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2022-02-14 10:40甄海燕
当代医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艾司西去甲普兰

甄海燕

(辽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辽宁 辽阳 111000)

抑郁症属于精神科常见病,具有发生率高、复发率高及致残、致死率高等特点,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社会功能,干扰其正常生活,且病情反复发作导致病情进展为难治性抑郁症的风险显著升高,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患者生命质量[1]。当前,临床以药物治疗作为主要治疗手段,老年人群身体素质下降,疾病抵御能力及免疫力较差,对药物耐受性较差,用药后易出现不良反应,影响用药效果,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因此,有必要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治疗药物,既能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又能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性[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1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9例。参考组男32例,女27例;年龄60~84岁,平均(72.13±5.21)岁;病程6个月~9年,平均(4.52±0.74)年。观察组男34例,女25例;年龄60~87岁,平均(73.45±5.27)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4.71±0.77)年。两组病程、性别及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国际统计分类(ICD-10)中有关抑郁发作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7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病前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排除标准:参与本研究前2周服用过抗抑郁药物或抗精神病药物者;有人格偏离史或人格障碍史者;肝肾功能或心电图、血常规异常者;有药物过敏史者;有精神分裂症者;近期有手术史或存在严重感染者;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3]。

1.2 方法 参考组采用文拉法辛(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150,规格:25 mg)治疗,初期用药剂量为每天50 mg,每天1次,早餐后服用,用药期间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若治疗后1周病情改善效果不明显则增加用药剂量至每天175 mg,每天1次,连续用药2个月。观察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山东京卫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548,规格:20 mg)治疗,初始用药剂量为每天5 mg,每天1次,早餐后服用,若治疗效果不明显则将用药剂量调高至每天15 mg,连续用药2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根据治疗前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评定临床疗效,临床痊愈:治疗后,患者HAMD评分减分率≥75%;显著进步:HAMD评分减分率50%(含50%)~75%;好转:HAMD评分减分率25%(含25%)~50%;无效:HAMD评分减分率<25%。总有效率=(临床痊愈+显著进步+好转)/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SF-36社会功能因子包括精神健康(MH)、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生命活力(VT)、总体健康感(GH)、躯体疼痛(BP)、生理职能(RP)、躯体功能(PF),各维度评分总分100分,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③比较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便秘、疲乏、嗜睡、口干、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性功能障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22%,参考组为91.5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two groups[n(%)]

2.2 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MH、RE、SF、VT、GH、BP、RP、PF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比较(±s,分)Table2 Comparison of SF-36 scoresbetween thetwo groupsafter treatment(±s,scores)

表2 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比较(±s,分)Table2 Comparison of SF-36 scoresbetween thetwo groupsafter treatment(±s,scores)

注:MH,精神健康;RE,情感职能;SF,社会功能;VT,生命活力;GH,总体健康感;BP,躯体疼痛;RP,生理职能;PF,躯体功能

?

2.3 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20%,低于参考组的7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3 讨论

作为慢性复发性疾病,抑郁症临床发病率较高,严重损害患者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应采取全病程治疗措施维持临床治疗效果,急性期促进临床症状缓解,巩固维持期防止病情复发,促进其社会功能恢复[4]。

抑郁症病因包括社会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神经免疫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及生物化学因素等,其发生与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突触间隙5-羟色胺(5-HT)等功能下降有密切关联。多巴胺等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5-HT可调节信号传导,能维持正常睡眠、食欲、性活动及情感活动,一旦受损可导致食欲下降、易激惹、性功能紊乱、昼夜节律紊乱等。去甲肾上腺素具有改善认知及调节情绪等作用,一旦缺失可导致患者丧失热情、疲乏无力。多巴胺可对情感行为发挥调节作用,若出现异常可造成愉悦感消失。抑郁症患者学习、工作及家庭、社会关系等多方面功能均发生改变,不但会导致其功能受损,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极大地影响其生命质量[5]。

目前,药物治疗为重要治疗手段,临床首选药物为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文拉法辛母体及活性代谢物O-去甲基文拉法辛,可明显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及5-HT再摄取,通过抑制细胞摄取去甲肾上腺素及5-HT,增加神经细胞突触间隙去甲肾上腺素与5-HT浓度,促进去甲肾上腺素及5-HT神经传导,高剂量用药还可抑制多巴胺再摄取,抗抑郁效果显著[6]。

作为西酞普兰S-型异构体,艾司西酞普兰具有双重5-HT作用机制,可同时与5-HT转运体蛋白两个位点相结合,还能放大基本位点作用,显著提高5-HT再摄取效率,抑制5-HT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5-HT浓度,充分发挥抗抑郁疗效,积极影响患者精神及行为[7]。

抑郁症具有反复发作、控制难度大等特点,目前临床上尚无规范化的治疗措施,易导致患者病情进展为难治性抑郁症,因此,需为患者提供规范化治疗措施[8-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22%,参考组为91.5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MH、RE、SF、VT、GH、BP、RP、PF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药物疗效均显著,但艾司西酞普兰用药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为最大程度地保证用药安全性及临床疗效,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进展及用药效果,评估其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及患者自伤、自杀风险,及时针对性调整用药方案,维护患者生命安全。

猜你喜欢
艾司西去甲普兰
艾司西酞普兰血药浓度/剂量比的影响因素研究Δ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浅谈阿里普兰“果孜”歌舞概念及起源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甜梦口服液对抑郁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抑郁症状的影响
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的影响
神奇的“艾司”
高效液相法测定去甲斑蝥素脂质体的包封率
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的临床效果
印度“大头男孩”被尊为神
去甲斑蝥酸钠脂质微球注射液对荷人肺癌A549移植瘤裸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