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息技术推动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发展

2022-02-09 03:14刘瑛子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45期
关键词:民间舞蹈舞蹈民族

刘瑛子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100)

在传统艺术领域里,民族民间舞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大众生活中,舞蹈有着非常重要的群众基础。所以民族民间舞蹈在要求上,一是要遵循传统文化,二是要尝试融入现代化的技术。因此,该领域的舞蹈专家、民间艺人们,都尝试用图影、录像、文字等的不同形式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充分利用现代化数字信息手段着力研究、继承发展和创新,有力地推动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更加有活力地向前发展[1]。

一、民族民间舞蹈在传承与发展中的现状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基础是广大人民群众,我国优秀的舞蹈艺人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推广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长期以来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如《阳光下的麦盖提》《移山》《父亲的马绊》《姥姥的麦田》《瑶山夜雨》等。这些作品在保留传统民族民间舞蹈风格的同时,被赋予新时代的内涵,具有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阳光下的麦盖提》注重语言挖掘,在特定的表达空间中探寻民间舞的创作可能;《移山》用以秧歌的动态韵律为素材,用身体勾勒出醇厚朴拙的劳动人民形象。这些作品都是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运用声、光、电、影的特殊技术融入舞蹈当中,为观众展现了富有新意的新时代的新样式,让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更加贴近百姓生活,把它推广到了全新的认知领域。虽然这些数字化新媒体的出现为艺术家们创作提供了新的空间,但也存在作品局限性强、品类少、群众基础性少的问题[2]。

民族民间舞蹈同教育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创新发展模式,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掌握民族民间舞蹈的要领,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发展,充分利用好大学生这个年轻群体,更好地推广和传承民族民间舞蹈。另一方面,通过讲授民族民间舞蹈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促进大学生对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有更深刻的认识,深刻体会民族民间舞蹈的民族性和独特性,提高传统舞蹈文化的自信心。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在传统民族民间舞蹈融入高校教育做了大量努力,但是在实施上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大学生舞蹈基础差,相关舞蹈技能弱,兴趣不足,制约其在教育中的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在教学方面缺少专业的舞蹈软硬件条件,社会舞蹈艺术活动较少,缺乏传统艺术推广的有效形式,不能把民族民间舞蹈原汁原味地呈现给学生,因此教师可以在教育领域中尝试引入数字化的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

旅游业是民族民间舞蹈借力发展的有效形式,利用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价值,推动其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文化旅游可以同民族民间舞蹈相结合,把本地化的文化特色传递给观众和游客,充分带动本地旅游的经济活跃度,提升本地旅游品牌化发展,提高旅游竞争力。同时把民族民间舞蹈对生活的歌颂、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传递给观众,创造出更加和谐美好的舞蹈表演来,进而带动观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其社会性的文化价值。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民族民间舞蹈也不免出现与传统舞蹈动作不符的西方元素,出现了舞蹈“四不像”的情况,这得使民族民间舞蹈缺乏表现力,失去了其民族性、独特性,观众观感不佳,难以产生兴趣,让舞蹈失去吸引力,也使得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扭曲[3]。

二、数字信息技术推动民族民间舞蹈创新发展

1.升传统民族民间舞表演的艺术创编

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需要创新,数字化信息技术给舞蹈创编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信息技术的创编为民族民间舞蹈打开了新的窗户,创建出更加多元化的舞蹈形式,避免了传统编剧通过反复实践加入声音、背景、图画、文字的高成本的创作形式,极大地提高了创作成本效率,提升了创作速率,为创作提供了深层次的灵感实现。信息技术的参与使民族民间舞蹈的动作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使得民族风情的表达等更加流畅,在表演场景更加丰富。信息技术的参与让新时代的民族民间舞蹈有了更多的内涵表达,观众在观看时能强烈地感受到传统艺术的新面貌,以及传统文化蕴含的巨大潜力,感受民族民间舞蹈巨大的文化特性,同时能够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满足人们对舞蹈欣赏的新要求,使得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更具魅力、活力和创新性。

