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唱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2022-02-09 03:1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45期
关键词:演唱者声部歌唱

赵 欣

(武汉传媒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0)

引言

声乐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都很重要,在过去,一些高校教师更加注重声乐教学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践性。传统的声乐教学课堂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师普遍认为重唱多用于声乐剧目表演,因此将其排除在主修课程外,一般重唱作为选修课程。重唱作为声乐教学的重要部分,现高校教师已经开始意识到重唱在声乐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重唱有助于学生发现自身在声乐课上的不足,从而拓宽学生的音乐思维,为学生在声乐课堂中打下专业基础。此外,重唱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声乐表现力,提高彼此的合作能力,有助于他们今后在其他艺术领域的发展和学习。为优化高校声乐教学的课程质量,需要对重唱教学重视起来,完善当前的声乐课程教学体系,让学生充分掌握重唱的理论知识并掌握重唱技巧,奠定声乐课程学习基础。

一、重唱的特点与技术要点

1.重唱的特点

重唱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歌唱形式,其主要特点是,两个或更多的歌手根据复调的原则将他们的旋律有机地结合起来。重唱根据演唱者的特点可分为两类:同声重唱和混合重唱,其中同声重唱可按演唱者性别分为男歌手和女歌手;按演唱者声部数量分为二重唱、三重唱和四重唱。重唱在歌剧表演形式中是不可缺少的,不仅可以将歌剧的表演推向高潮,同时也能更好地抒发表演者的感情,与观众产生共鸣。重唱起源于欧洲的歌剧表演,并在歌剧表演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在舞台上演唱时,表演者如果同时在表演自身的部分的话,会对表演大打折扣,观众不仅无法听清表演者的说话内容,而且也会对表演产生质疑。而在重唱中可以充分整合演唱者的不同音色、音调,唱出完美的音准,更能展现歌曲的震撼力[1]。

2.重唱的技术要点

在重唱中,演唱者的乐谱是不一样的,但是在展示的时候,要求各位演唱者要做到协调一致,因此不能只顾着自己的演唱部分,所有的演唱者要把握其中的联系性,满足重唱的要求。节奏感一致也是重唱中的重要技巧,演唱者对节奏把握决定了演出的完整性,要做到把握好重唱的节奏,不仅要进行专业的指导和训练,更要对乐句、音符进行分析,把握好一致的节奏,展现表演者的默契配合。在音乐表现上,重唱对于声部的划分有着主次之分,主旋律和副旋律具有差异,但是在实际演唱过程中,要求其相互配合,实现重唱的完整表达。演唱者在声部、旋律相互配合演唱的基础上,还要配合表演,将不同人物的风格及情感呈现出来。此外,重唱运用声部比较多,旨在强调各个声部的和谐性,又因为各个声部在重唱中的重点不一致,所以为了保证声部的和谐,演唱者在进行歌唱时要对伴奏认真聆听,展现声部与伴奏的契合[2]。

二、重唱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声乐演唱需要大量的创造力和不同的思维方式,具有艺术性,这就是为什么教师非常关注学生歌唱练习的整体质量。过去,教师往往注重学生的独唱,学生只能自己定义声音的音调、音色和强度,缺少团队演唱的理解及实践。通过重唱的教学,可以加强学生了解更多的声乐知识,以此巩固学生的声乐基础,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声音,和其他演唱者合作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避免演奏出现问题,提高他们在歌唱方面的艺术表现力,有助于学生歌唱的全面发展。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演唱水平

传统的歌唱课通常是由一个学生进行独唱表演。这种教学方式所营造的氛围比较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积极性不高。学生们可以互相观察,互相学习,提出建议,以达到更好的歌唱效果,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学习优秀同学的长处,督促自己进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表演和歌唱技能将得到提高,为以后的声乐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有利于学生快速接受教学内容

虽然该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专业指导,提高了他们的专业音乐技能,但学生不能也不具备完整的声乐表演的实际技能,这限制了他们的音乐风格。重唱比独唱和合唱更灵活,可以结合不同声乐领域学生的优势,扩大音乐风格的范围,激发学生对声乐训练的兴趣,促进课程内容的吸收。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重唱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协调,因此在课程中鼓励团队合作。首先,重唱演唱需要几个人的合作,为了达到理想的演唱效果,需要每个演唱者的协调和妥协。其次,重唱演唱中每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情感表达都不一样。因此,歌手们必须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找到最适合他们表演的声乐和情感水平,使每个学生的声音都能融入歌曲的整体节奏中,达到最终的效果。排练有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这有助于提高表演技巧[3]。

三、高校声乐教学中重唱教学的现状

1.重唱教学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

目前重唱的教学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许多学校、教师认为重唱是声乐课程的边缘学科,所以对重唱教学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高校的重唱课程往往是选修课,不强调专业性和系统性,有些学生把这些课程当作是获得学分的捷径,因此也没有认真地学到重唱的技能。此外,一些学校提虽然重唱的声部教学,但缺乏专业教师的支持,无法让学生获得更专业的体验,而且课时较少,学生很难进行深入学习。

2.重唱教学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近年来,音乐专业的学生数量逐渐增加,给声乐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这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也因学生人数的增加而受到限制。教师在重唱课程教学上借助音乐设备较少,致发音不准确,节奏错误,协调性差等,导致课程成果一般,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听从教师的指令,处于被动的地位,这影响了学生音乐思维的发展,无法达到重唱教学的预期效果。

