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演唱中换声现象的原因、问题及解决路径

2022-02-14 08:50郭子旋
黑河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声区假声软腭

郭子旋

(延安大学 鲁迅艺术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声乐演唱中,有诸多演唱者在日常的发声及演唱中通常会遇到上下声区方面的诸多问题[1]。如声音无法统一、声音在中低及高声区域真假声音相脱节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声音就会变得虚弱甚至出现我们通常所说的“破音”情况[2],从而导致歌者演唱的失败。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换声”处理不当而引发的问题[3]。所以,过渡换声点的平稳进行可以帮助演唱者的声音更好地进入头腔,从而获得更出色的音色[4]。为了减少声乐演唱中发声问题的出现频率,保证整个声乐作品的完整性,针对声乐演唱中的换声问题进行研究尤为必要。基于此,通过探讨声乐演唱中换声的常见问题,分析换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具有针对性提出相应解决方法与路径,从而提升声乐表演的质量。

一、换声的概念界定与产生原因

(一)换声的基本概念

演唱者在自然声区之外对声音进行转换,这段声区通常包括三个半音,称第一个音为“换声点”[5]。搞清楚什么是换声点,需要先搞清楚真、假声。其实自己最容易判断自己的真假声、换声点位置。由于每个人的嗓子生理结构不太一致,因此,歌唱中换声点的位置也会不一样。例如,女高音:换声在#F上下;女中音:音域和音色的跨度较大,所以,声部的换点存在多个,其一是在F2上下其二是从#C直到F2的范围之内;低女中音:在E2和G2上,而抒情性的女低音的换声在降E上下。男高音:大多数的换声区在#F和F2,少部分男高音的换声在G2和降A2;男中音:较高的男中音换声在降E、E2以及F2,较低的男中音换声在D2和#C2[6]。换声点以下为真音区(当然也可以故意用假声低下去唱);换声点以上为假声区(只能用假声唱)。换声点的音一般用假声唱,很轻松;也可以用真音强唱,但真音在换声点上只能保持短时间(没有经过训练的人,真音唱不到自己的换声点)。因此,所谓“换声”,是指在歌唱时,真假声过渡到真假混合声的一个阶段。而“换声区”可以理解为中音区到高音区的过渡音区[7]。

(二)换声的产生原因

在声乐表演过程中,换声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1.高低音调转变

歌唱过程中高低音的转变直接影响声带的振动情况。从高音转到低音时声带会由“缩短”状态逐渐变成“拉长”状态;而从低音转到高音时声带则由“拉长”状态逐渐变成“缩短”状态。无论是从低音到高音,还是从高音到低音,如果发音方式不规范容易造成声带的不规则抖动,从而引起音质的突变,这时即出现了换声现象。

2.声带腔体共鸣

专业歌手能够发出洪亮的歌声,不仅仅是因为具有良好的声带发音能力,还因为能够合理运用腔体共鸣效果,使得发音准确一致。而业余歌手或者初学者由于不具备调节共鸣的技巧,发音迟缓,所以,在遇到音调骤变时无法通过调节“共鸣量”进行演唱,从而出现音调骤变前后的发音不一致情况,这时就出现了换声现象。

3.真假发音转换

从低音转变为高音的演唱过程中,一些演唱者会通过假声完成高音的演唱。这时,声带共鸣的配合情况会突然发生一定变化。所以,也会产生“换声”情况。其实,这种情况下的换声,主要是声带与共鸣腔二者的“偶合”,进而共同发音。然而,在共同发音时,假如共鸣腔空气柱的振动频率比声带的振动频率快,就会出现“假声”。因此,真假音的转变也会出现换声现象。

