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相关研究综述

2022-02-14 07:43齐方旭
山西农经 2022年22期
关键词:数字农业农村

□齐方旭,任 军

(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 通辽 028000)

2021 年10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的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1]。数字技术全面应用于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将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动力支撑。

1 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内涵

数字经济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6 年《数字经济:网络智能时代的希望和危险》中,由加拿大学者唐·塔普斯科特提出。他认为,数字经济是互联网技术出现后以数字方式传递信息的一种新经济形式[2],由此数字经济概念真正形成。

随着数字技术的更新迭代,数字经济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展,数字经济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但是,目前国际上并没有对数字经济的定义达成较为一致的认识,不同的国家、机构以及学者基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对数字经济的理解。

1.1 国家层面的代表性定义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国家,如中国、俄罗斯、美国、法国、英国等,对数字经济的定义各有侧重。

2016 年,中国在《G20 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中将数字经济定义为“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3],侧重于信息通信主体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目前我国数字经济业内人士均对此定义较为认可。

俄罗斯把数字经济看作是一种以数字形式呈现的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的经济活动,侧重于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提高信息化水平、改善公共服务以及加强国内外信息安全等方面[4]。

美国将数字经济定义为可测量的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产业之和,并将数字经济划分为基础设施、电子商务流程和电子商务贸易三大组成部分,侧重于对数字经济的测量,包括电子商务以及新兴数字服务产业,并将数字经济的发展重点放在技术创新、网络安全与国际治理上。

法国从行业分类的角度,将数字经济定义为依赖于信息通信技术的行业,包括电信、视听、软件和互联网行业,以及需要运用电信、视听、软件和互联网技术来支持自身活动的行业[5]。

英国认为数字经济部门包含若干制造业和服务业,数据化信息成为基本生产要素之一,用电子化手段捕获、传递与显示数据化信息并加以应用,使数字经济成为振兴经济的利器,将数字经济发展重点放在技术创新上[6]。

1.2 农业领域的相关研究焦点

对于延伸到农业领域的数字经济,研究者聚焦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与农业生产与管理环节直接相关的数字技术的应用,统称为数字农业。孙忠富等(2013)[7]、刘丽伟和高中理(2016)[8]、何迪(2017)[9]、刘海启(2019)[10]的研究中均提到了精准农业、信息农业、智慧农业,此类研究均较为注重农业生产要素、生产过程、农村权属和农业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升级与转型。

二是从纯粹的农业生产拓展至整个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涉及的研究领域较大。田娜等(2019)[11]、温涛和陈一明(2020)[12]、杨宝珍和吴旻倩(2021)[13]、蔡知整和苏小东(2021)[14]、李怡和柯杰升(2021)[15]等研究者多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运输、消费、环境保护、产业融合、社会保障、基层治理以及政策法规等各个阶段与环节综合性地理解农村数字经济。

2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

数字技术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动能,已经对农村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其作用机制,研究大致集中在绿色生态、文化建设、乡村治理、村民生活等方面,各有侧重。

2.1 数字技术助力乡村生态宜居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更加绿色健康,数字技术的应用必不可少。

张晨欣(2021)[16]认为,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环节有助于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减少农业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对绿色农业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肖若晨(2019)[17]分析指出,大数据技术可以评估与分析农业绿色发展以及农村环境治理水平,监测预警农业土壤环境、农村垃圾集收运和污水处理,快速找出相关污染源,有效分析污染的原因,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此外,许多研究者提出可借助互联网、手机APP等软件整合乡村旅游信息资源,助力开发乡村生态旅游,并且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宣传,提高全民绿色生产和生活意识,助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2.2 数字技术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现阶段,乡村居民生活水平已经显著提高,衣食住行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李翔和宗祖盼(2020)[18]认为,将数字技术运用于乡村文化建设可以快速弥补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短板,充分开发乡村文化资源,缓解城乡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刘洋和罗小洪(2021)[19]指出,在传媒领域,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整合传媒信息的采集、储存、传播等环节,能够提高传媒信息的时效性、交互性与集成性;依托数字技术,能够充分开发乡村独特的地方文化资源,拓宽城乡之间文化交流渠道,推动优秀传统乡村文化的传承,为乡村文化建设带来新的可能性。

