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艺术类实践课程中的应用与思考
—以“宋人山水临摹”课程为例

2022-02-09 06:16冯俊王子天润
书画世界 2022年11期
关键词:宋人山水课程

文_冯俊 王子天润

景德镇陶瓷大学

内容提要: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教育部对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探索开始于2013年。这为传统课堂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找到了一条可行之路。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依托于互联网的线上教学迅速发展,完成了“停课不停学”的教学使命。然而,单一的线上教学也暴露出不少教学问题。总结其经验,综合性、灵活性更好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五类课程”之一。本文重点探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艺术类实践课程中的应用问题,根据景德镇陶瓷大学书法专业“宋人山水临摹”课程的教学情况提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三点思考:第一,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建设不能只在单独课程内部进行,还应该配合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合理协调的情况进行建设;第二,网络平台的数据统计不一定符合艺术类实践课程的成绩评定标准;第三,大多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依然是教师规划与设计课程的全部,靠任务催生的“自主学习”现象不一定是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宋人山水临摹”课程教学现状

“宋人山水临摹”是景德镇陶瓷大学书法专业二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是该专业“以书入画”的重要途径,具有基础性、内容广、要求高的特点。课程目标是通过对宋人山水画临摹的学习,让学生在书法笔墨的基础上学习、了解宋代时期传统山水绘画的各种皴法和审美特点,掌握山水画的表现技法,提高审美修养和书画专业知识水平。而在目前的山水画临摹课程教学中,一般是教师推荐或指定一些优秀的临摹范本,学生在教师的讲解示范中对范本进行临摹学习。类似师傅带徒弟的经验传授方式既是艺术实践课的一大特点,也是慢慢失去活力的路径。此类课程学习成果基本取决于任课教师的教学与绘画水平,老师如何画,学生基本就如何画。再来看书法专业的学生,由于艺考之前他们绝大多数只接触过书法学习,没有绘画基础,学习规划完全由教师支配,更显示出被动性。另外,该专业的学生认为绘画与书法是不同的两个专业,山水画临摹学习只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即使学好了以后作用也不大,这进一步影响了学习效果。[1]

二、混合式教学在“宋人山水临摹”课程中的应用

课程教学是一个不断积累与改革的过程,“宋人山水临摹”课程的教学探索集中体现在依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调整课程设计、把握学生特点、丰富教学内容、联系社会实践、突出行业特色,形成师生共同学习的良好课堂氛围。以景德镇陶瓷大学书法专业的“宋人山水临摹”课程为例,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设,具体为课程建设、任务发布、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师生交流、资源共建、持续服务等。

课程建设阶段。首先,“宋人山水临摹”课程以学情分析为基础,邀请学生共同参与,充分考虑书法专业学生的艺考特点,侧重书画结合、以书入画的方向,拍摄并制作“微课”视频,降低造型技法的要求,让学生在已有书法笔墨、线条的基础上提升对山水画的兴趣;其次,让学生通过对山水画临摹视频的学习,关注与欣赏家乡与校园现实生活;最后,在课程建设中,凸显本校特色,引入陶瓷山水画的视频资源,注重学以致用。

学生根据课程建设的线上资源预习课程,开阔眼界,完成预留作业。一方面,避免了教师对固定而浅显知识的重复讲授,也方便了学生反复学习;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利用零碎时间对课程进行了提前预习,教师在学生完成的线上预习问答中了解学生关注的课程重点与对课程的期望,便于对线下课程进行有侧重、有计划的调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思想。

课程实施阶段。由于受线上“微课”视频拍摄角度影响,以及文字资料的局限性,学生无法体会教学过程中真实的“课堂温度”。自我学习意识放松,很可能导致线上预设资源变成丢在一旁的自动播放或者“挂机”的数据。因此课程主要是对课前线上收集来的学生反馈问题进行梳理、答疑,讲解重要的山水临摹技法与要求,弥补线上教学视频的不足。此过程依然发挥出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在集中示范与个别修改的过程中,能够及时获得学生的全方位反馈,也能形成师生的情感共鸣,应该说线下教学在艺术类实践课中是不可或缺的授课方式。[2]

在实施线下授课的同时,课程建设依然会持续进行。比如:对于课堂上无法及时解答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课后时间与学生展开线上互动交流;对课堂练习作业的批改可以在线上进行,这样课堂临摹示范便有更多的时间;而课堂授课中与学生一起发现的新资料、录制的新视频、学生的课堂反馈,也可以补充进线上资源库,形成了课程实施重建设、课程建设助实施的融合发展模式。

课程评价阶段。教师与学生借助线上平台,对课程、对师生双方进行动态评价,让评价与反馈覆盖课程所有环节。在整个课程中,师生都可以根据线上数据对课程进行总结与反思。将评价数据与课前计划对比,可以了解课程实施进度与效果,对课程内容进行查漏补缺。通过不同时间段数据的对比可以了解学生的感受与状态,以及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通过课程与课程的综合数据对比,可以积累经过时间检验的教学方法。比如:除了常规的考勤评价、平时考试、期末考试,“宋人山水临摹”课程还设置了课堂教学匿名意见箱、我是“小助教”等评价机制,了解学生对课程的真实意见和想法,最大限度地邀请学生参与课堂管理与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的数据和反馈意见完善课程设置,调整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水平。学生可以通过及时评价,明确自己的问题所在,并进行改进。最终,“宋人山水临摹”课程的教学效果得以不断提升。