二、声乐演唱中换声的常见问题

(一)音量控制度不够

在演唱时,导致喊声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第一,在进行换声时,会出现气声,或时常出现找不到“落脚点”的情况。为了能够在中声区找到音调的“落脚点”,一般会采用使大劲的方式不断提升音量。尽管这种方法能够使歌唱的声音达到音调所需的音量,但这样的声音往往缺乏共鸣感,无法完美诠释不同音区之间的连贯性。针对这样情况,有些演唱者会使用弱声的方式进行训练,但往往会出现因为控制能力不足而导致不能顺利通过换声区的情况,从而使得弱声变成虚声或者气声。第二,由于自身一唱到换声区时就比较紧张,造成下巴以及喉头,还有整个口腔状态比较紧,发出尖锐刺耳的“喊声”。这时应该注意放松。用“呜……”来进行训练,在唱的过程中可以晃动身体,使全身肌肉不那么僵硬,在唱“呜……”的同时晃动下巴,这样可以放松下巴,带动放松口腔和喉头。这样出来的声音就不紧了,而在演唱的同时晃动下巴,也很难出现“喊声”。第三,出现“喊声”是有的同学对于美感的认识有偏差,故意而为之,此时教师应多注意引导学生对于声乐美的认识,多听一些优秀的声乐作品,引导提高学生的声乐审美观,以及对于声音美的认识。

(二)喉头稳定性较差

由于唱歌音调的变化,许多演唱者的声音会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颤抖,就好似唱歌走调一般。而根据颤抖的频率可以分为抖音(颤抖频率8次以上)、摇音(颤抖频率4次以下)。一方面,是因为喉咙部位太紧,导致呼吸不均匀,喉咙部位的肌肉受气息的强大压迫而不能正常进行神经反应;然后声音也跟着一起呼吸,出现了不规则的抖动,出现这样的抖音是由于不稳定的呼吸。所以,在日常联系时应加强呼吸,注意放松喉咙。另一方面,呼吸肌肉系统僵硬,无法实现动态平衡调节;主要是由于大脑皮质所输出的神经能频率太快,节奏感不强导致。例如,换声区的演唱本身就比较困难,在演唱时由于喉头上下移动,找不到位置,也容易造成声音不自然的颤抖,声音的不稳定就造成音高不稳定,甚至有时唱跑调了,自己还浑然不知。应多做一些稳定喉头的训练。

(三)气息支撑力不足

破音的情况一般都是在换声区或者高音区出现。首先,一些演唱者在初次接触换声区时,会存在声音虚的问题。这时,会感觉自己的发音比较“飘”,而且在演唱时感觉使不上劲,声音不饱满。其次,是在起初的发音时声音虚,但随着演唱次数增加,后来又会逐渐趋于正常。最后,是在换声点,由于当时过于挤压嗓子,而使得声带在呈现出极限的声音时,容易出现破音。所以,在进行日常演唱练习时,需要在状态上放松一些,不要过于挤压嗓子。与此同时,也需要借助气息去支撑起声音。气息流畅通过声带,在气息强有力的支撑下,合理地进行换声区的训练。这样,不会挤压到嗓子,也使得声音更加优美、圆润。

三、解决声乐演唱中换声问题的路径

(一)咽腔:采用高声区位的训练法

出现喊音的主要原因是音量的控制能力不足,可以通过采用高声位训练法提升咽腔的音量控制能力。尤其是在整个发声练习过程中,应尽量使头腔产生共鸣,即务必要使得声音处于高位安放的状态,否则,中低声区的声音便会显得虚弱无力,没有吸引力可言。同时,中声区的真假声混合部分,倘若没有做到声音的高位安放,则会导致真假声无法做到自如协调,此时的头腔共鸣担负着有效的融合真假声的作用。因此,如果要充分发挥真假声混合的良好作用,使得真声中有假,假声中有真,令演唱更具光彩,就应当做到胸腔、口咽腔及头腔的共鸣,并进行合理的协调和应用。高声区位的训练方法有许多,效果比较明显的方法包括:其一,美声唱法中的母音变异训练方式;例如,女高音在演唱过程中遇到中声区与高声区的转换,换声点一般处于F2音上,通常会在前一个二度降E2音上利用“a”和“o”的母音变异,达到头腔共鸣的效果直接突破换声点,呈现明亮的高音。其二,民族唱法中的“中东辙”的字韵发声练习法;一方面通过选用鼻音类文字“空、通、松、浓”进行歌唱训练,达到自然的鼻腔共鸣效果。这四个字的拼音分别由“k、t、s、n”与“ong”组成,在歌唱四个字时,鼻音会从“k、t、s、n”音调逐渐过渡到“ong”,同时产生绵延的头空音感,从而实现声音在头腔中共鸣;另一方面利用在歌唱过程中所出现的生理反应:例如,在念“空”字时,喉位会下移,咽腔的体积增大,所能够容纳的气流量增大,声音能够快速传播不受阻碍,所以换声的过程变得更容易[8]。

