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匮要略》论述消渴基础病机*

2022-02-15 16:52许惠越闵晓俊
光明中医 2022年24期
关键词:文蛤水谷金匮要略

许惠越 闵晓俊

“消渴”首见于《素问·奇病论》:“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1]。提示了消渴的发生,与恣食肥甘相关。关于消渴的病因病机,《灵枢·五变》指出:“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2]。《灵枢·本脏》亦提及:“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肺脆则苦病消瘅易伤”“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2]。由此可见,《黄帝内经》阐明五脏虚弱皆可引发消渴。此外,《灵枢· 邪气藏府病形》提到:“心脉微小为消瘅,滑甚为善渴;肺脉微小为消瘅;肝脉小甚为多饮,微小为消瘅;脾脉微小为消瘅;肾脉微小为消瘅……诸小着,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2]。脉微小提示气血不足,由于气血虚弱,五脏失于濡养,日久可引发消渴,调以甘药这一治法也反证了正气亏虚这一基础病机。总的来说,《黄帝内经》阐明五脏虚弱是消渴发生的病理基础。《金匮要略》承接了《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仲景立专篇论述消渴,从病机论述的角度阐述了气虚为消渴的基础病机,并提出相应的治则治法。本文以《金匮要略》为基础,探讨消渴的基础病机,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更为多元化的思路。

1 金匮要略 论述消渴

1.1 消渴病因病机《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云: “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 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营气竭。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3]。

寸口脉候心肺,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浮为卫气不足之象,迟为营血亏虚之候,浮迟并见,表明消渴本虚的实质。《灵枢·营卫生会》云:“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2]。阐明卫气与营气为水谷精气所化生,归属于气的范畴。由此可见,消渴本虚的实质具体表现为气虚,营卫之气俱虚,日久发为消渴。

趺阳脉候中焦脾胃之气,趺阳脉浮,提示脾胃之气虚弱。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营卫之气皆生于水谷,源于脾胃,脾不能正常行运化之职,营卫之气化生不足,日久营卫两气并虚,发为消渴。至于趺阳脉数,提示因脾气虚弱,虚则精微不化,五脏六腑失养,为缓和这一矛盾,胃只有充分发挥其受纳机能,胃之受纳代偿亢进,则胃火亢盛,故《金匮要略心典》言:“夫所谓气盛者,非胃气盛也,胃中之火盛也。火盛,则水谷去,而胃乃坚,如土被火烧而坚硬如石也,故曰数即消谷而大坚,胃既坚硬,水入不能浸润,但从旁下转,而又为火气所迫而不留,故曰气盛则溲数,溲数则坚,愈数愈坚,愈坚愈数,是以饮水多而渴不解也”。又言:“胃热则液干,故大便坚,便坚则水液独走前阴,故小便数”[4]。由此可见,胃中有热,火盛耗津则便干,脾伤则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偏渗于膀胱则小便数。肠失濡润则便干,互为因果,发为消渴。

总的来说,从《金匮要略》原文分析,消渴病机先为气虚,后五脏六腑失养,胃之受纳代偿亢进,胃火亢盛导致消谷、小便数,发为消渴。故消渴的基础病机为气虚。

1.2 消渴病的理法方药《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中关于消渴的证治共有3条[3],分别为:条文3:“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男子消渴,小便反多,是由于肾者主水,居下焦,水性下流,需借助肾气蒸腾气化而输布周身,肾气亏虚,既不能气化蒸腾津液以上行,又不能气化摄水,水谷精微清浊不分,水液直驱膀胱,故饮一溲一。条文强调“男子”,多考虑男子以肾为事,肾精易于亏耗,易患伤肾一类病证。肾气丸目前多被归类为补肾阳之剂,实则不然,从药量来看,补肾阴的3味药物干地黄、山药、山萸肉的用量分别为八两、四两和四两,干地黄滋补肾阴,山萸肉滋养肝阴,取 “肝肾同源”之说,山药补益脾阴,取“后天养先天”之意,肾、肝、脾三阴并补,助生气之源;而肾中之阳也不可或缺,但如若其过盛,火旺则肾阴受煎,使肾阴干涸而无以生气,故肾气丸中运用附片和桂枝各一两,以少量辛温之品助少火,在肾阳温煦蒸腾气化作用下,肾阴得以转化为肾气,从而达到助精化气的目的。正如《医宗金鉴》所谓:“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故不曰温肾,而名肾气,斯知肾以气为主,肾得气而土自生也”[5]。 由此也体现了《黄帝内经》“少火生气”之法则。故肾气丸的命名“肾气”是仲景针对消渴肾气亏虚这一病机所立法处方而来。

