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2022-02-16 02:02
中国德育 2022年24期
关键词:中华素养传统

■ 郑 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有中华文化精神的中国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至关重要。

近年来,各地区和学校认真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关要求,努力挖掘和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产生了许多专题性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但具体实施效果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更高质量地进行课程建设,这一系列问题亟须回答并给予建议。本研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校的开展现状进行调研,在全面把握当前实践样态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为促进其发展寻求有效路径。

一、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现状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在东、中、西部29个省、市、自治区和澳门特区中小学校进行分层抽样调查,发放教师问卷3,296份、学生问卷21,957份,剔除作答中有缺失值问卷,共获得有效教师问卷2,877份、学生问卷19,401份,有效回收率为教师问卷87.3%、学生问卷88.4%,涉及小、初、高所有学科教师及学生。调研内容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视程度及参与方式、学校课程设置及实施和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的情况、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等。

从调研总体情况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校得到了广泛重视,很多学校相继开发并实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和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丰富的社团活动以及研学旅行等实践性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将决定学校开展、师生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动机强度和参与水平。从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的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体认,可了解学校是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其重要性的认知,集中体现在是否积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数据显示,仅33.9%的教师和29.0%的学生表示经常参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活动,59.9%的教师和63.0%的学生偶尔参加,还有6.2%的教师和8.0%的学生表示根本不参加。可见,师生参与学习的比例并不高。

2.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体认

72.7%的教师和73.4%的学生反映,其所在学校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94.5%的教师认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非常重要,有助于提升文化自信,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仅有3.9%的教师认为,在文化多元、价值观多元的当今世界,没有必要太过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0.6%的教师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过是一个口号,并没有实际意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现状

1.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和主题教育活动情况

88.5%的教师表示,所在学校开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或主题教育活动;仅有5.4%的教师表示,学校没有开设。与此同时,学生问卷数据也显示,80.9%的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或主题教育活动。由此可见,当前中小学校在以积极的态度努力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学校开设课程和主题教育活动的种类

学校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设的校本课程种类繁多,其中国学经典、诗词曲赋类课程和书法、国画课程最为常见,分别有81.5%和76.5%的学校开设了这两类课程。开设的其他课程分别为民间游戏、民族音乐和戏曲舞蹈、民间工艺、古代礼仪、传统武术、茶文化,而古代科技发明只占到10.5%。

此外,学校为学生组织了丰富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见图1),且多以重大民族节日庆典、历史事件等的纪念活动(82.9%),主题班会(77.6%),校本课程(70.9%)形式展开。活动虽然丰富,却较为零散。整合这些校本课程与活动,形成一定的体系,是系统育人的关键。

图1 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

3.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

73.0%的教师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多为学校自主研发;42.1%的教师所在学校会与社会教育机构合作研发部分课程;27.2%的学校也会与高校专业研究者或传统文化名家等合作开发课程;还有18.7%的学校会向社会教育机构直接购买部分课程。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既包含国家必修课程的部分内容,也有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属性,所以在鼓励学校自主研发时,一定要关注这三级课程的整合,避免出现过度重复的现象,由此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66.1%的学校存在由其他学科任课教师担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教师的情况,44.2%的学校有专业教师;还有校内外教师合作教学的情况占34.3%,会从校外教育机构聘请专业教师的学校占比29.8%;而请文化名家、民间艺人等直接授课的学校也占到了27.2%。由于由其他学科任课教师施教的情况比较普遍,就更需要所有中小学教师都具备一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4.学科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况

近九成的教师表示,会在所任学科的授课过程中注意加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元素。关于渗透的方式,76.4%的教师会在教学导入时,结合教材创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情境,如:引入故事,呈现节日、风俗的来历和科技创造的过程等;73.2%的教师会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有意识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如:在语文阅读课中选择国学经典作为教学材料;62.6%的教师会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关注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61.5%的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会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让学生动手制作指南针等。总体来说,这种渗透应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场景中的常态。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方式