2.试在舞蹈教学里应用3D技术展示

3D技术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民族民间舞蹈的细节动作、舞蹈特性、服饰面貌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利用信息数字化构建的3D民族民间舞蹈。可以通过移动互联把民族民间舞蹈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为民族民间舞蹈的本原性发展提供载体[4]。

3.风数字信息技术再现民族民间舞蹈的独特性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让游客体会到民族民间舞蹈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还可以让本地文化更加具有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构建移动网站展示平台,让游客更加方便地获取到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的内容,进一步地提升本地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数字信息技术推动民族民间舞蹈的融合创新

1.字信息技术下的多元化文化的融合

多元化文化融合是指民族民间舞蹈吸纳融合不同文化,而产生的多样化的舞蹈表现形式,形成以传统文化为主线,搭配多元化文化融合发展样式,衬托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特色,使得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更加具有传统特色和全新的表现张力。新特色形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吸纳融合不同特色的文化属性,让民族民间舞蹈更好地发挥其内涵,使得这种新的创新样式更能体现其深层次的民间意义,彰显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如傣族的《新嘎光》、金明的《孔雀舞》就是创新形式的代表作。傣族人民向来能歌善舞,傣家人说:“没有歌声和舞蹈的日子,就像吃菜没放盐巴一样”“看不见孔雀跳舞,就得不到幸福和吉祥”。随着新时代的快速发展,傣族人民住新房换新居,过上了好日子,人民的思想意识的不断提高,在傣族本地的舞蹈家开始尝试在原有的舞蹈之上,加以整理、提炼、规范、改编等,创新出的《新嘎光》舞蹈,它既保持着傣族抒情典雅、韧性起伏的特点,又细化演变了非常多的新舞蹈动作样式。这些新的形式得到了广大傣族同胞的认可,同时又为傣族群众歌颂新生活、记录新社会提供了新载体。它即保持着原有舞蹈的温柔典雅,韧性起伏的特点,又规范和发展了傣族舞蹈及其舞蹈元素。进而催生了诸如《两棵树》《水》《水中月》《孔雀飞来》等一大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5]。

2.字信息技术下的多场景舞台切换

多场景创新融合的目的是把不同的艺术背景,通过数字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合到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动作中来,通过多场景不同艺术形态的衬托,把舞蹈的艺术形式更加形象地呈现给观众,更加深刻地阐述其舞蹈肢体动作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这种创新的创新点在于能把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具体舞蹈肢体细节,用立体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民族民间舞蹈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深层次的文化内涵,都可以通过多场景创新融合准确地传达给观众,比如,在传统民族民间舞蹈“舞龙”的表演过程中,创作者通过信息技术4D手段打造沉浸式的舞台效果,不仅可以为舞蹈者提供虚拟的群龙伴舞,还可以展现历代宋、明、清朝的舞龙背景,通过展示其建筑、服饰、民族的演变,展现出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不仅在视觉上、听觉上,创造出栩栩如生的音乐风格,还可以用声音的变化抒发情感,为舞龙增加独特的传统元素和喜庆的节日氛围,让传统的舞龙更具有穿越感和时代感,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节日体验。此外,在“安塞腰鼓”的创作中,创作者把陕北不同形式的鼓舞进行有机整合,穿插融合在表演过程中,同时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展现出不同时代的腰鼓表演,让陕西的腰鼓魅力完美地展现给观众。同时数字化的信息技术能够展现出陕西舞蹈的地域性、民族特性,提高观众对陕西文化的深层次理解。