四、重唱教学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提升视唱练耳水平

很多重唱中,不仅有高声部和低声部,还有旋律较少的中声部,一般中声部的演唱为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形式,这大大增加了曲目的复杂性,对演唱者的水平要求更高。要想把最好的歌唱展现出来,演唱者不仅要熟悉了解自己演唱的部分,而且对其他歌唱者的歌唱部分要有所了解,并与他人保持节奏上的和谐,确保以最佳的方式完成演唱。因此,声乐课堂教学中实践重唱练习,指导学生完成重唱的技巧,能够提高学生的发声和听力能力,为他们的声乐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4]。

2.提高声乐学习兴趣

部分学校往往只注重歌唱技巧,只教学生单一和重复的技巧。长此以往,学生缺乏热情和新意,觉得声乐课堂枯燥无味,逐渐对声乐课失去兴趣,不能有效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并且也会限制学生对歌唱中情感的理解。重唱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歌唱课的兴趣,鼓励他们更多地参与到重唱教学中来。重唱教学不是一个单独的自我练习的课程,而是与其他学生一起配合并相互支持的课程。这种互动体验可以提高学生对声乐课程的参与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重唱课程可以加深学生对声乐作品的理解,例如,通过对重唱经典作品风格的判断,对潜台词和情感的理解,以及对歌唱时情绪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发现声乐作品的魅力所在。

五、高校声乐教学中重唱教学的应用

1.加强对重唱技巧的重视

重唱有利于学生提高声乐表达技巧。演唱者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歌唱能力和技巧,才能与其他成员同步重唱,完美地演唱各种节奏和旋律,作品的艺术潜台词和情感特质才能得到充分表达。此外,重唱演唱者必须与小组成员保持稳定的节奏,以创造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更好地控制重唱的音调、音准、节奏和强度,使观众享受完整的视听盛宴。在重唱中展现出来的音乐技巧,必须注意保证声部的使用,要想在重唱中取得好成绩,每个表演者必须对歌曲各部分的音色、音律及其含义有充分的了解,并分析自己如何结合节奏感和其他演唱者来运用各自的声音。首先,要将重唱的强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以便演唱者的不同声音能够被和谐地使用。其次,演唱者需要掌握必要的诠释技巧,演唱者在每次演出前后都要认真研究人物的性格特点,将人物的心理发展融入故事中,优化自己的情感表现,以便更好地将演唱和演绎结合起来,提高重唱的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

2.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与其他艺术类科目一样,重唱需要大量的教学时间,所以高校的重唱课应该有更合理的课程计划。由于高校的学生在重唱课的初期阶段对重唱还没有很好地理解,没有掌握重唱技巧,对重唱的掌握不够彻底,教师可以通过单独授课定位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帮助他们快速掌握重唱技巧,提高演唱水平。在教学中级阶段,教师不仅要注重练习重唱技能,还要注重对作品的演绎,将初步了解学生的演唱模式与分析学生的个人演唱模式相结合,选择最合适的演唱任务来练习初级、中级和高级技能,并不断增加课程的专业性,提高学生的整体重唱技能。在重唱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比较经典的重唱作品,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评价和分析优秀重唱演唱者在重唱作品中的演唱技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对重唱的理解,启发学生的音乐思维,帮助学生提高音乐创作能力。

3.秉持整体性的重唱教学原则

重复唱法是声乐教学的具体延伸,重唱学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应进行广泛的教学。重复歌唱在歌剧表演中最为常见,因为歌剧不是由一个人表演,而是需要团队合作。由于重唱对演唱者的声部、技巧和表现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教师必须保证学生了解演唱的节奏,以达到和声重唱的最佳效果,并从重唱演唱的整体性详细讲解每个演唱阶段的重要和困难部分,让学生有所进步,积极分析和反思,提高自身的重唱技巧,为完整的演唱打下基础。

4.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高校开展声乐教学课程是,教师应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积极开展重唱研究,为学生创造更加专业、有趣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对重唱研究的真正兴趣,加深学生对重唱的理解,促进学生声乐能力的提高。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时,教师应从重唱的要素和技巧入手,以提高学生对重唱的认识,使他们在演唱重唱方面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并能灵活运用技巧。其次,教师可以在重唱课上引用现代流行音乐,使学生能够探索不同风格的音乐并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了解当代音乐的发展,促进重唱的现代化发展。教师还可以利用视听多媒体设备和剧情表演来增强重唱的形象性、想象力和生动性,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对重唱的兴趣,帮助他们掌控自身的音色、声音和音调控制的技巧,保持声部平衡,提高视觉和听觉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喜欢的重唱作品来进行演绎,发挥自主性,并鼓励学生自我创作,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5]。

5.重在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重唱作品教学往往会有不同的唱腔,这就需要拓宽学生的音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音色特点,向他们推荐适合练习的作品。当练习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可安排学生到真实的艺术环境中进行表演,让他们在表演中不断进步,并获得舞台经验。这一举动将使学生在今后的创作和演绎工作中受益。

结语

总的来说,重唱在声乐课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乐感和演唱水平,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视听练耳能力,这对他们今后的教学和演唱有积极的影响。现阶段,重唱教学面临着一些挑战,这些挑战影响着重唱的效果和学生对重唱技能的掌握。因此,教师应注意重唱技巧,为学生制定合理的教案,并积极寻找机会,从整体上采用更多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重唱技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从而提高声乐教育的整体质量。

猜你喜欢
演唱者声部歌唱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声乐演唱中乐感的有效培养研究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歌唱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