教师认为学生喜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方式主要是参加重大民族节日庆典、历史性事件等纪念活动和去博物馆等地参观体验(见图2)。然而据学生反映,他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却是听老师讲授,占比达62.9%(见图3),这与教师认为的情况很不一致。

图2 教师认为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

图3 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

6.学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团情况

社团是学校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学校相关主题的社团种类多、参与面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兴趣需求,受到学生的欢迎。为此,需进一步加强学校社团建设,充分调动学生建设、参与社团的积极性,同时加强指导,并提供相应的资金、设备、场地等支持,提升社团活动的教育质量。

二、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当前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价值体认、课程与教材、教育形式和教师素养等方面仍存在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体认不足

如前所述,绝大部分师生都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中的时代意义和重要价值,但参与学习的比例并不高,尤其在被问及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时,高达66.2%的教师认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位列问题清单之首;其主要原因是“平时比较忙,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受长期难以攻克的“考试文化”的影响,学校、师生和家长都将精力几乎全部用于应对中、高考,而作为非考试科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自然未能真正受到重视。例如:有39.3%的学生反映,“家长认为这类课程和活动与考试内容无关,不支持我参加”。即便开设了相关课程,组织了一些主题活动,也鲜有学校抽出时间来安排真正有效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提升的学习活动。这说明认识到和实际行动之间还有很大差距。

(二)课程与教材不完备

本研究针对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读本编制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53.5%的学校为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编纂了系统读本,23.1%的学校为全部课程配备了读本。这对于教师系统地教授和学生系统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大助益。

尽管如此,依然有部分教师(63.5%)认为课程和教材不完备。同时,学生们也反映因为没有教材或学习资料,感觉无所适从。实地调研发现,问题的原因之一在于,缺乏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学情分析。学校往往“为特色而特色”,尽量让自己学校开设的课程“人无我有”,至于开什么课、开多少门课等,则相对随意。尤其是所开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交叉重复,导致学生学习负担加重。学校未能从育人的高度充分考虑所开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甚至未能充分考虑课程实施的基础和条件,以至于56.1%的学生反映“缺少学习的场地、设备、材料等”。另一个原因则来自教师。教师作为课程研发的主体,大多缺少课程研发的专业背景,因此尽管开发了很多课程,编写了相关教材,但其研发的品质却参差不齐,很难保障。

(三)教育形式轻学生兴趣和需求

调研显示,多数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集中在“重大民族节日庆典、历史事件等的纪念活动”,但针对学生的调研结果显示,他们最喜欢的方式是“听老师讲授”。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学校和教师设计和开展学习活动时缺少对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的分析;另一方面则是对于那些通过研究发现的、有益于学生学习的方式,未能给予充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修习不仅要求掌握相关内容,更重要的是养成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并努力践行。为此,自主学习、参观传统文化基地、动手实践、研学旅行、志愿服务等课程学习形式,对于学生的精神成长和实践能力的养成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学校开展此类活动的比例相对较低,多数学生也没有机会参与此类活动,自然不会将其作为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选择。

(四)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有待提升

从教师自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来看,绝大多数教师因工作繁忙而无暇深入学习,而少数感兴趣的教师则主要靠自身积累。调研显示,35.5%的教师认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是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专任教师的缺乏、聘请校外专业教师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质量。有学生表示,“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一般,很难吸引我们。”由于无法把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教师只能根据教材的内容机械地讲授,导致一些学生反映“课上听老师讲授相关知识很枯燥”。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实施质量的重要保障,在实践中亟须加强。

三、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改进对策

针对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课程顶层设计,形成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质的学校课程体系

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相对零散、开设较为随意、缺乏课程顶层设计的问题,建设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质的学校课程体系,是保障育人质量的关键。

1.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入学校文化,实现课程体系建设的价值引领

学校文化主要表现为学校日常运转中体现出的引领性的信念和价值观,并在其发展历史、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中得以具体表达。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就是人文精神,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因此,在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中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爱国、民主、团结、奋斗等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此指导构建学校的整体课程体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学校课程顶层设计的首要策略。

