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诗歌中艺术思想的诗体言说探讨

2022-02-13 20:17刘萌
青年文学家 2022年32期
关键词:诗体言说形式

刘萌

“诗体言说”就是以诗体的形式言说艺术思想,言说的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显性的,即诗歌主题本身所蕴含的艺术思想,另一种是隐性的,诗歌的某一个词或是某种意象表现出某种艺术思想和意味。元代诗歌中的艺术思想境界虽然不如唐宋诗歌繁荣,但是也自有其灿烂和深意,尤其是元代题画诗,以其高雅清逸之气渲染和表现元代绘画的意境。与唐诗歌的浪漫、宋诗歌的清丽不同,元诗歌展现了大量的艺术思想,并产生了相关艺术理论专著,对诗歌艺术进行了理性思考和总结,为当时的士人美学树立了标准,表现出了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一、元代诗歌中的绘画美学

诗歌是文学形式的一种,文学是艺术形式的一种。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具有相应的审美功能和载道功能;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具有相应的实用功能和鉴赏价值;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家的创作结晶,它蕴含了经验积累、创作过程、传达技巧、承载媒介等;艺术作品具有美和价值,集中体现了人类的审美情感。鉴于此,本文将结合元代绘画艺术,从艺术的功能、创作过程、艺术鉴赏等方面来阐述元代诗歌中的艺术思想。

第一,元代诗歌中的绘画艺术功能论。绘画美学与诗歌艺术都講求“意”,写意是元代诗歌中主要的艺术功能。以“意”论画在宋代已经十分普遍,元代赵孟頫提倡“古意”,诗画中的意境和情感成为鉴赏者论画的标准,同时也是创作者用来明确表达自己的方式。例如,吴镇和倪瓒分别所著的《画竹》中,都以“几枝”“一枝”等量词来指代竹子,寄托相思。另一方面,“劝诫”也是元代诗歌中重要的艺术功能。所谓“劝诫”就是说教,是一种文以载道的艺术功能,诗画的结合能够很好地冲淡说教的教条意味和严肃性,反而将人生哲理、道理意图等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如张翥的《周昉按乐图》、贡师泰的《题王维辋川图》等都明确地将绘画艺术与国家礼教、命运兴衰联系在一起,借助对丹青艺术的批判性强调对现实的关注。

第二,元代诗歌中的艺术创作论。绘画艺术创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涉及创作者素材积累、人文历史修养等各个方面。首先,元代绘画的完美正在于主客体的高度结合,也就是创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与自然景物契合紧密,浑然一体,表现为意境空灵、情真意切。元诗题画诗代表不得不提到王冕,“纷纷后学争夺真,画竹岂能知竹意”,充分展现了绘画作为造型艺术所包含的主体情感;“我为爱竹足不闲,十年走遍江南山”,充分展现了主体的情意与自然客体真实的绘画形象结合在一起,并旨归于主体之意。其次,元诗对绘画技巧和笔墨走势也有研究,如虞集提出了以书法入画的篆籀法,赵孟頫在绘画的技巧方面突出了环境写神,邓文原认为绘画笔势的最高境界是“笔端斡玄气”,能够画出气吞山河的气势。

第三,元代诗歌中的艺术风格论。艺术可以代表某一时期的社会风尚和偏好,元代绘画熠熠生辉的同时,元诗表现出对平远清野、宽广空阔之境的一种喜爱,如赵孟頫就执着于描绘“万里沧州”“平川茫茫”之景色。这一时期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作品流派,诗中大多反映了对绘画美的风格与标准的自觉认识,许多文人墨客因为风格的类似或相同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一派。

第四,元代诗歌中的艺术关系论。艺术是一个大系统,在它的子系统中还存在诸多艺术门类,如绘画、音乐、建筑等,艺术门类之间可以互通。这一时期,我们可以看到元诗中出现了很多对书法与绘画关系感兴趣的作品。书法与绘画作为雅正的艺术作品,历史悠久。唐宋对书画关系的研究不得不提到张彦远和韩拙,他们认为书画同体,书法和绘画都是对笔和墨的运用。在此基础上,元代进一步将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的内部特征进行融合,如《题柯敬仲竹木图》中称“八法写疏篁”,在元代书画家中,书体之法皆可入画。这一时期元诗对诗歌与绘画的关系有了更集成和系统的认识,虽然唐代山水画和宋代文人画已经提出“诗情画意”,但是诗歌与绘画的关系受到普遍关注是在元代。

