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大气环境监管状况及问题

2022-02-15 16:18徐彩虹贺健
化工管理 2022年34期
关键词:丹阳市大气环境监测

徐彩虹,贺健

(1.镇江市丹阳生态环境局,江苏 丹阳 212300;2.丹阳市环境监测站,江苏 丹阳 212300)

1 丹阳市大气环境监测现状

丹阳市处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介于北纬31°44′~32°08′、东 经119°23′~119°53′之 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低山丘陵和平原,以平原为主。丹阳市区空气质量监测站有2个(分别为丹阳市环境监测站、自来水公司,均为省控自动站)。具备氮氧化物监测仪、臭氧监测仪、一氧化碳监测仪、二氧化硫监测仪、可吸入颗粒物监测仪、细颗粒物监测仪等一系列大气环境监测设备。近些年来保护环境的措施也开始变得不断先进、数据化,例如电子检测仪等。我市大气环境监测的对象主要是大气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挥发性有机物等分子状污染物和颗粒状污染物,如: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细颗粒物等。我市大气环境监测过程有严格的流程,从监测到分析其中成分,辨认分析好与坏的影响,进而结合具体情况,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进行环境管理,降低污染程度。经过国家理念的引导,人们的积极配合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不断努力,我国的环境污染方面已经大有改善,但是由PM2.5和O3等污染导致的空气污染问题仍然存在。纵观近几年我市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尽管我国已经非常努力去管理研究,但在一些方面依旧存在不足的现象,可以从技术方面,管理方面进行探讨。

2 丹阳市大气环境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监测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对大气环境进行监测是管理环境的基础和保障,假如监测方面存在问题就意味着整个环境保护工作都不能很好地展开。对这方面,我国相关部门也出台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比如为保证监管工作顺利进行,必须保障相关岗位配备足够的专业人员。2020年,丹阳市环境监测站现有工作人员26人,高级职称人员占比11%,中级职称人员占比40%,从数据就可以得出大致结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不够高,专业人员较少,因此整个环境监测工作难以完美展开。不仅如此,除了人员配备上面,还有环境监测的硬件设施,以及员工们的工作需求装备都难以满足,这就更导致工作难以完成。相对于以前来说,我国的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环境保护方面确实存在很大进步,但目前的现状依旧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再加上环境监测的特质,它具有时效性,这就更需要监测工作的持续进行,不断进步。

2.2 企业结构和能源消耗导致检测负荷加重

2019年我市共有工业锅炉98台,工业炉窑118 台。全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7 071 749.673 万立方米,其中工业废气排放总量超过40 000万立方米的有11家,2019 年工业煤炭消耗量418 965 t,其中燃料煤消耗量414 685 t,占工业煤炭消耗量99%。全市耗煤最多为四大支柱行业为主,分别是:造纸及纸制品业煤炭消耗120 658 t、建材制造业煤炭消耗740 t、钢铁冶炼及金属制品业煤炭消耗170 060 t;热电联产业煤炭消耗127 507 t。2019 年丹阳市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市排放总量超过98.6%的工业企业数为20家,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全市排放总量超过98.7%的工业企业总数为41家,烟(粉)尘排放量占全市排放总量超过99.3%的工业企业数为33家。此类企业和能源结构,加大了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排放。相较于一季度和二季度,此类企业三、四季度污染物排放量更高,大量的工业废气和煤炭废气给大气环境监测带来了巨大的负荷。

2.3 大气环境监测人员数据处理能力有待提高

我市环境监测工作是需要两方面去相互配合的,其中包括监测工作人员以及相关的监测设施。环境空气的自动监测会由于外界的各种因素影响,产生一些异常数据,比如预知异常数据、零值数据、无效数据。环境监测中出现负值数据,监测人员就需要有准确的判断能力,分析是由于仪器的负漂过大引起,还是仪器设备故障引起,或者由于设备停电来电造成。这些数据的出现就需要监测人员对大量数据进行合理取舍,判断数据的合理性,分析异常数据产生的原因,这就需要大量的数据总结归纳能力和分析能力。随着环境现状日益严峻,而我市环境监督人员在此数据处理方面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1]。

2.4 环保意识淡薄,生态环境执法不充分

我市一直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但现阶段主要停留在思想方面,由个人到企业都存在这样问题。近些年随着国家重视,重度污染环境的工业已经在不断改善或取缔,但还是存在污染环境的现象,如:汽车尾气、工厂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气。过度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的保护,虽然前期经济取得一定发展,但缺少持续性,后期经济发展必然寸步难行。政府对部分污染企业管理需加强,企业只重视自身的经济发展,政府需考虑本市整年度的税收收入,对一些重要纳税企业,无法全面彻底地执行大气环保法律条例,从而纵容了企业的污染行为[2]。

3 丹阳市大气环境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大气环境监管机制不完善

在对丹阳市大气环境方面管理模式进行考察分析时,可以明显看出,丹阳市是非常重视环境监测与保护,也非常积极倡导保护环境的观念思想,并努力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这是需要肯定的。但除了这些情况外,就分区考察研究来看,部分地区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方面的保护,虽然前期经济肯定发展迅速,但却没有考虑可持续性发展[3]。

