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文素养”的思政教育在工科教学中的应用

2022-02-09 14:56沈慧娟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工科学生人文素养工科

沈慧娟

(甘肃开放大学 理工农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人文素养[1]即人的文化素质与修养,倡导修己成人、修己安人、修己善群,是人们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德行、情感、心理、思维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是思政教育之魂,体现着以人为中心的内在品质,具有与时俱进和兼容并蓄的特征。现代教育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一个完整的人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和健全的体魄,还要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可以说,如果一个人的人文素养不过关,无论他的专业知识多么丰富,都不可能在工作岗位中发挥最大能力。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之子、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中清先生曾在华中农业大学“生涯发展大讲堂”上提出:“一个人如果缺乏人文素养,那么他职业发展的天花板便会很快降临,只有那些拥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人,才能在职场上拥有持续发展的坚强动力。”由此可见,一个完整的人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和健全的体魄,还要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积极探索人文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精神港湾。

一、工科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现状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工科学生学习任务多、课程难度大,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空前,辍学、自杀、伤害他人的事件时有发生。一是工科院校对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注重专业技术而忽视人文素养教育的院校普遍存在;二是教师中植入人文素养教育的思想不够,工科院校的教师多为本专业领域的佼佼者,但在人文素养的教育水平方面造诣欠缺,导致人文素养不能得以重视;三是家庭及社会对人文素养的引导存在较大偏差。基于上述诸多因素,很多学生对人文素养认知不深,导致踏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时才发现很多才能未能得以发挥,于是产生了大批指责抱怨、愤世嫉俗、深感怀才不遇的愤青。

多年来,我国高校培养出不少专业技术过关的工科匠才。做事专注、思维缜密、善于钻研是工科学生的突出特点,但偏科严重是工科学生的另一显著特点,文学知识的不扎实导致表达力低下成了工科学生的致命弱点。殊不知思维敏捷、能言善辩是个人寻求发展机会的重要条件,也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然而,因人文素养缺失而不愿、不敢当众讲话的工科学生却大有人在,凡遇到讲话的机会和场合能推则推、能躲则躲,由“不敢说”“不会说”一步步陷入“我不行”的低价值感的漩涡而不能自拔的现象比比皆是。另一方面,中小学教育片面注重成绩、唯分数论现象盛行,导致学生自觉觉他意识淡薄,辨析世间万物真善美的能力减弱,突出表征便是人文素养水平过低。

伴随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层次不断提高,人文素养成了许多单位用人的基本要求。为此,教育部积极推进工科教育改革,转变工科教育观念,将科学育人、人文育人与工程育人有机融合,倡导“人文素养”进课堂,鼓励教师将“冰冷”的专业说教转向有“温度”的“人文素养+知识技能”型的人才教育,兼顾学生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及人文素养之提升。

二、人文素养在工科教学中的意义

1949年,美国教育调查委员会发表著名的“路易斯报告”[2]。报告分析了当时本科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人文科学课程建设,指出人文科学对于培养科学家、工程师以及建筑师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如果缺少人文教育,“技术专家将不再能够胜任其所在领域的领导工作”,这启示我们工科学生不仅需要提升知识技能和专业素养,还要提升自身的内在素质、道德修养、人文精神及言谈举止。只有同时兼备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工科大学生才能够真正满足社会人才之需求。

未来人才之竞争一定是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双重竞争,专业技能是工科学生发展的基础,人文素养是影响学生发展高度的关键。缺乏人文素养的教育,不会像工农业生产那样,失误后立刻导致严重后果,而会隐藏一段时期,当滋蔓之时,便“如洪水,似猛兽”。

工科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科技型、创新型人才,各高校开始转变观念,在重视学生专业学习的同时开始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将“人文素养”作为课程思政的一部分融入课堂,以唤醒大学生内在本身具有的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升道德品质。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对大学生全面成长、走好人生之路,培养具有人文积淀、人文情怀、文学素养、具有高素质文学品性的全能型人才和能更好担负祖国伟大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工科人才具有非凡意义。

