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外科学》股骨干骨折肌肉牵拉移位表述存疑*

2022-02-15 05:04许明熙王洪林胡铁弋汪礼军陈兴华
医学与哲学 2022年19期
关键词:成角文图外科学

许明熙 王洪林 胡铁弋 汪礼军 陈兴华 盛 雷

股骨干骨折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病例总数的6%[1]610,各不同部位的典型移位与暴力作用的方向、肌肉的牵拉、肢体重力的牵拉、搬运等诸多因素有关。由于大腿肌肉的牵拉力强大,多数病例同时存在重叠、成角、旋转三种移位。笔者学习我国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本科教材《外科学》第8 版、第9 版(以下简称“教材”)的股骨干骨折肌肉牵拉移位专项表述,曾先后对第8 版的示范插图存疑,见图1[2]682、第9 版的文字表述存疑[3]663,分别初步公开探讨[4-5],引起了同行的关注,并反馈指出有些疑点的条目不清晰,有些疑点仅提及且质疑力度不够。随着对肌肉动力的认识不断深入,又发现诸多疑点,所有问题均需要分类多视角讨论。现就文图20 处存疑全方位坦诚探讨,以期明辨是非,贴切临床实际,还原移位真相。

图1 《外科学》股骨干不同部位骨折移位方向插图

1 股骨干上1/3 骨折文图6 处存疑

1.1 文字表述3 处存疑

教材表述为:在上1/3 骨折,由于髂腰肌、臀中肌、臀小肌和外旋肌的牵拉,使近折端向前、外及外旋方向移位;远折端则由于内收肌的牵拉向内、后方向移位;由于股四头肌、阔筋膜张肌及内收肌的共同作用而向近端移位[2]682,[3]663。其存疑:(1)近折端向前、外两个方向侧移虚构不实。教材以髂腰肌止点于股骨小转子牵拉近折端可向前移位,臀中肌、臀小肌止点于股骨大转子牵拉近折端可向外移位,由此用顿号分割为近折端向前、外两个方向侧移是错的。任何物体侧方移位的方向只有一个,绝不会分身并分道同时向两个方向侧移,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体运动铁律。正如八面来风客观存在,骨折截面本来有八个方位,也就是前、后、内、外之间还有前内、前外、后内、后外,其实质为3 块肌肉牵拉形成的一股合力,使近折端向前与外之间的前外一个方向移位。此典型病例的临床体检,通常可扪及近折端就在前外一个方向,其所谓分道向两个方向侧移,有违事实真相和力学常识,因为同一骨折端没有“分身术”。(2)远折端向后移位虚构不实。教材称“远折端则由于内收肌的牵拉向内、后方向移位”,其向后移位是错的,远折端同样不会分道向内、后两个方向移位。由于近折端向前外移位,远折端也就自然位于后方,不能把位于后方视为向后移位。必须注意内收肌群的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起于耻骨上支,股薄肌起于耻骨下支前面,此4 块肌肉的起点均位于股骨近端的前内方;大收肌起于坐骨结节,位于股骨近端的后内方。通过骨盆矢状断面可见耻骨支居前、股骨近端居中、坐骨结节居后,表明内收肌群构成了以股骨近端为中轴的前后起点。这种由前后起点共同牵拉形成的一股合力,为前后力量平衡的直线牵拉,使远折端向内上(一个方向)移位,也就不会弯道向前移位或弯道向后移位,并且还可制约远折端自身肢体重力作用的后倾,切实体现了肢体解剖构成保护机制。很明显,教材论证远折端向后移位,忽视了5 块内收肌前后起点的分布特征,没有任何力学证据支撑应予否定。(3)远折端向近侧移位肌肉牵拉因素达意不清。此处大多数骨折的远折端完全侧移,其受诸多肌肉的牵拉向近侧的内上方向移位而发生重叠,可惜教材表述仍然欠缺解剖常识,内收肌是直接牵拉远折端,反而主次不分排名最后。起于髂前上、下棘的股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和起于坐骨结节的股二头肌长头、半膜肌、半腱肌均可收缩牵拉其胫腓骨近端的止点,从而超越两个关节促进远折端向近侧移位。此6 块肌肉的辅助牵拉力虽各有大小不同,但不可偏颇,同样具有前后力量的平衡作用。其达意不清存在两个缺陷:一是逻辑不符。仅选了大腿前群的2 块肌肉,其牵拉远折端的力量是向前,显然与所称远折端“向后移位”自相矛盾。二是违背事实。把大腿后群的所有3 块肌肉和前群的缝匠肌随意排除没有任何依据,不符合前后肌群平衡牵拉的客观事实。以上分道牵拉、弯道牵拉不实,建议修订为:上1/3 骨折后,近折端受髂腰肌、臀中肌、臀小肌牵拉的合力向前外移位,并同时受外旋肌的牵拉外旋;远折端受内收肌及大腿前后肌群牵拉的合力向近侧的内上方向移位,完全侧移则随之重叠,形成缩短畸形。