条文6:“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3]。本条应结合上下条文来看,五苓散证、白虎加人参汤证及文蛤散证均出现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者用五苓散,水入则消,口干舌燥者用白虎加人参汤,而在文蛤散证中,未发生水入即吐之症,说明水邪未盛;未感口舌干燥,说明热邪未盛。仅出现口渴引饮,故用文蛤一药润燥生津止渴,专治口渴之症。文蛤一药,历代学者说法不同,一说为海物文蛤或海蛤壳,认为海蛤之有纹理者为文蛤,味咸性寒,咸可入肾,滋阴润燥,寒可清热,故有清热止烦渴之功效;一说为五倍子之异名,有生津止渴、收敛固涩之功效。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言:“文蛤散,治渴欲饮水不止。文蛤即五倍子,最能回津”[6]。虽然文蛤散的运用后世医书诠释不同,但文蛤一药止渴之功效是普遍认同的,故文蛤散在此可解释为针对消渴病口渴这一症状的对症用药。

条文12:“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3]。 本条论述消渴中肺胃热盛、津气两伤之证治,主症是渴而饮水不解,此为津亏气耗之候。加用人参一般解释为肺胃热盛,热能伤津耗气,故用人参益气生津。但纵观仲景白虎汤的应用,白虎汤四大症中就有大渴这一症状,若此证仅有热邪,用白虎汤即可,热退则津伤气耗自除。据仲景原文分析,大汗、吐、下之后见阳明四大证,或四大证兼有口渴重、背恶寒,或太阳中热则加用人参。由此可见,白虎加人参汤的应用一般在津液大量耗伤,大烦渴不解之证。而消渴之口渴并非因津液短时间大量耗伤或丢失所致,故加用人参不仅因人参能缓解肺胃热盛所致的津伤气耗,还因消渴的基础病机为气虚,气虚不能布化津液,津液无以上承,肺脏失于润泽,形成肺燥,口舌亦失其滋润,加之肺胃热盛,津液耗伤,故口干舌燥而饮水不解。加用人参既可补元气,蒸津液使之布达止渴,又可益气生津缓解肺胃热盛所致的津气耗伤。方中石膏为主药,辛甘大寒,辛能解肌透达,寒能清泄里热,功擅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知母苦寒清热,助石膏清肺胃实热,且能滋阴润燥,救已伤之津液。炙甘草、粳米益胃护津,防大寒伤中之弊。人参助正气而益真阴,一则健补脾胃之气,助脾运以资生化之源;二则补元气,蒸津液以上腾而止渴,三则益气生津,缓解津伤之口渴。全方共奏清热益气,生津止渴之功。从消渴的证治原文角度分析,通过仲景肾气丸、人参等药剂的运用,以药测证,进一步说明消渴的基础病机为气虚。

2 气虚为消渴的基础病机

2.1 从五脏角度分析消渴以肺、脾、肾为主要病变脏腑,由于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逸失调等导致肺、脾、肾气虚,发为消渴。

2.1.1 肺虚致消肺者,气之本也。肺主一身之气,其运行体现于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肺气不足,升降出入运动失常,则会影响到津液的输布与排泄。此外,肺主宣发肃降、主行水。通过肺的宣发,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之精中较清部分向上布散,上至头面诸窍以濡润之,故肺气虚,肺失宣发,津液输布失常,津不上承则口渴多饮。通过肺气的肃降,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微中较稠厚的部分,向下向内输送到其他脏腑濡润,并将脏腑代谢的浊液下输至肾或膀胱。肺肃降失司,治节失调,津液不能正常输送而直趋下行,虽饮多而不用,故出现尿多而频。正如《医学纲目·消瘅门》载:“盖肺藏气……肺病则津液无气管摄,而精微者亦随溲下,故饮一溲二”[7]。

