尚需改进,利用数字化媒体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道阻且长,仍需进一步引导改善。■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数字化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活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