1.2 图1 中的(1)图3 处绘制存疑

(1)远折端向下过度纵轴分离不实。图示远折端向下纵轴分离间隙约为股骨干整体长度的1/5,这与文字表述远折端“向近端移位”之主题背道而驰,显然文图不符,似乎对重叠移位不熟悉。其把本来的肢体缩短反而错绘为过度的肢体延长,必然造成股动静脉断裂和相应软组织严重撕裂,伤者多因大出血死于现场,哪里还有搬运及就诊时机?临床实际的影像学图征根本没有如此极限分离间隙,其背道牵拉绘制不实。(2)骨折定位不准确。图示为股骨转子下骨折,此病种已被纳入髋部骨折范畴内[6],显然以此定位为上1/3 骨折不准确。示教应注意专业精准性,定位准确才能文图相符,名副其实。(3)纵轴线错画。纵轴线是在同一骨折段的两端骨径正中确定起点和止点,两个点的连接直线则为纵轴线,再照此画线获得另一侧骨折段的纵轴线,也就是有两条纵轴线才能显示两骨折段之间对线成角关系,这是画线的基本常识。可惜图示仅只有一条垂直纵轴线,起点和止点均未在骨径正中,看不明白这条线要表达什么?没有任何示教作用,其错画反而弄巧成拙,还不如像图1 中的(2)图不画线。

2 股骨干中1/3 骨折文图7 处存疑

2.1 文字表述3 处存疑

教材表述为:股骨干中1/3 骨折后,由于内收肌的牵拉,使骨折向外成角[2]682,[3]633。其存疑:(1)向外成角移位机制达意不清。其仅表述“由于内收肌的牵拉”,但究竟牵拉近折端还是远折端?表达不清楚,并且牵拉存在着远折端向内移位和远折段向内收的两种不同结果,“远折端”与“远折段”是有区别的,前者表示对位,后者表示对线,因果关系必须表达明白。成角移位的特征是凹凸定律的方向相反,取决于远折段的倾斜方向,如向内收则外成角,向外展则内成角。此处骨折无论断端接触与否,内收肌通常牵拉远折段向内收,使骨折端发生向外成角的凸显畸形。因而“远折段向内收”才能明确表达外成角是怎样造成的,可惜教材遗漏了此重要表述,使前因后果达意不清。(2)遗漏了近折端向前外侧移及外旋。此处骨折并不只是发生向外成角,其近折端同样受髋部肌群的牵拉而发生相同移位,因为牵拉力依然存在,虽有所减弱,但绝不会“精准”仅局限于上 1/3 段。可惜文字表述疏忽遗漏了近折端移位,必然造成牵拉力在此处骨折就突然消失的误导,这也是有的患者结合自身病情,从语法和力学逻辑上提出的质疑。应用理论必须拓宽视野,如实体现移位真相:一是大多数病例的临床体征和影像学图征,均可印证近折端移位;二是骨牵引结合小夹板治疗此处骨折,应用小夹板的固定垫加压近折端,可防范近折端的再移位趋势。(3)遗漏了远折端向近侧移位。此处骨折的远折端同样受肌肉的向上牵拉,使不全侧移保持断端接触,完全侧移则向上重叠,还有长斜形骨折多发于此,远折端沿着近折端斜面向上滑移使长度缩短,文字表述不应该疏忽遗漏远折端移位。事实上,股骨干骨折的发生以此部位居多,建议修订为:中1/3 骨折后,两骨折端受肌肉牵拉的移位方向与上1/3 骨折相同,并且无论断端接触与否,内收肌通常牵拉远折段向内收,使骨折端向外成角。