三、关于混合式教学在“宋人山水临摹”课程中应用的思考

南宋 萧照 秋山红树图26.7cm×54.4cm辽宁省博物馆藏

线下课堂教学与超星学习通、课程微信群、腾讯会议、中国大学慕课等网络平台结合,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运用于宋人山水临摹课程中,确实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丰富教学形式、拓展课堂知识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也促进了教师转变传统观念、开拓思维,适应与接受教育方式的变化。可以说,近三年以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被很多教师与教学单位采用,得到了普遍认可,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还是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探究。

(一)最新的课程设计不一定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宋人山水临摹”课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设,体现了多元化、开放性、探究性的现代教学追求,也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正是采用了此类教学方式,“宋人山水临摹”课程获得了学校教改的立项、学校一流课程的立项等荣誉。在多出成果、快评职称的“内卷”环境中,一时间学校也大力号召各位老师建立类似课程,包括笔者在内的大部分教师也争先恐后地通过此类课程争取各种教学成果。然而,课程建立更多是教师的自主建设,在投入精力和时间的同时,部分线下课程迎合了多元化的课程改革风气,也没有关于课程的评估意见,尤其是站在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角度的组织统筹工作很欠缺。书法专业一个学期一般会有4门专业课,每门课64课时左右,还不算其他公共课程,这导致山水临摹的预习与书法篆刻课堂任务相重合。公共课程的作业汇报与外语课的线上听读任务相交叉,极易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学习。部分与学情分析不符合的线上学习资源以及网络平台,导致学生“刷课”式学习,甚至是应付。虽然系统数据一片大好,但实际教学效果有待商榷。

笔者认为,学院或教研室应该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层面进行前期规划统筹,不可让教师各自进行课程的内部改造。另外,课程的建设应考虑课程类型、课程密度、课时多少、学情分析等因素。比如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的课时不一样,最后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也不一样。所以,过度进行多门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否一定能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二)教学效果的评价能否贴合专业特点?

“宋人山水临摹”课程建设之初,对学习平台操作流程的熟悉,课程前期的内容制作,线下课程的备课工作,每一项都不能怠慢,每一项都要付出精力和时间。如果课前网络学习被学生以“挂机”对待,那么实际教学效果甚至不如线下课程。混合式课程建设导致教学工作量剧增,此时教师确实会感到身心俱疲,不再想进行相应的探索,会想此类授课方式适不适合艺术类实践课程。超星学习通、课程微信群、腾讯会议甚至雨课堂等众多的网络授课平台,都可以帮助教师通过考勤、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数据统计、信息分析等方式获得学生的成绩和状态等数据,数据的反馈与展示也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但是,艺术类实践课的成绩评定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平时绘画作业与结课绘画作品的优差评价,数据统计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艺术水平和作品质量。

(三)课程有没有真的改变?

“宋人山水临摹”课程经过三次混合式建设,在学情分析、教学设计、线上线下教学分配比例、课程评价与监督机制方面向优秀的课程学习,也在逐渐向教育部提出的“一流课程”“金课”靠拢,每一次建设都在弥补之前的不足,解决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问题。但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确实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了吗?把课堂还给学生了吗?笔者觉得还不能下定论。我们的混合式课堂最大的亮点是将网络学习的碎片化与线下学习的系统化相结合,将宋人山水画的理论知识放在了课前供学生预习,引入了优秀的教学视频、文字资源供学生选择,为学生提供了更便捷的学习方式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然后用系统设置和数据统计来营造“自主学习”。这些课程的设计、内容的收集等目前还是由任课教师一手安排,学生只用做好接收工作,甚至只是形式上的配合工作,应该说大部分课堂没有因为采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而真正改变了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正如传统课堂由“黑板时代”进入“PPT投影时代”一样,丰富了课堂,提高了效率,但是教学效果在“新鲜感”过后只能回归“平淡”,依然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在艺术类实践课程混合式教学中,怎样让学生真正能够画出来、讲出来,我们需要继续探索。[3]

结语

自从国家号召推动高校“金课”“一流课程”的建设以来,不同学科、不同课程都在教学中进行了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融入高校教学确实提高了一些课程的教学质量,不仅让学生动起来了,也让教师忙起来了,在高校教学中兴起了一个教学改革的浪潮。而改革创新势必会带来进步的阵痛,会产生不少的问题,甚至导致“排异反应”。这需要我们一线教师继续尝试和具体研究,将新的教学方式和自己所教授的课程进行“1+1>2”的融合。这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青年教师寻求教学突破和能力提升的过程。

猜你喜欢
宋人山水课程
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Song in a cup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爱在一湖山水间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山水之间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宋人對三蘇文章的選編與刊刻
一处山水一首诗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