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绘本选择策略探究

2022-02-12 22:36徐鹏鹏
新阅读 2022年2期
关键词:儿童视角绘本

徐鹏鹏

摘要:绘本是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媒介,幼儿园是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场所。选书是阅读的起点,绘本作为“人生第一本书”,有效的绘本选择策略能够保证儿童接触幼儿适合的、需要的、优良的绘本。本文从绘本的作用和特点入手,从儿童视角出发,为幼儿园绘本选择提出相应策略,包括选择儿童喜欢的绘本、选择儿童适合的绘本、选择儿童需要的绘本。

关键词:儿童视角 绘本 选择策略

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指出,全民阅读,要从幼儿阅读开始,幼儿阅读,要从亲子阅读做起。2007年,我国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儿童阅读日,在全社会推广早期阅读教育。教育部在《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指出:“提供一定数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情趣的图画书;提供童谣、故事、诗歌等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幼儿能够自主选择和阅读。” 幼儿园是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场所,与家庭相比,幼儿园进行幼儿阅读推广的优势在于群体效应,在一个活跃的小集体当中,幼儿园教师扮演了阅读领头羊的角色,孩子们的从众心理和融入意识激发了参与阅读、参与讨论、参与扮演的热情。[1]

绘本的特点和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绘本,也称“图画书”,是一种以图为主、文字为辅,通过连贯的页面来表现内容的读物。绘本是当代儿童文学中最常见的一种图书门类,也是最能体现幼儿文学艺术特性的文体样式之一,它在早期阅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认为是“孩子们的第一本书”。[2] 美国著名的親子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中谈到:“人与书并不是先天互相吸引的。开始时,必须有媒介——父母、亲戚、邻居、老师或图书馆馆员,将书带到孩子的世界。”当我们把一本书放在一个幼儿的手里,他这一生的阅读生涯从此开始。选书是阅读的起点,如何挑选最合适幼儿的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幼儿园作为幼儿学习生活的群体性场所,阅读材料投放是幼儿园阅读区建设的重要环节。而现实的情况是:在绘本活动广泛开展的今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绘本阅读中图书的投放均以成人角度为考量,较少倾听儿童的声音,这种做法颠倒了绘本阅读中主客体关系,没有弄清楚谁在阅读以及需要怎样的绘本。[3]

近些年来,学前教育领域把幼儿作为研究主体的“幼儿视角”被普遍接受。幼儿视角反对传统教育研究中以成人为研究者所建构起来的话语体系,倡导新的幼儿观,主张幼儿作为自身生活的核心,彰显其作为研究主体的生活体验和意义建构。[4]

培利·诺德曼曾指出:“一本绘本,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所产生的故事。”一般的绘本,以图为主,文字为辅,图文分工协作,相互补充。阅读一本绘本,尤其是家长和孩子共读绘本,对孩子而言是一场非常奇妙的旅行。美国凯迪克金奖获得者艾伦·赛伊说:“好的故事会改变孩子的思维、情感、心灵和看待事情的眼光。”

幼儿园教育为幼儿的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奠基,是全面的和基础的。绘本具有语言简洁、画面色彩明快,主题丰富等特点,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契合幼儿的认知发展,对幼儿有天然的吸引力。绘本的主题丰富,既涉及本土文化,又展现世界视角;既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又有深度思考和价值导向;既可以解决问题,又具备审美意蕴。绘本能够丰富幼儿认知,拓展思维,激发早期阅读的兴趣,涵养人性,熏陶和培育审美趣味。

“儿童视角”的绘本选择策略

绘本是写给儿童看的,阅读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对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儿童本位”是绘本创作和绘本翻译的第一原则,也应该是绘本选择的第一原则。

一是选择儿童喜欢的绘本。松居直认为,图画书不等同于教科书,它只是通过图画故事让孩子们去体验感兴趣的图画世界,同时,让孩子们享受读书的快乐。如果孩子在读一本书时没有达到“悦读”,那这样的书不一定是适合孩子的好书。