2.2 图1 中的(2)图4 处绘制存疑

(1)横行骨折不全侧移错绘为断端无接触的分离间隙不实。图示远折段内收,骨折端向外成角约30°,但两骨折端对位之间有达骨径1/2 的分离间隙不实。此图为横行骨折不全侧移,由于肌肉向上牵拉远折端,使断端保持着接触,即使远折段内收形成凸侧断端裂开的三角形间隙,其凹侧断端必然保持接触。应注意肌肉动力绝不会背道向下牵拉,因而在不全侧移的患者中,不会发生断端无接触的纵轴分离间隙。虽然有些不全侧移患者,伤后继发再移位变化为完全侧移,其远折端也是向上重叠。示教必须熟悉不全侧移、完全侧移患者的影像学图征常态。(2)骨折定位不准确。图示为上1/3 偏下骨折,显然以此定位为中1/3 骨折不准确。骨折的解剖定位是绘图的核心要素,此处为整个股骨干的中间部位,横行骨折很容易确定正中位置。可惜此图定位走了样,社会大众都可以一目了然看出,这是文图不符。(3)近折段解剖方位错绘。此图主题是体现不全侧移的外成角,宜以人体平卧位显示两骨折段于冠状正位,画线为两条冠状位纵轴线交叉测得外成角度量。可惜此图设计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以人体左侧卧位显示近折段为矢状侧位,远折段则外旋90°达冠状正位。由此导致3 个缺陷:一是解剖方位乱套。既然包括股骨近端的近折段是侧位像,起于坐骨结节的大收肌应位于股骨近端的后方,而图示所有内收肌的起点走向完全是正位像,这与相邻的骨形态侧位像对比,自相矛盾不相当,显然两者的解剖方位各搞一套,绘制细节值得重视。二是影响画线。由于两骨折段之间旋转90°,画线变化为近折段的矢状位纵轴线与远折段的冠状位纵轴线交叉,不利于成角方向及度量的判定。三是脱离骨折急救现实。股骨干骨折后多形成假关节,中上段骨折的近折端受外旋肌的牵拉外旋,远折端受肢体重力及体位等继发影响因素被动内旋或外旋。社会大众搬运下肢骨折都明白防范远折端旋转,必须把远侧肢体临时固定于中立位,因而临床实际的影像学图征通常无远折端旋转。(4)两骨折端(段)的骨径错绘为形态不一致。股骨中上段呈均匀的圆柱形,即使近折段被错绘为矢状侧位,股骨干后面有股骨嵴,其前后径应略粗于内外径。可惜图示近折段细于远折段不匹配,尤其近折端骨径比远折端骨径小1/5 明显不对称。临床上也根本没有以骨折处为分界线,由此形成骨径不一致之畸形,示教应注意骨的解剖形态。