三、人文素养融入工科教学的切入点

学校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点都基于学生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人格。然而,很多工科学生人文素养不高已成普遍现象,吃不得苦、受不得委屈,受挫能力弱等现象的存在,使得大学生失去了很多难得机会及施展平台,于是学校陷入担忧、教师陷入无奈、家长陷入焦虑、学生陷入悲苦的不良氛围中不能自拔,问题亟待解决又欲速则不达。欲解决此类问题,除寄希望于学生自身对提升人文素养的强烈诉求外,身为社会文化传播通道的老师以及终身陪伴孩子成长的父母均需密切关注自身人文素养水平,经由自身人文素养水平的不断提升,去影响和引领迷途中的学生。故教师和父母的人文素养对学生人文素养的价值取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和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

此外,在教育体制上,学校可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做好基于人文素养教育的推广和考核,对人文素养教育给予高度重视,组织各种类型的竞赛,如辩论赛、诗词朗读赛、国学知识竞赛等,鼓励师生积极参加。经由比赛,使师生们的人文素养得以充实和完善;另外,将人文素养纳入综合素质考核,促使教师于觉悟中履行“人文素养”进课堂的行为,把学生放在心中,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因材施教,一切教育难题便会迎刃而解。

四、人文素养在工科教学中的应用

人才培养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的意义在于指明人才的培养方向,唤醒灵魂、挖掘潜能,从心灵深处唤醒学生沉睡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促使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及创造力的觉醒。但长期以来注重专业技能培养而忽视人文素养的工科教育,快速、稳定且有效解决问题成为其精髓所在,结构严密、逻辑性强,但晦涩难懂,需要一板一眼解决问题的内容颇多,为此产生了一批批人文素养缺失、没有自信、低价值感的学子们,他们常自卑地受困于“我不会、我不行“的消极认知中不能自拔。基于此情,身为工科教师,笔者在进行课程教学时会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为课业立志、修心养性;践行工匠精神,做到知行合一等,具体做法包括如下几方面。

(一)鼓励学生为课业立志

立志是做人的根本,是为学之道的前提。历代古圣先贤,多有早年立下宏伟之志而创下世事之伟业的先例。王阳明12岁立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远大志向,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全能大儒。王阳明强调:“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3]974他认为人人都有成就事业的可能,但必须首先立志。“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3]974,没有志向,就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终将一事无成。故学生能否学好课程,关键在于是否立下学好课业、为国献力的志向。

为此,在进行课程教学之初便鼓励学生为课业立志,促使学生认真思考“为何而学”的问题,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3]974,鼓励学生相信相信的力量,引导学生“志当存高远”,告诉他们敢立志、敢梦想。接下来,引导学生确定前进方向。志在南辕者必不肯北辙,知道了为何而学便有了目标,有了目标便有了方向。在方向的指引下,找回曾经失去的斗志。所谓“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4]道出了永无止境的人生追求,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如果没有永无止境的追求精神及迎难而上的奋斗动力同样很难有所成就。以此鼓励学生不怕困难,也不急于求成,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朝着目标前进,到达理想彼岸。

当然,前行的路上,有鲜花一定也有荆棘。提升学生受挫力,鼓励他们“困难是我们人生历练场上的最好礼物”,遇到鲜花不要忘形,遇到荆棘不要气馁,学习之路,不成功便成长,主动历练知难而进的精神。告知学生“不会才是我们学习的理由”。只要信心在、斗志在,学习他人发明出来的东西就没有学不会的道理。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是圆满具足的,都有一座价值连城的宝藏,关键就在于有没有一种探宝挖宝的精神。所谓的“我不行,我学不会”,并非客观而是主观,是主观上“我不行,我学不会”的念头阻挡了我们前进的步伐。实际教学中,不断给学生的内心植入一种“我能行,我一定能学会”的正向信念,唤醒学生的学习内驱力,鼓励其多去体验迎难而上后获得的成就感。