3.字信息技术下的多元化技术的发展创新

技术多元化指的是整个舞蹈样式的多元素集合。在舞蹈的表演过程中,声、光、电的各种技术元素融入信息技术的编程当中,用整体性的框架来平衡控制,实现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性发展。其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把原本看似不同的领域内容融合到民族民间舞蹈的创编当中,充分发挥各元素的优势,把舞蹈表演的整体性、时代性、独特性表达出来,让民间传统舞蹈更加贴合老百姓的生活,把传统的民间的东西还给群众。提高人民群众对民族民间舞蹈认识的同时,又能够传播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比如,黎族传统舞蹈—打柴舞,黎语称“转刹”“太刹”,编创人员通过全景植入海南特色的元素背景,内容以蓝色为主,重点突出舞蹈肢体动作中的海南特色,传递出原汁原味的舞台艺术特点。一方面,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传统舞蹈的边沿艺术形式发展,使得舞蹈的技术与文化相得益彰。另一方面,让信息技术手段打造的3D技术和舞蹈充分融合,沉浸式的多元艺术与舞蹈者们共同完成优秀作品,他们共同打造的沉浸式表演,结合音乐、背景的加入,让观众能够感受到舞蹈本身体现出的艺术特色,表现出黎族人民热爱自然尊重传统的文化特色,还能够彰显海南独有的文化魅力,体会到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独特魅力。为了更好地做好宣传,创作者也可应用网络化数字平台,结合现代多媒体终端技术的发展,展示海南特色,提高本地旅游文化的竞争力,让人们感受民族民间舞蹈的独特魅力[6]。

4.数字信息技术下把舞蹈和科技相融合

中国传统舞蹈讲究的是“长臂善舞”汉代的时候又出现了“巾袖之舞”,舞者通过服饰道具来延长手臂的动作,多元化了手臂的肢体语言。西方的芭蕾舞蹈也是有“三长两小一个高,二十公分顶重要”的规定,限制了表演者的肢体长度与身高比例的要求,无论是中西方的舞蹈在追求上都对表演者的肢体进行了限制。新媒体舞蹈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舞蹈的固有形式,他让科技与舞蹈进行结合,表演者不再是舞蹈的主体,科技占据了舞蹈的很大的程度,这种舞蹈与科技的协调合作使得舞蹈更加具有魅力。在新媒体技术中,新媒体不再单纯的融合舞蹈,更多的与文字、影视、建筑、艺术等多方面的融合,新媒体艺术逐渐融入社会各个方面。当然,在新媒体舞蹈中舞蹈的肢体与科技的融入也就成为表演中的亮点,舞蹈演员也不再是舞台的中心,科技中的光线、影子、全息、3D等效果,舞蹈演员与新媒体便在技术的前提下形成了人与环境的共舞的情况。例如《最忆是杭州》G20峰会文艺演出,场景搭建在西湖中,整体设计以大量的装置设施为主,加强空间中灯光、舞美的自然效果,把自然风格、人造情节、交响音乐与舞蹈进行结合,以《采茶舞》《春江花月夜》等几个曲目进行组合,完美的通过西湖的自然风景展示舞蹈的艺术美。另外《金猴闹春》中便出现类似于激光舞的形式,美猴王在与如意金箍棒的互动中形成了新的技术效果,人的动作与科技的3D效果进行结合,以此形成两者之间的默契搭配。在七仙女的舞蹈中,前面2名真实的女性在表演中需要不断的注意与后面的5个虚拟女生统一一致,它是由人体的动作和投影结合音乐效果而形成的。在第三段中美猴王与背景形成3D互动,体现出全息投影技术的特征,无数个美猴王凌空挥舞棒子,形成大闹天宫的特殊效果。

结语

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华传统文化优秀的代表,要继承与发展民族民间舞蹈的魅力,更好地为大众服务,通过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和不同产业领域相结合,能够实现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与发展。当然,在技术与舞蹈融合的基础上,还要处理好时代和文化的关系,把极富魅力的文化价值融合到民族民间舞蹈中,让中华文化的精神更好地为大众服务[7]。

猜你喜欢
民间舞蹈舞蹈民族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我们的民族
学舞蹈的男孩子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舞蹈课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