3 股骨干下1/3 骨折文图7 处存疑

3.1 文字表述3 处存疑

教材第8 版表述为:下1/3 骨折后,远折端由于腓肠肌的牵拉以及肢体的重力作用而向后方移位,又由于股前、内、外肌牵拉的合力,使近折端向前上移位,形成短缩畸形[2]682。笔者在2018 年2 月向人民卫生出版社书面反馈,指出“使近折端向前上移位”的“上”字错用,因为若无关节脱位,近折端不会发生纵轴的上、下移位。2018 年8月出版的教材第9 版对此后半句修订为:使近折端向前移位,断端重叠,形成短缩畸形[3]663。即删除“上”字,增加“断端重叠”。还有存疑:(1)形成短缩畸形的因果关系达意颠倒。其表述顺序有误,首先表述远折端移位,然后表述近折端移位,由此把形成短缩畸形的因果关系,达意颠倒为近折端向前移位发生断端重叠所致。必须正本清源,图1 中的(3)图示并无断端重叠,其明确显示形成短缩畸形的完全因素,为远折端受腓肠肌的牵拉及肢体的重力作用而向后脱离成角50°所致,表明近折端与短缩畸形没有任何动力关系。关键在于语法不严谨,其在“使近折端向前移位”的逗号之后列入“断端重叠”,明显表达为近折端移位造成了断端重叠。这就需要弄清楚此处骨折的断端重叠是怎样造成的,其实质为远折端向后完全侧移后,再受大腿前后肌群牵拉的合力向上重叠,还有部分大收肌(此处骨折变化为辅助作用)、股薄肌的参与。重叠与否取决于远折端向上移位的动力,而近折端受关节限制根本没有重叠的动力和机会,也就始终是被重叠的角色[5]。(2)近折端向前移位虚构不实。此处近折端的前方没有任何肌肉的止点,其解剖构成保护机制表明近折端不会向前移位,而教材称“又由于股前、内、外肌牵拉的合力,使近折端向前移位”,但牵拉的合力是如何使之向前移位的?这是表述上存在的明显漏洞及关键疑点,值得明辨是非。股四头肌的股直肌、股间肌、股内肌、股外肌合并为一条肌腱止于髋骨达胫骨结节,通过止点的反向作用于近折端前方唯一的股间肌起点;其牵拉的合力依然是肌肉轴的纵向收缩,牵拉方向始终是直线向上不会弯道向前,且后方的拮抗肌即腘绳肌收缩也是直线向上不会弯道向后,结局是远折端向上移位,因而牵拉近折端向前的力量为零,也就根本不存在所谓弯道牵拉“使近折端向前移位”。此图示并无文字表述的近折端向前移位,而是保持原位,自然位于远折端的前方,显然文图不符。其论证有违肌肉起止点杠杆牵拉常识,没有任何力学证据支撑应予否定。并且在重叠病例的侧位影像学图征中,通常是近折端的后端挤压远折端的前侧骨皮质,见图2 中的下1/3 骨折所示[1]611,亦可印证没有向前的力量来阻挡,近折端自身肢体重力作用的后倾力。其后倾力亦是肢体保护机制,同样可制约两骨折端在前后方向的相反移位。(3)遗漏了近折段向内收。此处骨折后近折段受内收肌的牵拉向内收,文字表述不应该疏忽遗漏此移位。建议修订为:下1/3 骨折后,近折段受内收肌的牵拉向内收;远折端受腓肠肌的牵拉及肢体的重力作用向后移位和后成角,完全侧移则受相应肌肉的牵拉向上重叠,形成缩短畸形。

3.2 图1 中的(3)图4 处绘制存疑

(1)远折端完全侧移却漏绘重叠。图示远折端向后完全侧移和后成角,可惜忽视了力学常识而漏绘远折端向上重叠。远折端完全侧移后,面临着纵轴的动态变化,不会如图示保持静态不动。在临床实际的下肢长骨干骨折,远折端完全侧移必然受相应肌肉的向上牵拉,发生众所周知的重叠,尤其股骨干骨折更是如此,见图2 中的各部位骨折所示[1]611。虽然教材第9 版的文字表述已增加断端重叠[3]633,但其图征没有随之校正,显然文图不符。(2)股骨近端及上段解剖方位错绘。此图主题是体现远折端向后移位和后成角及重叠,宜以人体侧卧位显示两骨折段于矢状侧位,画线为两条矢状位纵轴线交叉测得后成角度量。可惜此图设计依然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以人体平卧位显示股骨近端及上段为冠状正位,中段则内旋90°达矢状侧位。其旋转的位置在中上段交界处,显然欠缺解剖方位概念。好在此图的中段和下段为矢状侧位,骨折处无旋转,不影响测得后成角度量。(3)纵轴线错绘。图示依然只有一条垂直纵轴线,起点和止点均未在骨径正中,与图1 中的(1)图错画相同。(4)中上段交界处错绘为前弓扭曲畸形。图示股骨上段呈冠状正位在纵轴线的外侧,股骨中段呈矢状侧位在纵轴线的前侧,由于肌肉覆盖不知两段如何连接?临床上也根本没有如此股骨干前弓扭曲畸形。即使此交界处又发生骨折,中段与上段之间的位置是有规律的,中段自然位于后方不会向前移位,力学和解剖常识不可忽视。