二、诗歌的艺术思想与诗体言说的关系

诗体言说的艺术形式扩大了诗歌的题材范围。元代诗歌中艺术思想的诗体言说以题画诗为主,几乎占元诗的三分之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首先,我们要充分了解元代的时代背景,元代由蒙古族统治,武将骁勇善战,文人的社会形象卑微,社会地位低下,因此隐逸之风盛行。其次,我们还要充分了解元代的社会风尚,散曲、杂剧等通俗文学兴盛起来,诗歌的雅正地位受到了冲击。再次,我们还要了解元代的士人制度,元代停试科考,时间长达八十多年,在这期间,大多文人摆脱了科举之经的束缚,其思维更活跃,文人趋于性情化,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利用诗歌表达性情。总的来说,通俗文学的冲击使得诗歌的正统地位亟须得到维护,文人中“大隐隐于市”的愿望和思维的活跃使得大量的绘画题材走进诗人笔下,不管是田园风光的山水画还是气韵生动的文人画,元诗都以诗歌的形式观照绘画。

例如,诗人常常借助山水花鸟等元素的自然山水画表达热爱生活、顺其自然的精神,蕴含了高人逸士的野逸之趣和精神追求,从原始社会的岩画和彩陶,到古代社会的文人画,对精神意蕴的追求胜过了技法的追求,以求达到“真、善、美”的完美统一。元代是中国文人画发展的高峰,为表现文人画的清冷绝尘、志趣高远,诗人无不感同身受,遵循“神韵说”,追求诗歌的含蓄蕴藉,倪瓒的荒寒疏林、冥冥山色,王维的水墨雪景,都古意盎然、超凡脱俗,强调冲淡清远的意境。以画入诗,诗助画意,强化通感,升华主题,锦上添花。虽然通俗文学的兴盛冲击到了正统诗歌的地位,但大量产生的艺术的诗体言说仍然帮助诗歌坚守着它作为正统文学的雅正。

三、绘画写意功能与诗体言说的关系

诗人和画家同属于艺术创作者,画家以艺术言说形式在画坛上名垂青史,诗人以诗体言说形式汇聚了世间万物。以诗体言说艺术思想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认识,以及不同艺术门类在创作中的共鸣和相同点。

在元代,诗人对绘画艺术的言说,一方面利用诗歌意象、诗歌节奏、诗歌意境强化了绘画艺术写意的功能,增添了绘画艺术的灵性美。另一方面,诗人与画家对痛苦、欢乐等情绪都比较敏感,但诗人作为绘画艺术的鉴赏者,难以从绘画主体出发,而是更加注重和强调绘画的形式美,然后借助视觉感官来抒写胸臆。诗歌是诗人情感的载体,诗人以高度的主客体意识寓情于景,借助绘画的解读,工于中国古典诗歌情感的抒发,进而强化绘画艺术的写意性功能。但同时,由于文本的不同,画家在表述自己的绘画时会侧重于画面表达、风格流派解读以及作品蕴涵的深层意蕴;诗人在表述时通常会以视觉感官感受到的或是其他直接清晰感受到的信息为主要内容。因此,诗人言画,更加关注绘画语言(传达技巧、传达媒介、表现形式等)本身,并在此基础上强调绘画的写意性。

例如,“蝴蝶飞疑去,波涛折转无”,这是萨都剌为一幅残缺不全的图画所作的诗句,意思是虽然画上的蝴蝶栩栩如生,但波涛平平无奇,画不出流动的感觉,从一定程度来说,波涛是残缺的。萨都剌观画其实是一种对画理的思考,通过他的诗歌表述,我们不仅慨叹图画的残缺不全,还为画家的波涛未能尽善尽美而感到抱憾。另外,虽然绘画是造型艺术,文学是空间艺术,但诗歌与绘画的标准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在绘画历史上,也有技艺高超的画家以诗歌的标准将空灵缥缈的意境表现出来的。例如,十分有名的宋代宫廷画,以名诗佳句为题,“踏花归去马蹄香”“竹锁桥边卖酒家”,要求画家分别表现出花香、寂寥,只见画家只画蝴蝶追逐马蹄印、桥头外挂一酒帘,以写意的方式表现出原本空灵、难以描绘的情绪。