3.2 生态环境监管资金与技术投入不足

随着时代的进步,对环境管理要求进一步严格,需要投入很多资金更新先进设备,但目前丹阳市还不能达成这一目标,由于资金不足,技术也难以更新换代。目前,该市监管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具有局限性,不能从多方面开展监测。并且环境监测方面,需要一定的数学数据和采用垂直观测法,例如只有使用I llingworth 等对大气进行监测,才能发现大气环境的成分,以保证环境安全[4]。然而,目前市面上类似大气检测仪器价格昂贵,需投入大量的资金更新设备,这导致了监管技术跟不上实际监测的需求。

3.3 环境监测队伍建设重视不够

一方面,该市引进专业人才的频次较低,专业人才数量较少,虽然组织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但公开招聘的次数过少,招聘人员数量过少且招聘门槛设置条件过高;另一方面,对员工的培训没有到位,相关人员业务能力不强。有的在相关部门的管理下,虽然进行了一些培训,但次数很少,时间过短,且培训内容偏简单,这就造成了环境监测队伍质量不够强大。

4 丹阳市生态环境监管优化措施

4.1 积极推行大气治理“网格化”管理

在监测大气环境的过程中,可分为几个步骤:第一,需要建设完善的相关组织管理机构,协同所拥有的物资设备,以满足对监测大气环境的硬件条件。第二,需要合理规划工作计划和完善相关审核机制来为实际环境监测工作服务。第三,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逐步改进质量管理,为监测工作提供帮助。清楚了解质量控制手册以及发挥布点和采样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第四,积极推行环境“网格化”管理,因地制宜建立全面的管理网络。责任到人,实现县域生态环境监管无缝隙覆盖,县级与乡镇一级构建监管网络,合力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水平。

4.2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政府应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与此同时,也要限制传统能源的使用。故此,需要调整该市的能源消费结构,严格对高硫煤地区的煤炭用量进行控制。相关工厂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合理利用新能源,控制传统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工厂在运营过程中所排放带有污染性的空气。引进现代化的燃烧技术设备,提高相关制造技术水平以及能源的利用率。发展清洁能源,大大降低大气的污染程度。积极推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4蒸吨以上天然气锅炉进行低氮改造、兴联热电超低排放改造;推进大亚4台导热油炉改天然气和人造板主旋风废气治理设施技改等重点治气工程顺利竣工。按照VOCs重点管控产业集群要求,开展丹北、界牌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整治规划,完成丹北45家、界牌36家企业的一企一策编制工作。做好大气污染物源清单编制填报工作,确保丹阳市1 170家企业全部完成编制任务。

4.3 引进人才,注重人员培训

扩大专业人才的引进范围,根据不同专业技术的需求,探索专业技术人才与环境监测技术要素组合的匹配度,扩大渠道,改善引进人才的方法,例如,招募高校或者环境研究人员进行兼职等,尽快补充人才缺口。对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并将这些措施归纳到人才考评管理体系中。为了留着人才,降低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流动率,可以实施丰厚待遇等措施,使人才队伍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积极发挥各种人才包括专业技术人才的优势,使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推动基层工作。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培训,学习专业知识,逐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5]。

4.4 坚持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合力作用

国家有关政府部门须颁布相关条例,严格要求相关工厂清洁生产产品,并频繁监测大气环境,实行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大气污染进行治理。与此同时,在监测工作中及时发现治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为相关部门制定有关标准提供数据基础。目前,从对大气环境的监测治理中发现,治理程度远远不足。要将监测与治理相结合,持续开展“3D”雷达扫描和走航工作,查找区域重点大气污染源点位。各区一级环保办公室应加强人员配置,发挥其统一协调能力,强化大气污染源的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协助相关工作人员取证调查,控制污染源扩散,并及时采取治理措施,部门之间全力配合和密切合作,才能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

4.5 加大资金与技术投入,有效提升生态环保工作能力

一方面,优化基层生态环境应当具备的环保监测设备、执法设备、防护装备等。将执法服和执法仪等有关设备配备给监察人员,有利于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也大大提高了监管效力。依据实际情况,合理性装备相关的应急设备,例如:对讲机、指挥车辆、防护服等,如果发生了紧急事件,工作人员也能够对自己采取相应措施并顺利抵达工作现场,减少自身性命的顾虑,这样才能快速地进行应急处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加大人员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新技术在环境监测应用中的优点显现,比如:无人机、超微型环境检测器、高分辨率成相仪等[6],能够快捷、高效、准确地开展大气环境监测。政府需加大对环境监测人员的培训资金投入,加大新技术的培训学习和应用力度,全方位的提升大气环境监测的质量。

5 结语

综上,为确保我市的大气质量,监测大气环境的重要环节必不可少。目前,我市在大气环境监管方面还存在监管能力不足、空气污染型企业结构和能源类型单一、生态环境监管方式有待提高、生态环境执法阻力大等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大气环境实时、有效、准确的监测。因此,我市应紧跟国家战略,在操作层面上找到制约因素,运用理论知识提出可行对策;应该把环境监测的制度构建与治理能力相结合,强化大气环保意识,坚决落实大气环保责任,健全监管体系,积极推进大气治理“网格化”管理;加大资金与技术投入,引进专业人才并加强人员培训,有效提升生态环保工作能力等措施。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要坚持贯彻监测和治理相结合,只有更好的治理大气污染才能使我市环境,经济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丹阳市大气环境监测
丹阳市开展汛前安全检查 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丹阳市强化安全生产“行刑衔接”
丹阳市直击痛处 全面提升执法质量
宏伟大气,气势与细腻兼备 Vivid Audio Giya G3 S2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大气古朴挥洒自如
丹阳市南门幼儿园的校舍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