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闪光的巧克力

2022-02-11 07:05赖星宇
上海戏剧 2022年1期
关键词:钉耙兄妹迪士尼

赖星宇

直面戏剧(in-yer-face theatre)① 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英国的一种严肃戏剧,它在英国剧坛一出现,就以其独特的暴力叙事方式、直面现实的尖锐主题、极端的舞台呈现,迅速引起欧美文艺界的广泛关注和学术界热议。为人熟知的英国剧作家马丁·麦克唐纳和萨拉·凯恩可能是大众会想到的直面戏剧代表作家,《4.48精神崩溃》《摧毁》《枕头人》《丽南山美人》带给观众暗黑的体验和思考。

今年,又一位被认为是“直面戏剧”主将的英国编剧和导演菲利普·雷德利(Philip Ridley)被介绍到观众面前。他在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钉耙骑士》(The Pitchfork Disney)被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成中文版,2021年12月2日在上话D6空间正式首演。

无形的钉耙:刺穿末世情境的黑暗

在一间破败的屋子里,28岁的双胞胎兄妹——普雷斯利与哈莉,常年隐居在昏暗的家中。他们的父母十年前死于一场令兄妹俩至今未能走出创伤的意外。对真实世界的恐惧和无力感,以及对早已消逝了的童年的怀旧,令这一对兄妹几乎与世隔绝。仅仅靠着上街买巧克力和墙上的洞,保持与世界不多的联系。

全剧被病态又诗意的末世情境所笼罩着,关于“世界与废土”的暗黑隐喻构建的是一副可怕的末世场景。当蓝紫色的灯光、破烂荒旧的房间、衣衫褴褛的兄妹呈现在观众面前时,非传统意义的情境所带来的就是对于黑暗的警觉。该剧将哥特、科幻、惊悚、幻想、悬疑等暗黑气质糅合,本质上这种暗黑像极了一双黑色的眼睛,它所注目着的是在特殊情境下“人”的內心。恰如剧作者菲利普·雷德利所言:“我对自己看待生活与世界的方式、对人类本性的思考保持绝对坦诚。”

我们不必去看那废墟般的屋子、破败脱落的墙体、摇摇欲坠的屋檐、杂草丛生的沙发、垃圾堆积的地板,单是那四周不时散落破裂的物件残骸,也足够让观众在末世情境去提出生存的命题。普雷斯利与哈莉被这无形的钉耙刺伤而浑然不觉。“好孩子”“坏孩子”的思维方式禁锢着这对已经28岁的成年人。“假如拒绝看见,谁又需要眼睛呢?”普雷斯利沉浸在自我的末世黑暗中,嘶吼出了对于冷漠世界的不满和质疑。那曾为朋友金发美少年迪士尼打开的大门,又再次紧闭,无形的钉耙始终在末世情境的黑暗中横亘与战斗着。

下一颗的巧克力:或许是甜的

《钉耙骑士》很奇妙地融合了怪诞暗黑的悲伤底色以及风格迥异的幽默。它的精彩之处区别于传统喜剧中情节性的反转和对比,而是来自人物之间性格的碰撞。剧中的“钉耙”,是一个哥特式恐怖的舞台形象。他戴着恶心恐怖的面具,外表惊悚而内心柔软。18岁金发美少年迪士尼自恋、刻薄、好色,为了金钱什么都可以吃下。柏格森说:“一个滑稽角色的滑稽一般总是与他对自己的忘记成正比,他越是忘记自己,也就越滑稽。滑稽的人是无意识的,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② 这个人物角色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并不是通过扮丑而达到喜剧的效果,他只是做了他自己。他在与忧郁的普雷斯利的争辩过程中,一种自然的诙谐、讽刺意味油然而生。《钉耙骑士》并非是仅仅通过人物外表的滑稽,而是深化了角色性格间的反差,使得观众在感到滑稽幽默后又有所思考。

如果把这对兄妹的处境看作是悲剧境遇,那么迪士尼和钉耙的出现无疑消解了这种完全的悲剧意味。这两个带有荒诞和喜剧意味的角色,像极了这对兄妹的另一面。在末世的绝境中,他们在黑暗中被“钉耙”紧紧刺伤。另一方面,“钉耙”和迪士尼的出现,像是他们生活中未知的巧克力,他们既带来了喜剧的色彩,也带来了风暴的动荡。该剧带着未知和希望,是留有悬念的。

虽然最后那扇门紧紧地关上了,但黑暗中巧克力仍在闪光,或许下一颗会是甜的。

(作者为上海戏剧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鲁小艳.直面戏剧对中国当代戏剧的启示[J].当代戏剧,2018(04):74-76页。

②[法]伯格森,《笑与滑稽》,乐爱国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猜你喜欢
钉耙兄妹迪士尼
半张族谱:台湾三兄妹的寻根之路
猜猜Ta是谁
晒稻子
慢热兄妹
迪士尼乐园
山羊兄妹交朋友
趣事两则
耙山芋
迪士尼开业
欢乐上海迪士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