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储备书库开放获取建设模式研究

2022-02-15 08:34李慧芳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书库储备期刊

李慧芳

湖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湖南 长沙 410208

21世纪初,电子文献资源的商业垄断催生了国际开放获取运动。经过16年的发展历程,开放获取在2018年和2019年出现了更为助力的欧盟开放获取S 计划(Open Access Plan S。简称“S 计划”)和S 计划新政,将开放获取运动推向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不仅给图书馆各项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为图书馆储备书库(储存图书馆)的建设拓展了新的选择模式,即由传统的纸质文献书库建设模式和电子文献商业订购模式,实现向电子文献开放获取模式的重要转变。

1 基于开放获取S 计划及其新政的图书馆储备书库建设模式

随着国际开放获取运动的出现和发展,尤其是2018年S 计划和2019年S 计划新政的出现,开放获取数字化文献资源,尤其是基于S 计划新政背景下的科学、全面、即时、立即开放获取文献资源的加入,使商业性数字化文献资源订购模式受到了严重挑战,一种适应S 计划的图书馆开放获取数字化文献资源储备书库建设模式出现了[1]。该模式可以与商业性文献资源建设模式一样,极大地减少和压缩图书馆的纸质文献出版书库的存储空间,而且其更为核心的特点是在数字化文献资源的获取成本方面呈现出零成本的突出特征。这一特征不仅可以极大地节省图书馆储备书库的建设成本,而且开放获取的5 种模式,即完全开放获取模式、部分开放获取模式、延迟开放获取模式、限定开放获取模式、综合开放获取模式,全部适用于图书馆储备书库建设,从而使图书馆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建设储备书库,即建设基于S 计划背景下的开放获取模式储备书库。不仅如此,在这种图书馆储备书库模式下,可以极大地扩展图书馆各文献资源类型的数字化储存。如在纸质文献储备书库中无法实现存储的专利文献资源、慕课文献资源等,都可以顺利实现其开放获取模式的数字化存储[2]。不仅为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提供了较为强大的助力,还可为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的用户服务提供强大的文献资源基础。

2 图书馆储备书库开放获取模式的建设内容与程序

2.1 建设内容

基于S 计划,可以极大地扩展图书馆储备书库建设的数字化文献资源类型[3]。一方面可以由传统的图书文献资源类型,扩大到期刊文献资源类型、专利文献资源类型,以至于扩大到包括报纸、学位论文、会议文献、标准文献、慕课文献、视频文献等更多的数字化文献资源类型。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扩大某种文献类型中的不同分类类型,如除了常用的图文型电子图书类型文献资源以外,可以扩大建设有声图书资源和多媒体电子图书资源;电子期刊则除了常用的以篇为单位阅读和下载获取的类型外,可以扩大建设以期为单位的整本电子期刊文献资源;电子地图文献类型在常用的图文地图资源基础上,可以扩大建设卫星地图、全景地图、3D 虚拟现实地图文献资源;视频文献资源除常用的类型外,可以扩大建设摄像头在线直播视频资源,以及综合性开放获取文献资源(如“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总之,基于S 计划的开放获取模式储备书库的建设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在扩展文献资源类型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扩展图书馆开放获取数字化文献资源的语种类型、载体类型、地区文献类型、文献收藏单位类型等多种文献存储元素类型。

2.2 建设程序

图书馆储备书库开放获取模式的建设程序分为3 个阶段9 个步骤,即理论指导阶段的确定原则、制订方案、组织管理,建设实施阶段的资源调研、分析选择、落实实施,效果测评阶段的检查审核、效果评估、改进完善。⑴理论指导阶段的确定原则有文献建设量力而行原则、文献类型选择合理原则、文献数量全面够用原则、文献资源方便易用原则;制订方案需要因馆制宜,科学合理地分配和利用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文献资源、设备资源、空间资源等;组织管理要做到以本馆为主,以借力图书馆联盟的协助为辅。⑵建设实施阶段需要调研和验证所要建设的文献资源来源;从中选择本馆所要建设的文献资源;并将其建设到图书馆储备书库之中,使之从互联网上分散零散的开放获取文献资源转化为图书馆所需要的有序的开放获取文献资源。⑶效果测评阶段的检查审核,是对建设的相关程序进行随时或定时的检查审核和监督;对建设的效果采用科学的测评方法进行效果评估;根据效果评估的结果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和完善[4]。

3 图书馆储备书库建设开放获取模式的文献类型

3.1 电子图书文献资源类型

图书类型是图书馆首选且必不可少的文献类型,其中也包括古籍文献资源类型[5]。基于S 计划的图书馆开放获取储备书库建设应用实例,如“E书联盟”(https://www.book118.com/index.html),其图书分类为社会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教、语言文字、医学、管理资源、艺术资料、数理化天文地球、专业技术、教育资源、建筑房地产等。共采用了5 种电子图书格式:文本文件(TXT);便携式文档格式(PDF),如《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毕业演讲》;文本文档格式(DOC),如《浙江各地暴雨强度公式》;演示文稿格式(PPT),如《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富文本格式(RTF),如《珠江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截止到2020年2月17日,可用于图书馆电子图书储备书库建设的部分开放获取平台数据详见表1。

表1 开放获取电子图书文献资源平台(2020年2月17日)

3.2 电子期刊文献资源类型

期刊文献类型是图书馆仅次于图书的文献类型,是图书馆储备书库建设的重要文献类型[6]。电子期刊开放获取储备书库既包括用于开放获取下载建设的整本电子期刊资源文献库,也包括直接利用互联网上的开放获取电子期刊文献资源网站建设的期刊文献储备库。可利用收录国内整本电子期刊资源的“若蓝格”“PDF 之家”等网站,以及收录国外整本电子期刊资源的“云杂志”“谷博杂志馆”等网站,由图书馆下载期刊资源,建成本馆整本电子期刊文献储备库。后者可充分利用大型开放获取期刊资源建成,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2 118 种期刊;“刊参考网”收录2 673 种期刊,提供HTML格式的单篇文章复制粘贴下载获取;“超星期刊”收录7 273 种期刊;“维普数据库”的“开放获取期刊”,收录1 567 种期刊,可直接下载;“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收录7 400 余种期刊,大多数提供文献传递下载,少数提供直接下载。可用于图书馆电子期刊储备书库建设的部分开放获取平台数据见表2。

表2 开放获取电子期刊文献资源平台(2020年12月31日)

3.3 其他文献资源类型

除了图书和期刊文献类型外,图书馆储备书库建设还可以根据各馆的实际需要增加其他类型的开放获取文献资源[7],包括报纸文献资源、专利文献资源、技术标准文献资源、科学数据文献资源、科技报告文献资源、科技成果文献资源、学术会议文献资源、慕课文献资源、地图文献资源、照片文献资源、3D 虚拟现实文献资源、摄像头在线直播视频文献资源等。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资源平台数据见表3。

表3 其他开放获取文献资源平台

4 小结

图书馆储备书库开放获取建设新模式,不仅突出体现了国内外开放获取S 计划及其新政的科学成果,以及通过互联网免费全文普惠传播和流通的科学理念和学术思想,而且在图书馆传统的纸质文献储备书库建设模式和电子文献商业订购建设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具有文献资源零成本获取特征的图书馆电子文献储备书库建设模式。该模式成为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替代性建设模式。

猜你喜欢
书库储备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人梯书库”丛书
探析高校图书馆书库管理的问题及策略
期刊问答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库中库:书库分层管理模式探究
“贲园书库”藏书楼及其藏书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