2.3 数字技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数字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王常军(2021)[20]认为,数字化与智能化不断优化包括教育、医疗、政务、安全防护等在内的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有效提升了乡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推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方堃等(2019)[21]认为,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信息全覆盖,将乡村产业、治理、生活等数据纳入公共信息平台,可以加速新型智慧农村公共服务模式的建设。李珍刚和古桂琴(2019)[22]、沈费伟(2020)[23]认为,利用大数据构建城乡联动的数字综合指挥体系,将各级治理主体接入统一的数字运营平台,可以为包括乡村在内的各级政府提供科学精准的数据参考,高质量对接村民,高效解决村民问题,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2.4 数字技术促进乡村生活富裕

生活富裕是评价乡村振兴实施效果的根本目标。数字技术是促进农民生活富裕的重要动力。

有学者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沈费伟和叶温馨(2021)[24]、张在一和毛学峰(2020)[25]认为,电子商务平台与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解决了农产品物流困局,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高质量的消费选择。温涛和陈一明(2020)认为,数字金融下“三农”模式与种植、养殖保险服务的进一步优化,为更多农民提供了创业资金,减少了农民因自然灾害、价格波动等因素导致的经济损失。王常军(2021)分析指出,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城镇服务型新业态的发展,而且催生了一大批适合在农村发展的新业态,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与选择。秦秋霞等(2021)[26]认为,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产业的数字化发展,缩短了城乡之间的差距,综合提升了农民生活幸福感。

3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对策

目前,我国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数字经济与涉农产业融合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不同区域受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存在差异。研究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提出了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策略,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基础建设方面

张鸿等(2021)[27]、齐文浩和张越杰(2021)[28]提出应加大政策性资金投入力度,在加强乡村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快打造农业农村信息数据库,优化城乡双向物流配送体系。

3.2 产业创新方面

夏显力等(2019)[29]、邹辉(2021)[30]、吴思栩和孙斌栋(2021)[31]均认为,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应以数字技术赋能农业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乡村绿色发展新业态。

3.3 人才培养方面

刘元胜(2020)[32]、郭美荣和李瑾(2021)[33]提出,要加快对农村基层工作人员的数字技术培训,培养一批专业服务农村数字经济的技术型人才,同时应注重提高涉农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民的数字化素养。

3.4 制度保障方面

温涛和陈一明(2020)、杨宝珍和吴旻倩(2021)提出了优化农村数字经济配套政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涉农数字技术行业的运行标准、加强对各类数据资源的安全保护以及提升广大农民数字安全意识等建议。

3.5 平台应用方面

毛薇和王贤(2019)[34]、石萌(2020)[35]、杨嵘均和操远芃(2021)[36]、寇爽(2021)[37]等提出了推进“互联网+”“数字平台+”等模式在农村生产、经营、生活和基层治理方面的广泛应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商品在乡村与城市间双向流动,提高信息资源共享效率,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等建议。

4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4.1 对数字经济的内涵界定有待完善

数字经济的发展时间尚不足30 年,但是向各领域的渗透速度很快,数字技术在诸多行业应用的快速发展已经对世界经济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学术界对数字经济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者从狭义或广义的范围进行研究,侧重点多集中于结构分析、层次划分、特征归纳,尤其是对农业领域数字经济的内涵界定差异更为明显。随着数字技术升级迭代和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持续深入渗透,数字经济的内涵会进一步拓展。

4.2 对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优势分析较少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对于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作用机制的理论研究较少,研究的侧重点却很多,所涉及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范围很广,但是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理论体系,尤其是对于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

猜你喜欢
数字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答数字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