四、诗体言说与元代诗歌中的诗画关系有何意义

简单来说,元诗中的艺术思想诗体言说主要指以诗歌的形式言说绘画。诗歌与绘画都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前者以文字形象打开读者的视野和想象,以意境传达共鸣;后者以直观的色彩形象,透过观众的视觉感官将艺术魅力传递到观众内心深处引起共鸣。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以艺术魅力激起人们的审美感情和共鸣是相同的。而中国古典艺术中的艺术关系理论多产生于艺术思想的诗体言说形式中。

元诗以诗体形式言说绘画,用现代术语来说就是一种跨文本交流。诗人和画家都是艺术创作者。诗人是文学上的是艺术家,懂得艺术创作的甘苦,所以他们对书画艺术的描述才能精准传神。受儒、释、道的影响,诗人以诗体言说的形式传达了画中儒家“天人合一”思想、道家“返璞归真”思想、禅宗“真如领悟说”等,他们格外关注诗歌与绘画两种艺术的异同与互补,试图将二者的神韵与含义融会贯通。诗歌与绘画各具特色,艺术造诣上难分伯仲,关于诗画艺术在元代诗歌中呈现出普遍清晰的理论和偏好。一是有人认为诗歌优于绘画。因为绘画本身的艺术性极高,而绘画题材的诗歌可以看成是绘画过程中的艺术性和精彩瞬间连缀而成的,在现代文学术语中,可以将诗体言说等同于绘画评论,具有空间映象功能,能夠激发读者的想象,将作画的精彩瞬间以文字形式流传下来。同时,诗歌还要以凝练的字词语境概括出绘画作品给观者带来的整体印象与感受,以一个鉴赏批评家的身份表达出画家的意图与情感,具有“补遗”的功能。例如,《题赵虚一山水图》中的“清幽到处画不出,自遣数语人间传”就表现了绘画难以将意境等空灵的韵味画出来,但是文字能轻而易举地把神韵描绘出来的特点。二是有人认为绘画与诗歌互通。现代美学认为艺术门类之间是可以互通的,当欣赏者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作品中时就会调动各种感官切身体会艺术带来的魅力和体验。元代言绘画与诗歌互通者,离不袁桷的作品和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强调了绘画表“意”的功能。

诗体言说延伸了文字和色彩形象的魅力,实现了诗歌与绘画美感的互递。“画皮难画骨”说得正是绘画形式难以表现灵性和情感,而用诗歌的形式展示绘画,色彩形象就成为诗人的素材,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唯美境界,传递了其他诗题无法达到的艺术美感。中国绘画讲究“气韵生动”,在诗句中生成了生动的、有意度的形象;反过来,一些意象丰富、色彩鲜明、情感丰沛的诗歌也是画家作画的灵感和素材。绘画与诗歌这两种艺术形式在创作者的构思和创作过程中,互相表达和传递二者的美感,共同将元代诗歌、绘画艺术推向高雅艺术的顶峰。

综上所述,诗歌艺术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历史上众多的名家对诗体言说的研究和探讨十分激烈。以诗体形式言说的艺术思想涉及了艺术风格和流派、艺术功能、艺术作品层次等方面的理论。元代的整体文化氛围虽然没有唐宋那么繁荣,但是其诗歌中艺术思想的诗体言说的艺术对象主要是绘画。相较于西方,中国画更讲究空灵和写意,元诗中的诗体言说以其形式语言为基础,深刻地展现和强调画面的写意。

猜你喜欢
诗体言说形式
阿来《云中记》的死亡言说及其反思
“行走”与“再现”——论梅卓散文的言说姿态和藏族风情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关于当前诗体创新的若干断想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刘半农翻译中的陌生化翻译策略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试谈诗体分类被忽视的新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