绘本能否给幼儿带来快乐,是幼儿接受此绘本的基础,好的绘本可以带给幼儿快乐的体验,帮助孩子解决烦恼、稳定情绪,达到心理上的平衡,那些能引人发笑、耐人寻味的绘本是最容易被孩子接受和喜爱。 “好玩”“有趣”“好开心”这些词语是孩子在描述选择绘本原因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乐趣是引发幼儿绘本阅读的内驱力。

经典洞洞书《好饿的毛毛虫》的设计本身就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力;《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孩子们说那只戴眼镜的鼹鼠“委屈的样子好好笑哦”; 《迟到大王》小主人公长长的名字“约翰派克罗门麦肯锡”就够让幼儿捧腹了;《跟屁虫》里的哥哥和妹妹的话 “我走了”“我久了”也可以让幼儿跟着重复一遍又一遍;《打瞌睡的房子》里的小老鼠和《爷爷总是有办法》里小老鼠一家的生活成为幼儿观察的重点。能够引发儿童兴趣的可能是绘本自身的设计,也可能是里面的图画,还有可能是押韵的语言和节奏。

幼儿自身的兴趣和阅读经验常常会影响绘本的选择,喜欢恐龙的孩子会对宫西达也的《你看起来好好吃》《我是霸王龙》《你真好》《永远永远爱你》等恐龙系列产生天然的亲近。想象力丰富的幼儿也许会喜欢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安东尼·布朗的绘本。幼儿读过莫·威廉斯的《别让鸽子太晚睡》《别让鸽子开巴士》,当读《古纳什小兔》时会因为与鸽子再次相遇而兴奋不已。当然,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喜欢的绘本也必然是多样而独特的。即使是相同年龄阶段的同性幼儿,也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比如有的孩子倾向于科学类绘本,有的孩子偏好历史类或文学类。

二是选择适合儿童的绘本。选择绘本首先是要贴近儿童生活。《我爸爸》《我妈妈》《爷爷总是有办法》的主人公是儿童最熟悉的人,《大卫,不可以》《大卫上学去》《大卫惹麻烦》中的淘气宝宝大卫,《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里的牙医都是儿童熟悉的角色。给幼儿看的绘本,在图画风格上多以各类可爱、有趣的卡通化动物造型为主,以亲近孩子;也常以将动物拟人化的方式,反映孩子日常生活的状况,即使是以人物为主角的故事,在造型上也是充满了拙趣。《奥莉薇》的主人公猪小妹,《大英雄威利》的大猩猩威利,《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里戴眼镜的鼹鼠,《好奇的乔治》里的小猴子,《幸福的大桌子》里的兔子一家都能引起儿童的天然的亲近。

绘本是真正的儿童视角,还体现在主题贴近儿童真实的生活。儿童的主要生活是什么呢?起居、游戏、交友、看病、购物、校园生活……故事体为主的绘本用具体的场景和精美的画面,描绘了儿童熟悉的生活。绘本的主角不是儿童就是小动物,小读者们有亲切感、熟悉感,对角色有认同感,能和故事里的角色发生心灵的共振。比如《莎莉,离水远一点》发生在海边游玩时,《隧道》是关于兄妹相处的,《古纳什小兔》是幼儿钟爱的玩偶兔子。

选择绘本其次是适宜儿童的图文语言。在童年期,儿童认知加工的优势通道是视觉信息加工,绘本是图画语言和文字语言共同讲述的故事。读图,是儿童发展观察力的重要途经,也是儿童审美情趣发展的必经过程,绘本是否能吸引幼儿的关键是图画的质量,绘本在图画的形式、色彩、比例、构图、连接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富于幼儿情趣、适合儿童的理解水平、有动感、有细节、充分利用图画书翻页的阅读方式、有节奏感。比如《母鸡萝丝去散步》色彩艳丽,让儿童体验翻页的乐趣。《古纳什小兔》真实的场景(照片)+人物的呈现方式,《幸运的内德》色彩对比明显,《小红和小蓝》中手撕纸的表现,《胖嫂回娘家》里的中国风,《打瞌睡的房子》淡蓝色的色调营造出了温馨的场景。