2.1.2 脾虚致消脾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与运化水液。由于先天禀赋因素及后天饮食不节,恣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煎炸之物,加之情志失调,劳欲过度,使脾胃受损,脾气亏虚,脾主运化功能失职。脾运化水液失司,水液不能上布,津液无以上承,上焦失润,故见口渴频饮。脾气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水精大量流失,胃之阴津匮乏致胃之受纳腐熟功能代偿亢进,胃纳谷自救,故多食易饥。诚如赵献可《医贯》载: “脾主浇灌四旁,与胃行其津液者也。脾胃既虚,则不能敷布其津液,故渴。其间纵有能食者,亦是胃虚引谷自救”[8]。而脾气亏虚运化水谷无能, 积于胃中酿成内热,脾精下流也可致脾阴不足而生内热,故临床上多见阴亏内热之证。正如《脾胃论》言:“今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9]。故消渴之多食善饥又名“消谷善饥”。脾在体合肌肉而主四肢,脾气虚水谷精微不化,虽然食多,但不能有效利用,化营生血之源匮乏,四肢百骸失于濡养,则见四肢倦怠乏力、形体日渐消瘦等证,正所谓“脾病而四肢不用”。脾主升清,脾气虚升举无力,气机下陷,水谷精微难以上达布散而直趋下焦,注入膀胱,随小便排出,故小便频数而量多;大量水精下流,影响小肠分清泌浊功能,清浊不分而渗入膀胱,故小便混浊而味甘。正如《类证治裁》云:“小水不臭反甜者,此脾气下脱症最重”[10]。

2.1.3 肾虚致消肾者水脏,主津液。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调节着全身津液代谢的平衡。肾主膀胱开阖与尿液排泄,尿液的生成和排泄依赖于肾气的蒸腾气化作用。肾气亏虚,肾气化功能失调,既不能蒸津液以上行,又不能气化摄州都,开阖固摄无权,水谷津液直趋下泄,故可出现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诚如《医学三字经》言:“以肾气虚不能收摄,则水直下趋,肾气虚不能蒸动,则水不能上济也”[11]。此外,肾为脏腑之本,肾藏精,精化气,为人体五脏明阳之根本。肾气亏虚可累及多个脏腑,他脏亏虚也可久病及肾。故严用和《济生方》言:“消渴之疾,皆起于肾”[12]。若肾精亏损,不能化气生血,脾胃后天无以濡养,不能输布水谷精微而营养四肢,则形体消瘦。精微下泄,使肾精愈加亏虚,最终致肾之气阴两虚,肾阴虚则生内热,虚火上炎,扰动心肺则见烦渴多饮,灼伤脾胃则见消谷善饥。故肾本脏自病,不仅会影响肾的生理机能,还会累及他脏,且相互影响传变。

2.2 从气血津液角度分析《素问·举痛论》言:“百病生于气也”[1]。气是存在于机体内的极细微物质,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气化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人体内精血津液的生成与转化依赖于气的推动和气化作用。若气化功能失常,可影响整体的物质代谢,如影响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精血津液的生成与运行输布,汗液、尿液的生成与排泄等,最终导致各种代谢紊乱的病证。消渴正是由于气的生化功能失司而致的一种病变。气虚不能化精,泉源不滋,阴精亏虚而生内热诸证;四肢百骸无水谷之精濡养,则形体日渐消瘦。气虚不能摄精,精关不固,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则见尿液混浊如脂膏或尿甜。气虚推动作用减弱,则导致津液运行、输布和排泄失常,津液代谢失常使脏腑受损,从而导致气虚更甚,病情进一步发展。此外,精微物质属阴, 质重, 有重镇潜阳、制约阴火的作用。气能固摄津液和精微物质,气虚失于固摄, 津液、精微物质大量流失,脏腑失于濡养,则阴虚燥热丛生,故消渴的发生应先有气虚,气虚导致阴虚。

3 临床应用

在临床中,消渴辨证施治加用补气药被众多医家所推崇。刘河间运用宣明黄芪汤补肺气以布津液治疗消渴;赵献可以七味白术散补益脾胃之气治疗消渴;明朝医家戴元礼把益气放在治疗消渴的首位,施以黄芪饮加减治疗;张景岳运用大补元煎及归脾汤治疗心脾肾俱虚之消渴;周慎斋治疗消渴时尤重视调养脾胃,重用参苓白术散施治;施今墨认为补脾气使中焦健旺,糖代谢才可恢复正常,运用黄芪配山药、苍术配玄参补气治消渴。方证相应,消渴中存在气虚这一基础病机,且临床很多消渴发病都与劳累耗气有关。故遣方用药时应多考虑气虚这一基础病机,如遇无明显症状之消渴患者,可考虑从气虚入手。不倡导凡消渴都用补气药,要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

猜你喜欢
文蛤水谷金匮要略
池塘养殖文蛤死亡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
文蛤蒸蛋
水谷隼接抢段技战术分析
以文蛤为主题课程的实践与反思
《金匮要略》对黄疸病的认识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谈中医药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对青年教师的要求
瓜蒌薤白半夏汤在肺间质纤维化病程发展中的应用
浅析《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论治痹病的启示
水谷雅子的草根儿“驻颜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