(二)弘扬精神文化,践行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爱岗敬业及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在工科教学中弘扬工匠文化,培养工匠精神,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经之路。实际教学中要不失时机给学生介绍工匠带头人的先进事迹。如春秋时期的工匠之祖鲁班,在对土木建筑的兴趣驱使及母亲的支持下,练就了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及不断创新的思想,他精益求精的钻研使他成为建筑行业的先师;航空“手艺人”胡双全,心系祖国航空事业,“日日夜夜做着一样的机械动作,只为不出一丝差错”,不断探索技艺提升,三十多年的钳工岗位,经他手生产的零件安装在上千架飞机,创下了“零差错”记录;航天发动机焊接第一人高凤林,经由高度认真和严谨精神练就一套绝门焊接技艺,使他35年零失误焊接130枚火箭发动机;1949年,石油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新中国,一无经验、二无技术、三无精良设备,有的只是一群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国家争光、为民族争气的大庆石油人,在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展示着坚定信念、崇高境界和执着追求,给我们带来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经由宣扬历朝历代工匠带头人的先进事迹,将坚定信念,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渗透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田并在日常学习中践行,对激发学生学习斗志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学习阳明心学,做到知行合一[5]

所谓的阳明心学,实质是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为修养方法,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以经世致用为为学目的的良知心学[6]。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提出的哲学理论,是阳明心学的核心主张。龙场悟道后的王阳明,将“知行合一”的本体智慧与自己的才能相结合,以文臣之身统兵在外,南征北讨,一年时间剿灭为患南赣数十年的巨寇盗贼,四十余天平定宁王蓄谋十余年的叛乱,为明朝立下赫赫战功。王阳明那神奇莫测的智慧,来源于他心学思想和躬行践履的功夫,做到了真正的知行合一。

教学中融入阳明心学,启发学生“知行合一”,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工科学生的必备素养。常有学生反映,课堂上讲的能听懂,但一到课程实践中就不会。此情此景,笔者给学生剖析:“你所谓的懂不是真‘懂’,即非真‘知’,欲真‘懂’真‘知’,是需在‘实践’中下功夫、在‘行’上下功夫”;同时,告知学生:“学习,切忌‘模棱两可’‘不懂装懂’。迎难而上、精益求精,人生词典没有‘失败’只有‘成长’,在不断‘成长’的道路上向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不断深化。”最后,帮助学生分析:“是没做的‘不会’还是做了的‘不会’,若是没做的‘不会’,便要修炼害怕困难、不敢尝试的怯心;若是做了的‘不会’,就要修炼勇往直前、坚持到底的决心。”

(四)让“仁义礼智”[7]44“求同存异”[8]植根于心

矛盾、冲突是社会之常态。朝夕相处的同学间的矛盾、冲突时有发生,身为老师为处理学生间的矛盾纷争而耗气伤神的情形比比皆是。解决了一个矛盾,又有下一个矛盾。细思量,矛盾因何而生?洞察中不难发现都是一个植根于心的“我执”。如果能够“破我执”,问题或许迎刃而解。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身为工科教师,便引“仁义礼智”“求同存异”入课堂。

孟子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7]44“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9]“仁义礼智”是每个人都固有的美德,如今,学生间因为一点小事,就丢弃义之大道不走,抱着傲慢之心执着于自己的见解,失去仁之本心还不知找回,岂不是人性之悲哀?

周恩来总理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原则上,于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国际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道出人之交,必有异同,学生亦然。学生间之所以发生矛盾,无不因为“存异”出了问题。渴求“同”是人之共性,殊不知“异”“同”是一对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存体,“求同”就得“存异”,二者不可分割。教学中引领学生心怀感恩,将“仁义礼智”“求同存异”植根于心,放下“胜心”,找寻真心,真正在自己心上存天理、去人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心治学以献身民族复兴之伟业。

五、结语

人文素养,是思政教育之魂。在工科的课程思政教育中,将人文素养贯穿课堂,把“我是因,世界是果”“我是圆满具足的,我能行”的信念种入每一位学生的心田。使学生经由立志勾画宏伟愿景,发现人生之使命、找到人生之目标,唤醒学生内驱力,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在古圣先贤的精神指引下,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国之精髓、孔孟之道及阳明心学的感召下,培养学生自觉觉他的胸怀,让“仁义礼智”“求同存异”植根于心,朝着“我是因,世界是果,我是世界的创造者”的光明大道不断前行。

猜你喜欢
工科学生人文素养工科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浅析新建本科院校工科类毕业生就业违约的成因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