绘本是“淺语的艺术”。处于语言发展期的幼儿词汇量有限,尚未掌握复杂的语法结构,同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难以理解和接受深奥难懂的词汇和冗长的句式。[5]儿童更愿意接受句式简短、用词简单的绘本。比如,苏斯博士的《绿鸡蛋和火腿》全文只用了50个简单而押韵的单词,《母鸡萝丝去散步》翻译成中文只有四十四个字(英文有三十二个单词),《第五个》全文不到100字。有些绘本以重复的句式或儿歌的韵律来呈现,朗朗上口,也更便于幼儿可以随着韵律与节奏记忆。

绘本的主题分类,各家观点不一,大致有情绪管理类、认知类、品格管理类、习惯养成类、环保类、趣味类、艺术体育类等。无论是普及科学概念的认知绘本,还是品格培养、美感训练、生命教育、自我认同、人际关系、环保意识、甚至婚姻与两性话题等,都可以找到相关题材的绘本。比如《狮王的蛋糕》和《大象的算术》是关于数学知识的;《大家来听音乐会》《欧先生的大提琴》帮助幼儿认识乐器,爱上音乐;《逃家小兔》《猜猜我有多爱你》是教幼儿理解亲情和爱的。英国作家艾登·钱伯斯认为:对于某一类型的阅读材料持续反复地阅读,会导致读者拒绝接受新鲜的思想和进行探索。幼儿园多样性绘本的投放既符合绘本的多元价值,又有利于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

三是选择儿童需要的绘本。绘本首先不是功能性的,但绘本的特殊性又成为学前教育的重要资源。康长运指出:儿童在图画书阅读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大量的知识经验和策略技能,同时更重要的是随着阅读经验的丰富和深入,儿童的智力水平、语言能力、情感态度及审美意识等都获得了全面的发展。[6]在《图画书宝典》中,马图卡指出:“教育工作者和图书馆员常用图画书来帮助儿童了解自身的生理发展、社会情感发展、认知发展等概念。”[7]

幼儿园教师应该发挥专业优势,在了解绘本的基础上,选择有针对性的绘本。比如有的孩子不喜欢阅读,《我讨厌读书》《爱书的孩子》可以成为阅读区的上架读物;有些孩子缺乏交友经验,推荐《没有人喜欢我》《我有友情要出租》;帮助幼儿入园适应的绘本有《我爱幼儿园》《幼儿园的一天》《幼儿园里我最棒》等。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也可以借助绘本来实现。比如《我不跟你走》《我们的妈妈在哪里》是培养自我保护意识的绘本,《牙虫大搬家》让孩子懂得如何保护牙齿,《星期二洗发日》《我不害怕打针》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肚子里有个火车站》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消化系统。适合做情绪管理引导的有《菲菲生气了》《生气的亚瑟》《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生气汤》等。

绘本在童年的作用不言而喻,“全民阅读”和“终身阅读”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是绘本并不是万能的。当成人为幼儿选择带有某种教育功能的绘本时,一定要保持慎重的态度,要对故事中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认真审读和评估,选择那些能够吸引幼儿并能被幼儿理解的绘本。作为早期阅读的重要场所幼儿园和绘本阅读的引导者老师们选择绘本显得至关重要。

作者系四川成都师范学院教育与心理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1] 陈蔚. 基于绘本的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研究[D]. 南京大学, 2012.

[2] 彭懿. 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M]. 南宁: 接力出版社, 2011.

[3] 肖夏. 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绘本选择偏好研究[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0(4).

[4] 陈晓红, 李召存.教育研究中儿童视角的发展[J]. 教育导刊(下半月版), 2015(1).

[5] 陈剑波, 严红美. 儿童文学翻译的语言运用技巧[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10).

[6] 康长运. 图画故事书与学前儿童的发展[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4).

[7] 丹尼斯·I.马图卡.图画书宝典——图画书阅读推广手册[M]. 北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猜你喜欢
儿童视角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尊重儿童视角 生成个性阅读
“基于儿童”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别样的童年,一样的童真
孩子像石头一样孩子像石头一样
以儿童的视角进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