图2 《骨与关节损伤》股骨干骨折移位情况插图

4 坚守真实底线,还原移位真相

4.1 文字表述必须遵循物体移位三要素

疏理以上文字表述共有9 处存疑,在三个方面不足:(1)虚构移位3 处:上1/3 骨折的近折端向前、外两个方向侧移不实(实为前外一个方向),上1/3 骨折的远折端向后移位不实,下1/3 骨折的近折端向前移位不实。(2)移位达意不清3 处:上1/3 骨折的远折端向近侧移位肌肉牵拉因素不清,中1/3 骨折向外成角移位机制不清,下1/3 骨折形成短缩畸形的因果关系颠倒。(3)移位被疏忽遗漏3 处:中1/3 骨折的近折端向前外侧移及外旋,中1/3 骨折的远折端向近侧移位,下1/3 骨折的近折段向内收。骨折移位就是物理学的物体运动,具有所有物体移位的相同道理。如甲和乙两人并排站位,乙向后移半步,我们所看到的表面现象是甲位于前,乙位于后;绝不能做出甲向前移位,乙向后移位之相反移位的“一刀切”误判,因为甲保持原位是无辜的,不应“背锅”。可惜我们有些临床思维,长期被X 线平片图征的表面现象所迷惑,由此纸上谈兵误判两骨折端之间各自相反移位。如股骨干上1/3 骨折的近折端向前外移位,则把自然位于后方的远折端误判为向后移位;下1/3 骨折的远折端向后移位,则把自然位于前方的近折端误判为向前移位。教材中还有肱骨髁上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等常见病种[7],依然以图征纸上谈兵,误判各分型的近折端相反移位[5,8]。必须注意每一骨折端移位与否,最终体现在移位程度[9]。既然是两骨折端各自相反移位,那么,两者之间的侧移程度就应该越来越大,所形成的总移位程度应由双方分摊,而在实践中根本不存在。因为肢体更有自身保护机制及前后肌群力量平衡机制,通过调节还可使侧移程度尽可能减轻。如图2 中的下1/3 骨折显示[1]611两骨折端重叠之间,近折端与远折端的前侧骨皮质仍然保持接触,这从力学证据分析有两点可识别:一是近折端并无向前相反移位的动力和程度;二是近折端还受自身重力的调节,向后倾挤压远折端;表明向前相反移位论证不实。事实上,人体四肢以伸屈的前后运动为主,骨折移位在前后方向上具有物理学的共性规律,即一侧骨折端向前或向后移位,另一侧骨折端不会相反移位,所谓相反移位是没有任何力学证据支撑的空谈[8]。显然我们对此规律欠缺认真观察和整理,反而罔顾事实,长期陷入纸上谈兵的认识误区。必须厘清思路,冲出误区回归本来,遵循物体移位必备动力、方向、程度三要素之定律[9],透过现象看本质,由此识别每一骨折端移位的是与非,切实做到以道理服人,才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学术质疑。

4.2 示范插图必须贴切临床实际

笔者已对教材中的23 幅骨折插图予以质疑[4-5,8-10]。本文讨论的示范插图[2]682,经查阅始见于1973 年的国内专著,见图3[11],两者对比仅标注了肌肉名称,也就是图征完全为原版。2018 年2 月笔者对其大部分缺陷初步公开商榷[4],似乎探讨力度不够,2018 年8 月出版的教材第9 版未作任何纠正又原版出现[3]662。这就需要加大力度再审视,疏理共有11 处存疑,欠缺五个方面常识而重复错绘:(1)欠缺肌肉动力常识。把上1/3 骨折的远折端向上重叠反而错绘为向下过度纵轴分离,又把中1/3 横行骨折不全侧移错绘为断端无接触的分离间隙,还有下1/3 骨折的远折端完全侧移却漏绘重叠,显然忽视了这3 个骨折部位的肌肉牵拉功能。(2)欠缺骨折定位的精准理念。把上1/3 骨折错绘为股骨转子下骨折,又把中1/3 骨折错绘为上1/3 偏下骨折,显然名不副实。(3)欠缺正侧位的解剖方位概念。把中1/3 骨折的近折段冠状正位错绘为矢状侧位,又把下1/3 骨折的股骨近端及上段矢状侧位错绘为冠状正位,使得两个小图之间的上半解剖方位完全错位,相互“张冠李戴”。应注意临床骨折急救是规范的,通常不会在远折端旋转90°时,进行搬运及影像学检查。(4)欠缺解剖形态常识。把中1/3 骨折的两骨折端(段)骨径错绘为形态不一致,又把下1/3 骨折的中上段交界处错绘为前弓扭曲畸形,作为骨科专业绘图,不应该出现这种缺陷。(5)欠缺纵轴线常识。把上1/3 骨折和下1/3 骨折的纵轴线均错画,应注意画线不可自以为是。教材的每一轮修订都是不可错失的质量改进机会,而此图依然原版流传至今达49 年,难以置信。反映出我们长期对骨折插图质量欠缺重视,亦欠缺学术批评[12-15],更欠缺对粗糙零容忍的精益求精之工匠精神[9]。笔者之所以引用图2[1]611对照,认为其真实体现了股骨干骨折3 个部位的远折端,完全侧移受肌肉牵拉发生重叠的状况,这正是临床一线医生所熟知的影像学图征常态,因而明显错绘是很容易被发现的。求真务实贵在执着坚持,为什么就不能参照影像学图征真实绘制呢?表明学术监督的审图机制值得完善,关键在于认真落实,期待2023 年新版教材的修订,能够对错绘切实校正,使之贴切临床实际。