以北大附小为例。在建设课程体系时,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尊重、包容等价值观融入学校办学理念,提出“以人为本,快乐和谐发展”,构建三层五类的“生命发展”课程体系:三层分别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类课程、面向群体的拓展类课程、面向个体的研究类课程;五类指所有课程分属健康艺术、人文素养、科技素养、社会交往、国际理解五个门类,尤其在国际理解类课程中强调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修习,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此外,在人文素养课程群中专设中国文化课程,同时在各学科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与精神,让学生在爱与自由的氛围里学会学习,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

2.科学开发课程

学生是课程建设的目标,也是起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科学开发,需要对学生进行细致的需求分析,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当前的能力水平、态度、兴趣、问题困惑和目标需求等。此外,还要寻找证据,回答诸如“有什么证据认为我们的学生需要这样的课程”“有什么证据表明我们的课程体系能产生积极的效果”等问题,由此才能构建起一个整体、多元、弹性的课程结构。例如: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学校开设的传统文化课程与学生喜爱的课程类型存在差异。学生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气质的关注度非常高,但目前少有专门的课程或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着重弘扬相关内容,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3.渗透、整合地实施课程

在学科课程开发和教学实施中渗透、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实施的主要途径,这样的渗透和整合有情怀、不生硬。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纳入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成为学校必修课程,从而实现实践育人的目的。教育部于2017年9月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在各学段“价值体认”目标中都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内容要素及实施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容和实施方式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增强了学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又能够在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中争取到部分课时,从而在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前提下,合理合法合规地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二)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

调研数据显示,49.7%的受访者认为,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未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合力”。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营造一种全社会共同参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整体环境。

1.社会力量参与

调研发现,学生喜欢参观博物馆等传统文化基地、场所,喜欢自己阅读、上网学习,喜欢参加重大民族节日庆典、历史事件等的纪念活动,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传统文化研学旅行。为此,应唤起全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形成成才首先要成人的理念,在全社会营造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创新传播方式,运用报纸、书刊、电视、互联网等载体,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充分调动和挖掘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教育价值,促进馆校结合。各类场馆需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项目的研发,设置专门的研发部门,建立具有策划、实施、宣传、反馈等功能的教育项目管理体系,并对场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传统文化传播和教育的能力;组织完善民族节日庆典、历史事件的纪念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并为学生提供更多参加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的机会。

2.家长参与

68.4%的教师认为,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加强家长的认同以及家校合作”。学生不参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活动的原因之一,就是家长不同意、不认可。44.0%的学生表示,他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是与家人、同学、朋友交流。可以说,家长的认同、支持与影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连续性的重要保证。家长应全力配合,与孩子共同参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并起到表率、引导作用,形成与孩子互助学习的家庭氛围。

家校之间要形成畅通、良好的合作机制,创建家长学校,开发家长课程,不仅让家长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更要通过教育,提升家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从而更好地对孩子言传身教,发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总之,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承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责任,由此,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得以传承、发扬和创新性发展。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力量和水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顺利、有效推进的根本保障。优秀的教师需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能够引导学生有效修习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形成相应的精神品质。然而如前所述,学校专职教师短缺,大量兼职教师无法保证其自身文化素养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66.9%的教师建议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建设专门的师资队伍。

首先,从国家或区域层面制定专门的政策,在政策、制度上确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的专业岗位。大力加强教师培训,详细规定师资培训的标准、方式、经费、讲师等,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专业发展的规范性。

其次,建议设立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水平考试,要求所有从事学校教育的人员,包括教育机构的教师,都应通过相应等级的水平测试,以此促进所有教师文化素养的提升。

最后,在实践中发展教师的课程开发和教学能力。强化校本教研,在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滋养下,鼓励其在所任学科的教学中不断尝试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同时,为其提供开发和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和主题教育活动的机会,使其在实践中提升课程素养。此外,学校还应为教师提供走出去学习的机会,让教师有参观考察、研学旅行的机会,从而在实践中、在真实的体验中提升自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教师自身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对学生发展、对国家民族振兴的重要作用,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以自身素养提升学生素养。

猜你喜欢
中华素养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