(二)声带:采用软腭上提的训练法

要有效解决声音演唱中的抖音难题,除了面部要表现出积极的状态,更重要的是应根据声音的高低和子音、母音形成特色,加之腭帆提肌和腭帆张肌的张力作用,令软腭有度的张弛和升降,从而使得鼻腔能够更好地发挥共鸣作用,这样方式才能够产生更有力的共鸣效果。通过软腭上提训练能够让软腭的位置上移,使口腔变大,容易引起口腔共鸣,这样的声音就会变大,不但声音洪亮,而且传的也比较远。此外,练习中要尽可能保持鼻咽空阔的哈欠深吸气状态,哪怕一时会出现语音夸张变形的现象,也不要使软腭塌下来。因为这种朗读训练的目的不是为了普通话正音,而是为了培养软腭提高的能力和发声习惯。软腭上提训练的步骤主要包括:练习发“气泡音”进行开嗓;练习“饶舌”增强舌头的力量;练习“提、打、挺、松”实现口腔共鸣;练习“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调整气息;练习发声调值;练习绕口令调整声带和喉头的稳定性。特别要强调的是,在练习绕口令的过程中,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一定要把每一个音发饱满。

(三)气息:采用气息支撑的训练法

在整个声乐演唱过程中,呼吸支持是至关重要的,音高变化数量的多少完全是由声带振动次数决定的,而其又主要依赖于声带的张力大小和声门洗呼气的压力大小。因而对于真假声的混合可通过对声带的训练来改善,通过环甲肌和环勺肌等肌肉群相互协调与支配,有效解决声带张力和声门关闭的问题。但不解决呼气声门下压力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呼吸支持是不一样的。因为假音要求必须强壮,具有十分强大的假声,而不能是较为虚弱的假音,只有这样才能和真实的声音融和在一起。因此,需要有力的呼吸作为支持。这需要在变化的实践中,必须找到腰部和腹部用力的感觉,小腹用力的同时,要感受其收缩的感觉,要保证声音的声门之下有充足的呼气压力,同时应注意,呼吸应当对声音进行持续支持,在声音的不断调整和变化中进行。通过软口盖练习法、压腹数数法、气声数数法、跑步背诗法等都可以实现歌唱训练气息的控制。其中比较著名的“咽音训练八法”,通过无声咽音、张大口咽音、哼咽音、张小口咽音、张小口音阶、转换母音、呜音和打开喉咙等方式练习,不仅可以解决歌唱中出现的呼吸、共鸣、气息等问题,还能避免在歌曲练习中出现声音干涩、嗓音疲劳等问题。

四、结语

换声是声音向上发展必然经历的过程,对换声点的要求更加严格要根据,每个声部的特点来确定,这是非常重要的,倘若在低声区就过早换声,会使得关闭变得毫无意义,从而使得声音变得虚弱无力没有任何光彩可言,且声音越高越会显得没有力度。过犹不及,如果换声较晚,在更高的声区进行换声,则会增加声音撕裂的危险,出现破音的情况。因而,换声区的训练非常重要,只有解决好换声点问题,才能使得整个声区更加和谐统一,演唱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猜你喜欢
声区假声软腭
犬软腭过长矫正术初探
Sommerlad-Furlow 法修复不完全性腭裂软腭长度变化的研究
汉藏语言软腭擦音的主要来源
谈声乐“真声”与“假声”演唱技巧
假声在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声乐演唱中换声区的训练方法
浅谈声乐的歌唱技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软腭形态的动态磁共振研究
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中假声的有效利用
论民族唱法教学的基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