图3 《临床骨科学(一)创伤》股骨干骨折移位情况插图

4.3 必须恪守文图相符的基本诚信

在文图协调方面,疏理这20 处存疑,其中有6 处涉及文图不符:(1)图误致文图不符4 处:一是上1/3 骨折的文字表述远折端向近端移位,其图征反而过度纵轴分离;二是下1/3 骨折的文字表述断端重叠,其图征却漏绘重叠;三是上1/3 骨折的图征被错绘为股骨转子下骨折;四是中1/3骨折的图征被错绘为上1/3 偏下骨折。(2)笔误致文图不符2 处:一是下1/3 骨折文字表述把形成短缩畸形的因素,达意颠倒为近折端移位所致,其图征实为远折端向后成角50°所致,因为成角移位亦属缩短,凸角越大缩短越多;二是下1/3 骨折的文字表述近折端向前移位不实,其图征并无近折端向前移位,实质可受自身肢体重力作用向后倾。由于此图每个骨折部位的正位图和侧位图,只显示了其中之一,然而,还有3 处移位是否涉及笔误致文图不符,需要通过相应图征予以识别:一是上1/3 骨折的文字表述近折端向前、外两个方向侧移不实,以CT 图征判定;二是上1/3 骨折的文字表述远折端向后移位不实,以侧位图征判定;三是下1/3 骨折的文字表述遗漏了远折段向内收,以正位图征判定。文图不符就是众所周知的言行相悖不守信,对此要有清晰的认识。可惜这在教材中并不鲜见,笔者质疑其23 幅骨折插图[4-5,8-10],有10 幅涉及文图不符。示教必须恪守言行一致、文图相符的基本诚信[8],文图之间的相互印证,由此形成循证医学的依据,才能体现治学理念的严谨,文图相符是硬道理[4]。

4.4 必须维护专业理论的真实可信度

以上问题是逐渐发现的,从文字表述、示范插图、文图协调等予以分类讨论,是否还有存疑值得同行进一步探讨,亦恳请对笔者观点学术批评,因为医学探索永远无止境[16]。综合而言,主要原因是忽视了移位机制及相关基础医学知识,脱离实际而闭门造车,有失规范性和严谨性。尤其忽视最基础的肌肉知识:一是肌肉起止点的杠杆力学概念不清,虚构分道、弯道、背道牵拉而误判前后方向的相反移位;二是疏忽肌肉牵拉功能,使得此病种3 个骨折部位的远折端移位图征绘制不实;三是欠缺解剖知识,有些肌肉被遗漏,有些肌肉起点形态的解剖方位绘制乱套,对有些肌肉的起止点分布位置不熟悉。总体反映出应用理论水平与临床实践的真实性相差较大,必须增强担当意识,重视基础理论,科学、规范引导临床行为[17]。其实,本文涉及的几乎是众所周知的基本常识,如骨折定位、骨的形态、纵轴线的错绘,是有的患者通过手机互联网查阅此病种的文献,并与笔者沟通提示的,患者的社会监督有利于医学进步。又如中1/3 骨折的文字表述仅为外成角,这与大多数患者的真实移位不符,其弃重取轻,患者必然质疑可信度,示教必须考虑患者的关切点,体现以患者为中心。教材本来就是体现真实性的平台,面向社会取信于民。细节考量严谨,真实才具诚信,我们都有责任坚守真实的底线,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之执着精神,切实维护专业理论的真实可信度[18]。必须深入临床一线认真核查,弄清楚移位是怎样造成的[19],把这个大道至简的根本问题做实,从而防范闭门造车及纸上谈兵,还原移位真相,在明辨医学是非的道路上前行[20]。

猜你喜欢
成角文图外科学
“顾氏外科”师承教育融于中医外科学住培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滋嘎嘎去露营
这样吃更健康
数一数,有几个
哇哇哇哇哇!
成角近段旋磨对严重钙化成角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价值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
错在哪里
不同成角三维牵引对腰椎滑脱症疗效的影响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