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中药热奄包加高能激光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评价

2022-02-14 10:40黄莉张俊雄张向盛扬
当代医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腕管腕部针刺

黄莉,张俊雄,张向,盛扬

(武汉市汉口医院康复科,湖北 武汉 430000)

腕管综合征是发生于手腕的周围性神经病变,主要形成原因是因处于腕部的正中神经被卡压,从而导致神经传导功能异常,表现出指端麻木、握持无力、手掌疼痛、肌肉萎缩等症状[1]。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病的发生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目前全球发生率为每10万人口约有105例[2]。因长时间电脑前伏案工作需应用重复的鼠标动作,增加人群罹患该病的风险,因此,该病又被称为“鼠标手”[3]。临床根据该病的严重程度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种类型,重度腕管综合征涉及手功能的完全损害,需手术矫正[4]。轻中度的西医治疗中,主要采取超声、激光、腕骨固定等保守治疗方式,同时口服抗炎药及注射激素类药物,但效果不佳[5]。中医中将腕管综合征归于“痹症”一类,认为该病征是风邪入侵导致的经络不通所致,以中药外治法可扶正祛邪,调节阴阳平衡,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6]。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刺联合中药热奄包加高能激光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2月本院康复科门诊部及病房收治的82例中轻度腕管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男15例,女26例;平均年龄(54.9±6.01)岁;平均病程(0.32±0.07)年。观察组男17例,女24例;平均年龄(54.2±5.71)岁;平均病程(0.36±0.05)年。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患者腕管综合征符合中华医学会临床诊断指南定义的标准[7];病程<6个月;无严重症状如手掌大鱼际肌萎缩;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腕管综合征患者;占位性腕管狭窄患者或骨折患者;妊娠期女性;严重皮肤病变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保守治疗,每天分2次服用塞来昔布胶囊200 mg,使用预制支具减轻腕管压力,缓解症状。观察组给予针刺结合中药热奄包治疗,治疗期间配合以高能激光照射,具体过程如下:①取患肢手臂的大陵、合谷、内关、手三里4处穴位,穴位处皮肤经消毒后,以一次性毫针斜刺入大陵穴位,角度掌握在30°,方向朝向掌根,深度约1.67 cm,行平补平泻;其他穴位直刺入穴,深度在1.67~3.33 cm,得气后留针约20 min,每天1次。②中药热奄包选取药方:羌活、细辛、红花、艾叶、川穹、透骨消、伸筋草、薄荷、冰片等进行配伍,将药物混合后压制成粉状,装袋后放入汽锅熏蒸加热,温度达到60℃左右,即可取出,在患者患处来回滚动,待药袋温度降低后,敷于患处约30 min,每天1次。与针刺同步进行,以10 d为1个疗程。③在以上治疗过程中,以高能激光照射患处,每天10 min,以10 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腕管症状严重程度和临床疗效。①腕管症状严重程度。使用症状严重程度量表(symptom severity scale,SSS)评测手腕的11项功能,包含疼痛频率、程度、持续时间、麻木程度、刺痛感、无力感程度、手部功能状况,得分越高表示腕管症状程度越严重。11项各项采用3级评分法,分值相加即为SSS总分,依据总分将SSS患者分为:轻度IBS(<15分),中度IBS(15~19分),重度IBS(19~33分)。②临床疗效。显效:患者腕管症状减轻,手功能恢复,疼痛程度减缓,知觉改善;有效:症状有一定程度减轻,疼痛稍减,功能改善;无效:手功能无改善,症状无缓解迹象,甚至有加重的趋势。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③神经肌电检测。采用神经肌电/诱发电位仪分别检测两组正中神经潜伏期(DML),示指至腕部感觉潜伏时、神经电位波幅(SNAP)及神经传导速度(SCV)。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腕管症状严重程度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腕管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腕管症状评分均降低,且观察者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腕表症状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wristwatch symptom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表1 两组腕表症状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wristwatch symptom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高于对照组的80.5%(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Table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two groups[n(%)]

2.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肌电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正中神经潜伏期、示指至腕部感觉潜伏时、神经电位波幅及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4个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肌电指标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neuromyoelectric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肌电指标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neuromyoelectric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

3 讨论

3.1 中医中对腕管综合征的认识 腕管结构比较特殊,其主体为一骨性纤维鞘管,包含9条从中穿过的屈肌肌腱,正中神经负责腕部神经的传导[8]。当腕部横韧带厚度在一定条件下逐渐增大,压迫正中神经,产生神经炎症,导致组织的血肿、充血,继而造成神经的坏死而引起周围性神经病变;内压的增高也迫使静脉血回流受阻,减慢神经传导速度,从而表现出疼痛、麻痹、控制失效等手功能减弱症状[9]。目前,主要采用内镜下正中神经松解术治疗重型腕管综合征,但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复发可能,因此,轻中度患者推荐保守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不良反应较大[10]。近年来,激光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具有的抗炎作用能缓解疼痛,促进神经细胞的增殖与恢复[11]。传统中医外治法在此类痹症的治疗中效果明显,中医认为腕部是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汇集部位,如外感风湿邪气,则可致腕部经络不通,产生痹症,不通气血,肌肉萎缩[12]。因此,治疗以舒筋活血,抗炎消肿为主。

3.2 针刺联合中药热奄包加高能激光照射的治疗效果 中医针刺是治疗痹症的常用方法,其对穴位产生的刺激作用能疏通经脉,刺激神经反馈[13]。在姚丽红[14]研究中,将针刺与中药熏洗结合,用于治疗轻中度的腕管综合征患者,结果发现,与仅采用口服维生素B1与甲钴胺片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NRS评分更低,治疗效果更好。丁乾等[15]则将针刺治疗与麦粒灸配合,用以治疗腕管综合征,结果表明该种方式可以刺激穴位,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神经组织的水肿。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腕管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神经肌电测试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研究所采取的治疗方式效果显著。中药热奄包又称为中药热敷法,是中医外治的一种典型方式,是在热力的作用下,将中草药的药性渗透进皮肤,抵达患处部位,从而起到减轻神经肌肉组织痉挛、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中药热奄包在多种痹症的治疗中,均被证实安全有效[16]。中药热奄包中红花和川穹是消瘀止痛的良药;伸筋草、透骨消可舒筋活血、祛除风湿;冰片、薄荷可消肿止痛;羌活、细辛是祛风止痛的良药。诸药合用,可舒筋活血,消瘀止痛。该种方法操作简便,疗效确切,但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药包的温度,防止皮肤被烫伤;且还加入高能激光治疗,具有抗炎与巩固治疗效果的作用。

针刺联合中药热奄包加高能激光照射治疗腕管综合征,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和疼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腕管腕部针刺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腕部烧伤的临床疗效及对愈合情况影响分析
清明的雨
居家运动——手和腕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手和腕部练习(中级篇)
居家运动——手和腕部练习(高级篇)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论述腕管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基础及治疗
手指麻痛 要当心腕管综合征
超声动态成像对正中神经活动性的评估在诊断腕管综合征中的价值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